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年习俗(专辑)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09

 

拜年习俗(转贴)

  

拜年习俗

                        文/网内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拜年习俗(转贴)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拜年习俗(转贴)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老北京过年的那些事李佳如今,离年根儿越来越近了,京城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洋溢着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说到过年,作为千年文化古都,老北京独具民俗风情,人们以多种形式表达节日的快乐和对生活的祝福。

  如今,离年根儿越来越近了,京城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洋溢着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说到过年,作为千年文化古都,老北京独具民俗风情,人们以多种形式表达节日的快乐和对生活的祝福。

  老北京过年循老礼儿

  “拜年”泛指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间的相互拜访,而早年间老北京过春节的拜年之礼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晚辈向长辈叩头施礼,而“贺年”则是平辈之间相互道新年之禧。无论是“拜年”还是“贺年”,所表达的均是祝贺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从拜年的时间上说,有“拜早年”、“拜晚年”和“大拜年”之分。一般来说,过了农历腊月初八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有些人春节期间另有事情安排,没有时间在大年初一拜年,于是就在除夕之前拜访,将年礼一一送上。“拜晚年”是指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由于节日期间事情较多,忙不过来,拜年时间往后推迟,只要正月十五之前拜访和送年礼,就视为拜年,为时不晚,被拜访者一般不会挑理儿。“大拜年”是指初一到初五拜年,通常是从初一早晨开始,先是在家中向长辈拜年,然后到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施拜年礼和送礼物。

  从拜年的顺序上说,有“先近后远”之分。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首先是拜天地,然后拜祖宗(牌位),再往后是拜高堂尊长,即晚辈向长辈拜年,施礼时要从辈分最高的开始,一般是爷爷、奶奶、父母(叔婶),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才能外出向本家亲戚拜年,初二、初三要拜舅父、舅母,拜姑姑、姑丈,拜岳父母等姻亲。初四、初五拜同事、朋友及街坊四邻。

  到亲戚家拜年,一进屋门,应先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需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免礼”,以表示谦恭。如主人有意留下吃饭,拜访者一般不推辞。到同事、朋友家拜年,一般不宜久坐,寒暄问候几句便可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太多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其拜年的方式比较简单,进院门见面后彼此一抱拳,随声说道“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然后到屋里稍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意思到了即可。

  从传统拜年的礼仪上说,有几种固定“程式”。一是叩拜,即晚辈给长辈跪拜磕头,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都要行叩首大礼。二是躬身作揖,先双手抱拳前举,然后用左手握右手,俗称“吉拜”。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三是抱拳拱手,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这种礼仪多是平辈间的拜年。四是万福,妇女拜年时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有时边行礼边口称“万福”。五是鞠躬,新中国成立以后拜年,传统的跪拜磕头拜年方式逐渐被鞠躬取代,其方式简单明了,既可以是晚辈给长辈行礼,亦可用于平辈间相互行礼,男女皆行。

  从所送年礼上说,即有数字上的讲究,也有谐音上的讲究。首先是送“双儿”不送“单儿”,取“好事成双”之意,图的是个吉利。装点心匣子或装果篮儿,其种类要为双数,四样、六样或八样。早年间很讲究送“京八件”(有“大八件”和“小八件”之分),即八样点心。如果送酒,要两瓶为一提溜或四瓶为一提溜。买大个儿的水果,如苹果、橙子等送人,不论斤称,而论个儿买,多为四个(四季平安)、六个(六六大顺)、八个(四平八稳)或十个(十全十美)。同时注重所送年礼的谐音,有些东西的谐音“犯忌”,不宜送人。送水果时不送梨,因为“梨”与“离”谐音,不吉利。也不送钟表,“送钟”与“送终”谐音,还不送“书”,尤其是给生意人送礼,“书”与“输”谐音。拜年时讲究送酒,因为“酒”与“久”谐音,有“天长地久”之意。

  拜年既是一种老礼儿,也是一种人情。老话说:“人情一把锯,你不来,我不去。”拜年实际上是增进人际交往的方式,通过相互间的“走动”,使彼此的情感和关系得以维系。

  迎春民俗

  鞭打春牛

  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鞭牛过后,小牛童还将牛肚子里的五谷杂粮分发给现场居民,寓意丰收、和谐。

  牛是春耕的主力,民俗专家王作楫介绍,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每到这时,民间就有迎春、鞭春、咬春的习俗,鞭牛是为了“提醒”牛,春天来了,该开始耕田了。牛和人类是朋友,人们舍不得鞭打真牛,就用泥或纸造个假牛,用柳条鞭打,把真牛牵过来看。

  王作楫说,牛的大小也有讲究,迎春的牛,牛身长要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12个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条象征春天,在鞭牛活动中,假牛则被同比例放大。早年间,北京城区的第一头迎春牛放在东直门外。在过去,泥牛肚子里会放着五谷杂粮,鞭牛过后,居民就捡拾地上的五谷,泥牛则被居民“瓜分”,拿回家埋在土地里,象征五谷丰登。“传说中,一开始是"芒神"挥鞭,后来发展到在场的最高行政长官挥鞭,到清朝,皇上也参与进来,一人三鞭。”据了解,立春日鞭打春牛活动已成为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延续7年的民俗活动。文/本报记者 李佳

