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4.5.6

 禹杰 2014-05-08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  4


名案评析

 一、脾虚阴火败血症案邹某某,女,59岁。病起恶寒发热,头昏痛,全身关节酸痛,继以呕吐、泄泻。西医初按感冒投以感冒灵和肌肉注射庆大霉素等,仍高热不退。乃住入某医院,诊断为败血症、中毒性心肌炎、糖尿病、高血脂症、左上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右侧渗出性胸膜炎。经用青霉素、雷米封、优降糖的治疗,病不为减,反而加重。患者持续高热,全身乏力,头昏,烦躁不安,血培养报告生长产气杆菌,根据药敏试验改用先锋霉素号及氯霉素等,病情仍未见好转,且于血培养中发现霉菌,又改用先锋霉素静滴,并同时给予降血糖、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仍无效验,病情日趋严重,医院下病危通知,并邀请万氏会诊。

 

1985年3月16日初诊:患者高热不退,有时寒战,全身酸痛,头昏,神疲肢倦,少气懒言,声低气短,胃脘痞硬按之微痛,不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时有恶心,大便软烂不成条,舌淡红少苔前部稍见干红,脉虽滑数而重按无力。万氏认为证属气虚发热,法当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生甘草10克、升麻15克、北柴胡15克、洋参10克、银花30克、生谷麦芽各60克、鸡内金15克)与之。

 

3月18日下午二诊:服上方3剂,病情明显改善,体温曾一度降致正常,现为377,身痛已除,口已不干。但从昨晚起,胸闷气憋至今未已。守上方加瓜蒌皮15克、薤白15克、桔梗15克、枳壳15克、冰片2克(分3次吞)。

 

3月21日下午三诊:服上方2剂,仍感胸闷气憋,时时恶心,脘腹胀满,大便溏,仍守上方加减为:黄芪60克、党参30克、焦白术15克、陈皮15克、生姜5片、半夏10克、茯苓15克、生甘草5克、升麻10克、北柴胡10克、砂仁10克、白蔻仁10克、枳实15克、厚朴10克、桔梗10克、冰片2克(分3次吞)。另用洋参10克煎汤代茶。

 

第一卷1023月23日下午四诊:服上方2剂,胸闷稍减,恶心渐止,便溏次数减少,体温正常,舌前部干红已回润,惟胃脘仍痞硬,不知饥,不思食,食亦无味,自觉气不够用,说话、喝水都感到吃力,仍守上方加减为:黄芪60克、党参30克、焦白术15克、生甘草5克、陈皮30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枳壳15克、白蔻仁10克、砂仁10克、半夏15克、生姜15克、茯苓15克、生麦芽30克、鸡内金15克、山楂15克、六曲10克、冰片2克(分3次吞)。另用白人参15克、西洋参10克,煎汤代茶。

 

3月27日上午五诊:服上方3剂,胸闷大减,胃脘痞硬消失,腹胀亦除,但仍有恶心,口淡,不欲食,大便常随尿时自出,粪仍软烂但色渐转黄,说话声音渐扬,4天来,体温一直正常,仍守上方加减为:黄芪60克、红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5克、陈皮30克、半夏10克、山楂15克、六曲10克、生麦芽30克、鸡内金15克、生姜15克、枳实15克、枳壳15克、白蔻仁10克、砂仁10克。另用洋参10克、党参6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煎汤代茶。

 

3月29日下午六诊:服上方3剂,病情日益好转,脘腹胀痛全除,知饥思食,今日中午进面条半小碗,但仍稍有恶心,胸部白天已无憋闷感,仅在下半夜2~4时稍感胸闷而已,尿量增多而次数减少,夜间仍难入寐,仍守上方加减为: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生甘草5克、半夏10克、陈皮15克、山楂30克、六曲10克、麦芽30克、白蔻仁10克、砂仁10克、桔梗15克、枳壳15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5克。另用红人参15克、西洋参10克,煎汤代茶。

 

4月9日七诊:服上方11剂,病已进入恢复阶段,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广木香10克、砂仁10克、白蔻仁1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炙甘草5克、半夏10克、陈皮15克、山楂30克、六曲10克、麦芽30克、鸡内金15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5克)以善后。此方连服18剂,诸症悉除,精神、睡眠、饮食、二便均正常,于4月29日出院。

 

〔评析〕从本案治验中可以提出三个问题来讨论:一是热病的寒温统一问题:外感病初起,应辨寒温论治,如风寒感冒的表寒实证,宜用辛温解表法的麻黄汤等方主治;风温感冒的表热实证,宜用辛凉解表法的银翘散等方主治。由于临床常见风温感冒的表热实证,因而银翘散等方应用机会较多。一般医生竟因此而忽视了风寒感冒的表寒证,甚至视辛温的麻黄、桂枝等为禁药。近且因其多属流感病毒引起者,更多喜用清热解毒的板蓝根类药,而这类苦咸大寒向内清解之药,不仅与辛温向外发散的麻黄汤方等大相径庭,即与辛凉芳香向外透泄的银翘散方等相比,清热解毒虽同,外向内清则异,也是不容混淆的。因此,即使是风温感冒的表热实证,也只适宜用辛凉芳香向外透泄的银翘散等方,而不适宜用苦咸大寒向内清解的板蓝根类药(如因表里俱热而与解表药同用者例外)。如果误用之于风寒感冒的表寒实证,就不徒无益,而反害之了。本案以感冒起病,从其恶寒发热头昏痛全身关节酸痛来看,可见病在太阳之表,并可知其属表寒证,因其恶寒一直延至半月后中医会诊时仍存在缘故。且可知其属表寒虚证,这又可从其初服感冒灵(含板蓝根)和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无效,且并发中毒性心肌炎看出。因为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病实则多传阳明,虚则多传少阴。太阳病表寒虚证本应采用辛温解表攻中带补的桂枝汤等方,而反投以清热解毒专攻不补的板蓝根类药,致使虚者益虚,于是乃由太阳之表陷入少阴(心)之里的缘故。由此可见,治疗感冒病,如能具有寒温统一的思想,兼容寒温两法的优长,就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而不致失之于偏,贻误病人。

 

二是热病的内外统一问题:疾病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但因外感容易造成内伤,内伤容易第一卷103招致外感,二者是密切相关,可分而又难分的。如本案患者素患肺结核、糖尿、高血脂等内伤病,由于正气内虚,致感外邪(风寒),因而发生内外合邪之证,初则邪在太阳而恶寒发热头身痛,并兼呕吐泄泻,当时如能及时治以辛温解表的桂枝汤等方,必可从表而解,乃因误用寒凉,以致由太阳传入少阴(心),又因肺脾之气素虚(由于久患肺结核、糖尿、高血脂等病造成),外邪入侵,虚者益虚,于是上焦心阳不宣,肺气失开,而胸闷气憋;中焦脾气不运,浊气填中(由脾虚导致胃实),而脘腹痞硬胀痛,不饥不欲食;肺脾之气不足,而少气懒言,声低息短,神疲肢倦。

 

总的看来,本病起于感冒,证本单纯,但因素多痼疾,正气内虚,于是内伤招致外感,外感复加重内伤,而形成内外合邪的复杂局面。前期虽以外感邪实为主,本可用攻中带补之法早日治愈,奈因治不得法,病邪内陷;后期正虚日甚,则应以内伤正虚为主,改行补中兼攻之治。奈何证变而药不变,日事攻邪,不思补正,以致邪既难除,正且更虚,濒于危殆,几至不救。幸赖万氏及时按气虚发热证投以甘温除热法的大剂补中益气汤方,才得转危为安。但应指出的是,二诊是由于胸闷气憋,而加用瓜蒌皮、薤白、桔梗、枳壳、冰片,以宣心阳而开肺气,服后其症未减,且见脘腹胀满,可见其症不仅是上焦心肺之气失宣,且与中焦胃气不降有关,故在三诊时更加入枳实、厚朴等以降胃气,四诊且加重其剂量,才使胸闷气憋大减,而脘腹痞硬胀痛亦随之消失。当时如果不敢针对其虚中之实(心肺胃气壅实),大胆在重用参芪等以补其虚的同时重用枳朴等以攻(消)其实,可以预言,必难收全效。又一至三诊进补中益气汤方退热后,从四诊起,即消补并重(前此偏重于补)以调理脾胃,并坚持到病愈出院为止来看,可见本案病机的关键是在脾胃,这虽然是因患者脾胃素虚之故,但与误服寒凉药伤中也不无关系。而这正是内外合邪酿成脾虚阴火证的根源所在。由此可见,治疗热病,必须具有内外统一的观点,在全面关顾中抓住重点,才能提高疗效。

 

三是热病的火分阴阳问题:火病当分阴阳,阳火病性属热(即现象热而本质亦热的标本俱热),治法宜清(热者寒之。如其实证的阳盛生热,治宜苦寒泻火除热;虚证的阴虚生热,治宜甘寒滋水除热等)忌温;阴火病性属寒(即现象热而本质寒的标热本寒),治法宜温(热因热用。如其实证的阴盛郁热,治宜辛温散火除热;虚证的气虚或阳虚生热,治宜甘温益气或回阳除热等)忌清。阴火主要有脾虚阴火和肾虚阴火之分,前者治宜甘温益气除热的补中益气汤,后者治宜甘温回阳除热的通脉四逆汤。本案即属于前者。其症初起,仅属虚人感冒风寒,并不难治。只因治不得法,延误日久,以致内外合邪而酿成脾虚阴火之证。万氏从其症、舌、脉全面仔细地分析,认为高热、口干、舌前部干红、脉滑数,是属阴火上冲之候,故虽高热而有低时,虽口干而不欲饮,虽舌前部稍见干红而后部淡红,虽脉滑数而重按无力。加之神疲肢倦,少气懒言,声低息短,显属脾气下陷之证。且因脾胃升降失调,清浊混乱,以致上焦清阳失宣而胸闷气憋,中焦浊阴填塞而脘胀痞硬胀痛。由于辨证不误,论治得当,故仅服大剂补中益气汤方2剂,即获得甘温除热的显著疗效。其所以在服补中益气汤方后热退而胸闷气憋甚者,是因前此本已心肺胃气壅实,当服升清有余而降浊不足(原方只有一味陈皮降浊已嫌不足,而初诊方减去陈皮则更感不足)的补中益气汤方后,虚者虽得补,实者则更壅的缘故。这应是初诊时得中的一失。又其所以在服补中益气汤的同时另用洋参或生脉饮代茶者,是因本证高热日久,虽以气虚为主,但津阴亦伤的缘故。由此可见,治疗阴火虚证,虽然一般宜温忌清,宜补忌攻,但如其证阴中有阳(即阴火中兼阳火),虚中有实(即正虚中兼邪实)的,又可在温补中适当兼清、兼攻,以适应病情的需要。

 

第一卷104二、肝风阴证高血压案万某某,男,51岁。1963年2月19日初诊,患高血压病久治少效。现血压高达312/182kPa,头晕甚而巅顶重痛喜按,头皮麻木,切以指甲不知痛痒,两目迎风流泪,怯寒特甚,每当天寒风大即不敢外出,如受寒即胸胃隐痛,口淡出水,饮食喜热恶冷,时或噫气吐酸,大便时结时溏(溏时较多)而粪色淡黄,小便不利而尿色清白,面色晦暗浮肿,声音重浊,舌暗淡润滑,脉弦动而迟。万氏认为证属肝经阳虚阴盛,阴风内动,浊阴向上冲逆所致。法当温肝降逆以熄风。方用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15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党参15克、黑锡丹3克),连服5剂,头晕稍减,血压稍降;再进5剂,头晕续减,巅顶痛除,头皮麻木和怯寒明显减退,精神见好,口味见佳,但血压仅降至286/156kPa。

