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痛风

 johnney908 2014-05-10

痛风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不节,导致脾虚失运,痰浊内生;久病及肾,肾阴不足,湿热内蕴,逐步产生痰浊;痰湿、瘀血、热毒蓄于肾而成积热。而七情,劳倦或外感六淫,外伤或过食厚味,均可诱发痰瘀、积热流注关节,发生红肿热痛。

急性期,病机为肾火炽盛,流注关节经络;治疗当滋肾阴,清肾火,泄痰浊,化瘀通络。缓解期,以健脾、滋补肝肾为主,佐以化痰利浊,以标本兼治。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血尿酸增高,反复发作关节疼痛,并发关节畸形,痛风石形成为主要特征,属于中医“痹证”、“热痹”范畴。此病在青年人中有发病率增高趋势,发病与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有关,常反复发作,至今仍缺乏比较有效的治疗。

该病中医辨证分为肾火炽盛、肾阴不足、脾肾两虚、痰湿阻络等证型。笔者多年来根据临床实践,反复探索研究,用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病案

刘某,女,42岁,会计, 1986年4月5日初诊。

左脚拇趾外侧肿痛3年余,加重2天。患者平素身体健康,生活条件好,过食膏粱厚味,3年前,因左脚拇趾外侧肿痛,先后在河北、山东等地医院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曾用秋水仙碱等治疗,但用后头晕、恶心副作用大,未能坚持;后服用消炎痛治疗,疼痛减轻,但不能控制发作。每次发作,第1天剧痛,多在夜间,持续3~5天;且发作间隔越来越短,由两三个月缩短为20天左右1次。>>治疗痛风的偏方

近2天,因劳累、受凉,患处疼痛,夜间疼痛加重,两脚发热,小便黄短,色浑浊,大便秘结,口干欲饮,食欲减退,心烦易燥,失眠多梦,但未发热。左脚拇趾外侧肿胀,呈紫红色,局部疼痛拒按,走路瘸行。舌质淡红,苔薄微黄,脉弦尺滑数。

检查:血压120/70mmHg,血尿酸510umol/L;X光摄片示左脚拇趾外侧,有1cm×1.2cm椭圆形透光性缺损性阴影,呈现虫浊性,穿凿样,囊状改变。边缘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周围软组织肿胀。

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痹症,热痹。

中医辨证:肾阴不足,肾火炽盛,痰瘀阻络,流注关节。

治疗:滋肾泻火,化痰泻浊,凉血化瘀。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味。

组方:生地20克,熟地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丹皮12克,茯苓12克,泽泻3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乳香9克,没药9克,牛膝9克,泽兰15克,炮山甲6克,水蛭10克,土茯苓30克,萆薢15克,车前子15克,生姜3片,大枣4枚,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禁忌酒、辛辣、海鲜、肉食、豆制品等富含嘌呤类食物。

4月16日二诊:上方连服10剂,左脚拇趾肿胀减轻,疼痛消失,纳增眠安,走路恢复正常,局部皮肤转暗红色,小便色转淡,尿量增多,血尿酸降为430umol/L,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病势转缓。唯大便次数增多,日2~3次,可能与凉药伤脾有关,上方去生地,知母、黄柏减为6克,加苍术10克,薏仁3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以增健脾利湿化痰之功。

更多有关名医名方内容,请点击查看【名医名方】专题栏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