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 - 名人佳作 蔡亮之《永不熄灭的延安火炬》

 愚雅轩 2014-05-10

 
蔡亮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蔡亮夫人张自薿女士 
延安火炬 布面油画 164x375cm 1959年作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蔡亮《延安火炬》(油画)1959年

《延安火炬》是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中国革命博物馆落成时,蔡亮应邀参加革命历史题材中“延安军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而创作的,成为那个时期文艺创作的标志性作品,代表了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的一个高峰。几十年后,这幅画被纽约的《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展》选中,挂到了纽约著名的现代艺术之都古根海姆博物馆,占据了其中一个展厅的整整一面墙的位置,堪称为中国艺术史上革命现实主义历史画的经典之作。目前展陈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复兴之路》。

《延安火炬》描绘了延安军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历史性场景。作品巧妙地避开了政治、历史性题材的局限,以象征光明的火炬为喻,将火炬的光与黑夜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在火光映衬下刻画出一个个生动的普通军民的笑脸,成功地烘托出胜利的主题。蜿蜒的欢庆队伍和长龙般的火炬构成动感恢弘的气势,饱满而深远的构图,坚实而精炼的人物塑造和热烈奔放的色彩抒情性质,使整个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视觉震撼。火炬不仅赋予作品视觉形式个性,也把作者心中累积的历史知识、爱国情怀、绘画技巧、生活基础和素材积累等各种要素有机地交织为一体。

准确把握创作主题,正确理解了革命群众取得胜利时的自豪感。虽然蔡亮没有亲身参加这一热火朝天的场面,却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场面。那无数舞动着的火炬象征着燃烧在中国大地上的抗日烽火,象征着胜利曙光即将照亮黎明前的黑暗。深刻地刻画了取得胜利之后军民欢欣鼓舞的心情,刻画了对未来取得更大胜利充满希望的心情。这从作品中那个背大鼓的少年、吹唢呐的陕北老乡、抱着孩子的妇女,以及那些高举着火炬的游行群众的神态上交代得清清楚楚,展露着中国人民逐步走向胜利的喜悦。以游行队伍前头几个中心人物为核心,从这些动作姿态不一样的个体突显他们共同的感情,兴奋、自豪!

  有效发挥视觉形象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人物塑造上,还表现在构图和色彩的运用上面。在革命历史画的创作中,点明历史背景,譬如地区的特征、人物的特征,历史事件的特征等等,其艺术手法高明与否显得非常重要,甚至关乎创作成功与失败。夜色朦胧的宝塔山,陕北老乡典型的服装打扮,简洁、鲜明地就把延安的特点显示出来了,成功实现了视觉形象的标记性。在构图方面,并不是从形式出发斤斤计较于当时的游行队伍有多么长,也不管这队伍经过了什么广场和道路,而是有意识地利用延安的多山地形,把远处山坡上群星似的火炬,和近处的游行队伍里的人群相呼应,形成了虚与实的对照,形成了人与火炬的互相辉映。这种若隐若现的不确定性,仿佛变成了一种含蓄,就像诗歌,给人一种自由思考的空间。更大程度地调动观者的参与,依视觉经验解析,让其所传达的观念被理所当然地深入人心。

 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蔡亮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师从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1955年毕业于该院研究生班后,与夫人张自薿一起分配到了中国美协西安分会。他在陕西一呆就是26年。在此,他没有沉沦,每年都要到陕北乡下去写生、采风,广泛地接受那里的民间艺术,吸纳丰富多彩的文化养料,把现实的政治遭遇转化为向着革命历史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追怀,并从创作中显现个人生存救赎和生命塑造。画面明朗欢快,刻画入微,尤其是陕北老乡塑造了一个时代的一片土地上的农民肖像,眉、鬓、胡须舒卷飘洒,令人倍感亲切。蔡亮以犹如行云流水的笔触,留下了这一完美之作,全在对人生的肯定,对普通劳动者的满腔热忱。正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许江所说:“蔡老将他对生活的敏感、智慧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注入他的绘画之中,此画此情,持续地感动着我们。”他力图在时代特定的政治氛围和要求中,将自己在艺术启蒙阶段就形成的民族、历史的艺术良知和信念与绘画意义相融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把自己的思想同革命文化传统、同民族民间文化相结合,脚踏实地地走到人民中去,热情讴歌时代的主旋律”的艺术风格。