 

二诊因根据近时一般新经验而加入青木香15克,以期增强其降压之力,续进5剂。方喜血压降至208/143kPa,不料更进5剂后,头晕复增,血压复升至234/156kPa。

 

三诊因虑其久病阳损及阴,恐非纯阳方剂所能收其全效,乃改投阴阳兼顾的肾气丸方(熟附子15克、肉桂10克、熟地黄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15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牛膝10克、车前子10克),仅服1剂,即大感不适,头痛胸胃痛复作,怯寒复甚,饮食复减,便闭尿少,血压复升至260/156kPa,坐卧不宁,夜难入寐。可见阴未受损,阴药难投,仍属阴盛阳虚之候,仍应坚持前法。

 

四诊乃加大吴茱萸汤方剂(吴茱萸24克、生姜30克、大枣90克、党参30克),更加旋复花、代赭石各30克,服1剂后即得安睡良久,醒来大便一次,先硬后溏,小便畅行二次,精神饮食又转佳,胸胃痛又减,但噫气吐酸仍甚;再进2剂,血压降至247/156kPa,胸胃痛渐除,惟大便又闭。

 

五诊除守四诊方再进外,另用二贤散(陈皮15克、甘草15克)泡汤代茶,又进2剂后,大便通畅,面部浮肿渐消,精神饮食更佳;更进4剂后,面部浮肿更见消退,头晕渐除(晨起已不觉晕),寐安纳佳,大便成条日一行,血压降至234/156kPa;守方再进6剂,头晕基本解除,已无沉重感,头皮麻木消失,面部气色好转,精神睡眠饮食二便均正常,脉已不迟,弦象减退,惟血压未见续降。

 

六诊乃于四诊方中加重代赭石为60克,再进6剂,血压降至195/117kPa;更进12剂,血压稳定在182/104kPa;继续服至4月底,血压一直正常,诸症全除,上班工作。

 

〔评析〕本案以头晕巅顶痛为主症。其症有阴阳之辨,头晕巅顶痛而拒按,喜冷恶热,脉弦数等,属阳证,一般称之为厥阳头痛;头晕巅顶痛而喜按,喜热恶冷,脉弦迟者,属阴证,一般称之为厥阴头痛。三阴经脉惟厥阴有一支与督脉会于巅顶,故厥阴病无论阳盛阴虚而阳风上逆或阴盛阳虚而阴风上逆,都可发生头晕巅顶痛症。但阳风上逆的,必阳亢而热,治宜滋肝助阴抑阳以清降之;阴风上逆的,必阳虚而寒,治宜温肝助阳抑阴以温降之。本证多见于西医所称之高血压病,并以肝风阳证治宜清降者居多数,但肝风阴证治宜温降者也非罕见。本案显然属于后者。至其所兼见的面色晦暗浮肿、两目迎风流泪、口淡出水、饮食减少而喜热恶冷、受寒则胸胃隐痛、噫气吐酸、二便不利等症,则是由于厥阴阴盛阳虚,木邪侮土,土虚不能制水,浊阴或随阴风冲逆而上泛,或随木郁气滞而内结所致。这和《伤寒论》厥阴病篇所谓干呕,吐第一卷105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是完全符合的(厥阴病有外感和内伤之辨,本证属于内伤杂病的厥阴病证之一,它和属于外感热病发展到最后阶段的厥阴危急重证有别,不可混淆)。所以经用温肝降逆的吴茱萸汤方后,即获得预期的效果。本案之所以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虽然主要是坚持了大剂吴茱萸汤以温肝降逆,但加用大剂旋复花和代赭石以化浊平冲也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万氏在总结本案经验教训时指出,虽然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青木香能降血压,但因其性寒冷(《中药大辞典》指出虚寒患者慎服),只适宜于高血压阳证,而不适宜于高血压阴证。所以本案久用(10剂150克)后血压复升,当时不但见未及此,反而虑及阳损及阴,竟改用肾气丸兼顾阴阳,以致阴风变盛,几乎功败垂成。由此可见,中医临床只有严格遵从中医理论以辨证立法选方择药,才能提高疗效。如果离开了中医理论,硬套西医病名而不辨证型,生搬药用成分而不辨药性,中为西用对号入座从事临床,则不但难以提高疗效,而且有时难免产生不良后果。

 

三、痰热内闭(心包炎)案武某某,女,56岁。1973年5月15日初诊:患急性心包炎住院已5天,身热面赤,时自汗出,胸闷气憋而痛引肩背,精神委靡,少气懒言,声低气细,胃脘酸胀,恶心吐痰,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微细而数,听诊心包摩擦音显著。经用西药治疗无效,医院下病危通知,并邀请万氏会诊。万氏认为此证乃痰热蕴结于胸,脉络阻滞不通,而心气不支于内,势欲向外散脱所致的内闭外脱险候。法当亟予宽胸豁痰以开其闭,大补元气以固其脱。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独参汤:瓜蒌实(皮、仁并用,下同)30克,薤白15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甘草3克、竹茹5克、枳实5克、红人参15克,另煎汤代茶。

 

5月20日二诊:服上方5剂,精神好转,面赤见退,胸闷气憋见松,但仍痛引肩背,胃脘酸胀稍减,渐思饮食,但食后胃脘不适,咽喉不利,时吐白泡痰,舌尖有烧灼感,有时尿赤便闭,近日傍晚都曾发生一过性的头昏、面红、自汗、气憋、心里难过,但夜寐尚安。守上方加丹参15克,黄连、黄芩、栀子、连翘、通草各5克,赤芍、郁金、橘络、丝瓜络各10克。

 

5月27日三诊:服上方6剂,精神更见好转,胸痛渐除,背痛未已,自汗仍多,口干,舌尖烧灼感消失,口味见好,胃中不酸,但稍多食则脘胀,大便时通时闭,尿已转清,近日傍晚虽仍阵发头昏、面红、自汗、气憋、心里难过,但较前减轻,发时只需喝些糖开水即可缓解。听诊心包摩擦音消失。守上方加减而以生脉散为主:红人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沙参15克、丹参15克、瓜蒌实30克、薤白15克、橘络10克、丝瓜络10克、郁金10克、茯苓15克、浮小麦15克、凤凰衣10克。

 

6月17日四诊:服上方20剂,从5月28日至今,傍晚未再阵发头昏、面红、自汗、气憋、心里难过,精神日益好转,胸痛全除,背痛渐止,自汗渐收,胃中舒适,时时腹饥思食,咽喉已无不利之感,大便已转正常,脉力渐旺。6月11日透视复查,心包炎症改善,心影恢复正常,病告痊愈。

 

〔评析〕本例心包炎症,由于患者素体气阴两虚(有长期肺结核史),抵抗力弱,起病即呈邪气内闭而正气外脱的险象。从其治疗过程来看,约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即初诊后的12天,此时由于邪气盛实而正气虚甚,一方面痰热蕴结于胸膈,脉络阻滞不通,心火时时上炎,并使肺胃气机宣降不利,而现身热面赤、时自汗出、胸闷气憋痛引肩背、咽喉不利、口干舌尖有烧灼感、恶心吐痰、第一卷106胃脘酸胀、不思饮食、舌苔白腻等症,故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加丹参、黄连、黄芩、栀子、连翘、赤芍、郁金、橘络、丝瓜络等,以开胸疏通脉络,清热化痰涤饮,宣降肺胃之气;另方面热伤素弱之气阴,以致心力不支,元气不固,时时欲脱,而现大汗时出、心里难过、精神委靡、少气懒言、声低气细、脉微细数等症,故用独参汤大补元气或生脉散敛补气阴以固脱。经过12天的治疗,痰热邪气明显减退,胸闷胸痛基本解除,心包摩擦音消失;但元气不固,时时欲脱之势,虽有所改善,仍不够稳定。后段即三诊后的20天,此时由于邪虽减退而正犹未固。故以生脉散方为主,继续扶元敛补气阴以固脱;同时由于痰热减退,心火渐平,故不再用黄连、黄芩、栀子等苦寒泻火药(这类药过用必致更伤元气),而只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加丹参、赤芍、郁金、橘络、丝瓜络等药继续开胸疏通脉络,清热化痰涤饮,宣降肺胃之气,以清除余邪。经过20天的治疗,元气不固,时时欲脱之势完全解除,每天傍晚阵发的头昏、面红、自汗、气憋、心里难过停止,精神转佳。由于胸膈痰热清除,心包脉络通畅,肺胃气机顺利,故胸闷胸痛全除,咽喉不利感消失,胃不酸胀,大便畅行,胃纳转佳,时时腹饥思食。综观上述治疗全程,可见本案由于开闭固脱、扶正祛邪得法,故能履险如夷,顺利地渡过难关,而进入坦途,达到痊愈的目的。

 

四、悬饮泛肺(胸膜炎)案徐某某,男,55岁。1971年9月25日初诊:患悬饮病(胸膜炎)历20余年,前10年间,右胸胁及其背部仅感不适,嗣后渐由不适而疼痛,近四、五年来,疼痛日益增剧,无法坚持工作,长期疗养无效。现在右胸胁终日憋闷疼痛不止,咳时尤甚(不但半咳不畅,而且不敢大声咳),并牵引右颈和右背以及胃脘亦痛,痛有向内吸着感,痛甚时胸脘痞硬灼热,时时噫气,痰涎特多而常从口吐出,呈泡沫或水样,其中有的稠粘胶结,吐在地上久久不干,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由于右胸胁及背终日疼痛,常感右半身如绳缚。近日胃脘胀痛较甚,食欲不振,舌苔白黄而腻,脉象弦数有力。万氏认为证属悬饮泛肺,法当泻肺逐水,本应采用十枣汤方,但因久病体弱,姑且先投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葶苈子15克、大枣30克、白芥子5克、苏子5克、莱菔子5克、猪牙皂5克、旋复花15克、橘络10克、丝瓜络10克)以观察之。

 

10月3日二诊:服上方1剂,半咳见松,尿量增多,胃脘胀痛减轻;再进3剂,胃脘胀痛全除,噫气减少,半咳已畅,不仅可以完全咳得出来,而且可以大声咳,但右胸胁背疼痛的主症依然如故,痰涎仍多,乃改投十枣汤方加味:甘遂5克、大戟5克、芫花5克、大枣10枚、白芥子5克、旋复花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

 

10月6日三诊:服二诊方3剂,右颈右背疼痛和噫气呕痰以及舌苔均明显减退,自觉病去其半,惟右胸胁痛尚未见松,仍然便结尿短脉弦,守二诊方加瓜蒌实30克、甜葶苈子10克。

 

10月12日四诊:服三诊方4剂,右胸胁憋闷疼痛减去2/3,右背痛全止,右半身如绳缚感渐除。但胸胁及胃脘上连右颈筋仍有牵拉感,胃脘仍觉痞硬隐痛灼热,尿虽转长,便仍秘结,有时肠鸣,舌苔黄退而薄白稍腻,脉仍弦数。守上方加减为:甘遂5克、大戟5克、芫花5克、大枣10枚,白芥子5克、莱菔子15克、旋复花24克、枳壳15克、瓜蒌实24克、橘络10克、丝瓜络10克。

 