  除夕守岁

  “亲知邀酌团年酒,儿女同争压岁钱。爆竹千家声未息,天衢车马闹如烟。”清末《燕京岁时杂咏》的这首诗描绘了老北京除夕夜晚时百姓家中及街巷里欢庆大年夜的情景。

  除夕,古代称“除傩”、“大除”、“大尽”。老北京人称为“岁除”、“除岁”、“大年夜”,俗称“年三十儿”。“除”字本义是“去”, 引申为“易”,以新易旧日除,即交替之意;“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之意。

  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也载有“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语,守岁俗称“熬年”,古代也曾称“照虚耗”, 有在油灯下通宵守夜,将一切邪瘟鬼怪都照跑驱走,喜迎新的一年吉祥福顺之寓意。除夕守岁历代文人墨客写有众多感人的诗作。“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迎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这是唐代神童诗人史青在除夕之夜皇帝召见让他以“除夕”为题吟诵的著名诗篇。唐宋时诗人文豪白居易、苏轼等人也曾为后人留下很多守岁的佳篇。

  守岁,对年长者来说有岁月易逝之感,有珍惜岁月之意。对青少年来说有新芽茁壮之感,有努力奋进之意。守岁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也是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向往。守岁也体现了家人团聚,共叙亲情送旧迎新美好的愿景。除夕守岁自古传承着祭祀神祖、压岁钱、团年饭、包饺子、踩岁、放鞭炮、围炉聊天、游乐、猜谜语、打牌、玩升官图等众多习俗。文/张善培

  吃团圆饭

  老北京百姓在除夕之夜子时前后,全家要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吃饺子。故腊月三十儿晚上的这顿饭又俗称“团年饭”、“团圆饭”也称“年禧饭”、“合家欢”。

  年夜辞岁之俗自晋代起就很盛行,吃团圆饭守岁之俗,老北京时从皇宫到民间尤为隆重丰盛。如乾隆时期皇宫内团圆饭就常在紫禁宫内的保和殿或乾清宫内举行,在金龙大宴桌上摆上八路六十三品冷热菜点佳肴,以及各种糕点汤膳,这顿团圆饭除了帝后外特允许其他妃子皇子皇孙们陪宴,膳宴祝酒间还有祝颂的乐舞祈福祥瑞。

  笔者在北京解放前后家中生话虽不太富裕,但每逢除夕三十儿这顿年夜饭也常有几个老北京风味的“年菜儿”,如芥末白菜墩儿、肉炒酱瓜丝儿、炒什锦豆瓣酱、北京辣菜,以及炖鱼、炖肉、四喜丸子、元宝肉等凉热菜,饭桌上必须有鱼,寓意“年年有余(鱼)”。要有元宝肉,寓意着“财源茂盛”,要有年糕、枣糕,寓意生活美满步步高升。这吃年夜饭绝不能吃光,讲究要剩下一些,比喻来年富裕有余。“宁可穷一年,也不穷一天。”老北京这句俗语说的就是百姓家重视除夕年夜饭的情景。

  年夜子时必须吃饺子。饺子古称“元宝”,其形似元宝,饺子里有菜,菜与“财”谐音有吃饺子能招财进宝之意。饺子,清代称“煮饽饽”,老百姓俗称水饺,是“一夜连两岁”之子时必吃的吉庆食物。“好吃不如饺子”,百姓家的饺子馅有荤素两种,即白菜猪肉韭菜的荤馅、胡萝卜香菜黄花木耳等的素馅饺子。

  旧京时素饺子要在零点后包制,这是为迎接诸神到来享用的食物。家中老人在包饺子时不忘在一两个饺子中放入个铜钱或钢镚儿。谁吃到则意味着来年大福大顺、吉祥发财;有时也包上糖块,谁吃到了即新的一年有甜头。“包饺子过大年,饺子里放铜钱,许上一个幸福愿,看谁能够吃到钱。”这首老北京民谣说的就是此趣事儿。吃饺子时必忘不了拿腊八醋当调料,人们边吃边说吉利话儿,呈现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的温馨氛围。在老一辈人的心中,年夜饭,吃的不仅仅是饭,更是那份阖家团圆的喜悦心情和温暖亲情。文/张善培

  给压岁钱

  北京旧时,祭祀完祖先,举行完迎接诸神下凡典仪后,阖家要一起“辞年”,小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祝长辈长寿、大福、大顺,长辈要给小辈红包,即“压岁钱”, 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压岁钱古时称“压祟钱”、“压胜钱”,其最早出现在汉代。压祟钱并非是在市面流通的钱币,而是一种铸成钱币形状的玩赏物,有避邪压魔的寓意,压祟钱原为以红绒绳编起四枚方孔制钱成“方胜”(八宝吉祥图案之一),下垂流苏。那时的一些压岁钱上,正面多铸有“长命百岁”、“去秧除凶”、“万岁千秋”等吉祥语,其背面多是龙凤、龟蛇、双鱼等祥瑞图案。

