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我们今天讲胡雪岩并不是把他当做一个历史人物来讲,因为胡雪岩死后被抄家,留下的资料很少。但是关于胡雪岩的故事却在民间口口相传,流传甚广。胡雪岩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迅速发迹,成为当时中国最有钱的巨商富贾;胡雪岩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胡雪岩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馀堂,其宗旨是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舍药舍粥,被人们称为胡大善人。然而,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倾家荡产,刚刚62岁就郁郁而终。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为什么还记得胡雪岩?因为他创办的胡庆馀堂还在,因为他修建的大宅子还在,更因为他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胡雪岩的一生,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百家讲坛》特别邀请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为我们讲述,《胡雪岩的启示》第一集《德行定终生》。
胡雪岩是谁?他是清朝一个很了不起的商人,被大家尊称为商圣,要被中国人称为圣人,那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他是商业界的圣人。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商界的圣人,一位是陶朱公,一位就是胡雪岩,所以叫做“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陶朱公就是范蠡,大家都知道,他帮助了勾践打败吴王夫差,然后复国。他很了不起的,就是功成身退。他不再做官了,就去做生意,他是由官转到商的。胡雪岩跟范蠡是相反的,胡雪岩他是先经商,然后才介入官场。可是他没有功成身退,他没有,所以他最后是一败涂地。这两个人它不同的地方正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关键,如果两个人一模一样,那研究一个就好了嘛。
胡雪岩他从小出生在穷困的家庭,跟我们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他生长在富贵家庭,而且他生来就是三头六臂,而且他非常奇的一个人,那我们其实也用不着去研究他,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从他当中得到一些什么东西。胡雪岩的条件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他没有受高深的教育,没有。因为他家里很穷嘛,所以只读了两年的私塾,就是一般的《三字经》、《千字文》,了不起读读一般的很基础的东西。大家从这里应该听出来说,其实做人做事,很基本的东西就足够用了,太高深的学问只是少数人在用,多数人其实是没有用的。胡雪岩他是出生在1823年,你看距离现在有多久,大家可以很快就算出来。他死在公元1885年,他活了62岁。这62岁当中,他跟所有的人都一样,都是有童年,有少年,有青、壮、老年,然后死亡。但是他的过程是非常有趣的,而且充满了我们可以学习的一些变化,才值得我们花时间来研究他。大家的第一个问题很可能是,胡雪岩死了那么久了,为什么还说“今有胡雪岩”?这个“今”字是怎么讲的?我们中国人很奇怪,我们对时间的观念是比较特别的。只要现代的人没有一个超越胡雪岩,我们就认为他就是“今”了。
旁白:胡雪岩故去已经一百多年了,在这一百多年之间中国出现了那么多的商人,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胡雪岩吗?曾士强教授认为:胡雪岩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帮助了左宗棠收复了新疆,保证了我们祖国领土的完整。在这一点上是没有任何一个商人的功绩所能够相比的。那么。胡雪岩是怎么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呢?
我们到了新疆,第一个想到的人是左宗棠,如果没有左宗棠,今天这么一个很大块的美丽河山新疆很可能已经变成外国人的领土。当时,中亚细亚有个酋长叫做阿古柏,后面当然有外国势力在支撑,就一直想把新疆挖出去单独成立一个国家。那清朝当时又没有钱,虽然左宗棠极力主张要把新疆收复,绝对不可以给外国人拿走,但是,清庭那个时候已经国库空虚,只能口头上说“去,去打”,没有钱。打仗是要钱的,而且需要很多很多的钱。士兵要有粮饷,要有粮食,马要吃粮草,军械要买,弹药要钱,这是很庞大的军费,是谁出的?就是胡雪岩出的。所以我们从阴阳的角度来看,左宗棠站在亮处,他有贡献,他有功劳,但是背后有个人,这个人我们看不见,但是他是存在的,就是胡雪岩。左宗棠再三跟西太后讲,如果没有胡雪岩,我这个仗打不下来。他的功劳不输于我的将领,不输。所以我们想到新疆,就应该要对左宗棠有一份尊敬的心。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背后那个人是了不起的。大家一定会想:你胡雪岩有那么多钱吗?刚刚才说他是穷困出生的,怎么有那么多钱,连政府的经费都不足的时候,你一个人就能承担了?他是有这个能耐的,因为他短短的十几年,他的财富快速地累积起来,他曾经拥有三千万两银子。我们都知道,凭他一个人的银子要来支援一个部队去打新疆,那是做不到的,所以,他就向(外国)银行贷款。可是,向(外国)银行贷款,你清政府去借,(外国)银行不会借给你,因为他认为你将来不一定能还。所以后来是凭胡雪岩个人的担保,然后才借到一大笔银子。最后把阿古柏打败,很快就把新疆收复回来了。但是,我们不能够忘记胡雪岩的功劳。