10月19日五诊:服上方5剂,右胸胁痛范围日益缩小,现仅感右腋下及右肩胛骨下如有痰吸着在内而闷痛,并仍牵引右颈筋,以致时时噫气,每当噫气作时必吐痰一口,色黄而稠粘,第一卷107如噫气不作时则感到舒适,胃脘痞硬减轻,胃痛由持续性转为间歇性,右半身如绳缚感全除,大便仍结,肠鸣减少,精神、饮食基本恢复正常,自觉病去十之七八。但近日药下二、三小时胃中有不适感,因暂停十枣汤,仍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甜葶苈子15克、大枣10枚、桔梗15克、枳壳15克、杏仁10克、瓜蒌实24克、旋复花24克、莱菔子15克、橘络10克、丝瓜络10克、陈皮10克、前胡10克、甘草10克。

 

10月29日六诊:服五诊方6剂,右胸胁痛范围稍见扩大,并牵引右背痛,因仍用十枣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甘遂、大戟、芫花各5克、大枣90克、白芥子、苏子各5克、莱菔子10克、海浮石、海蛤粉各15克。

 

11月4日七诊:服六诊方3剂,右胸胁痛范围又见缩小,右背痛大减,大便先硬后软而粪色深黄,守上诊方加瓜蒌实30克、橘络、丝瓜络各5克。

 

11月13日八诊:服七诊方5剂,右胸胁痛十去其九,背痛又全除,精神、饮食、二便均正常。

 

但胸脘仍稍有憋闷向内吸着感,微有咳痰,苔已退去,脉仍略呈弦数,继予调理而痊愈。

 

〔评析〕《金匮要略》指出:咳唾引痛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这和本案主要脉症是完全符合的。初诊时本应采用十枣汤,但因久病体弱,未敢遽投,而选用较为平稳的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虽然获得一些效果,但主症毫不见减。万氏乃在二诊时放胆投以十枣汤方加味,先服3剂,患者即觉病减其半,继进9剂而病去十之七八。当时根据《内经》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古训和药下胃中不适的反应,曾在五诊时停用十枣汤而仍用初诊方6天,不料病势退而复进,固仍投以十枣汤加味再服8剂,终使悬饮十去其九,继予调理而痊愈。可见用毒药治病,只要药与证符,就应大胆放手,除毒务尽,而不应踌躇不前,或半途而废。何况十枣汤逐水实有履险如夷之妙,如柯韵伯论本方说:仲景利水之剂,种种不同,此其最峻者也。……甘遂、芫花、大戟辛苦气寒而秉性最毒,并举而任之,气同味合,相须相济,决渎而大下,一举而水患可平矣。然邪之所凑,其气已虚,而毒药攻邪,脾胃必弱,使无健脾调胃之品主宰其间,邪气尽而元气亦随之而尽,故选枣之肥大者为君,预培脾土之虚,且制水势之横,又和诸药之毒,既不使邪气之盛而不制,又不使元气之虚而不支,此仲景立法之尽善也。非其它逐水峻剂可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甘遂、大戟、芫花均能刺激肠管,增加蠕动,产生泻下作用,并能利尿。芫花且能止咳祛痰,它虽与甘遂、大戟皆能达水饮窠囊隐僻之处,共奏逐水之功,但芫花对水隐痰癖的咳喘痛引胸胁之症更有良效。因三药味辛苦,刺激性强烈,若按古法研末吞服,必致刺激口腔及咽喉而引起口舌咽喉干燥甚至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故三药如研末服,最好装入胶囊,并用大枣煎取浓汁送吞,以避免上述弊病。有人认为三药必须末服,若用水煎服则无效。其实并不尽然,水煎服之亦有效,本案即其一例(万氏常用十枣汤方三药同大枣水煎服,治愈悬饮多例,这里仅选其一)。

 

五、三焦闭阻(肾功能衰竭)案熊某某,女,44岁。患糖尿病10年,甲亢半年。现以糖尿病肾病(1991年9月27日肾图示:双肾功能中度受损)和周围神经炎住某大医院,经用多种西药治疗无效,病情日益严重,遂请万氏会诊。1991年10月26日初诊:症见小便癃闭,非速尿不解,故需日服三次,每次二片,每服一次,二小时后可解小便5~6次,停用即尿闭而全身胀痛难忍,面部肿胀,且髋、第一卷108骶、小腹及双大腿内侧痛甚,不能行走,腰胀特甚,得尿则诸痛稍减。头昏,心悸,神疲乏力,怯寒肢冷(虽盛夏亦需重衣厚袜),不饥不欲食,进食即恶心,每日只能强食200~250克,口淡不渴,饮食喜热恶冷,大便干结(过去大便完谷不化),非果导不下。舌红苔白黄腻,脉濡数而按之弱。万氏认为本证是因寒湿郁热于太阳和少阴,使三焦气机闭阻(上焦不开、中焦不运、下焦不通),尤其是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行所致。法当以宣畅三焦尤其是下焦气机为主,但因邪气虽盛实而正气较虚弱,又当以益气固本为佐。方用麻黄五苓汤(自拟方)加味:麻黄10克、杏仁10克、桂枝30克、苍白术各15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木通30克、大腹皮15克、郁李仁30克、王不留行15克、穿山甲15克。另用红人参10克煎汤代茶。

 

11月6日二诊:服上方4剂,停速尿能自解小便,但尿黄短且痛,大便结甚,大腿内侧痛减,渐知饥识味,食入不恶心,怯寒心悸好转。守一诊方去红人参、郁李仁、王不留行、穿山甲,加生大黄10克、车前草30克,蓄、瞿麦、滑石各15克。

 

11月9日三诊:服二诊方3剂,小便频数短少浑浊,昨夜尿7次,解满一痰盂,大便软烂日二行,全身发胀减轻,但下半身痛增加。守二诊方加当归15克、赤芍30克、元胡索30克、枳壳15克、陈皮15克。

 

11月13日四诊:服三诊方4剂。停速尿已18天,尿仍频数短少而黄,约每小时一次,每次尿痛持续约10分钟,每日尿量约一痰盂,大便前天三次稀溏,昨日一次软烂,小便前后及尿时下半身及大腿内侧仍痛,但由于尿已通,故全身不发胀,惟手指及面部仍有微肿胀,近日上半身时自汗出。

 

11月8日肾图示:左上尿路排泄延缓,右肾功能正常。守三诊方加减为:木通10克、车前草30克、蓄15克、瞿麦15克、滑石15克、生大黄5克、甘草10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茯苓3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赤白芍各15克、鸡血藤15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

 

11月16日五诊:服四诊方4剂,尿频、尿短、尿痛、身痛、面手肿胀均见好转,但仍头昏、自汗、肢冷,纳少乏味,大便稀溏色黑日二行,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弱。守四诊方去大黄,加重黄芪为60克、桂枝为15克,再加生姜3片、红枣5枚。

 

11月25日六诊:服五诊方至今,前4剂,尿频减少,尿量稍增,尿痛未已,大便难(因停服大黄);后5剂,加服生大黄5克则大便通,日二行,稀溏色黑,下半身痛及面手肿胀减轻,头昏亦减,尿转清长,浮肿全消,下半身痛上午明显而下午轻微,形寒改善,知饥识味纳增,大便成条。

 

近周口干牙疼(自云与吃辣椒有关)。昨日肾图示:双肾功能轻度受损。守五诊方减桂枝为10克,加升麻15克、葛根30克、桑枝30克、元胡索15克。

 

1992年1月22日七诊:服6诊方后,病情显著好转,多饮喜冷,但尿仍不甚畅利,腰、骶、腹、膝弯、腋窝、手指胀痛尚未完全解除,前半脚板仍感麻木冰凉。守六诊方加减为:黄芪60克、党参30克、焦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陈皮15克、当归15克、桂枝15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滑石15克、木通15克、车前草30克、青木香30克。

 

3月12日八诊:服七诊方至今,小便虽已清长,但仍感排尿无力,大便仍干结难下,腰腿仍有轻微胀痛,脚板仍感麻木,夜间脚挛急,四肢仍冷,渴喜冷饮,不饥食少厌油。守七诊方加减为:黄芪50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陈皮15克、当归15克、赤白芍各30克、鸡血藤30克、川牛膝15克、木瓜15克、生苡仁30克、桂枝15克、泽兰第一卷10930克、山楂30克、麦芽30克、六曲10克。

 

4月30日九诊:服八诊方至今,前期尚好,后期小便又不利而浮肿,大便又难,头昏,纳差,脘胀,因仍守五苓散方加味:桂枝15克、苍白术各10克、茯苓30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杏仁15克、郁李仁30克、莱菔子30克、陈皮30克、枳实10克、大腹皮15克、生大黄5克、泽兰30克、砂仁10克、白蔻仁10克、谷麦芽各30克。

 

6月27日十诊,服九诊方至今,二便畅利,诸症全除,肾病告愈。现以月经过多求治。

 

〔评析〕本案病机主要是寒湿郁热闭阻上、中、下三焦尤其是下焦气机,以致二便尤其是小便不利,诸症丛生,故其治法在开上、运中尤其是利下(二便)中,始终坚持了五苓、八正散方,并收到了预期效果。但在七、八诊时,由于病情显著好转,小便已转清长,但感排尿无力,考虑到本证原属实中兼虚之候,前期邪气盛实,自应以祛邪为先;后期邪气衰退,则当以扶正为要,故改用补中益气汤方为主。七诊时合用了五苓散方,尿尚清长;八诊时去掉了五苓散方,小便又不利而浮肿,几至反复。幸经九诊时仍改用五苓散方加大黄等,连服近二个月,才达到二便畅利,诸症全除,肾病告愈的目的。可见本证实多虚少,只宜攻中兼补,不可专补不攻。万氏引此自责,认为是本案得中之一失。这里附介一例与此同中有异案:黄某某,男,61岁。久患慢支合并肺气肿、肺心病,近因感受风寒而急性发作,寒热咳喘,住入当地人民医院,经治无效,日益加剧,因出现急性肾衰的尿毒症而下病危通知,并请万氏会诊。1988年10月3日初诊:症见身微热而咳喘甚,痰吐不出,胸部紧憋,心里难过,上气不接下气,时出冷汗,小便不通,口干喜热饮,不饥不欲食,精神恍惚,时有郑声,入暮尤甚,自云头脑不清楚,脉弦紧数不整,舌苔黄腻,万氏认为证属太阳寒痰郁热于肺日久,元气衰微,陷入少阴,心肾交困,膀胱气化不行所致。势已濒危,法当急投参附汤合生脉散以扶元固脱,兼用小青龙汤以宣肺化痰。服1剂后,即吐出10多口浓痰,心里稍好过些。但小便仍不通,时欲尿而不得。4日除守上方再进1剂外,并嘱间服麻黄五苓汤方(麻黄15克、杏仁15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白术30克、木通30克)1剂。服后中午小便2次,夜间小便1次,但量甚少。5日守方加重剂量为:麻黄20克、杏仁20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白芍15克、陈皮15克、半夏30克、茯苓50克、木通15克、细辛5克、五味子10克、白术30克、红人参15克、熟附子15克。再进1剂,服后心里难过大减,胸憋基本解除,但小便仍难解出。6日守方更加重剂量为:麻黄30克、杏仁15克、甘草1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肉桂15克、熟附子30克、红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半夏15克、陈皮15克、木通30克、细辛5克。再进1剂,服后共得小便4次,量较多较畅,又得半泻大便1次,粪色黑,食欲渐开。7日守6日方再进1剂,服后小便畅行,自云头脑清爽,诸症减退。继予调理而肾病痊愈。本例初起为太阳(肺、膀胱)与少阴(心、肾)同病,不仅寒郁热于太阳,引动伏肺之痰饮,阻碍膀胱之气化;而且少阴心肾气液两虚,尤以阳气虚为甚。由于延误日久,导致内闭外脱,即:一方面邪气内闭三焦(痰饮水气阻塞,肺气不宣于上,脾气不运于中,肾与膀胱之气不通于下)而见喘咳胸憋、痰吐不出、不饥不食、小便不通、脉弦紧;另方面正气向外散脱(元气虚散、心神无主)而见冷汗时出、心里难过,上气不接下气、郑声、脉不整。又因邪气在表而正气向外抗邪力弱,故身热不扬;痰热内蕴,故舌苔黄腻而口干喜热饮。因此,方中既用参附汤合生脉散以扶正固脱,又用小青龙汤以祛邪开闭。在正气外脱之势稍定后,由于邪气内闭之势未减,尤以下闭之小便不通为甚为急,因更投以大剂麻黄五苓汤方以峻开太阳经府及少阴肾脏之气机,始得小便畅行,脱离险境,转危为安。以上两第一卷110案都属三焦闭阻肾衰竭证,但黄案邪实与正虚俱甚,邪既内闭,正又外脱,故其治法开闭与固脱并重;熊案邪实而正虚未甚,邪闭虽甚,而正尚未脱,故其治法以通利为主,稍兼补益。黄案三焦闭阻不仅下焦闭阻特甚,同时上焦闭阻亦甚,故重用了大剂麻黄五苓汤方,而且坚持到小便畅利为止;熊案三焦闭阻中只是下焦闭阻特甚,而上焦闭阻不甚,故麻黄五苓汤方仅用于初诊,且用量较黄案为轻。熊案寒湿郁热中湿热较重,故其治法偏于清泄;黄案寒湿郁热中寒湿较重,故其治法偏于温开。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  5


