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讨会发言稿初稿(全文)

 芦苇片语馆藏 2014-05-11

          站着也能把分拿到,为什么要跪下?

——我对高中语文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兼谈语文教学方法和高考应试“策略”

先解释一下题目。

所谓“站着”和“跪下”不是指某种身体姿态,而是指一种思想姿态,一种精神状态。“站着”是人应有的姿态,是一种向上的姿态,一种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的精神状态,表现出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和尊严,堂堂正正,威武雄壮;而“跪下”则是一种向下的姿态,一种自轻自贱、自我矮化、自取其辱的猥琐相。我不反对做题、考试、训练、分数、排名,甚至补课、家教等等,我反对的是眼里只有题目和分数,为了它而忧心忡忡、诚惶诚恐、心力交瘁、疲于奔命,教师和学生一起沦为考试的机器,沦为教与学的奴隶。“它”何以具有如此魔力?不就是可能给自己带来一点利益吗?有人说,这个世界上除了利益还有什么?好的,我不跟你谈人的丰富、人的高贵、人的优雅,就谈利益,就谈你要的分数。我告诉你,就语文来说,站着也能拿到,并且拿得不比跪着、趴着拿得少。

 

1、语文是数学的基础,数学是科学(理化生)的基础,所以语文先讲。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我经常听到其他学科的老师批评学生说,你语文是怎么学的?言下之意,题目不会做,题目理解错了,题目都看不懂,都是因为语文没学好。这个话完全正确,我完全同意。语文学不好,不光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未来的整个人生。我们从学校出来,走上社会,数理化知识大多用不着了,而语文则是时时刻刻都在用。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学好语文,那么——

2、语文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套用狄更斯的话来说,语文是一门最简单又最复杂,最熟悉又最陌生,最轻松又最困难,最好玩又最无趣,最喜欢又最厌恶,最有用又最无用的学科,我们还可以说出好多这样的一组一组的反义词来。总之,语文实在是说不清道不明。那我在短短的半个小时时间里也不可能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我只讲一个问题,我从自身的经历说起——

3、我是一个失败的语文教师。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25年。一开始在我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什么想法的时候,我做得很好,我研究课本、教学、考试和题目,短短几年时间就熟练掌握了语文教学和考试的规律、方法、套路和策略,完全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还教有余力,于是,我在课堂上讲萨特的存在主义,讲尼采的个人主义,讲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讲莎士比亚,讲红楼梦(那个时候80年代末90年代初红楼梦还不是考试范围),讲苏轼就用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时间。实际上我对这些人和这些作品也是一知半解,那时我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好在学生很感兴趣,讲得头头是道,听得津津有味,总之,我讲了好多课本之外的东西,与考试没有什么关系的东西。

后来,不知怎么,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些课外的东西讲得越来越少了,训练、考试、评讲、解题思路、技巧和方法等等越来越占据了我的课堂。这20多年来,很明显地,可以量化地、一年比一年地,我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跟学生的交流的内容,与考试无直接关系的东西、对考试似乎没用的东西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几近于无。那么,从教学效果来看,我这儿讲的“效果”就是指考试成绩(终端显示),没有什么变化。没有变得更好,也没有变得更糟。但是,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我的语文教学生涯越来越走向没落、走向颓败,走向无趣,从成功走向失败,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从快乐走向痛苦,从痛苦走向更大的痛苦……

4、我想找到一个教得愉快、学得有趣、轻松、快乐,同时考试也能应付裕如,甚至能考得更好的语文教学方式,这对我也好,对学生也好,不都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吗?有没有这样一个方法呢?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吗?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有,真的有!还真的有!而且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我早就发现了,20年前就发现了,也就是我工作5年以后就发现了,以后的20年,我是越来越坚信,越来越坚定。然而让我不解的是,很少有人相信,学生、家长,包括很多语文教师也不相信,因而,我在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他们不放心,他们着急,他们反抗、抵制。我试图说服他们,但他们还是不相信,还是疑虑重重,忧心忡忡,这让我很苦闷很痛苦,我只好做出让步,部分或全部放弃了我的计划、想法和做法,而去顺应他们的要求。

5、其实,这个方法不仅不影响考试(高考),不仅可以学得轻松自在,兴趣盎然,更重要的是,它更符合语文教育的本质和真义。

读和写,当然还有听和说,是母语教育的主要任务。能读会写就是语文教学,这个话当然是不错的,但是——

我们就拿“读”来说,什么叫“能读”?

