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青春期教育是爱的教育(3)

 许愿真 2014-05-06

    五、少男少女体验异性友情和求索爱情

 

    讲了前面,也许家长和老师们会说:那就不管了,让他们去“练”吧。其实,不是不管,而是要会管,即指引孩子们走正确的友情之路。要让他们懂得,青春期建立异性友情是极有意义的。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人可能在二十多岁都尚未曾经历爱情,但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在其青春期连异性的友情都不曾体验过,那该是多么遗憾的人生。

    青春友情是什么?是开放的、不保密的,不需要拉钩说“永远”的。友情可长可短,可远可近,无须天长地久的责任承诺。青春友情可以是在异性同学之间自由分享,“多个朋友多条路”。

    那么,从友情到爱情,有无截然的分界线呢?答案是“没有”。世界上无人说得出来这个界线。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关于结婚年龄的法律规定,但却没有关于爱情年龄的标准。每个人的成熟早晚不同,机遇不同,萌生爱情的年龄也不可能相同。从古至今,既有“青梅竹马”之恋,又有青年时期的热恋,还有夕阳黄昏之恋,它们同样可以美好。不过,爱情比起友情来,是更加成熟和稳定的异性情感,它与友情的区别之一,也许在于它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不可与第三者分享。爱情一般以终身结合为目的(至少初衷是如此)。因此,爱情需要巨大的投入,包括智慧、知识、时间、精力乃至财力。青春期正是爱情资本的积累期,是爱情之路的探索期,是投入爱情前的准备期。

    爱情其实是一种美好的、激发双方进取向上的积极力量,而不是洪水猛兽、灾害祸水。两个相爱的人,一定会彼此珍惜、相互鼓励,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双方因为有爱情的激励,定会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完美,值得对方爱;对方也因为得到爱而使自己更加充实和努力。如果是这样的爱情,无论发生在什么年龄,都值得祝福。然而,倘若两人宣布相爱了,有了爱情的滋养,但其表现却是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甚至逃学旷课,转入地下,做出伤害自己和对方的蠢事,那,只能证明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情,不过是相互利用或只为满足眼前的身心需要而已。“我爱你”怎样变成了“我害你”呢?这样的所谓“爱情”,实在是对爱情的羞辱、亵渎和贬损。青少年由于缺乏教导和指引,做出亵渎爱情的荒唐事,例子不胜枚举。家长和老师们,面对孩子说他(她)爱xxx,直接的反应不该是怀疑爱情本身,而是要询问和提醒孩子以什么行动来证明爱情的美好和兑现爱情的承诺。“听其言,观其行,促其进”,就是师长们面对少男少女之爱应有的态度。因为我们无法规定孩子在什么时候萌生爱情,也无法禁止和消灭爱情。

   在我国,关于爱情的积极意义缺乏宣教,媒介过多渲染不正当的两性之欢,使得成人把孩子们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探索,往往当作荒唐幼稚甚至洪水猛兽,以致 “我爱你”三个字要么成了儿戏,要么导致无耻。今天,该是为“爱情”正名、对少男少女进行关于爱情的适时指导和培育正确婚恋观的时候了。此时不教,更待何时?学习异性之爱的智慧和培养爱的能力,既是少男少女的需求,也是他们的权利。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爱的教育缺位,是导致他们之中某些人后来的情感挫折乃至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之一。君不见,如今某些大学生以及社会青年,“谈恋爱”却不会“谈”了,只会“直奔主题”——同居。“同”不下去者,有的你死我活,有的同归于尽。这样的生命代价,难道是不可避免的吗?

    六、建立“三道防火墙”,维护青春期性健康与生殖健康

    在青春期教育实践中,最具争论性的问题是关于避孕知识的讲解。即使在甚为开放的美国,面对大量少女怀孕堕胎乃至少女做妈妈的现实,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艾滋病袭击青少年的严峻形势,自由派和保守派就该不该公开向学生传播避孕知识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自由派学者及社会人士主张大力推广避孕套,鼓励“安全性交”;而保守派则主张推行“禁欲教育”,倡导婚前贞洁、婚后忠诚。在上个世纪,代表自由派的民主党执政时期,国会就曾批准了对“禁欲教育”的大量财政拨款;代表保守派的布什总统执政后,增加了对“禁欲教育”的财政支持。但这一政策始终在遭到多数自由派人士的反对。两派都举出了大量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性教育是成功的。