医论医话

 一、论热病的寒温统一和内外统一热病是泛指一切以发热为主症的外感、内伤疾病。热病的寒温统一和内外统一,是把外感热病的伤寒六经辨证论治和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以及内伤热病的脏腑辨证论治,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下统一起来,形成完整的热病辨证论治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一)热病的寒温统一热病之名,始于《内经》。就热病之热的涵义而言,有三:一为病因之热,即指风、热、湿、燥、寒之热;二为病性之热,即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热;三为病证(象)之热,即指发热证候之热。如从第一义,则与《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相悖。如从第二义,虽与《素问》热论刺热可泄而已的六经、五脏里热证相符,但又与可汗而已太阳病表寒证不合。只有从第三义,才能与具有发热为主症的六经、五脏热病相融洽。因此,《素问》所论热病,应是泛指一切以发热为主症的外感、内伤疾病。就热病的范围而言,它不仅包括外感伤寒和温病,还包括内伤热病,如《素问》热论篇之三阳三阴热病和刺热篇之五脏热病等。

 

《内经》认为,阴阳寒热是互为因果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因此,人身阴阳偏胜所产生的寒和热,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但人赖阴阳二气以生,尤以阳气为要。故《内经》指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足见阳气关系到人身生命极大,是最为宝贵者。虽然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长,二者关系密切,都很重要;但在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中,阳气无疑是起决定作用的。即人身的阳气充和则健康,亢盛则病热,衰虚则病寒,竭绝则死亡。由于人身阳气最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而亢奋,故多病热,热病之热是以人身阳热之气为其病理基础的,所以无论何种内外邪气所致的以发热为主症的热病,都是因为内外邪气作用于人身阳热之气而成,亦即人身阳气奋起抗邪以自卫的反映。不仅内外风、热、燥等阳邪从阳,必致发热,而且内外寒、湿等阴邪从阳,也多郁阳而致发热,这在临床上是最为多见的。其有内外阴邪从阴,不发热而但恶寒者,则是由于阳气郁而未伸,或衰微不振所致。这应是《内经》论述热病的主旨所在。

 

惟应指出的是,《内经》虽开热病辨证论治先河,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尚未能建立起理法第一卷111方药具备的热病辨证论治体系。

 

热病的寒温统一,《内经》虽已肇其端,但它统寒温于热病中,是详热略寒,详实略虚,详攻略补,详针略药,不够完备的。热病形成为理法方药具备的寒温统一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则是从《伤寒论》开始的。它不仅继承了《难经》伤寒有五之说而以伤寒名其书,并且发扬了《内经》三阳三阴之说,其中包含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及汗吐下和清温消补的论治,大大地弥补了《内经》热病辨证详热略寒、详实略虚,论治详攻略补、详针略药的不足。如在辨证方面:太阳病表寒虚实的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和表热虚实的麻杏甘石汤证、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少阳病半表半里寒热虚实错杂的小柴胡汤证;阳明病和三阴病里热虚实的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三承气汤证、麻子仁丸证、蜜煎证、黄连阿胶汤证;三阴病里寒虚实的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桂枝人参汤证、当归四逆汤证、吴茱萸汤证、理中汤证、四逆汤证、附子汤证、真武汤证、白散证等。

 

在论治方面:汗法如麻黄汤,吐法如瓜蒂散,下法如三承气汤,和法如小柴胡汤,清法如白虎汤,温法如四逆汤,消法如小陷胸汤,补法如炙甘草汤等。这就把寒温统一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建立起来了。由此可见,《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寒温统一的热病学说,而张仲景则是一位继往开来的寒温统一论者。过去,一般仅从《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条中只有一条明文论及温病来看,认为它是详寒略温的。其实它不仅详于表里虚实的寒化证治,也详于表里虚实的热化证治,并非略于温热。只不过是在表里虚实的热化证治方面尚欠完备而已。

 

嗣经历代尤其是清代温病学家的继承发扬,使张仲景建立起来的寒温统一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逐渐地臻于完善。其中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吴鞠通《温病条辨》,它既继承发扬了叶天士学说,进一步完善了温病三焦和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又继承发扬了张仲景学说,进一步完善了伤寒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如吴氏在论述上焦太阴温病表热证的同时,就密切联系到《伤寒论》太阳中风、伤寒的表寒证进行对比鉴别,以期相得益彰。在辨明了太阳中风、伤寒和太阴温病的脉症后,接着就对太阴风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提出了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的方治,以弥补《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有症无方的缺陷。在辨明了上焦太阴肺卫分表热证治后,又就上焦太阴肺(中焦阳明胃)气分里热证的白虎汤法辨明:脉浮洪者,宜白虎汤以退热保津液;脉浮芤者,宜白虎加人参汤以退邪阳固正阳。即:前者是属气分热炽津伤证的清热生津法;后者则属气分热炽津伤气虚证的清热生津益气法。从而进一步明确了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的临床应用标准,而这在《伤寒论》中是不够明确的。在辨明了上焦气分里热证治后,又提出了上焦营、血分里热证治,尤其是逆传厥阴,热闭心包,引动肝风的证治,如清营汤、清宫汤、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和清营汤加钩藤、丹皮、羚羊角等方,以填补《伤寒论》太阳温病逆传厥阴有症无方的空白,从而完善了张仲景寒温统一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又如中焦篇,在《伤寒论》三承气汤法的基础上提出的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护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和增液汤的增水行舟法等,显然发展了张仲景的下法。再如下焦篇所论述的少阴和厥阴温病,化裁《伤寒论》的复脉汤法为加减复脉汤法,和一、二、三甲复脉汤法,以及大、小定风珠法等,以治阴虚阳亢风动之证,也显然弥补了《伤寒论》长于救阳而短于救阴的不足。此外,吴氏在详述热化证治时,对寒化证治也有所补充,如加减附子理中汤法、苓姜术桂汤法、椒附白通汤法、椒桂汤法、救中汤法、温脾汤法、扶阳汤法、鹿附汤法、安肾汤法、参茸汤法等。可见吴鞠通既是一位杰出的温病学家,也可以说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寒温统一论者。

 

这可从其辨寒病之原于水,温病之原于火时所说天地运行之阴阳和平,人生之阴阳亦和平,第一卷112安有所谓病也哉。天地与人之阴阳,一有所偏,即为病也。偏之浅者病浅,偏之深者病深,偏于火者病温、病热,偏于水者病清、病寒,此水火两大法门之辨,医者不可不知。烛其为水之病也,而温之热之,烛其为火之病也,而凉之寒之,各救其偏,以抵于平和而已。非如鉴之空,一尘不染,如衡之平,毫无倚着,不能暗合道妙,岂可各立门户,专主于寒热温凉一家之论而已哉很清楚地看得出来。我们不但不应误会他的寒温纵横看法,而把《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两书对立起来,形成门户之见;更不应辜负他的是书虽为温病而作,实可羽翼伤寒,……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的苦心,从而更好地继承发扬寒温统一学说。

 

(二)热病的内外统一热病的内外统一,《内经》亦已肇其端,如《素问》热论篇之三阳三阴热病和刺热篇之五脏热病等。但内伤热病的脏腑辨证论治,《内经》虽有论而无方,《伤寒杂病论》虽有方而不全。

 

至晋代皇甫谧著《甲乙经》和王叔和著《脉经》以及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虽然都对内伤脏腑疾病有所论述,但巢氏重在病源,王氏重在脉诊,皇甫氏重在针灸,都未能在内伤脏腑热病方治上有所前进。直到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和王焘著《外台秘要》,才把内伤脏腑疾病的理法方药充实起来。尽管他们在内伤脏腑热病方面,比较详于实热证治,而略于虚热证治,但已初具规模。后经宋、元、明、清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发展,乃渐趋于完善。如肝热实证之用龙胆泻肝汤和虚证的用酸枣仁汤;心热实证之用泻心汤和虚证之用补心丹;脾热实证之用泻脾散和虚证之用增液汤;肺热实证之用泻白散和虚证之用百合固金汤;肾热实证之用泻肾汤和虚证之用六味地黄汤等。

 

就内伤发热证治举例来说,如:气虚发热:多见身热烦渴,头痛,脉大而虚,大便溏泻,少气懒言,疲倦嗜卧等症,是因气虚下陷,阴火上冲所致,治宜补中益气汤甘温益气以除热。本证由于气虚不能固表,每易感受风寒而形成内外合邪的局面,而补中益气汤方虽以参芪术草补益中气为主,但方中升柴既能升举内伤下陷之脾气,又能兼散外感在表之风寒,故又为气虚之人感冒风寒的良方。

 

阳虚发热:多见身热面赤,手足躁扰,渴欲冷饮而不饮,意欲裸体而不裸,四肢厥冷或但足冷,脉沉微细或浮大而按之虚空等症,是因阴盛于内,格(戴)阳于外(上)所致,治宜通脉四逆汤甘温回阳以除热。本证既可见于内伤病中,如赵养葵所说的平日不能节欲,以致命门火衰,肾中阴盛,龙火无藏身之地,故游于上而不归便是;也可见于外感病中,如《伤寒论》所说的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便是。

 

血虚发热:《脾胃论》所指肌热、燥热、烦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血虚发热,是属血阳虚证,治宜当归补血汤以温补血阳。如其血虚发热属血阴虚证的,则宜用四物汤加知母、黄柏主治。这和六味地黄汤所主治的精阴虚证的阴虚发热又同中有异。

 

