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美白对虾养殖户警惕“十风险”

 Wmh7316 2014-05-13

卓越提醒您: 

卓越产品忠诚用户成功养殖心得: 

水产养殖管理“八字经” 

    氧:溶氧为核心;       肝:保肝是核心; 

    藻:培藻是基础;       胃:养胃是基础; 

    水:护水是关键;       肠:健肠是关键; 

    底:养底是重点。       鳃:护鳃是重点。 

         

           警惕“十风险” 

警惕肥水风险 

  现象和特征: 

  很多养殖户为了“节省成本”,滥用化肥(尿素、磷肥等),乱用畜禽粪便,或所谓的发酵畜禽粪便,或购买厂家采用畜禽粪便加无机肥混成的有机无机复混肥进行肥水培藻,如此做法有些欠妥,用此类肥料肥水培藻,忽视了保健养苗的安全基础。 

  风险和隐患: 

    滥用化肥肥水,容易使得氨氮超标导致虾苗中毒,降低放苗成活率;还会导致底质板结、泥皮滋生和蓝藻大量繁殖。 

  畜禽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用疫苗、抗生素、消毒杀虫药,致使粪便含高抗性和高致病性的致病菌和高残留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致病菌容易趁虾苗蜕壳活力弱免疫力低侵入虾体,从而引发病害。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残留会抑制对虾的生长或破坏肝脏。促进腐败菌的繁殖,加速底质腐败(耗氧、泛酸、发热、发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生成超标),泥皮、青苔、蓝藻、丝状藻生生不息,主要都是这类肥料导致,须加防范。我们跟踪浙江、台山等地,近年来养殖不理想,经了解,有不少养殖户为了节省成本,直接投放粪肥,有不少厂家一直采用粪肥作原料发酵生物肥料以致埋下隐患。 

  对策和措施: 

  产品鉴别:畜禽粪便做成的肥料有明显刺鼻的氨臭味,开袋后一闻便知,慎用。 

产品推荐:酵素钙肥、六抗培藻膏、硅藻膏、藻健康、藻幸福、绿藻源等产品,以保证安全为前提,精选原料,化肥含量极低或不含化肥,不含畜禽肥料,味香,可放心使用。 

警惕换季风险 

现象和特征: 

  “清明”时节,冬春换季,风和日暖,但温差变化大;“白露”时节,夏秋换季,阳光紫外线减弱,温差变化大。适宜的气候适合病毒和病菌的生长繁殖。而池塘的养殖对象因换季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出现应激,免疫力因此会明显下降。 

  风险和隐患: 

不积极主动的做好防抗应激和病毒预防工作,势必会造成病毒流行扩散,养殖对象发病排塘。 

对策和措施: 

  稳定水质:根据气候变化(风向变化、温差变化),稳定藻相和水质。适时适量的追肥(按每亩.米将六抗培藻膏800克、特力钙800克混合浸泡3~5小时后配降解灵250克全池泼洒),防止发生应激反应。 

  预防疫病: 

  泼水:按每亩.米将活性蒜宝250克、本草大康250克混合泼水,每5~7天1次。 

  保底:每亩.米用六控底健康200克泼水,每5~7天1次。 

拌料:每公斤饲料添加清源、活性蒜宝、健长灵、酶解多糖各10克混合拌料投喂,每天1次。      

警惕用药风险 

现象和特征:生产厂家多,市场秩序乱,用户选药难。 

  风险和隐患: 

  盲目使用化学消毒剂:会导致藻类死亡缺氧,引起重症浮头(应激、中毒、缺氧综合症),甚至会出现频繁使用不同成份的消毒剂,其化学成份在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直接药害养殖对象的肝脏和肠胃,诱发病变。 

  盲目使用抗生素:会增强耐药性,降低免疫力,损肝伤胃肠,且抑制养殖对象的生长。 

  盲目选用低价投机的产品:耽误预防治疗,造成想节省成本却赔了老本的后果。 

  对策和措施: 

  无论是水质还是底质出现问题,无论是处理病毒、菌害还是虫害,养户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先保养殖对象“虾”的安全。如果水质、底质处理好了,虾却出问题了;或者病毒、菌、虫被杀死了,虾也中毒或被杀死了,这些都绝非我们所希望的结果。所以始终将“养护”理念贯穿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根据天理(气候环境),水理(池塘环境),生理(体内环境),药理(用药环境)合理用药,以预防为主,确保养护好外环境:氧、藻、水、底和养护好内环境:肝、肠、胃、鳃,增强体质,代替盲目的用药治疗。 