给你一篇文章,我能一字不错地比较流利地读下来,这个也叫“能读”,这是最低层次的能读。

其次,要理解这篇文章的意思和表达方法,这里就有理解和掌握的深浅不同。能理解和不能理解,理解得准确和不够准确,理解得深刻和肤浅,停留在作者的原意上的理解和创造性的个性化的独特理解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再次,文章本身也有深浅之别、雅俗难易高低之分,不同的文本也是检测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依据。

再次(以下才是真正的阅读)——

1)爱读,喜欢读,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不只是解决某个现实问题的手段,它本身就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不受实用限制)

2)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视野,当然也有自己的阅读兴奋点和重大关切。(不受时尚左右)

3)读书是一种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所以不只是盲目的接受,还要有一种批判的眼光。(不受文本制约)

4)通过阅读构建自己丰盈的精神生活,更好的认识自己,理解生命和享受生命;通过阅读强健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更坚定,也更温暖、更柔和,心中有爱,有悲,有勇气,有尊严,读书成为通向幸福的阶梯。(超越物质世界)

我还可以说出很多来,但有人可能不耐烦了,说这些高远飘渺的东西有什么用,你赶紧告诉我,你那个既能应付考试又能学得轻松自在的方法究竟是什么?

6、亲爱的朋友们,我已经说了呀,我说了四分之一,读写听说,我说了一个“读”,其他三个同样与生活紧密相关,与生命紧紧相连。这就是语文教学: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看电影,听精彩的台词和对话,欣赏优美的画面和音乐,说自己的想说的话,听别人想说的话,写下自己的感想和思考,写下内心的喜悦和忧伤,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讨论,一起表演和朗诵,一起欢笑和感动,一起流泪和沉思……

有人说,这样能对付高考吗?我告诉你,如果一直这样,恐怕不行,于是,在高考前两个月,我们暂时结束真正的语文学习,进入应试训练阶段,找几份前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做做讲讲,再找几份模拟试卷练练改改评评议议,就行了。有人说两个月恐怕不够吧,我说两个月绰绰有余,我本来只想留一个月,怕你接受不了,才增加到两个月的。当然,各人的情况不一样,有人恐怕两个星期就够了,那他可以把真正的语文学习延长到高考前半个月。而如果你觉得两个月有点紧了,可以增加到三个月四个月。总之,高中三年至少有两年半时间,我们可以享受语文。

有人要问,你凭什么说两个月时间的针对性训练就足以对付语文高考?是啊,我凭什么这样说呢?我说凭我的人格,我说以我的性命担保,我说凭我25年(其中3年教高一,6年教高二,16年教高三)的语文教学经验,所有这些恐怕都不能让你们放心,那我就从语文教学和考试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来说一说。不知道能不能说服你,我不抱什么希望。

7、我们从高考试卷说起。以2012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为例,题目大致是这样的,除了一部分基础题外,就是阅读和写作两个部分,而阅读又分三块——古典诗歌、古代散文和现代文。现代文两篇,一是文学类文本,一是论述类文本。你看这个高考试卷,看来看去,不就是读和写吗?而我们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是在做这个事情:阅读、思考、讨论、写作。上面我讲了“读”,主要是讲“怎么读”,我再把“读什么”归纳一下——

1)读古文(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史记、唐宋散文、明清散文等)

2)读诗歌(诗经、汉乐府、唐宋诗词等)

3)读散文、小说或戏剧(文学阅读)

4)读社科论文、时评等(人文阅读或公民阅读)

5)自由阅读

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是同时在为语文高考做准备吗?两者一点儿也不矛盾呀。其实这种准备更早时候就开始了,早到初中、小学。有人说数学学科在高二时就完成了第一轮复习了,我说这有什么稀奇的,我们语文学科,在孩子刚一落地的时候就着手进行第二轮复习了。这不是开玩笑,事实就是这样。

8、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你们的意思是说,你为什么不早一点进行针对性训练?我不明白的是,针对什么?试卷里有诗歌鉴赏题,有古文阅读和文学作品阅读题,而这些都在我们的阅读范围里啊,还要怎么针对呢?你说的是针对题目吧,但谁能猜到题目呢?哦,你说的是针对题型。但语文阅读题有什么题型呢?不就是你读一篇文章,然后,你读懂了多少,理解了多少,怎么理解的,把它写下来吗?也就是说,你读懂了没有,理解了没有,理解到什么程度(层次),这是最重要的,而我们平时的“读”,就是在做这个事情。

9、有人说,我读懂了文章,也理解了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但解答相关的题目时,还是失分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里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一是,你说读懂了,可能没有真正读懂,你的理解或者不够准确、不够全面,或者不够深入。这种情况通过多做题目是没有什么用的,要回到阅读理解的能力上来,也就是回到我们用两年半还要多一点的时间所做的事情上来。