阴虚发热:《医方集解》所载六味地黄汤治真阴亏损,精血枯竭,腰痛足酸,自汗盗汗,耳鸣耳聋,头晕目眩,遗精便血,消渴淋沥,足跟作痛,发热咳嗽,舌燥喉痛,虚火牙痛等症。汪昂附注赵养葵作《医贯》,专用此汤大剂治病,且云即以伤寒口渴言之,……但云欲饮水者不可不与,不可多与,别无治法,纵有治者,徒知以芩连栀柏麦冬五味花粉,甚则石膏知母,此皆有形之水,以沃无形之火,安能滋肝肾之真阴乎?若以六味地黄大剂服之,其渴立愈,何至传至少阴而第一卷113成燥实坚之证乎?并指出以地黄汤治伤寒,亦赵氏之创见也。由此可知,外感既已造成了内伤,即属内伤病,其阴虚内热,自亦可用六味地黄汤滋阴清热,而不应以内外有别排斥之。

 

这是就内伤发热虚证与外感病的关系举例而言。若就内伤发热实证与外感病的关系举例来说,如《伤寒论》所谓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阳明少阴合病,……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等,即指外感三阳病中包含有内伤痰饮、食积、瘀血等实证在内。

 

正由于外感热病和内伤热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只有把它们统一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如何统一热病辨证论治体系?我认为应当使之网罗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之中,落实在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脏腑之上。即以表里寒热虚实为纲,分为表寒虚实证治、表热虚实证治、半表半里寒热虚实证治、里热虚实证治和里寒虚实证治;而以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脏腑为目,在表寒虚实证治、半表半里寒热虚实证治和里寒虚实证治中,保持外感热病的伤寒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在表热虚实证治和里热虚实证治中,保持外感热病的温病三焦和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以及内伤热病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在这个八纲统一的大体系中,集中了外感、内伤热病的理、法、方、药,不仅相得益彰更趋于完善,而且避免了寒温对立的伤寒阳明病和温病上中焦气分病的白虎、承气汤证的重复。尤其是在寒温统一中,解决了伤寒厥阴病这一所谓千古疑案,从而完善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因此,这种统一方法,既保持了六经、三焦、卫气营血和脏腑辨证论治各自的局部系统性,又在八纲的统领下,纲举目张地有机地联系起来,具有共同的整体系统性。

 

二、五淫论六淫(气)之名,始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百病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及其六气分治风淫热淫火淫燥淫湿淫寒淫之法等。但从《灵枢·通天》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人外内之应的五气(风、热、湿、燥、寒)、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脏(肝、心、脾、肺、肾)、五体(筋、脉、肉、皮、骨)、五窍(目、舌、口、鼻、耳)、五志(怒、喜、思、忧、恐)、五色(苍、赤、黄、白、黑)、五音(角、徵、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东、南、中、西、北)等的理论体系来看,六淫(气)实应定为五淫(气)。五淫(气)且有内外之分,其理论依据是:外五淫(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和《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等。王冰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谓四时之生长收藏。冬水寒,夏火热,秋金燥,春木风,长夏土湿,谓五行之寒暑燥湿风也。这就是指外五淫(气)而言。再从张志聪对《素问·六节藏象论》的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之胜,各以气命其藏所注以气命藏者,春之木内合肝,长夏土内合脾,冬之水内合肾,夏之火内合心,秋之金内合肺,故曰各以气命其藏也来看,外之春木风,夏火暑,长夏土湿,秋金燥,冬水寒,是与内之肝木风,心火热,脾土湿,肺金燥,肾水寒相合的。

 

内五淫(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张志聪注:第一卷114五藏,五行之所生也。喜怒忧思恐,五藏之神志也。夫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万物化生。人本乎地之五行而成此形,以有形之五藏,化五气,生五志,而复通乎天气。由此可见,人有五藏化五气,就是指内五淫(气)的肝脏化风气,心脏化热气,脾脏化湿气,肺脏化燥气,肾脏化寒气而言。而人之内五气(淫)的肝木风,心火热,脾土湿,肺金燥,肾水寒,则是与天之外五气(淫)的春木风,夏火暑,长夏土湿,秋金燥,冬水寒相通的。

 

必须明确,风、热、湿、燥、寒五气(淫)是各自有其从名到实都相互迥异的特性的。而热与火(火之气为热)、暑(暑为夏令热气)则名异实同,并无特性上的差异。何况地之有形的五行之火,同天之无形的五气之热(暑),是只可相配,不能并列的。

 

(一)外五淫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元纪大论所谓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结合到生气通天论五常政大论所谓大风苛毒热毒湿毒燥毒寒毒来看,可见外五淫是有毒的,而其毒邪是具有五气特性,并可从其致病后的临床表现上反映出来的。

 

外风:如伤风的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和头痛昏晕抽掣,反映出风性疏泄、动摇的特点;风痹的痛无定处和风疹的忽隐忽现,反映出风性善行数变的特点。

 

外热:如热蒸阳明的大热大汗脉洪大和热结阳明的潮热腹胀满痛不大便,或热迫肠间的身热暴注下利,反映出热性发泄而主丰隆的特点。

 

外燥:如秋燥病的身热干咳口鼻咽喉干燥,反映出燥性主干的特点。

 

外湿:如湿温病的身热不扬、头身沉重、关节痹着而痛、口粘苔腻、脉濡,反映出湿性缓而重浊的特点。

 

外寒:如伤寒病的发热恶寒无汗、头项背腰强痛、脉紧,反映出寒性凝敛收引的特点。

 

但由于外五淫常相兼而致病,故又多见如麻黄加术汤所主治的风寒湿证;麻杏苡甘汤所主治的风湿热证;白虎汤所主治的燥热证;八正散所主治的湿热证;胃苓汤所主治的寒湿证等。

 

又从《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避其毒气,即不邪干来看,可见外五疫(疠)邪更是有毒的。再从其木、火、土、金、水五疫(疠)联系到木合风气(淫)、火合热气(淫)、土合湿气(淫)、金合燥气(淫)、水合寒气(淫)来看,又可见外五疫(疠)毒也是具有五气特性,并可从其致病后的临床表现上反映出来。这和上述外五淫毒致病相比,虽有传染与否之别,但在五气特性的临床表现上则是一致的。外五疫(疠)毒(风木疫毒、火热疫毒、湿土疫毒、燥金疫毒、寒水疫毒)也和外五淫毒一样,常相兼而为病,如风寒(湿)疫毒病证、风热(湿)疫毒病证、湿热疫毒病证、燥热疫毒病证、寒湿疫毒病证等。为此,必须针对不同的疫毒,采取不同的解毒方法,才能提高疗效。如风寒疫毒之用荆防败毒散;风温疫毒之用普济消毒饮;湿热疫毒之用甘露消毒丹;燥热疫毒之用清瘟败毒饮;火热疫毒之用黄连解毒汤等。但应看到的是,前人治疗疫病,虽然重视解毒,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如喻嘉言论疫病治分三焦时指出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等,足以证明。还应看到的是,无论是外五疫毒或外五淫毒所致的外感病,只要辨证论治得当,都能收到不解毒而毒自解(或虽无解毒之名,却有解毒之实)的效果。如风寒邪毒在太阳之表的,可用麻黄汤发汗而愈;风温邪毒在上焦肺卫气分的,可用麻杏甘石汤宣清而愈;温热邪毒在气第一卷115分的,可用白虎汤或承气汤清下而愈;在营分的,可用清营汤清营透热转气而愈;在血分的,可用犀角地黄汤凉血散血而愈等。

 

有人把伤寒、温病和瘟疫三者鼎立起来,认为伤寒和温病是对立的,瘟疫又和伤寒、温病是对立的。因为伤寒和温病都不传染,而瘟疫则是传染的。其实,虽然外五淫毒致病不传染,外五疫毒致病传染,但它们都属于外感病范畴,在临床上按五气特性辨证论治,则是彼此相通,具有共性,可分又不必分的。所以前人在论述伤寒、温病时常包括疫病在内。如《伤寒论》序中所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如果不是疫疠为病,其死亡率是不可能有这样高的。故其《伤寒例》指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天气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又如《温病条辨》上焦篇首先提出的九种温病中,就包括温疫在内。由此可见,伤寒、温病、瘟疫三者鼎立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二)内五淫内五淫是人体内脏腑阴阳不和所产生的风、热、湿、燥、寒邪。上述《素问》人有五脏化五气的肝木风、心火热、脾土湿、肺金燥、肾水寒,在正常情况下则为生理的五气,在反常情况下则为病理的五淫。

 

内风:生理的肝木风,主要体现在肝主疏泄的功能和调上。即肝脏在其正常的疏泄状态下,肝气舒而肝血畅,肝木为之柔和,则不病风。病理的肝木风,主要体现在肝主疏泄的功能失调上。如肝之阳盛或阴虚,以致疏泄太过,则肝木横强失柔而风动。《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其例。

 

内热:生理的心火热,主要体现在心藏神主血脉的功能和调上。即心脏在其正常的心火温煦下,心神清明以主宰十二官,心血流畅以滋养诸脏腑,则不病热。病理的心火热,主要体现在心藏神主血脉的功能失调上。如心之阳盛或阴虚,以致心火亢旺而热生。《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是其例。

 

内燥:生理的肺金燥,主要体现在肺主清肃的功能和调上。即肺主气,既能宣其清阳于上,又能降其浊阴于下,以保持其清肃的正常状态。有如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则不病燥。病理的肺金燥,主要体现在肺主清肃的功能失调上。如肺之阳盛或阴虚,以致肺热叶焦则燥生,有如秋阳酷烈,万木黄落。如刘完素《病机论》据《素问》燥胜则干所补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是其例。

 

内湿:生理的脾土湿,主要体现在水谷之精微化生的功能和调上。即水谷由胃纳入,经过脾的运化而成精微,再由脾气散精于他脏。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脾气充足,运化有权,则其精微输布以化生气血,营养周身,自不病湿。病理的脾土湿,主要体现在水谷之精微化生的功能失调上。如脾之阴盛或阳虚,以致脾不能运化水谷变成精微,水谷反而停聚成湿。《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是其例。

 

内寒:生理的肾水寒,主要体现在肾藏精主五液的功能和调上。由于肾水中潜龙火,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火水和调,肾水温运流畅,则不病寒。病理的肾水寒,主要体现在肾藏精主五液的功能失调上。如肾之阴盛或阳虚,水中龙火无兴,则寒从内生。《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是其例。

 

内五淫邪多因情志、饮食、劳逸失调,以致脏腑阴阳不和而产生,但也有由外感导致内伤脏腑第一卷116而形成的。其病既可单一出现,如肝风证、心热证、脾湿证、肺燥证、肾寒证等;也可复合出现,如心肝风火证、肺胃燥热证、脾肾寒湿证等;还可交错出现,如肝、心、肺不病风、热、燥证,而病寒、湿证,脾、肾不病湿、寒证,而病风、热、燥证,甚至是脏腑之间的寒热错杂证、燥湿相兼证等。

 

