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式旗袍 姑苏灵魂之影

 苏迷 2014-05-11

 

【摄影作者:小冰琳Binly】

   苏州美,美在古典的气息,美在桥畔与水的结合。如同女子手中弹出的筝曲,文人心中的一首情诗。若是把苏城比作芊芊婀娜的姑娘,那么旗袍便是她血液中流淌的灵魂。苏式旗袍体现的是骨子里的美,有的古典婉约、有的灵动俏皮、有的艳如牡丹,也有的妩媚绚烂。
 

   如此斑斓多彩的苏州,并非用艳丽的而得以冠名,更多的素雅中萌生的淡然让人心动。那起伏的丘陵郁郁葱葱的树林,芬芳娇柔的花骨以及粉墙黛瓦、流水人家。曼妙的身姿,古典中透露着高贵的气息。步伐轻盈,玲珑有致。青葱玉指撑起油纸伞,从桥上走过,就如同行云流水的字画。

   指尖游走,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其实旗袍就是画中的江南,它一一向世人展开,却很少人读懂它。
 

   那矗立的高领,边幅在喉口处,与脖颈贴合的完美!多一分紧凑逼人,少一分松垮无力。就像苏城里的桥梁,古朴中带着优雅,篆刻了古人才华和艺术的结合。桥上的花纹,一刀一瓣就像绣娘缝制的边花,盘扣辗转轻扭,将锁骨处与肩膀遮掩,又像是桥下的流水,将鱼儿护在怀中。
 

   河流中,鱼儿游走。两岸垂柳依依,依附在河岸两旁,岸边的护栏相扣,如同曲线柔滑的手臂,将整个身躯承托。让人不禁想起了枫桥,它古朴却入心的模样。老城墙经历千年不倒,一直望着桥的一旁,似乎就在等着那位从桥边走过的江南姑娘!(盘门景区)
 

    旗袍加身贴合紧密,走在古老的石子路上让脚尖与石子擦肩,留下一道浅浅的印记,停下身躯,看着已经逐渐走远的那座城门。凝思后似乎想起了多年前我们是不是也曾这样相遇过?往事从脑海浮现,在岁月的沉淀下,成了一杯浓而不烈的酒。只是,我舍不下品尝的心,也无法拾起当年的那份情,就让它随着浓郁的历史长河一起流走……

    就好比旗袍上每一道笔画,每一寸针线,细腻的游走着,将周围填充完整直至完美展现。在山塘的戏楼上台下迷离的听着一句句故事开场。台上说书人敲起案板,手指奏起琵琶唱着这吴侬软语《笑中缘》,只是,这笑着的是哪一份缘?(山塘街古戏台)
 


   脚步停下,凝眉处有层说不清的水雾,直至日暮西归,月上柳梢头……
 
夜月降临,将步伐移向平江的古道上,看着藤蔓偷偷的爬上墨色的老墙,红色的雕花窗里透着一丝暖光,一股江南诗画的气息,流露而出。它虽从未说过故事,却已是写满故事的诗章。默默的立挺在那里,即便是夜幕丝毫没有掩去它的面容,反而将另一层美妙刻画在悄然而至的夜晚,刻画在这书写着千年章程的姑苏。(平江古街)



 腰肢两侧的纹路晕开,与肌肤贴合,散发着高贵典雅的气质,使柔滑的丝绸与雪白的肌肤相映撑,古典与现代相融合,不偏不倚的刻画的姑苏的灵魂。

   忽然想起张爱玲所说,旗袍是暧昧的,每个女子都深深的爱着它,无人能抵挡的住它的魅力。就好比金鸡湖将都市融入,好比山塘、平江将古典的血液融入,旗袍与苏州文化灵魂的融入!它可以惊鸿绝艳,也可以温婉如水,却又美的庄重,将都市的浮躁逐渐化去,让古典与现代在乾坤中游走,却毫不突兀。


 
  有人说,旗袍的语言是水,就如同女子的心灵。它的一针一线书写的不只是本身的柔美,秀丽。更是姑苏这千年沉淀的韵味和端秀。苏州每一条悠长的路、古老的石桥、灵秀的河流、雅致的小屋都与它完美的契合。将吴侬软语的评弹,品着咿呀回响的昆曲,喝着洞庭仙酿的碧罗,将所有的美好印刻在了这里。

   我想,如果时光,是记忆的橡皮。那么旗袍便是姑苏的画笔,亦是苏城的灵魂,逐渐的刻画在了心中的那一本书册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