分享

[转载]学习刘师经方体系,提炼伤寒辩证精华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4-05-05
学习刘师伤寒体系已16课时了,年老愚钝记性差,弄了个简便的东东,压在桌子下面,来个对号入座,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太阳病总纲
1、太阳病总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中风——桂枝汤类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
    3、太阳伤寒—麻黄汤类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4、温病——白虎汤类主之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属阳明病)
    阳明病提纲:
    1、阳明里证——承气汤类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2、阳明中风——白虎汤,烦渴饮水不解者白虎加人参汤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烦躁口渴欲饮水,脉洪滑。
   少阳病提纲:
1、提纲三证:口苦、咽干、目眩。
2、少阳本病——小柴胡汤
A、提纲三症
B、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C、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3、少阳中风——小柴胡汤
A、提纲三症
B、少阳病位表现,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
C、中风证表现,头痛、身热、汗出、恶寒恶风、颈项强等
    D、少阳柴胡证的或然症状。

      太阴病提纲(《伤寒论类编补遗》内容)

1、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阳明中寒,胃家虚是也
2、太阴中风证——桂枝黄芪五物汤类。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恶风重而汗出,身重。或微发热,喜欠,
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或欲嚏不能,脉浮弱。甚则风水血痹,脉微。


3、太阴里证——理中汤
   1)中焦: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腹时自痛,自利,胸下结坚,下之益甚。其人不能食,饮水即哕,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2)上焦:呕吐涎沫,头痛。胸胁支满,目眩,胸满而咳。吴茱萸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苓甘五味姜辛汤。3)下焦:脉弱、夏利不止——赤石脂禹余粮汤
              少阴病提纲
1、少阴本证=(脉微细、但欲寐)+(欲吐不吐,心烦,小便白)
2、少阴伤寒——麻附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四逆汤:
无热(或微热)、恶寒、无汗;鼻塞嚏涕、咽痛、咳喘、头痛项强、腰痛、周身骨节痛;脉微细、或微浮细紧。但欲寐。
3、少阴中风——桂枝加附子汤:
身冷,汗出多而恶风,面无华,但欲寐。或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手足冷,脉微浮无力。
    厥阴病提纲:
       1、厥阴的提纲症:四逆、厥热往复、厥利热止,心下微结。(刘师拟补)
    2、厥阴的本证(里证)——乌梅丸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 吐蛔,下之利不止。
3、厥阴中风——柴桂姜汤
    汗出恶风,身痛,手足逆冷,胸胁满微结、小便不 利、渴而不呕、心烦,或但头汗出、    大便硬,但寒不热或微发热 ,或寒多热少往来,咽痛、头痛、或耳鸣目眩。脉沉弦。(刘师 拟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