三、漫话寒温统一伤寒和温病统属外感热病范畴。外感热病之称,虽已为现今中医学界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尚有少数人仍持异议。先是有西医学中同志提出急性热性病之名,认为中医所谓外感病,主要属于西医所谓急性传染病,而急性传染病大都是以发热为主症的,故又有外感热性病之称;后来中医学界有些同志认为热性二字欠妥,因为热性是指其病性属热而言,而中医所谓外感病,并非都是病性属热,也有病性属寒的,故主张去掉字,称之为急性热病;又因中医所谓外感病并不都是急性的,故又认为急性二字也不完全适合,不如径称外感热病为妥,这就是外感热病名称之由来。尽管如此,现在仍有个别人认为外感热病之名,不能概括寒病,不如仍旧称为外感病更妥。70年代,我曾为江西中医学院主编寒温统一的《热病学讲义》(1973年内部出版,1975年内部再版)。当时院内曾有人提出过时病学外感病学外感热病学热病学等名称。我之所以定名为热病学,是因它能继承发扬《内经》关于热病寒温统一和内外统一的思想,比较全面,更符合中医学的整体观。有的同志认为,外感热病是指外因热邪所致的热性病证而言,并引《素问》热论所谓六经热病和刺热所谓五脏热病以及刘河间所谓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等说为证,来证明所谓外感热病是不能包括外感寒病在内的。其实,《素问》所论热病,虽较详于热,也略及于寒。如其所谓可汗而已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即属寒证。尤其是它所说的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更显然是说,寒邪伤于太阳之表,由于寒邪外凝,阳气内郁,以致发热,而太阳病发热即使很高(体若燔炭),也可一汗而解(汗出而散),必不致死。如果误认太阳伤于寒而发高热为热证,反投凉遏,必致恶化病情,陷入困境。正因为《素问》详于热而略于寒,继之而作的《伤寒论》乃详于寒,以补其不足。但从《伤寒论》中不仅论及伤寒病,而且论及中风、温病、风温和痉、湿、等病来看,可见它是统论一切外感热病。由此可见它所统论的外感热病之热,就只能是指发热症状,而不可能是专指热邪病因或热证病性而言。因此,讨论外感热病,就不应局限于热证,而应包括寒证在内。有的同志认为,不应把但寒不热的寒证纳入外感热病的范畴,这是因为他心目中的外感热病是有热无寒的。但热和寒是对立统一的,如《伤寒论》就继承发扬《内经》阴阳寒热对立统一理论,全面地论述了发热恶寒的表寒证,和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寒热错杂证,以及但热不寒的里热证、但寒不热的里寒证,从而创立了三阳三阴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如果硬要把但寒不热的里寒证排除在外感热病之外,那就无法保持其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了。我认为近时根据《素问》统伤寒温暑于热病的精神,顺应当前中医学术发展趋势,结合临床实际需要,把伤寒学说和温病学说统一于外感热病学说中,使之相得益彰,成为完璧,显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寒温统一只会进一步加强外感热病学科的系统性,使之更好地向前发展,而决不会妨碍中医学科的分化发展。中国医学分科发展到元、明朝,已细分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按摩、祝由十三科;到了清朝,则精简为大方脉、小方脉、伤寒、妇人、第一卷117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正骨十科。为什么温病学说盛行的清代,仍然只设伤寒学科,而不增设温病学科?这是因为伤寒学科包括一切外感热病在内(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有中风、伤寒、温病、风温和痉、湿、病等),温病只不过是伤寒学科中的一个病种(发于春时者)而已。如果把温病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伤寒学科中分化出来,那么其他外感病种是否可以一病一科地独立于伤寒学科之外呢?这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们都是伤寒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如果把温病作为概括外感性热化过程的一类证(如《温病条辨》第一条所谓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为一方,同以根据外感病寒化过程的一类证为另一方的伤寒对立起来,分成两个学科,这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们同样是伤寒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假使硬要把它们分割开来,各自独立,那就不成其为伤寒学科了。至于明、清时代之所以兴起温病学说(如吴又可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温热论》,薛生白著《湿热论》,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吴鞠通著《温病条辨》,杨玉衡著《伤寒温疫条辨》等),则是因为伤寒学科的创始人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比较详于寒而略于温,尚未能满足外感病辨证论治的需要,所以对此不断地加以扩充,以弥补其不足,从而使伤寒学科的辨证论治臻于完善。近时不少中医学者之所以要提出寒温统一的主张,就是因为伤寒和温病都是外感热病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把它们统一起来,才能进一步加强其系统性,并使之规范化,以便更好地向前发展。

 

寒温统一理论是以人体阴阳寒热对立统一规律(如《内经》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为其基础的。而伤寒学说和温病学说则主要是对自然界外因寒温邪气,通过人体内因阴阳正气起作用而致病的寒化和热化的不同过程,所表现的不同证候,及其辨证论治规律的总结。虽然就其狭义的伤寒和温病来说,伤寒是因阴盛或阳虚而现或实或虚的寒证,治法宜温,重在救阳;温病是因阳盛或阴虚而现或实或虚的热证,治法宜清,重在救阴,而各自有其特点,不容混淆;但如就其广义的伤寒和温病来说,则都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即一类疾病中的两类证治,是一脉相承而相得益彰的。也是人阴阳寒热对立统一规律在外感热病中的具体体现。还须指出的是,外感热病之热,是以人身阳热之气为其病理基础的。即其阳热之气亢进的,则病从热化;而其阳热之气衰退的,则病从寒化。且其对立的寒或热,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转化的。即伤寒既可以病寒,也可以病热,既可以由寒证转变成热证,也可以由热证转变成寒证;温病亦然。这显然是一个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也就是寒温统一理论的依据所在。所以寒温是应该统一的,而且它们本来也就是统一的。这可从《内经》、《伤寒论》和《温病条辨》等典籍中深入玩味得出来。因此,今天把寒温统一起来,不仅还其本真,而且赋予新意,是更有利于外感热病学科发展的。

 

寒温统一是以伤寒六经和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不可分割性为依据的。近时不少中医学者对此发表了很多论著,提出了种种设想,引起了热烈的论争,活跃了学术气氛,开拓了大家的思路。就寒温分化论来说,虽然一定历史时期内,也曾引起过热烈的论争,活跃过学术气氛,积极地推动过外感热病学科的发展;但因后来却逐渐地形成门户对立,互相排斥,只见各自的局部,忽视共同的整体,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感热病学科的发展。时至今日,寒温分化的论争,已经不再是有积极意义,反而成为消极因素了。因为它在理论上肢解了如上所述的整体,在实践上造成了重复和混乱(如在伤寒六经中又有三焦和卫第一卷118气营血的内容,在温病三焦和卫气营血中又有六经的内容,伤寒阳明病白虎、承气证和温病中焦、气分病白虎、承气证又完全相同等)。而寒温统一论在今天,则因其全面继承了寒温两说的优良传统,发扬了中医学中阴阳寒热对立统一和互相转化的整体观念,避免了因寒温分立所造成的重复、混乱(如《伤寒论》厥阴病这个所谓千古疑案,只有把温病学中的厥阴病同它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等),而具有其新的生命力。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  6

 

四、临床应用经方漫话(一)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的经方应用流行性出血热是以发热、低血压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我在1985~1990年间,曾率领一个科研组深入疫区,对之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本病全过程五期的治疗中,几乎都应用了经方。

 

发热期———柴胡桂枝汤、桂麻各半汤江西疫区本病多为湿热证,初起表现为湿偏重的太阳与少阳合病,症见恶寒发热,热势起伏或往来寒热,头痛、腰痛、身痛,无汗或少汗,鼻塞,咳嗽,头昏目眩,心烦,呕恶,纳呆,口苦,面红目赤,渴喜热饮或不多饮,球结膜水肿,咽腭及腋胁可见针尖样红点,脉弦细数,舌红苔薄白。

 

这是出血热疫毒夹寒湿袭表郁热,好犯血络,而其疫毒又有以募原(少阳、三焦)为巢穴的特点所致。据此,拟定二方:一为柴胡桂枝汤合三仁汤的柴桂败毒汤,治病偏少阳者;二为桂麻各半汤合三仁汤的麻桂败毒汤,治病偏太阳者。小批量制成250ml一剂的水煎剂,治疗300余例,轻中型病例常可热降症减而直接进入多尿期以至恢复期,达到表解里和的效果;重型患者亦多能顺利地度过发热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初期症同出血热,如法服用此二方,亦可收到汗出热退症减的效果,比诸出血热患者似尤显著。

 

低血压休克期———通脉四逆汤本期多见气阴两脱证或阳脱证,参麦针、参附针有独到疗效。但对极少数危重型难治性休克之属少阴阴盛格阳证者,上述两针力尚不足,还须合用大剂通脉汤急温回阳。即使如此,也还有不救者。故而研制用生附子的通脉四逆汤注射剂以应急需,实有必要。

 

少尿期———大陷胸汤、白散、抵当汤本期为本病极期,疫毒盛而正气衰,湿热由表入里,闭阻三焦,瘀、水、热胶结,气机逆乱,满腹胀痛拒按,二便不通,或黑便如泥,胸满息促,呕吐呃逆,出血倾向,甚至神昏、谵语等。此时常呈典型的大结胸证和热入血室证,治法贵在大力破瘀、逐水、泻热、开结以宣畅三焦气机,令水道运行顺畅,则可有效地防止心衰、肺水肿(水邪凌心犯肺)、DIC继发纤溶亢进(热迫血行、气逆血乱)、尿毒症(关格)、脑出血、脑水肿(瘀热闭窍)等危重并发症的发生。为此,我们制订了宣畅三焦系列方,以大陷胸汤逐水泄热(若热证不明显者,则按寒实结胸用白散);桃仁承气汤(温病方)合抵当汤攻瘀泄热;另以麻黄汤、五苓散合平胃散(名宣畅三焦方)宣畅三焦气机。以上各方均制成微型口服或直肠灌注液,每剂60ml,每4小时用30ml,日夜连进。常可在大下淤泥样恶臭便后,腹痛大减,小便亦随之增多,三焦气机为之流畅而病入坦途。

 

第一卷119多尿期———五苓散、金匮肾气丸本期邪虽已有出路,但仍余邪未净,故仍常以五苓散等渗利湿热;多尿后期余邪去而正未复,常见肾关不固之证,金匮肾气丸为常用之方。

 

恢复期———竹叶石膏汤、栀子豉汤、橘皮竹茹汤、半夏泻心汤、理中丸本期可见多种瘥后病证,如虚热不退的竹叶石膏汤证;虚烦不眠的栀子豉汤证;呃逆不止的橘皮竹茹汤证;心下痞满的半夏泻心汤证;喜唾久不了了的理中丸证等。

 

我们的体会是,运用经方于出血热病,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病机符合;二是主症符合。只要具有这两个符合,疗效就可以预期。

 

(二)流行性感冒与辛温解表之麻黄汤一般认为,流感是以病毒为病原的热性病,治法必须清热解毒,轻则银、翘、桑、菊等辛凉剂,重则板蓝根类苦咸大寒药,理由是它们可以抑制病毒生长。于是医者、患者都乐于接受而不疑,以致今天国内感冒中成药市场为寒凉药所占领。殊不知这类药只适宜于风热感冒,而不适宜于风寒感冒。如果误用之于风寒感冒,必致表寒闭郁,久久不解,酿成久咳不已,或低热不退,或咽喉不利等等后果,临床屡见不鲜,而其医者、患者竟懵然不知,良可慨叹。尤可虑者,这类药品竟以其无可比拟的巨大宣传优势,把中医辨证论治感冒的优良传统完全抛弃了,这是何等的令人不安啊?我们热病课题组曾对流行性感冒进行过大样本研究,发现江西省一年之中流感高发季节,临床以风寒感冒居多,辛温解表的麻黄汤方有显著高于其它感冒药的疗效。尤其是误用寒凉药造成的久咳、久热和咽喉不利等后果,更非麻黄方剂难以为功。近10年来,我们虽多方呼吁要生产辛温解表中成药,但总难被药厂接受。一个从中医理论来说仅是最起码的常识,居然被忽视到如此地步!是这一理论过时了吗?非也。是技术条件太复杂,经济条件太高,难以实行吗?非也。而显然是当前不少人不懂得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而在西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开发中成药的中药西药化的不良倾向造成的。