  观察一周以来的藻相、水质、底质和养殖对象的状态变化,追溯起因。分析一周以来的用药记录。寻求可信的服务通道进行交流沟通,制定拯救措施。不盲信技术服务,不盲目使用药品。加强细节管理,防堵细节漏洞,以防为主,以养代疗。 

警惕种苗风险 

  现象和特征: 

  苗场多、苗种杂、苗价乱。 

  风险和隐患: 

  有苗场为了追求出苗率,采用高温育苗和抗生素育苗,此苗通常给人以成活率高的假象,但养到中后期易出现规格不整齐或者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的“老头虾”,或者免疫力低,发病率高,排塘率高等严重后果。以次充优欺骗养殖户。 

  对策和措施: 

  了解苗场老板的人品、口碑。选苗时,找有经验的人帮忙,共同观察,共同鉴别。原则上以品牌苗(跟踪服务能力强的厂家生产的,壳身亮、活力强、肝肠胃健康、抗应激能力强的苗)作为首选。 

警惕调水风险 

现象和特征: 

  受气候变化、底质变化、管理失控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倒藻、清浊、浓浊、红浊、酱浊、白浊、黑浊等危险水色,受此影响,养殖对象随即出现应激减料、活力减弱,空肠空胃、伏边游塘等,遇到类似问题,多数人选择调水,殊不知此时调水是有风险的。 

  风险和隐患: 

  水质突然变坏,虾的第一反应就是应激,如果此时采取生物制剂或化学制剂(类似絮凝剂)强化调水,则会使养殖对象产生次生应激,从而加重应激反应,致使活力和免疫力进一步下降,致病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类似情况,很多时候,都会出现水调好了,虾却病了的情况。 

    对策和措施: 

  步骤1.净水除隐患:上述危险水质均暗藏隐患(致病源、有毒和有害物质),可采用百安威或绿康露(经改性后无刺激、无毒副作用,既可改善水质,又可抑制病原,还可保养殖对象安全的产品)进行水体泼洒,降解、氧化、抑制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以达到改善底质消除隐患的目的。 

  步骤2.解毒养水抗应激:藻类死亡有毒,水质变坏诱发应激,使用百安威或绿康露2天后,用解毒超爽(每瓶用2~3亩.米)全池泼洒解毒; 2小时后,按每亩.米将六抗培藻膏800克、特力钙800克混合浸泡3~5小时后配降解灵250克使用进行养水。 

  步骤3.稳水保健康:待水质恢复,虾健康恢复稳定后,再适时适量使用微生物制剂(注意高温季节使用微生物制剂,宜少量多次)稳定水质,从而促进养殖对象可持续的健康生长。 

  特别提示:当出现泥浊水时,养殖户会感到紧张和慌乱,病急乱投医,用不可取的方法来处理:如采用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铵、明矾等)吸附沉降,这是典型的治标坏本的做法。水体中的有机颗粒沉积塘底,会加剧底质的腐败耗氧,底质腐败的过程中会产生系列有毒有害物质,对虾的主要生活区是塘底,用絮凝剂沉降法处理浊水实际上是对对虾根本生活区域环境的破坏,极具风险得不偿失。 

  特别建议:上午按2亩.米用1包解毒浓浊净配5公斤沸石粉干撒;中午用解毒超爽解毒,1瓶用3亩.米;然后按6亩.米将1桶六抗培藻膏+1包黑金神+2包粉剂活菌王浸泡一个晚上于第二天上午全塘泼洒,三天后水色肥爽,不再浑浊。 

警惕服务风险 

 现象和特征: 

  “强化服务、利惠用户”本是好事,但盲目服务,就会给用户带来风险。目前,到塘头的服务人员川流不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令人堪忧。 

  风险和隐患: 

  “唯卖药而服务”的服务行为,有可能导致不用药还好,用药后糟糕的现象。 

  对策和措施: 

  访口碑,选品牌——心里有底 

  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摸技术服务者的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了解服务的技术内涵和可操作性 

  多厂家电话咨询服务——比较鉴别,择优选用 

海南卓越历经多年实践,总结了独树一帜的技术服务问诊“八字法”:问、听、看、思、诊、方、访、结。 

警惕投喂风险 

现象和特征: 