二是,你确实读懂了,也理解了,但你的理解和解答跟命题者的想法,跟所谓的标准答案,跟阅卷者的理解和认识有偏差,因而扣掉了你该得的部分甚至全部分数。

这第二种情况在语文考试和阅卷中是大量存在的。这不是训练能解决的,甚至也不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解决的,而是在相当大程度上看你的运气。如果把作文也算进去,这部分靠运气而失去或得到的分数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这个问题我下面要重点说说。

10、语文满分以160分计(江苏语文卷),其中主要靠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得的分数大概是80分,靠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大概40分,其余40分则是靠运气。就是说,你的语文高考分数里50%取决于你的语文基础,25%取决于你的语文素养,25%取决于你的运气。任何考试恐怕多多少少都有点运气的成分,但是语文学科,就题目和答案的命制以及阅卷的因素等本身就直接有四分之一的运气成分在里面,这是令人痛心的事情。我的这个量化分析当然不是很精确,但总体上差不离儿。(如果结合某个具体题目分析一下就更清楚了,等会儿有时间我再做这样的分析。见附录)这就是你总是很难估算出自己的语文分数的原因,其他学科都是比较容易估算的。这也解释了语文高考常见的那种倒挂现象。

11、为什么会这样?这是语文考试命题和阅卷本身造成的。语文命题和阅卷可以改变吗?可以,但他们不愿意。因为,一种更符合语文学科本质和要义的命题和阅卷方式的出现将使得我们上面讲到的留下两个月时间来搞应试训练成为多余,也就是说真正的语文学习可以一直持续到高考前一天。而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他们希望我们的应试训练开始得越早越好,这样就能越早把我们跟真正的语文学习隔离开来,就能成功地阻止我们通过阅读、思考和对话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来培育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来形成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和强大的内心。他们果然做到了,在各门学科中,学生和家长,还有教师,都迫切地希望快点进入第一轮复习。总之,这是一盘很大的棋,我在这儿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是,其他学科我不清楚,对于语文学习,我们完全无须过早地进入应试训练阶段,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语文基础”和“语文素养”这两块上下功夫(这两块是有关联的),这个功夫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三年五载,乃至于更长时间。这也是语文补课没有没多大用处的原因,语文学习在平时,语文功夫在课外,语文基础在积累,语文素养在习惯。

12、以上我讲了那么多,下面是我的结论。就语文学习来说,我真切地希望各位同学和家长,高中三年要有一个总体的思路和安排,语文教师更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读写计划,五个学期要有一个总体设计,每个学期要有一些具体目标,至少两年半时间是一个整体,疏密有致,张弛自如,计划自己要做的事情,做自己计划中的事情,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好整以暇,胜任愉快。千万不要把宝押在最后一年、最后一学期、甚至最后几个月的突击补课、强化训练上。

2012813日星期一

 

附:以2012江苏高考语文卷第34题为例

3题是这样的:材料提供了一段老园艺师的话,要求你用平实的语言说出这段话的深层含意。这里有两个关键,一是用“平实”的语言,一是“深层”含意。

问题是什么叫“平实的语言”,这个标准很难把握。我看老园艺师的话就很平实,而且做到了生活化,个性化,通俗化、口语化,同时又不乏生动性、形象性和幽默感。题目要求把这段话转换成平实的语言,我实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不能生动形象,不能生活化口语化,而要用一种僵化的刻板的一本正经的教科书一样的语言?

我们看它的答案:“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这里用到了一些科学性语言,比如“生长环境”“人类”“自然”等等,这确实不像一个园林工人讲的话。但这样的转换有什么意义呢?它究竟要考学生的什么能力?就是考你会不会搬用一些术语吗?再说,短短的一句话里出现了这么多术语,还能算是“平实”吗?这里还是涉及到对“平实”这个词的理解和把握,但“平实”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考生无所适从,解释权在命题者和阅卷人手里,他说你平实就平实,他说你不够平实就不够平实。