旁白:胡雪岩没有被人们忘记。今天,胡雪岩的故居已经成为中外游客参观的景点,这座位于杭州,占地10亩的大宅子显示出胡雪岩当年的辉煌。与胡雪岩故居一街之隔的胡庆馀堂是胡雪岩建立的胡庆馀堂。一百多年过去了,胡庆馀堂仍然严格秉承着当年胡雪岩制定的各项戒律。而这一切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
我每次到杭州,只要有时间,我一定去看一看胡庆馀堂跟胡雪岩的故居。为什么这样呢?看一两次就够了,你看这么多次在干什么?我在做实地的调研,去了解一下:每天有那么多参观的人,他们到底看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什么。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当你出去旅游的时候,你不是光是看来看去而已,你要有所得,你要象读书一样明白很多道理。一进入故居,一看这么高这么大,这个空间做什么?看到那个庭院好漂亮啊,有假山,里面还有水,我看了以后真是觉得,胡雪岩那个时候其实很可怜的。你把自己关起来,你是坐牢嘛,哪里是享受嘛?有人说:有钱真好,我一定要赚它一大笔钱盖个豪宅,他就没有想到,那就是把自己关起来嘛。干嘛把自己关起来干什么。幸好到了胡庆馀堂,大家有感觉了,胡雪岩有那么多事业,现在为什么只留下这一个?因为这是实业,其他都是虚的。你看,银行是虚的,做买卖是虚的,可是这个胡庆馀堂它是实实在在东西。如果胡雪岩没有留下一个象样的胡庆馀堂,我们现在不会去讲他。我们老早把他忘记掉了,然后我们还应该想到,胡庆馀堂在一百多年前,他所想的东西跟现在所想的非常吻合。这是什么道理?可见,再怎么变,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这才是个有深刻思想的人,这才是个会看事情的人,这样的旅游,你才真正能够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我们可以看到:人性是没有变的,一切一切都在变,只有人性没有变。什么叫人性?就是你是人,你就有一颗爱心,不会变的。如果你说变了,那就惨了!人一旦没有爱心,这个就不像人了,他只是外表象人,只是看的见的部分象人,他看不见的部分已经不是人了,那就更可怕了。我讲到现在已经很清楚了,看的见的其实不是很重要的,真正重要是那些看不见的部分。胡雪岩的胡庆馀堂,它留下的是一份爱民爱国的心。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来,它有的牌匾是向内的,有的牌匾是向外的,这是什么意思?你看“戒欺”这两个字,它是向内的,给员工看的。如果他把“戒欺”这个牌匾把它向外,那就是做广告了。从现在开始,看到胡庆馀堂的壳子,要去想到里面的精神。
旁白:胡庆馀堂是胡雪岩奉母命而建的一座中药堂,不为赚钱,只为悬壶济世积德行善。直到现在, 胡庆馀堂还秉承着一个老规矩:腊八那天要舍粥、端午节要舍香袋,那么胡雪岩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他的父母给了他怎样的教育?
胡雪岩他们家住在哪里?住在安徽绩溪胡里村。我到过那个地方,春光明媚,有山有水,文风鼎盛,出了很多人才,所以一个人小时侯的环境对他一生是有很深刻的影响的。但是他的父亲是不喜欢胡雪岩当官的。他们家有一个家训,说你读书去做生意可以,但是读书去当官不要。我们没有说他好坏,我们只是说每一个家,他有他的想法,我们都尊重,我们也加以包容。为什么会这样子?我们不要去追究它,因为那是每一家的事情。我们只是介绍说,他爸爸其实满有文化的,可是他不去考取功名,他做小生意,家里有一些薄田种一种。胡雪岩在这种情况长大,他又是排行老三,他一共有五个兄弟。你想想看,他能有什么出息?所以一个人你的环境怎么样,将来的发展是靠谁啊,靠你后天的努力。胡雪岩读书的时候非常认真,老师所讲的道理他听不懂,回家一定问爸爸。胡雪岩他从小就知道一件事情:读书如果不明白道理等于白读。死背书是没有用的,你这些书读了以后,要去想通道理,然后你照道理去做。做人做事都按照道理是胡雪岩一生成功最大的一个关键。他8岁的时候,就开始替人家放牛,因为什么?因为家里收成不多嘛。有那么多人要吃饭,爸爸的生意又很小,收入很微薄,所以他就替人家去看牛。他牵了一头牛,然后到野外去,结果怎么样呢?有很多小朋友就跟他一起玩,他就把牛放了,就来跟这些小孩子一起玩儿,其中有个小孩子,一不小心就从山沟里面掉下去,其他的小朋友一看情况不对都跑光了,都跑回家,吓都吓坏了,只有他很沉着,他慢慢地摸索着下去,把这个孩子拉起来,然后把他送回家去。当时,所有的邻里都很赞扬他,说他机灵、勇敢又有好心肠。我不晓得大家听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感想,你应该想到一句老话“三岁看大,六岁看老”。我们看一个人,从他三岁的时候,大概就能够看出他长大以后是什么样子,到了他六岁的时候,你就可以想象他老了以后他是什么德行,有这么神吗?