  图省成本:用投机取巧,原料次、工艺配方差、营养差、适口性差,诱食性差、质量差的低质料。 

  图省时省事:忽视安全喂料,夏天,高水温、高密度、高投饵、高排泄、高残留、低气压、低溶氧的状态下干料投喂。 

  图省心:忽视气候变化、藻相变化、水质变化、底质变化、潮汐变化、生理变化(蜕壳、病疫)等因素的影响,不懂视情况减料或停料,而习惯于盲目的定时喂料。 

  风险和隐患: 

  投喂低价低质料:适口性、诱食性差,营养差难消化,“老头虾”长不大,免疫差病易发。 

  高温时节,投喂干料,饲料沉入塘底吸水耗氧,特别是所吸之水是塘底的“聚毒”污水(水中含有病毒、病菌、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甲烷、各种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成份),对虾摄食被重度污染的饲料而导致各种可能的病害发生。 

  忽视气候、环境、生理变化,盲目投料,会导致饲料污染、水底恶变(底质腐败、底质泛酸、底质发热、pH值不稳定,各种有害生物和有害物质的产生),诱发应激反应和各种病症,从而增大了养殖风险和养殖成本。 

  对策和措施: 

  选用品牌料,多年来大多数养殖户认可,口碑较好厂家生产的饲料。 

  警惕“病从口入”:高温季节喂料前,适量用水配合营养型的粘合剂如金氨基或粘合剂,将饲料包裹后投喂,既可避免粉料浪费,还可起到诱食作用,更可减轻或避免底部“聚毒”污水污染饲料,保证喂料安全。 

  排毒解毒:泼洒解毒超爽(每瓶用2~3亩.米),每5~7天1次; 每公斤饲料添加清源10~15克投喂,每3天1次。 

  低气压、闷热、台风、阴雨、水质变化、底质变化、pH变化、风向变化、蜕壳、发病、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超标时应减料或停料,宜采取防·抗应激(按每亩.米将降解灵250克、高稳C250克和葡萄糖1000克三合一混合泼洒)、解毒养水(按每亩.米将六抗培藻膏800克、特力钙800克混合浸泡3~5小时后配降解灵250克使用。) 

  此时养护底质不宜使用生物底改,宜选用六控底健康防控底质腐败。 

警惕溶氧风险 

现象和特征: 

误区:不注重藻相培植,水体溶氧量低;不注重水质和底质的养护,导致腐败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一旦缺氧,立即大量使用各种化学增氧制剂作为外源氧补充。 

风险和隐患: 

藻类老化或死亡,有害藻(特别是蓝藻、甲藻、三毛金藻)泛滥;水质和底质恶化,大量耗氧,寄生虫和病毒、病菌大量繁殖;并由上述原因引发重症浮头(缺氧、中毒、应激并发症)时,大量使用各种化学增氧剂,养殖对象严重泛塘,死亡加剧。 

对策和措施: 

培植氧源,“氧”是水产养殖的命根子。实践证明:水产溶氧70%以上是通过有益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培育优良的藻相,就是培植氧源。 

防止藻类应激或老化死亡:低气压、连绵阴雨、风向变化、温差大、底泛酸、底发热、底发臭、乱用药、乱投喂等都会导致藻类死亡。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当得知上述天气信息时,提前2~3天适量追肥(按8~10亩将六抗培藻膏1桶、特力钙1包混合浸泡3小时后配降解灵3包全池泼洒)。 

尽量减少底部有机物的耗氧(有机质的腐烂至少要耗掉总溶氧的50%以上),定期用六控底健康或得立康防止底质腐败。 

一旦发生缺氧、浮头现象,立即按2~3亩泼洒降解灵1包+离子对钙1瓶,切勿用化学增氧剂。 

警惕蜕壳风险 

现象和特征: 

正常蜕壳:苗期蜕壳频繁,一般30~40小时蜕壳一次,中后期蜕壳有序,农历初一和十五前三天后四天受潮汐影响而蜕壳。 

应激蜕壳(非正常蜕壳):气候、环境的变化,用药、换水等都会刺激蜕壳。 

风险和隐患: 

养殖高密度,水质高污染,钙、镁等微量元素缺乏或被严重污染,致使藻相和养殖对象缺乏微量元素,高温、低压,有机物腐败等会导致溶氧低下。受此影响,会出现蜕壳不遂、软壳、甲壳溃疡等病症。如蜕壳时间长或软壳时间长,会使养殖对象体能消耗怠尽,活力免疫力同时下降,继而容易引发细菌性和病毒性的发生,如:冒底偷死、肝肠胃病症、红体白斑病症等,经跟踪了解,很多都是蜕壳时留下的后遗症。 

