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楚帛书------上海故事 地点:上海博物馆观众活动中心 时间:4月15日下午7点 主讲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零
楚帛书是现存最早的一件帛书,目前为止出土的帛书只有两件,一件是子弹库楚帛书,一件是马王堆帛书。 帛书的起源现已不可知。有说法是在春秋晚期,出自《论语》,孔子的学生子张将老师的话记在腰带上,因腰带材质为帛,故将此作为最早的帛书。 楚帛书出土于长沙,从上海流出国外。楚帛书的发掘地点为长沙东南角子弹库,北边的陈家大山在这之后亦出土过帛画。在长沙北角有雅礼中学旧址和雅湘医院,均为耶鲁大学资助建造,雅礼中学与楚帛书亦有一段渊源。
楚帛书的第一位收藏者是蔡季襄。 1897年出生。 1911年武昌起义。 1912年湘鄂印刷公司成立,老板吴受珉,此人与蔡季襄相识。 1926年北伐军占领长沙,雅礼大学(现华中大学)停办;5月蔡季襄逃亡上海,在五马路开办商店售卖古董。 1930年雅礼中学成立。 1936年1月28日淞沪会战,建公路,发掘,有文物出土,蔡季襄又前往上海卖文物,第一次遇到柯强(John Hadley Cox)。J.H.Cox毕业于雅礼大学,当时在雅礼中学任教。 1937年七七事变,第二次淞沪会战,蔡再次前往上海,在明霞村(法租界)一住七年。 1938年,商承祚先生的《长沙古物闻见记》由中华书局出版,详细记载了当时长沙出土文物的情况。长沙古城于当年毁于文夕大火。 1942年,任全生等盗墓四人组在子弹库挖出帛书。后帛书被得知消息的蔡季襄购得。 1943年,蔡季襄在上海受房客控告,被押入狱,用古董和钱币疏通驻沪日军和法国公使后放被释放,之后逃回长沙,为躲日军攻打,开始逃亡,在湘江新马洲时妻女遭日军逼迫,跳江自尽。蔡独自逃亡安化,为纪念妻子写书《晚周缯书考证》。书中绘有漆盘和装帛书的竹笈。 回到美国的J.H.Cox在耶鲁大学举办出土文物展,展品中并未见楚帛书,可知当时Cox还未得到帛书。 日本投降后,Cox作为美国间谍潜入上海,头衔为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尉,住在霞飞路17号1206室。得知住在天宫酒店的蔡季襄手中有楚帛书的消息后,假装送去美元慰问丧妻的蔡,并问起帛书的情况,在称自己有先进设备可以拍摄帛书的清晰照片后,把蔡手中的帛书借走拍照。不久,当蔡季襄问起帛书的下落,Cox又称自己的设备损坏,故将帛书寄往美国用红外设备拍照。蔡怒,斥责Cox欺骗自己以得到帛书,要提起控告。后在朋友的劝告下,才让Cox立下字据,写明自己是委托Cox将帛书带往美国出售,售价一万美元,先付一千美元的定金。并交给Cox五本自己所著的《晚周缯书考证》以出售帛书之用,这五本《晚周缯书考证》也是现今留存蔡季襄著作的源头。但回国后的Cox一直没有给蔡帛书的消息,蔡后又托吴受珉去美国读书的儿子代为追讨,无果。 1964年前,Cox一直指出楚帛书的主人是蔡季襄。 1964年后,Cox将帛书卖给塞克勒医生,中间人为戴润斋,帛书被戴中途私自扣下。
有一次塞克勒医生的朋友辛格医生(也是为收藏家)在逛古董店时,听到隔壁有奇怪的声音,推开门后发现是一台加湿器,下面摆的就是楚帛书,辛格医生指责戴润斋私吞了楚帛书,并打电话告诉塞克勒医生力劝其向戴回购帛书。塞克勒医生最终购得楚帛书,并在哥伦比亚大学举办学术讨论会研究楚帛书,这时楚帛书才真正为世人所知。 1973年,在任全生的指引下,子弹库楚墓重新发掘,三个考古学家加上任全生等四人小组(马王堆纪录片中被人从后面拽住,下地打头阵者即为任全生)。在42年的盗洞不远处发现了人物御龙帛画,可见画中顶盖绶带飘扬,下方有游鱼,表示人物正驾龙在水中行进没画中人物为墓主,经鉴定为40岁左右男子。
除塞克勒购得的那片楚帛书外,剩余的帛书和最初装帛书的竹笈都隐没在华盛顿某仓库的鞋盒中,直到1992年才被发现。 先存我国的子弹库帛书只有商承祚先生捐献的一小块残片。
蔡季襄的《晚周缯书考证》一书中提到子弹库还出土了木寓龙,已失踪。
李零先生说考古就是一个自抽耳光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