旁白:“三岁看大,六岁看老”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一句老话。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社会环境千变万化,人的一生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个人六岁之后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能够做些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很难预料的。难道六岁之前形成的品德真的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终生吗?
我们一个人在社会上,你有多大的本事、多大的才干,在我们中国人看起来不是很重要。外国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他们叫做能力本位,你有能力你就了不起。中国人不应该这样,中国人是看你的德行,你的品德好,你的才能越高越好;你的品德不好,你的才能越高,我们越担心越害怕,因为你越会做坏事。一个人三岁到六岁,你看不出他有什么本事什么才能,看不出,我们就看三句话:机灵、勇敢、好心肠,这是他的品德非常高。我们三岁到六岁是看他的品德,不是看他才能。否则的话,他三岁时你就知道他长大会当工程师,长大会当科学家,那不笑话吗?胡雪岩他从小,他的品德就被大人看出来,所以我们现在要教小孩要注意幼稚园是培养他的品德基础的,以后学其他的东西再去学,不要急。所以为什么我刚刚讲,胡雪岩他成长在一个很单纯、很朴素的一个乡村,其实对他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他从小杂七杂八的东西他都不学。他可以安安心心的在品德方面学到一些。这些话是他妈妈经常跟他讲的:你要听话、要乖,你到私塾里面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吵闹,你将来替人家看牛,你要好好看管这个牛,不要自己顾着玩儿就把事情没有做好。甚至于还说到你将来去当学徒,你去做事情,你要听老板的话,不要跟老板吵来吵去。从小就这样教他,不象现在。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你一生很稳固,再坏坏不到哪里去。这是胡雪岩的父母非常坚持的一个家风。胡雪岩12岁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去世了。你想想看,五个小孩,男主人去世了,剩下他的妈妈,这很辛苦的。所以影响胡雪岩一生最大的就是他的母亲,叫做金太夫人。金太夫人一路陪着胡雪岩,她活得比胡雪岩还久,因为那时侯结婚很早,胡雪岩十几岁的时候,他的妈妈差不多30岁而已,,那你说,为什么这样一个寡妇为什么能够把子女教得好,这就是中国母教的了不起。
旁白:胡雪岩早年丧父,是在母亲的教导之下长大的。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那么胡雪岩的妈妈是怎样的一个母亲呢?她是怎样教育胡雪岩的?又对胡雪岩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呢?