    美国两派的性教育孰是孰非,我们难以判断;而面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性冒险行为的增多,少女怀孕堕胎的事例屡见不鲜以及性病艾滋病的威胁,究竟是讲“禁欲”还是讲“安全套”,在学术界、教育界、公共卫生界和计划生育部门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们在“青苹果”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了关于建立“三道防火墙”的概念,至少在“青苹果”专家团队和项目的合作者中得到了基本认同。

    第一道“防火墙”,就是防止未成年人的性关系,即对18岁之前的中学生,教育他们做到“洁身自爱”。对这一点,青春期教育者应当理直气壮、开诚布公地对学生讲。18岁之前不能参加公民投票是因为不成熟,中学生不能发生性关系也是因为其心理、社会、经济方面均不成熟,无法承受性关系的后果。“春天就忙春天的事”,是每个青春期少男少女都应当懂得的人生规律。在讲“洁身自爱”时,我们不能否认少男少女的性欲望和性冲动,这是本能的生理现象,不受大脑和意志支配。但要帮助孩子门懂得:如何去应对欲望和冲动,是要通过大脑和意志力去选择和行动的。人类的性活动有多种方式。男女性器官的接触即“性交”,并不是排解性欲和性冲动的唯一方式,而是确定了人生伴侣关系的男女相爱方式之一。因此,必须告诉青少年,除了“性交”之外,还有其他释放性压力的方式,如自慰、“升华”、转移注意力、积极参与有异性同在的文体活动等等。还要说明,性欲作为一种本能现象,与食欲和睡欲相比是有所不同的。性欲的满足不仅可以大大延搁,甚至可以消解。一个人30天不吃饭和不睡觉会生病或死亡,但是30天没有满足性欲的成年人,既不会生病也不会死亡。这样的讲解,是为了消除青少年对所谓“性压抑”的疑虑。

    第二道“防火墙”,就是避孕和紧急避孕。我们希望所有18岁以前的孩子都安全地避险在第一道防火墙之内,但往住并不能绝对达到这样的希望。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小勇士”翻墙而过了。我们难以预料究竟哪些孩子会越墙,所以还是需要给他们再建一道安全网。在讲解“生命的孕育和诞生”这一课时,孩子们已经从教学视频上直观地看到了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并从“计划生育”一课得知,如果父母不可以生第二个孩子的话,用哪些方法可以阻挡或避免精子与卵子见面,以及万一它们见面了,可以在72小时内服用紧急避孕药而去除受精卵等等。这一课我们是以成年人的计划生育为背景的,不会让孩子感到是在针对他们,或赞同他们发生性关系,所以他们不会有羞怯感、触及隐私感或意欲尝试之感。他们得到关于避孕与紧急避孕的知识,“有备无患”,大多数孩子会在将来用上,个别孩子也许会在禁不住冒险时用上。至于避孕套的用法、口服避孕药的具体使用之类,就不在课堂上细讲,只是简单提到。应当让孩子们知道,避孕和紧急避孕的实施需要向计划生育工作者、医院或药房的专业人员咨询。

    第三道“防火墙”,就是在3个月内终止妊娠。也是在“计划生育”这一课,讲到避孕失败的问题时要谈的。首先讲明各种避孕手段都不是万分可靠的,因此,如果有性生活的女性,发现自己未按时来月经,要尽快到医院做检查,如果检查出怀孕了,又不能再生孩子,就只得接受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根据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3个月之内终止妊娠相对安全。尽管人工流产并不是控制生育的好办法,只是避孕失败后不得不采取的补救措施,但三个月内终止妊娠,毕竟比大月份引产安全些。还需要提及大月份引产对孕妇可能造成的伤害。如今,到处是“无痛流产”、“抗早孕”之类的广告,我们还能对青少年“掩耳盗铃”吗?

    总之,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和家长,既要帮助孩子建立道德屏障,又要把科学而准确的信息向他们传达,让他们真正做到“知情选择”,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健康。

    在“三道防火墙“的讲解中,我们也分别根据初中、高中、大学的不同学生情况作不同程度的讲解。“适时、适度、适当”,是青春期性教育应当把握的原则。

    七、青春期爱的教育;谁唱主角?