再来说说“深层”,什么叫“深层”,这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比如答“要爱护(保护、呵护)树木”,给不给分?他可能会说你没有答到深层含意,但答案说“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就算是深层含意了?比如说,你答“要尊重生命、人不能只顾自己、要学会倾听,人要有同情心,要关爱他人”等等,给不给分呢?他可能又会说,你答得太深了,太远了,有点脱离老园艺师的原话了,而答案说“人要善待自然”其实也脱离了原话,原话都是围绕“树”来说的,应该答“人要善待树木”才对。“善待”和“爱护”是一个意思,而且“爱护”比“善待”更平实。我还可以说,答案“要善待自然”还是没有答到深层含意,因为这个意思在园艺师的话里是很明显的。我们要追问,为什么要善待树木(自然、环境)?进而就会想到一个“善待(尊重)生命”的问题,一个“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身”的问题,乃至“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的问题。甚至有人可能会想到“为了美化夜色,树木为什么不可以做出一点牺牲”等等。究竟什么叫“深层含意”?解释权同样在他们手里。说实话,这种题目根本没办法答,不知道该怎么答:我只能按照我的想法去答,天知道会给我多少分。

4题:阅读漫画,这副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漫画的内容是,地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是”和“非”,中间一条线把它们截然分开,一个父亲抱着孩子站在“是”上,孩子吵着要到“非”那儿去,父亲说:“好好,爸听你的!”

这幅漫画作者的原意是提醒人们,家长(父母)不要一味迁就(纵容)孩子的“无理”要求,要用正确的是非观教育和引导孩子,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要学会(懂得)拒绝孩子的不正当要求,小孩往往是任性的,他们并不懂得是非对错,父母在原则问题上不能犯糊涂等等,这样回答应该就可以了,但是,考虑到该题的答案是“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再加上评分标准(意见),比如阅卷者可能会确定几个关键词,像“家长”“孩子”“是非底线”等等,还有具体阅卷者的理解和判断,这个题目的得分可能会相差很大,从1分到5分不等。其实,这幅漫画的意思很清楚,大家一看就都明白了,这种题目实在弱智,高考试卷中这类弱智的题目比比皆是。但由于表述上的细微差异,与他们确定的答案表述的侧重点和关键词碰巧相同或不相同,造成了得分的差异。这就是得分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是由于题目本身的难易和考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正误造成的,而是由运气决定的。

更重要的是,上面的标准答案为什么是惟一正确的答案呢?这幅漫画是不是还可以给我们其他启发呢?是不是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人们——

1)大人和小孩对“是”“非”的判断往往是不同的;

2)是非界限真的这么绝对和明确吗?

3)父母总是自以为“是”,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要求;

4)要允许小孩犯错误,要学会宽容,有时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更多;

5)这位父亲不仅宽容大度,更表现出一种智慧和勇气,这是值得许多家长学习的;

6)晨光引导白昼……

如果这样回答,肯定是零分,但这样思考显然比上面的所谓标准答案更深刻、更有独立性、个性和创造性,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这两道题目被认为是比较平实的,但就这样平实的题目照样让人无所适从,让人没有把握,谁也不知道自己能得几分!更别说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了。就是像这样在理解上似乎不会有什么异见的题目也是歧义丛生,更别说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了:文学类文本的理解更需要独立思考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阐释。语文试卷中的所有主观题,包括作文,如果仅仅是在理解上要与命题人保持高度的一致也就算了,最多是把自己降低到白痴的水平吧;更可恶的是,它还要求你在表述上跟标准答案尽量一致,这个谁能做到呢?如果说前者只要愿意压制自己理解的创造性和深刻性,只管去庸俗地肤浅地理解就行,那么,后者则主要靠运气了。其实,前者也不容易,一个人并不是想平庸就能平庸的。

这就是语文高考卷的命题和阅卷实情,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你将处在一个两难选择的困境中:一是尽早地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一是把这种复习和训练尽可能地缩短,甚至缩短到高考前一两个月。两种选择不影响最后的考试结果(得分),这是由命题和阅卷特点决定的,我已经说过;甚至,后一种可能还会更好一点。但大多数人对后一种做法缺乏自信和勇气。确实,前一种做法要稳妥一点,而且对学生、家长和学校好交代。这种做法对教师来说也比较轻松,找一些题目做做讲讲就行了,脑筋都不要动,书也无须读,尽量把自己变得平庸,把学生也变得平庸即可:这也正是如今的语文高考想要达到的目的。

这后一种做法,我已经说过,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就是跟学生一起阅读、思考、讨论吗?不就是读读、想想、写写吗?有人说,我读得多了,想得深了,反而不能适应那种平庸的考试了,怎么办?确实有这样的尴尬。但是,不要怕!我们不是留下一两个月进行应试训练了吗?这一两个月时间就是让你去暂时适应一下那种平庸的考试,让你明白: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原来这样答就可以了,行,我知道了,呵呵,哪里需要两个月?两个星期就足够了。于是,你把“高考试卷汇编”之类的小册子扔到一边,拿起还没有读完的《百年孤独》,去追寻俏姑娘雷麦黛丝的升天之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