  蔡亮曾对自己讲,“一个严肃的艺术家总是关注着社会,关注着历史,关注着祖国的命运,总是和他的时代,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灵魂深处总是燃烧着浓郁的民族历史情怀。他始终坚持到生活中去,通过艰苦的生活体验和艺术实践,从而造就了他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完美境界,还创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系列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如《铜墙铁壁》、《贫农的儿子》等以形象的手法传达着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延安精神,必将持续影响和感动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最后,也期盼广大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弘扬先辈的优良传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中,以积极、自觉、主动的态度,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创作出更多的积极向上、激励斗志、反映美好现实生活、紧握时代脉搏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佳作。

 《延安火炬》第二稿 1972
 《延安火炬》第二稿   局部 一   1972
《延安火炬》第二稿   局部 二   1972 

  1955年,23岁的蔡亮往延安体验生活。在那个曾经的革命圣地,在那片仍然保留着纯朴民风的黄土高原,年轻画家的心灵有了一次全新的洗礼,也使他的创作有了新的突破。于是,带着心中涌动的激情,蔡亮尽量捕捉那里的纯朴民风,把被注入新时代内涵,以及浓郁黄土文化的生活元素富有感情地表现出来。据说站在其作品面前,曾经有相关经历的人会对着那片洒满热血的黄土,感动得掉下眼泪,并勾起无限的感慨。

 《延安火炬》是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之一。画作展现了抗战胜利后,延安人民手举火把、敲锣打鼓、奔走相告、连夜庆贺的场景,也成为那个伟大时代的光辉记录。

 

延安火炬游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赢得最后胜利。宝塔山笑了!延河水笑了!延安军民欢庆抗战胜利的活动开始了!

 延安山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欢腾景象。街上张灯结彩,旗帜飞扬,街道两边的墙壁上刷满了标语,各地黑板报上都用大字报道消息。人不分男女老幼,不约而同地汇聚街头。欢呼声、锣鼓声、歌唱声、唢呐声交织在一起上下腾舞。这一天,郊外的篝火也彻夜燃烧。

 入夜的延安城,人群像潮水般从各条山沟和窑洞里涌来。缺少柴火的延安,人们寻找着一切可以当火把的东西,有人毫不吝惜地撕破棉袄,扯出棉花,蘸了油点起来,有人甚至把大生产用的纺车拆了当火把。

  这条光明的河流在延安城内彻夜流动,无数火炬映红了山岭河畔。《解放日报》有这样的描述:“晚间,东南北各区到处举行火炬游行,一个卖瓜果的小贩,把筐子里的桃梨一枚枚向空中抛掷,高呼:'不要钱的胜利果,请大家自由吃呀!’”

 人们高举着火炬在延安的黄土山脉游行,人流中还走着一支由250多人组成的日本工农学校队伍。他们过去大多是侵华日军中的士兵,被俘后经过教育参加了反战运动而被送到延安学习。他们同中国抗日军民一起振臂高呼口号,并兴奋地议论着战后回国的话题。这一天,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兴奋的心情。他们最先得到日本天皇裕仁发表无条件投降的诏书的消息,先是激动地端起冲锋枪朝天发出一连串的点射,以庆祝人类正义战胜邪恶的胜利,接着又驾驶汽车加入到火炬游行的队伍之中。

  60年后,当我们打开尘封多年的旧事,把目光投向这个胜利的日子,仿佛也置身于那血与火、泪水与欢笑的难忘岁月……

 

油画《延安火炬》

 在延安的那段日子,这里的一切深深打动了蔡亮。“在与陕北农民朝夕相处的生活中,在大量写生和速写的创作中,蔡亮获得了丰富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获得了艺术创作中最为生动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因此体会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过去苦难的生活和积极参加革命的史事所感动,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和革命历史画。

 《延安火炬》这幅油画描绘了延安军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欢乐场面:作品选取延安的夜晚为场景,陕北军民舞动着手中的火炬,延绵数里,犹如一条条舞动的火龙。火光映照在每人的脸上,欢笑和喜悦充盈着每个人的心。画面的主体是一组陕北农民,他们燃放鞭炮,吹响唢呐,敲起陕北大鼓,蕴含着胜利的喜悦。这幅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呈现在前景中。红红的火光在黑夜中显得分外耀眼,牢牢地吸引住观众的视线。画面以深沉的大色块背景强烈地反衬出明亮的火炬和欢笑的人群,增加了火炬和鞭炮燃放时的光亮感,使观众也仿佛置身于欢乐的人流之中了。背景上的巍巍宝塔山,则点明这里是全国人民抗战的指挥中心——延安,那无数舞动着的火炬象征着燃烧在中国大地上的抗日烽火。