对策和措施: 

在虾正常蜕壳前3~5天,按每公斤饲料添加清源、离子对钙、酶解多糖各10克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投喂3~5天。 

临近蜕壳傍晚,按每亩.米将降解灵250克、离子对钙250克、葡萄糖1000克三合一混合泼水,连用2天,每天1次。 

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加强细节管理,防止水底恶化。天气变化前后、排换水前后、抓虾前后、均应做好防应激准备:按每亩.米将降解灵250克、虾蟹多维250克、酶解多糖250克混合泼水。 

  警惕改底风险 

现象和特征: 

1.养殖过程中,随着投喂量增加,残料和排泄物越来越多,塘底的负荷逐渐加大。如不及时采取正本清源的措施进行处理,造成底部严重缺氧(有机质的腐烂至少要耗掉总溶氧的50%以上)。 

2.关于底改产品的选用,养殖户易被概念的炒作所迷惑。如增氧型底改、清凉型底改、解毒型底改,大多是以低质石粉为材料做成的吸附型产品,用户只是凭表面直观感觉判断其作用效果,如用了这类产品后表面看起来水中的悬浮颗粒少了,水清爽了些,殊不知这些悬浮颗粒被吸附沉积到塘底,会加重塘底的“负荷”。 

风险和隐患: 

1.塘底有机物耗氧严重,容易发生底部泛酸、发热、发臭、腐败,滋生致病原,引起虾浮头、爬沙、伏边、游塘、抽筋、跳塘等应激反应,特别是弧菌在这种恶劣的底部环境下容易大量繁殖,使对虾活力减弱,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交叉感染,容易暴发细菌性与病毒性并发症疾病,如:黄鳃、黑鳃、烂鳃、烂眼、断须、烂尾、肠炎、红体等病症。 

2.概念性底改治标坏本,这些底改用得越多,鳃病、肝脏、肠胃坏死等症状不仅得不到控制,反而会越来越严重!所以使用产品时,理智的选择是关键,不要被“概念”迷惑。否则用了产品,花了成本,效果却大打折扣。 

对策和措施: 

1.走出养殖前期底质不脏的误区:很多养殖户认为养殖前期投料少,底质不脏,不要改底,其实是错误的。虽然前期投料少,但藻类不稳定,藻类经常大量死亡,沉积塘底,形成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同时,早造虾,养殖水温低,虾多潜伏在池塘底部,而池底正是寄生虫、病原菌和有毒有害物质最集中的地方,对虾长期潜伏池底,极易产生慢性中毒和感染病害。所以说前期底质养护改良不容忽视。建议肥水起水色后,每7~10天用1次六控底健康和粒粒神全塘抛洒。 

2.养殖中后期:随着剩余饲料、粪便、动植物尸体的日积月累,更应清理底部隐患。定期交错使用六控底健康与活菌制剂新活菌王、粉剂活菌王(或复合微生物底改如黑金神),既可避免底质腐败产生很多有害物质,还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将有害物质转化成藻类的营养盐供藻类吸收,促进藻类的生长。增强藻相新陈代谢的活力和产氧能力,稳定正常的pH值和溶解氧。实践证明,采取上述措施处理行之有效。反之,我们不注重改底,任塘底的有机物腐败,前面所讲的底质腐败的危害,就会毫无疑问的发生。特别提示: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耗氧是暂时的,是可以防控的(补充外源氧),是变害为益(有机物通过生物合成,可转化成促进有益藻类生长的营养盐)。但有机物腐烂耗氧是长期的,是极其有害的隐患,是致病源。 

3.气压低,闷热无风天:白天泼洒降解灵和特力钙,防止应激和缺氧。一般情况下,凌晨1点至早晨7点为池塘溶氧量的至低期,晚上9点左右泼洒降解灵、粒粒神或纳米氧比较好,纳米氧能从源头上解决养殖池塘溶解氧低下的问题,降解灵、粒粒神通透水体,增强水体的活性。当池塘溶氧量处于至低期时,应适逢其时恰到好处的补充外源氧。中后期改底每7~10天进行一次;高温天气(水温超过30℃)每5天1次,但底改产品用量稍减,即少量多次,因塘底水温偏高,有机物的腐烂要比平时快2~3倍,所以使用改底产品应少量多次,遇高温低压天气,建议用六控底健康和粒粒神改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