  关于压祟钱,传说古代时有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爪,每年除夕夜里出来专门去摸睡熟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烧说梦话,退烧后就会变成小傻子。人们为不让“祟” 来伤害孩子就整夜点着灯不睡觉“守岁”,长辈们送压祟钱以镇压住邪祟,让晚辈平安度过年三十的夜晚,并祈盼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顺健康。另一个传说压岁钱是起源于唐代宫廷,当年杨贵妃生下一子,唐玄宗闻报大喜,并亲往观之,并御赐杨贵妃“洗儿金银钱”,洗儿钱除志喜外,还有长者给新生儿女做镇邪驱魔的护身符之意,洗儿钱后来从宫中传向民间,逐渐演变成为压岁钱。

  清人吴学曼的《压岁钱》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清代后已由长辈将用红线穿好的一串钱放在孩子的睡枕下面。清人在《燕京岁时记》书中曰:压岁钱是“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即至清代时长辈已是用红绳串好钱币送给孩子们。至民国后则演变成用红纸包着银元或货币直接递交给孩童手中。笔者忆起在上世纪40年代时,长辈己多改用连号的新钞票送给孩子们当压岁钱,寓意着让后代“连连发财”、“连连福运到来”,让这护身符“压岁钱”保佑着孩子健康平安成长。

  压岁钱是过大年时的风俗,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如今虽然货币更迭,但长辈给小辈压岁钱之民俗依旧在过年之时传承着,其寄予了长辈对少儿们成长的美好祝福,祝福孩子们健康成长。文/张善培

老北京过年的那些事

老北京的民间谚语说,“二十七,杀公鸡”

老北京的节日和习俗(五)“杀公鸡”


老北京的民间谚语说,“二十七,杀公鸡”。也就是说,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老北京人有宰杀公鸡的习俗。

这里就有个问题:为什么老北京人要宰杀的,一定得是公鸡呢?母鸡难道就不行吗?主要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解释:

第一、在以男子为主导的父系社会,人们的潜意识里已经认同了男子为大的观点,认为雄的就好就是第一,而过年这么隆重的节日,自然也就要宰一只公鸡了,而且公鸡本身就很漂亮,雄赳赳的显着气派。这天宰好炖熟的公鸡要在除夕的盛宴上登场。

第二、家庭主妇是舍不得宰杀母鸡的。因为乡村夫妇常常和鸡鸭相依为命。家里少了油盐钱,拿几个鸡蛋鸭蛋去换油盐。女人要买个针头线脑的,也是打鸡蛋鸭蛋的主意。有些家庭甚至把孩子的学费都寄托在鸡鸭身上。但是要过年了,到了杀鸡宰鸭的节骨眼儿上了,别人家杀了,咱能不杀?!别人家飘出鸡鸭香味儿了,咱能没有?于是也就只能事先挑出那些暂时没有太大用处的公鸡宰杀而已。

当然,实在没有办法时,这相依为命了多年的老母鸡也得被杀掉那么一两只。既然杀都杀了,就不能悄悄地杀,就要撵得鸡鸭乱飞乱叫,撵得一村人都听见了大响动。那意思就是在向乡邻们宣告:今年这个“年”,俺家也有肉吃——而且,是代表着“大吉大利”的鸡肉。

除了必须要宰杀鸡鸭之外,老北京人还要准备更多的肉菜、素菜等以备过年的时候享用。通常必须准备的肉菜主要有:炖肘子、炖牛肉、坛子肉、米粉肉、回锅肉、松肉、扣肉、炖吊子、炸咯吱等。除了荤菜外,老北京的家庭主妇们还要特意准备芥末墩儿、酱瓜丁、豆豉豆腐、豆儿酱这四样小菜。

芥末墩儿是以大白菜为原料,把大白菜切成寸断,状似小墩儿。烧好一锅水,将一碗白菜墩儿放在笊篱上,用开水冲浇白菜墩儿,这样连浇三下后,趁热将白菜墩儿码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瓦盆内,盖上盖子,等码过一层后,撒上芥末粉、白糖,再码第二层,一直码到瓦盆的顶端,最后倒入米醋,注意保温。两天后,再放到室外,随吃随取。

豆儿酱的做法也很简单。先用猪蹄煮好白汤,再将适量的熏干、胡萝卜、水疙瘩、炖熟的猪蹄切成丁儿,和青豆一同煮熟,煮时可以放少许的红辣椒。捞出来后放入肉汤中再煮一开,再放入适量的葱姜、蒜末、酱油、盐等,然后拿到屋外放凉,冷却后在低温中自然会变成冻儿。这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此时,老北京的人家儿,家家户户,每天的厨房里,都是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外面冰天雪地,北风呼呼,一推门,就是各种香味儿和着热气扑面而来,还有满屋子的笑语喧阗,屋外的鞭炮齐鸣。

年,就这样带着形、声、色、香、味,定格在老北京人的记忆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