 

(三)禹余粮丸、附子汤与慢性肾盂肾炎禹余粮丸证:《伤寒论》治小便已阴疼的禹余粮丸方已佚,古本《伤寒杂病论》所载此方用之有效。慢性肾盂肾炎日久,肾气不足,不能固摄,加之肾寒收引于内,症见小便已阴疼,尿虽频急而清者,宜用此方。若因湿热久羁下焦而阴中灼热者,又当去姜、附之燥热,加清润的白茅根等以渗利之;若肾亏腰痛甚者,还应加桑寄生、杜仲、续断等以补肝肾,强腰脊。如一女青年患本病日久,腰痛,小便已阴疼,终持续半小时方能缓解,旦轻夕重,阴中虽灼热而尿清白,神疲肢冷,易感冒,月经量少色淡不易干净,白带多,少寐,晨起口苦吐清水。投以禹余粮方加减:禹余粮15克、党参15克、五味子10克、茯苓15克、甘草30克、白茅根15克、桔梗10克、桑寄生15克、杜仲15克、续断15克。连服16剂,诸症基本消失,继续守方以竟全功。

 

附子汤证:肾盂肾炎日久,以致肾阳亏虚,虽有湿热内蕴,当以温补肾阳为主,清利湿热为佐,标本兼顾,方可收效。如一女患本病年余,反复发作,愈发愈甚,头面四肢浮肿,腰酸痛,小便短赤浑浊如橘汁,怯寒甚,无汗,易感冒,头昏耳鸣,心悸健忘,神疲,寐少梦多,口臭,大便时结时溏而溏时较多,或便带鲜血,舌根苔黄腻,脉迟。投以附子汤方加味:熟附子10克、白术第一卷120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麻黄3克、甘草15克、浮萍10克、白茅根30克、生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连服6剂,诸症大减,守方长服而痊愈。

 

当今治黄疸型肝炎,大都习用茵陈蒿汤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对常见的阳黄证疗效颇佳,遂令不少医者淡忘了阴黄证治。而不少长期住院治疗少效,且黄疸日益加深,临床症状日益加重,被视为难治性黄疸者,往往就是阴黄。患者表现为精神萎靡,怯寒肢冷,便溏纳呆,舌苔白滑。此时虽黄疸色深如金,不可从阳黄论治,我们常用茵陈五苓、理中、四逆等方获效。

 

如一男青年,五月患乙肝,至八月黄疸仍未退净,长期感冒咳嗽,恶心纳少便溏,精神萎靡。曾服大量清热解毒退黄中草药和保肝西药无效,我们予服平陈汤、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加茵陈、焦三仙等迅速好转,并守方继进而愈。至次年初,因劳累过度,又感肝区不适,复查肝功能又出现损害,GPT升至147u,乙肝五项示HBsAg与HBcAb阳性。黄疸再现并迅速加深,精神萎靡,四肢乏力,脘胀,口淡出水,纳差欲吐,痰多,便溏,晨起鼻衄,苔白脉弱。证属阴黄,投以茵陈五苓散方加味:茵陈蒿6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焦白术30克、桂枝15克、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炙甘草5克。连服7剂,黄疸明显减退,诸症改善,守方减半量再进14剂,诸症消失,继以补中益气汤方善后而痊愈。

 

又一中年妇女,体素阳虚,患甲肝,发热恶寒,怯寒特甚,恶心不食,神疲肢冷,便溏,巩膜呈黄绿色,苔白,脉沉迟弱。投以茵陈四逆汤方加味:茵陈蒿60克、熟附子15克、干姜15克、炙甘草5克、党参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连服30余剂,黄疸退尽,诸症悉除,肝功能恢复正常而痊愈。

 

(四)芍药甘草汤———治痛第一方芍药甘草汤堪称治痛第一方。无论人体上下内外诸般痛症,均可用此方为主,随证加味。

 

头痛加川芎、白芷;项背痛加葛根;上肢痛加羌活、桂枝、桑枝;下肢及脚板(跟)痛加独活、牛膝、木瓜;腰腿痛加桑寄生、杜仲、续断、当归、鸡血藤;胸痛加桔梗、枳壳、橘络、丝瓜络;胁痛加柴胡、枳实、延胡索、川楝子;气虚合补中益气汤方;血虚合四物汤方;阳虚合附子汤;阴虚合六味地黄汤方等。

 

(五)经方治疗神经官能症疗效好临床常见的神经官能症有失眠、恐惧、多疑、焦虑等,患者或神情抑郁,沉默寡言;或絮絮叨叨,反复诉说;或烦躁易怒,坐立不安;或面色潮红,时自发笑;或面色苍白,悲伤哭泣;脉舌常平,而主诉常重。经方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大剂长服,辅以耐心开导、安慰和鼓励等,可获满意疗效。如一中年知识分子,患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慢性胃肠炎、咽喉炎等多种疾病,述症极其复杂,头、项、目、舌、咽喉、食道、心胸、脘腹、四肢、饮食、睡眠均有症状,但以心慌恐惧最为突出。初以桂甘龙牡汤合甘麦大枣汤、生脉饮等加味,连服22剂,精神症状基本平复。后以胃中嘈杂、头昏为主,乃改用香砂六君子汤方为主,仍合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加天麻、珍珠粉、桂元肉、菖蒲、远志等以收功。

 

(六)当归四逆汤治周围神经炎一人患周围神经炎年余,上下肢麻冷,脚心尤甚,不知痛痒,食少形瘦,脉细弦而缓。久治第一卷121无效。按肾阳及卫阳俱虚,寒凝血脉不通论治。投以当归四逆汤加鹿茸、黄芪,温补肾及卫阳,温通血脉以祛寒,服12剂即脚心转热,肢麻由肘、膝下降到指、趾尖,并稍有知觉。继服8剂而痊愈。随访4年未见复发。

 

又曾用当归四逆汤方加鹿茸治一左胫腓骨中段硬化性骨炎患者,服40剂后,患肢隆起处平复,酸痛亦止,食增、神旺、寐安而康复。

 

(七)炙甘草汤治频发性室性早搏一中年男医生患频发性室性早搏半年多,脉弦而时结时促时代(偶有二三联律),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而苔微黄,右胸闷痛,痛点固定,心悸时作,气短不能多说话,神疲乏力,烦躁寐差,有时口干口苦尿黄,久用中西药治疗无效。初诊投以炙甘草汤(炙甘草30克、生地60克、麦冬30克、阿胶10克、麻仁10克、党参10克、桂枝5克、生姜3片、红枣10枚、白酒2匙),连服5剂,早搏大为减少,夜寐亦安,但仍气短乏力,不能稍事体力劳动。复诊守上方加重党参为30克,更加红人参3克,续进10剂,早搏基本控制,气力增加,可以多说些话,也可稍事体力劳动。因仍守方长服而痊愈。

 

又一中年女医生患本症已三四年,每晚静卧(尤其是向右侧卧)即作,时有二三联律,每当精神激动时尤甚,脉搏每分钟80次,而早搏多达二三十次,心慌胸闷微痛,夜寐多梦,咽喉口舌干燥,大便结,舌暗红少苔,无浮肿,无腹满,血压正常。投以炙甘草汤(炙甘草30克、党参15克、桂枝5克、生姜3片、红枣5枚、生地60克、麦冬30克、阿胶10克、麻仁10克、白酒2匙),连服10余剂而安,守方长服而痊愈。

 

(八)四逆汤合理中汤方治风湿性心脏病一女青年患风湿性心脏病,胸闷微痛,动则气喘,心悸头昏,怯寒肢冷,血压低至104/65kPa,口淡不思食,胃脘及左胁下痞闷而按之微痛,舌苔白黄润滑,脉沉细弱。病属少阴合并太阴的里虚寒证,法当两温少阴和太阴,初诊投以四逆汤和理中汤方加味(熟附子10克、炮干姜5克、炙甘草5克、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桂枝10克、陈皮10克),连服2剂,胸闷大减,血压升至143/117kPa,脉力转旺,四肢回温,但仍胃脘痞痛,不思饮食。二诊改投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广木香10克、砂仁1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炙甘草5克、谷麦芽各15克、参茸黑锡丹1瓶),再进6剂,胃脘痞痛全除,知饥食香。因自停药多日,胸又闷痛,脉又沉细。三诊再投四逆合理中汤方如前,服5剂,胸闷痛全除,气不喘,头不昏。但左胸胁下时有灼热感,并见面浮尿急阴中不适,胃脘又感痞痛而不思饮食。四诊乃改用自制白茅根汤加味(白茅根30克、生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茯苓30克、党参15克、北沙参15克、六曲10克、谷麦芽各30克),连服10剂,左胸胁下灼热感消失,小便畅利,面浮消退,胃脘痞痛又除而知饥食香,胸闷心悸未再发作。继予善后调理而痊愈,随防7年未见复发。

 

本例实属少阴与太阴虚寒而兼有湿热内蕴(这可从初诊时舌苔白黄润滑看出)之候,由于迭进四逆、理中等热药,虽然解除了太、少二阴之虚寒,但助长了湿中之热,故经改用白茅根汤加味即愈。究其湿热的来源,当是由于脾虚湿盛,湿遏生热所致。但因这是病之标,而非病之本,故在前期用四逆合理中以治其虚寒之本,而未遑顾及其湿热之标,虽然产生了湿中热炽的后果,并不能因此而归咎于姜附的药误,须知本例如不先温固其本,是难以清利其标的。

 

第一卷122(九)干姜附子汤慢性中毒一例一人因怯寒甚而自服干姜附子汤(黑附子60克、干姜30克)多剂,遂致舌麻,通身灼热,面赤,头昏眼花。曾服大补阴丸等滋阴降火药近百剂无效。就诊于我时,已舌麻4年,头皮亦麻木发胀,耳鸣,早上齿衄,夜难入寐,皮肤时发痒疹,搔之出水,易感染,肢冷,舌边青紫瘀斑显露,脉沉细迟缓。初诊投以防风30克、生甘草15克、丹参30克、白鲜皮30克、刺蒺藜30克、生黄芪15克、白术15克。连服2剂,头皮麻木发胀稍减,夜寐稍安,腹泻二次,肛门灼热;再进2剂,头舌麻木约减1/3,齿衄止,舌上瘀斑稍退。二诊守上方加生地15克、菊花10克,又进5剂,头舌麻木约减2/3,舌上瘀斑明显减退。三诊仍守二诊方再进10剂,头皮麻木完全消失,舌麻已基本解除,舌上瘀斑亦基本消退,皮肤痒止,但前额和面齿仍稍发胀,夜寐仍不甚安。四诊守上方加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各15克,更进5剂而痊愈。

 

此因附子中毒反应,其热毒入血,令血脉瘀阻,而气虚之体并未因得姜附而改变。故首选专解乌头附子毒的防风,合能解百毒的甘草为主,配以大剂丹参、生地、白鲜皮、刺蒺藜凉血化瘀、宣痹止痒,和玉屏风散固补卫气以治本。前后共服上方24剂,4年痼疾,一月而瘳。本例关键在于须认识附子中毒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经验方一、鳖蒜汤组成:鳖鱼500克、大蒜120克。或鳖甲30~60克、大蒜15~30克。