胡雪岩的妈妈有没有读什么书?没有。我们希望大家了解,中国的妈妈她是怎么教小孩的?就是按照一般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去教他而已。并没有教他弹钢琴,也没有教他画美术,什么都没有,但是他就培养出一个很健全的人格。胡雪岩一生很感谢他的母亲,所以始终非常地孝顺。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来,一个人不管你生长在什么地方,不管你的条件是怎样,完全是看你后天怎么努力,怎么样去走出自己的路来。我们从胡雪岩身上可以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个最值得。
第一个,他是单亲家庭。现在单亲家庭很多,你不得不佩服胡雪岩的妈妈,他从来没有在胡雪岩面前抱怨过他爸爸,从来没有。现在不一样,现在整天在小孩面前抱怨另外一半。那他本身心理就不健全。同样单亲家庭,胡雪岩的妈妈把胡雪岩教得这么好,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第二个,胡雪岩的妈妈在社会上是毫无地位的,你现在到绩溪去看,当时的祠堂,就是他们胡家的祠堂,所有资料里面都没有他们这家。所以我们现在要研究胡雪岩,千万记住,他不是历史人物,他没有很完整的资料,他没有。再加上他死后是被抄家的,所有家人所有资料都不敢留。但是就是这样子,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很多资料,就表示这个人了不起。要不然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研究。大家有意无意地替他保留了一些他的小故事,然后我们把他集合起来,就可以找到一个很清晰的脉络,在这个脉络里面,他妈妈扮演很重大的角色。他妈妈跟左右的邻居都处得非常好,她凭什么跟人家处得很好?凭什么?就是她做人很和蔼,能够帮忙的她尽量的去替人家做点事情。她从来不要求左右邻居要对他做什么事,没有。这个是非常深刻地影响了胡雪岩的人生态度。一个人不能计较,一个人要多包容别人对他的态度。
第三个,你不要老要求别人。胡雪岩一生受用无穷。有生长的环境,加上良好的母教,再加上自己的领悟跟实践,胡雪岩终于走出一条路来。同时,他因为小时侯受到那么困苦的环境,他知道,一个人有了钱之后不要乱花。我觉得这一点是一般人没有去注意到的。胡雪岩是不乱花钱的,我们今天有一句话叫做“用钱用在刀口上”,意思就是说,我该花的钱我一毛钱不剩,我不该花的钱我一毛钱不多花。我想这是我们中国的古训,叫做“当省不用,当用不剩”,而不是说你要一路的节俭啊,或者有钱就要过好日子,都不是。我们要研究胡雪岩,一定要知道他一生的良好基础是在家庭里面孕育出来的,所以家教非常重要。我们中国人骂一个人,只有骂他没有家教,我们从来没有骂他没有受好学校教育。可见,学校教育他是教你才能教你学识,而你的基本修养家庭要负起责任。
旁白:中国传统认为“子不教,父之过”,可见家教是非常重要的,曾仕强教授认为,胡雪岩后来有机会走出贫困,能够在生意场上游刃有余,能够在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都和他良好的家教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家庭教育对胡雪岩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又培养了胡雪岩哪些优良的品格呢?
胡雪岩最大的优点在哪里?我说出来以后大家都觉得你也做得到,没有人做不到。第一个,勤劳。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勤劳的民族。第二个,节俭,节俭不是吝啬,一个人吝啬就糟糕了,他节俭,该省得他一定省,不乱花钱。他忍耐。胡雪岩如果不忍耐,他一生所遭遇的挫折,他是没有办法去面对的。我希望各位了解到是,一个人你没有做大事就算了,做大事你就是面对不同的挫折。当挫折越严重,你就知道,你是要做大事的人。这样就对了。有信用,信用是人的第二性命。胡雪岩这点是非常坚持的,他不管是他私人的事情,或者是生意上的事情,最后他跟任何人,他都是讲信用的。所以大家一听到胡雪岩讲这个话,大家都不会怀疑了。当时外国银行肯把那么多的钱借给他,在当时大家认为这是奇迹。信胡雪岩一个人,而不相信满清政府这可能吗?但事实就是这样。他非常争气,但他有个好处不跟别人比。我们一般人争气就是跟别人比,他从来不跟别人比,他跟谁比?他跟他自己比。这一点是很多人没有觉悟到的。胡雪岩只跟自己比,他不跟别人比,怎么样怎么样,他都说那是他的事,我走我的路。后来在事业上,他不跟人家竞争,我们说同业一定要竞争,他没有。你爱怎么经营是你的事,我怎么经营是我的事。我好了还要更好,我不是要比你好而是要比我自己以前更好。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去想的。帮人家做事他从来不求回报,我们现在帮人家做事,就会记住我给你的人情,你将来要还,你不还你就是没有良心。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当我们能力做得到,我们帮别人忙时不要讲回报。
胡雪岩他从小有很好的人格培养,他长大了很好学,非常好学,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感觉到,一个人从小你培养他喜欢读书的兴趣,那是比什么都重要。他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所以他到哪里,他都知道他要学什么、听什么、做什么。他妈妈无法教导他这些,他的妻子也没有什么学识,也帮不上忙,他能够闯出来就是他有这样一个基础。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做“英雄不怕出身低”。胡雪岩的出身是很低的,但是后来的成就是我们都赶不上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被现实所困,要认识现实,要顺应现实,但不要认为现实是自己的一个阻碍,胡雪岩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他凭什么能够能够有那么辉煌的成就?这一点我们在下一集里面要讲到胡雪岩怎么从贫困中走出来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