 

光影的运用是画作的一大特色

 坚持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是蔡亮生前始终遵循的创作原则。提到“现实主义”,我们或许会想起新中国成立后的那段“现实主义”的主流美术,他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事件,更是追求一种美、一种精神。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一件件经典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事件,串联成历史的线索,把握这一线索我们得以认识历史,走近一个个的历史真相。

 作为画面的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画家对火炬光影的运用。我们看看当时的历史主题画创作大多让人物的形象轮廓清晰分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蔡亮的这张作品却充分调动“光”和采用了光塑造“形”的方式。所以,我们在画面上看到了被光照亮的人物轮廓生动凸显,让背光的部分连成一片隐蔽在阴影之中。这样的手法在以“光和影”体现具有宗教性灵魂开启意义的欧洲古典主义油画创作中随处可见,但这在当时以“马训班”为主的中国油画队伍中,却尤显突出。

 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
油画《南泥湾》张自嶷 1959年 
 杨家岭的早晨(与张自薿合作)

杨家岭的早晨 蔡亮 张自嶷 1976—1977年作

 

太阳刚刚升起。毛主席走出窑洞,来到他亲手耕种的地里。

毛主席一手扶着水桶,一手拿着瓢。瓢里的水缓缓地流到小苗上。

毛主席身边的小八路端着水,望着小苗笑。他好像在说:“小苗啊小苗,你喝了延河的水,长吧,快长吧!”

远处,八路军战士也在忙着挑水浇苗。

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

 

这是70年代末、8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它是看图学文,课本上的图画只是素描而已,没有原作这么精美。那时《语文》课本上除了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第一课《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毛主席像以外很少有照片和原版画作,大都是简单的黑白的素描而已。时光飞快地流逝,小学最初几册课本里的那些课文尽管简单,大多数已经从后来的课本上消失了,对于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它们却是终生难以忘怀的。那些课文如同清泉一样,久久地流淌在心头。有不少朋友寻找这篇课文,我将全文打出来,发在这里和百度课文吧上。

蔡亮 铜墙铁壁 油画 160×300cm

作品名称:铜墙铁壁

作者:蔡亮 张自薿

材质:麻布  油彩

规格:138×253.5cm

创作年代:1972

收藏:中国美术馆

    《铜墙铁壁》原是为延安革命纪念馆创作的,表现的是1947年在粉碎胡宗南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人民群众以人力、物力支持反围剿战斗,成为人民军队战胜敌人的“铜墙铁壁”的历史事实。

    画面上,领袖人物形象在四周留有空间的浅色背景中显突出来,他的对面是一群参加战争、扎着羊肚白毛巾的年轻农民,他与他们亲切交谈。由他们手中的土枪、长矛和担架交叉的对角线将视线导向他们身后正在翻越山坡的蜿蜒而来的农民队伍。由此完成这件作品的主题——领袖和农民的关系;领袖和农民与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关系;领袖与农民与战争的关系。画中农民的神情、体格、精神状态是以往中国农民形象中较少见到的,没有贫苦和劳累造成的身体变化,他们就象是运动员式的体型,气宇轩昂身强力壮,作为中国战争的主力形象——农民的地位和作用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诠释。 

    画家以温暖明亮的色调,轻松朴实的人物形象刻划,营造出一个和谐热烈的场面,烘托出毛泽东与支前队伍相遇时的欢愉气氛。画面构图和人物布局精心,又巧妙地通过主席的灰色军装及其领袖气度的描绘使之成为画面的中心视点。另外,理想化的人物造型和光色表现,对战争条件的艰苦性的弱化。

    作品成功地刻画了人民领袖毛泽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那幅名作中的西北农民形象,今天看来还是那样的亲切感人。虽然都带有“文革”时期审美时尚的印痕,仍不失为一件极有特色的力作。1972年,这件作品参加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30周年的全国美展

 蔡亮 铜墙铁壁 油画 160×300cm
 延安儿女悼念周总理局部-蔡亮 张自嶷 作 1976
 花灯迎春(与张自薿合作) 布面油画
 枣园来了秧歌队
拔河 布面油画 200x150cm 1967年作 
 1992年作 盲人音乐家韩起祥 布面油画
蔡亮  陕北老农 
 蔡亮 丰年
 蔡亮 《白毛女》(油画)
 丹青生涯  布面油画
放牛娃 蔡亮 1990 
 娃 19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