 

功能:益肝阴,健脾气,破瘀软坚,行气利水,消食杀虫。

 

主治:鼓胀(肝硬化腹水,脾肿大)。

 

用法:以鳖鱼、大蒜水煮烂熟,勿入盐,每日1剂,分三次(早、午、晚)饮汤食鱼和蒜令尽。

 

或用鳖甲、大蒜为主,辨证配药,每日1剂,水煎两次,上、下午各服一次。

 

方解:本方鳖甲性味咸寒,功能入肝以育阴潜阳,破瘀软坚。大蒜性味辛温,功能健脾暖胃,辟秽杀虫,行气导滞,破瘀利水。二药一阴一阳,相须相济,能攻能补,合而用之,对肝脾气滞血瘀而又气血不足的寒热虚实错杂之鼓胀有良效。

 

加减法:若胁痛甚者,可合四逆散(柴胡、枳实各10~15克、芍药15~30克、甘草5~10克)、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各10~15克)、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各10~15克);若脘痞腹胀纳呆者,酌合枳术丸、保和丸、平胃散、六君子汤等方。

 

验案举例:例一,张某某,男,36岁。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单腹胀大如鼓,四肢消瘦,久治无效。投以鳖鱼大蒜方,服后小便数量大增,腹水迅速消退,共食鳖鱼四五十只而愈。

 

例二,罗某某,男,46岁。患慢性肝炎日久,渐致肝硬化。现右胁及心下硬满疼痛拒按,腹大如鼓,头面手足悉肿,面色萎黄,不思饮食,咳嗽痰多,舌质紫暗,脉象缓弱。投以鳖蒜汤加第一卷123味:鳖甲30克、大蒜15克、枳实10克、白术15克、厚朴10克、陈皮15克、半夏10克、杏仁10克、山楂15克、六曲10克、麦芽30克。连服6剂,头面手足浮肿全消,右胁及心下痛减,咳嗽亦见减少,但胃纳仍差。复诊守上方加柴胡、白芍、甘草、青皮、木香各10克,砂仁5克,党参、茯苓各15克,再进4剂,右胁及心下硬满疼痛大减,胃开纳增。三诊守上方加当归、延胡索、五灵脂、蒲黄各10克,嘱坚持续服以竟全功。一年后,访知该患者病获痊愈。

 

例三,袁某某,女,25岁。久患疟母,脾脏肿大五指,腹胀大以致不能弯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面黄肌瘦,舌苔白黄厚腻,脉弦。久服中西药无效,当地医院建议住院手术治疗,患者拒不接受,就诊时投以鳖蒜汤加味:鳖甲60克、大蒜30克、丹参30克、党参30克、焦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半夏10克、陈皮15克、山楂15克、六曲10克、谷麦芽各15克。初服5剂,痞块稍见软小,食欲好转;再进5剂,痞块更见软小,食增神旺,面色转华,因至当地医院复查,得知其脾脏肿大已由五指缩减为三指。乃坚持上方服至21剂,而痞块全消,诸症悉除,再至当地医院复查,证实其脾脏肿大确已完全消失,恢复正常。最后用八珍汤调理而康复,成为一名强壮的女劳动者。

 

方歌:鳖蒜汤方功效奇,肝脾硬化力能医;胁疼加入金铃散,四逆散偕失笑宜;腹胀纳呆添枳术,保和平胃六君须。

 

二、白茅根汤组成:白茅根30~60克、生苡仁、赤小豆各15~30克。

 

功能:清利湿热而不伤阴,滋养津阴而不助湿。

 

主治:水肿(肾炎)湿热伤阴证。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上、下午各服一次。

 

方解:本方主药白茅根性味甘凉,功能清利湿热而不伤阴,滋养津阴而不助湿,堪称为湿热伤阴水肿(肾炎)的最妙佳品。而且它既能清气,又能凉血,无论气分或血分的湿热伤阴证均有良效。佐药生苡仁和赤小豆均属性味平和的营养食品,亦为清利湿热而不伤阴的消肿良药。

 

三药相配,其功尤著。本方久经临床验证,常获高效稳效,幸勿以其平淡而忽之。

 

加减法:初起恶寒发热脉浮者,可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即于上方中加麻黄、连翘、杏仁各10~15克,桑白皮15~30克,生姜皮、生甘草5~10克,红枣3~5枚);日久肾阴虚甚者,可合六味地黄汤方(即于上方中加生熟地、山茱萸、山药各15~30克,茯苓、泽泻、丹皮各10~15克);脾胃气虚甚者,可合参苓白术散方(即于上方中加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莲子、陈皮、桔梗各10~30克,甘草、砂仁各5~10克);腰痛甚者,可加桑寄生30~50克,杜仲、续断各15~30克;蛋白尿难除者,可加黄芪、白术30~50克,蚕茧10~15个,甚至参茸粉(红人参、鹿茸二味等量研成细粉)5~10克。

 

验案举例:例一,陈某某,男,14岁,患慢性肾炎已一年多,尿检常见蛋白、管型和红白血球,现仍通身面目浮肿,腰酸痛,尿少色如浓茶,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夜间盗汗,有时食后胃脘微痛,舌苔黄第一卷124多白少而厚腻,舌边尖红,脉细数无力。初诊投以白茅根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味:白茅根30克、生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生熟地各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知母15克、黄柏10克、桑寄生30克、杜仲15克、续断15克。服5剂,夜寐不安,大便干燥;二诊守上方加酸枣仁、柏子仁、元参、麦冬各15克,麻仁30克,再进5剂,浮肿见退,面目红减,大便已不干燥,惟夜寐仍差,有时目胀;三诊守上方去黄柏、知母、元参、麦冬,加枸杞15克、菊花10克,续进35剂,浮肿全消,腰痛全除,仅微感酸软而已。尿检蛋白、管型和红白血球均已消失,面目红亦全退。夜寐虽仍较差,并有时头痛目胀,但盗汗已止,口干口苦渐除,近时食后未再发生胃痛,舌苔明显减退,现仅舌根部苔淡黄而腻,舌尖仍红;四诊守上方加川芎5克、知母10克,又服10剂,夜寐渐安,头痛目胀已除,口干不苦,近日腰部又有时酸痛,但尿检正常(蛋白-,红血球0~1,白血球0~2,上皮细胞0~4),舌根黄腻苔已退,脉仍细但不数;五诊守上方加蚕茧10个,更进25剂,腰酸痛除,小便已清,尿检仍正常,但口仍干渴;六诊仍守上方加减以巩固疗效。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例二,凌某某,女,20岁。患慢性肾盂肾炎,面浮脚肿,腰痛,尿频尿急尿血,尿检常见蛋白和红白血球,食少神疲肢倦,脉细弱。投以白茅根汤合四君子汤加味(白茅根30克、生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桑寄生30克、杜仲15克、续断15克),连服30剂,面浮脚肿腰痛全除,尿检蛋白和红白血球均消失,脉力转旺,精神饮食恢复正常而痊愈。

 

例三,徐某某,男,4岁。患急性肾炎,经治月余不愈。现仍通身面目浮肿,身微热,口渴尿少,有时目赤、鼻衄,大便结如羊屎而二三日一行,尿检常见蛋白和红白血球。初诊投以白茅根汤加味(白茅根60克、生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杏仁10克、知母10克、麻仁15克),连服10剂,诸症全除,尿检蛋白和红白血球均消失,大便已通畅。复诊守上方去杏仁、知母、麻仁,再进10剂而痊愈。

 

方歌:白茅根汤生苡仁,赤豆相须湿热清;利水养阴存妙用,肾炎水肿效堪珍。

 

初起寒热脉浮者,麻翘赤豆汤可斟;日久肾阴虚甚者,六味地黄汤合行;脾胃气虚难运化,参苓白术散同烹;若兼肾府腰痛甚,杜仲寄生续断并;最后消除蛋白尿,参茸蚕茧术芪增。

 

三、黄药子汤组成:黄药子15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橘核30克、夏枯草15克、连翘15克、防风15克、荆芥10克。

 

功能:消瘿解毒,软坚散结,除痰化瘀。

 

主治:瘿瘤(各种甲状腺肿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二次,上、下午各服一次。

 

第一卷125方解:本方主药黄药子,性味苦平(或云寒),无毒(或云有小毒),具有除痰化瘀散结消肿的作用。孙思邈《千金方》制黄药子酒治瘿瘤,盛赞其功。海藻、昆布二药性味咸寒无毒,都有化痰软坚作用,亦为治瘿瘤要药。李东垣强调指出凡瘿坚如石者,非此不除。橘核行气散结,夏枯草疏肝散结,连翘解毒散结,荆防消散结肿。诸药配合,相得益彰,对瘿瘤有良好疗效。

 

加减法:脾胃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以益气健脾;阴虚火旺者,加生地、玄参、麦冬等以滋阴清火。又因黄药子对肝脏稍有损害作用,近时常加甘草(临床实践证明甘草不但不反海藻,且可增强其作用,《中药大辞典》亦持此说)和生姜汁以解其毒。

 

验案举例:例一,刘某某,女,22岁。患甲状腺混合瘤已8天,初起如黄豆大,现发展到如桂圆大,质硬皮色不变,疼痛拒按,周身骨节及腰酸痛,四肢乏力,脉缓。经某市医院外科确诊,认为必须立即手术切除。但病人拒不接受,而就诊于中医。初诊投以黄药子汤(黄药子15克,昆布、海藻、橘核各15克,夏枯草10克、连翘10克、防风10克、荆芥5克),连服3剂,瘿瘤消散十之七八,疼痛大减;复诊守方再进6剂,瘿瘤全消,诸症悉除;最后用六君子汤调理而康复。

 

例二,俞某某,男,22岁。患甲状舌骨囊肿多年,曾经西医用手术切除后,近又复发。现囊肿物大如算盘珠,表面光滑,重压稍感疼痛,打哈欠时有压迫感,眠食二便尚正常,脉细数。初诊投以黄药子汤(黄药子15克,昆布、海藻、橘核各15克,夏枯草、连翘、防风各10克,荆芥5克),连服5剂,囊肿物由如算盘珠大缩至如蚕豆大。但服药后有头痛、烦躁、嘴唇干裂、渴喜冷饮、咽喉不利、夜寐不安(每夜仅能入寐一二小时)、脱发、大便干结等反应。复诊守上方加玄参、麦冬、浙贝母、丹参、夜交藤、合欢皮各15克、生苡仁30克,再进5剂,囊肿物缩至绿豆大小,同时,前方服后所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亦完全消失。最后嘱守上方隔日一剂,再服10剂而痊愈。

 

例三,黄某某,女,61岁。患左侧甲状腺囊肿已一年多,初起甚小,后渐增大,现已大如鸭蛋,质软,随吞咽上下移动,经西医确诊为左侧甲状腺囊肿,建议手术切除,患者不愿手术而求诊于中医。投以黄药子汤(黄药子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橘核15克、生苡仁30克、夏枯草15克、防风15克、荆芥10克、连翘10克、元参20克、浙贝母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每日一剂,自1987年11月服至1988年2月,囊肿完全消失。随访4年未见复发。

 

方歌:黄药子汤海藻昆,夏枯橘核翘防荆。

 

软坚散结痰瘀化,隆起瘿瘤力可平。

 

若有阴虚火旺者,玄参麦地一齐烹;若兼肠胃气虚者,白术参芪共茯苓;解毒毋忘姜草入,相成相反可同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