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05
随着新街口大街以西大片旧城区的消失,北京的古韵已被都市的喧嚣完全替代了。一位看过北京旧城改造的德国历史学家说了一句话:“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曾经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你们也不会再有了”。 为消逝的北京城、更为挽救中国古建筑穷尽心血的梁思成梁思成曾经说过“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而他一辈子要保护的东西被所谓现代化或者“波士顿化”一点一点消灭。五十年后,舆论界关于保护古城,建立新城的说法已经上升到主流层面了,他的观点越来越被现代人所接受,可讽刺的是紧接着就发生了梁思成、林徽因在北京故居被拆除的恶劣事件,能佐证梁的最有力依据--古老的建筑已经相继泯灭了,历经几千年的北京仅存的那点文化古迹在几十年的大干快干蛮干之中,沉沦成了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小盆景。即使是这样的盆景,要想概览也得去博物馆了。北京的魂已经散的差不多了,站在首都博物馆的展馆里,人们只能通过展板`老照片和陈列物才得以追忆这个逝去的古城曾经的辉煌
首博展馆内的一个大厅,脚下是1950年北京地图,我的两脚之间就是规模宏大的护国寺,左脚上那个丁字路口就是新街口丁字路口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城市化后的西内大街,而下边这张蒿草门楼离路口仅有一街之隔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北京的胡同,绝大多数都是正东正西走向的,间或正南正北的经线,横竖笔直,从而构成了方方正正的北京城,也表明了北京这座古城是经过充分规划,依照棋盘形的蓝图而建筑的。北京的旧宅多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相互比邻成一排就形成了胡同,所以东西向的胡同多,南北向的胡同少。

四合院的早晨,天蒙蒙亮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胡同游的利器,游走于长街短巷毫不费力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摄于早六点的新街口丁字路口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早六点的新街口天桥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正觉胡同看日出,我长大的地方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石虎胡同的秋天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秋之色彩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胡同看似狭窄,有的门楼也破败不堪,但每条胡同几乎都有各自辉煌的历史,这里住过二品官,那里住过王爷贝勒,亦或是解放后南边住过副总理,北边住着副委员长….但凡有点规模的独家四合院大多住的都是中国的现代高官。在毛贼时期普通百姓的住房人均只有3.6平米,几代人挤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很平常,我家就是如此。各级官员却“有权”掠夺私产把某处房产收入私囊,或者假名“分房委员会”以民主之名瓜分某处房子某处土地给下级或者熟人亲属,一住几十年,面对如此天壤之别的两个极端,四合院也可以说是特权社会的缩影。

原本的四合院大部分文革后已经成为图中的大杂院,狭小的空间内挤住着几十户人家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这种大门楼高围墙的整体四合院多为高官居住(史家胡同网络图片)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因为住在后海边,所以对什刹海周边还算比较了解,就目前而言,什刹海地区的胡同很多已经被人为打造成土洋结合的旅游景观, 其改造工程并没有遵守修旧如旧的原则。古典中透着小资,中式圈椅放在西式藤萝架下,月亮门边上安着一部电梯…就像用茶壶泡咖啡,虽有味道,却感觉异样。什刹海地区部分胡同的走向并不符合东西城胡同常规的横平竖直的基本走向,而是出现了一些斜向的胡同,如白米斜街,大石碑胡同等,这应该是由于沿水的原因。

钢铁厂胡同的一个门楼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清晨打扫门前的老住户,和他的爱宠相对而笑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棉花胡同旁支内的一个小天地,发现这么个古老的门楼,看似前清的遗物,不知世外有秦汉?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投在后海西沿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朝霞下的尚勤胡同1号。门口的花池以及墙后的藤萝架以及规整的门楼可以看出户主是极有品位的。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刘海胡同上空的鸽群,鸽子哨是回味童年最好的作料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说到四合院,不光北京独有,遍布周边省份还有很多,格局也大体相当,可是一眼看上去,那感觉就是两个样子,没有了鸽子哨的配衬,西府海棠,石榴树的点缀,以及沿街叫卖声的烘托,你很难找到那种韵味,一种凝聚了几千年的古老帝都的传统氛围,北京的四合院应该算是独有魅力的建筑格局了。

老北京胡同的物件现在很稀少了,或者都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这些精美的石刻在门楼前,屋脊上,房山儿边挺过了百年的沧桑,却挺不过拆迁的命运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后海地区的四合院主要体现的是王府文化,如恭亲王府、醇亲王府,这类复合型大四合院,而民居四合院,特点并不很鲜明,或者说相对统一,这可能是因为什刹海地区在清代建立官房,也就是清代官房所盖,用于安置旗人的房子,类似于福利分房。目前还有东官房胡同、北官房胡同这样的地名,作为历史的线索。

什刹海边蹬着三轮的现代版祥子,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像外地游客介绍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听起来五味杂陈....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安静的柳荫街,左边大墙内便是有名的恭王府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刘海胡同街道办事处,一个重新整修的真正四合院,也只有公家口拥有这份财力以及明晰产权才能得以修缮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在北京住上两三年的人,每一遇到要走的时候,总只感到北京的空气太沉闷,灰沙太暗澹,生活太无变化……但是一年半载,在北京以外的各地——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乡以外——去一住,谁也会得重想起北京,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京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首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现代胡同掠影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