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是面向阳光” 刚入学时,同学们曾悄悄提议每人出点钱,买一辆电动助力车,每天轮流接送江盼上下课。大家心里都藏着一个美好的心思:“我们想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 同学们“密谋”的帮扶计划,被江盼“否决”了。最后,大家买了一本笔记本,在扉页写上“同在一片蓝天下”,并附上每个人的祝福语,送给江盼。 这本笔记本,成了江盼大学期间的珍藏。 被江盼“否决”的,还有班主任给予的“特权”——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久坐会疼,就特许她课堂上随时可以站起来活动。但江盼一次都没用过这“特权”。她把自己当作健全的人。 “尽管她身体有缺陷,但她总希望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同学王芳说。 成长的路上得到太多的关爱,江盼想着尽自己可能回馈身边的人,回报社会。虽不能用身体的力量去帮助他人,但她来自心灵的温情,心智的成熟,对生活和人生更透彻的认识,为她赢得了“知心姐姐”的称谓。 大二下学期,江盼报名参加学校支教队,利用周末赴灵川县灵田镇初中支教。 出行前夜,她特意打电话给母亲,让妈妈将自己留在家里的10年前写的日记《花开的季节》复述一遍,她抄记下来,作为第二天给孩子上课的“教案”。“那是我人生低谷最艰难时的感悟,那时正好和这些初中生同龄,我现身说法,应该对孩子们有教益。” 她任助理班主任的09(2)班,一直让老师们“最头疼”。班风涣散,学风很差,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走动司空见惯,大家对她能否上好这一课很没把握。 出人意料的是,江盼这一堂课异常顺利,效果之好超出想象。 “她往那儿一站,就是最好的励志教育,足以镇住全场!”亲历那堂课的李广泉感慨地说。 江盼的真诚,渐渐改变了09(2)班。那些平时叛逆捣蛋的孩子,变得温顺起来;厌学自弃的同学,也拾起了课本。自称“从不写作业”的刘志涛,从此按时交作业了。女生陈初兰已走上社会,她说:“遇到困难时,只要想起江老师,就不觉得艰难了。” 除了09(2)班,江盼有时也到别的班级“客串”辅导。11(1)班的蒋璇,只听过江盼一堂课。但是,江盼的坚强,真诚的讲述,让蒋璇哭成了泪人。当天,蒋璇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座右铭:“每个人都应该笑纳上天给我们的一切,快乐也好,苦难也罢。” 江盼已经离开支教队近一年了,蒋璇依然清晰记得她拄着拐杖上下学校几十级台阶的情形。如今已读初三的蒋璇告诉记者:每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常常会想起江老师,想起她的经历,想起她的笑颜。 蒋璇说:“她总是面向阳光,把自己最美的一面送给世界!” [责任编辑:王宏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