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甲炳 2014-05-11
 

        三焦是有其位置和功能的的,并且上中下三焦分别有其各自的位置和功能。

 

一、上焦的位置与功能

        (一)上焦的位置

        上焦不是一个容器器官,而是一个多分枝的管道器官,它起源于胃腑的上口,向上穿过膈肌,循行于手足太阴经的循行路线,并且联络手阳明经,下注足阳明经,与四条经脉发生着直接关系,并且在其从胃上口起始后顺着食管向上至咽的循行过程中,发出分支布散胸中,假如把“胸中”理解为心包络的话,那么它就与五条经脉发生着直接关系。正如本篇所言:“上焦出于胃上口”,“循太阴之分而行”,“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上至舌”,“走腋”,“还至(手)阳明,……,下足阳明。”它的形态特点,决定了它的功能特点。

        (二)上焦的功能:

        上焦的功能就是运行营气、卫气。中焦产生的营气,下焦产生的卫气,都需要通过上焦输送、运行、敷布,它就像一个淋浴器,先把营气和卫气输送到高处的多条经脉,在高处的多条经脉又像淋浴喷头一样把营气、卫气布散到各个部位,因此,就有了“上焦如雾”的形象说法。

二、中焦的位置与功能

        (一)中焦的位置

        中焦和上焦一样,也是从胃腑出来。它和上焦不同的是,它是从上焦的后面出来。出来以后到了哪里?没有明说。但是,根据本篇全文理解,是到了上焦,因为它要通过上焦把水谷精微之气(营气)和津液输送到肺脏,化生为营血,奉养周身。但是,中焦实质的理解,又不能认为它就是上焦后面从胃腑出来到上焦这一小段,因为这一小段的作用仅仅是把水谷精微之气和津液输送到上焦,却不能完成中焦的其他工作。中焦的其他工作靠谁来完成?靠胃腑。这里说的胃腑,是解剖上的胃腑。也就是说,解剖上的胃腑,同时具有功能上的胃腑和中焦的功能。也可以理解为功能上的胃腑和中焦都是在解剖上的胃腑实现自己的功能、完成自己的工作的。所以说,中焦的解剖形态包括了胃腑和上焦后面从胃腑出来到上焦的这一小段两部分。正如本篇所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中焦”和谁“亦并胃中”?和胃腑。正因为中焦和胃腑同时在“胃中”,所以才说“中焦亦并胃中”。

        (二)中焦的功能

        中焦的功能是,分离饮食水谷中对人体的有用物质和无用物质:饮食水谷进入胃腑,经过胃腑的腐熟,中焦开始对其进行分离,把对人体的有用物质——也就是水谷精微之气,和人体需要的水液——也就是津液,与对人体无用的物质——也就是糟粕,和排泄糟粕所需的水分以及多余的水分分离开来。把前者输送到上焦,成为营气、营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所谓的:“营出于中焦”,把后者传输到下焦,继续分离。正如本篇所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因为饮食水谷到了中焦的时候,是经过胃腑腐熟以后的形态,所以就有了:“中焦如沤”的形象说法。“沤”即腐熟也。现在我们也把腐熟的过程,称为:“沤一沤。”

三、下焦的位置与功能

        (一)下焦的位置

        下焦是从回肠别处,注入到膀胱。正如本篇所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但是,下焦的形态位置却不仅限于从回肠别出到注入膀胱这一段,这一段所能够完成的仅仅是把溶于水的无形糟粕与人体多余的水分输注于膀胱的工作。而下焦“济泌别汁”,分离有形糟粕与无形糟粕的工作却是在“别回肠”以前进行的,所以,实质上下焦在形态位置上是包括着回肠和别出回肠至注入膀胱这一段的。

        (二)下焦的功能

        下焦的功能是把从中焦传输下来的糟粕继续进行分离,包括两个方面:

        1、从中焦传输下来的糟粕中再次提取对人体有用的物质,把它们与水液一起进行气化形成卫气,输送到上焦。这就是所谓:“卫气出于下焦”。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输送到上焦,本篇没有具体论述。

        2、分离有形糟粕与无形糟粕,把溶于水液的无形糟粕和多余的水液一起注入于膀胱,从尿道排出体外;把有形糟粕传输到大肠从肛门排出体外。这就是所谓:“济泌别汁”。

        因为下焦具有排泄水液,固化大便的功能,所以就有了:“下焦如渎”的形象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