    在履行青春期爱的教育责任中,关于学校和家庭谁应当唱主角的问题,直到现在并无明确的意见。

    北京海淀区某学校在2000年曾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少女杀婴案。一个17岁的高二女生怀孕了,她自己不知道,家长没看出来,老师也没发现。这个女生就在她的卧室把孩子生下来了。她慌乱之中拧断脐带把婴儿扔出了窗外。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震惊:一个17岁的高中生,物理、化学乃至天文宇宙的知识都不少,惟独不知自己身体的奥秘,不晓得生命是如何孕育和诞生的,更不懂得生命是不能扼杀的,杀害生命是犯罪之举。这个花季少女不得不为她的犯罪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承担刑事责任——受两年牢狱之苦。然而,谁来为她的无知承担责任呢?学校吗?家长吗?《青苹果》刊物编辑部曾组织了专家、校长、家长、学生就此事件进行讨论,得出了如下基本一致的看法。

    1.关于青春期爱与性的基本知识,作为科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应当在学校统一传授,列入正式的课程表,从小学开始循序渐进地讲授。然而遗憾的是,国家教育部迄今都没有青春期爱与性教育的课程指南,也未设置相关专业来培训此课程的教师。“青春期教育”究竟归德育处管还是归体卫处管,还在内部争论。教育部曾经不止一次地下发过“青春期教育”的文件,但总是含糊其词,导致下面各行其是。我国“计划生育法”中的第13条,虽然提及了青春期教育,但仍未对其具体的内容和办法作出确定的说明。加之应试教育的压力,青春期教育的有无和优劣,不在学校领导和教师业绩的考核之内,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因此,那位17岁少女的悲剧,应被视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家庭“渎职”的后果。目前,渎职的学校、家庭何其多,少男少女的悲剧仍在一幕幕上演。

    2.不能否认,涉及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友情爱情以及性心理和性行为教育,在某些层面是较为个性化并带有隐私性的教育,主要应当由父母来承担。由于每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其身心发育的早晚和发育程度都是有差别的,其成熟性和机遇以及各自的人生轨迹都不同,因此,在学校讲解了爱与性的一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家长还必须针对自己眼前的孩子发育状况、表现出的疑虑、接触网站信息的情况、与异性交往的动向等等,通过与孩子敞开心扉的交谈,共同探讨一些与心理、情感、爱恋以及选择终身伴侣有关的问题。由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亲密性和自然性,家庭气氛的宽松性,谈论隐私问题更适宜些。如果父母觉得有些问题比较容易引起孩子情绪紧张或敏感,可以选择在与孩子一同做某种家务时,不经意地放出话题,即使谈话进行不下去时,双方都不会觉得尴尬,因为手头有活儿干,很容易找个岔子转移话题。有些关于情感与性的话题,可以借读报或看电视时得到的信息引起,与孩子讨论报上或电视中的人物或事件,这样不会让孩子感到与自己有关而难为情。父母还可以坦诚地向孩子讲一讲自己年轻时的经历、经验和教训,让孩子加以理解和点评。在这种民主与平等的家庭气氛中,孩子更容易轻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感受与疑问,父母就更容易了解孩子的“秘密”,而不用去做偷看日记、偷听电话之类的不文明、不尊重孩子的举动了。

    显然,家庭中爱与性的教育条件是学校不具备的。一个班主任,面对四、五十名学生,他只能讲一般知识,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因人而异”。张三所需要的信息,也许是李四不需要的;而李四所需要的知识,也许张三早就有了。目前,学校青春期教育的内容,普遍落后于孩子的现实与需求,更得通过家长去弥补了。这就需要让家长首先学习青春期爱与性的知识,以便胜任教育者的角色。我们过去十几年在全国各地举办的“青苹果家长讲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由于种种情况,也有的家长不能或不善于与孩子沟通。孩子迫切需要得到的信息或行为指导乃至要采取某种应急措施,就得由咨询专家出面详细讲解和帮助了。这时,学校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青爱小屋”所承担的角色,就显得极为重要。

     总之,包括性教育在内的青春期爱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永远健康、一生幸福。凡是符合这一目的并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的工作,学校和家长都应当努力尝试。在这方面,学校、家庭、媒体的密切配合十分重要。(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