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电的制造转摘

 隐士的书屋 2014-05-13
     既然人体有生物电(经气、真气)存在,又有流通生物电的网络(经络),而且还有生物电的用户(细胞),那就肯定,必然还会有生物电的制造源,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供-—需一条龙配套,否则的话,整个网络供需系统就会出现缺环而不完整,于是经气会成为无源之水,经络会成为无本之木,也是说,如果脱离人体生物电的来源来谈论经络和经气,等于失去了根本,永远也不能自完其说。Zy
  人体中存在有生物电,是古老中医和现代西医的致认识,但人体生物电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在这个问题上,古老的中医和现代医学则有着不同的认识。N-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中每一个生命细胞都是一台微型发电机,所有人体细胞发出的微弱生物电流,经过汇集,形成遍布人体的生物电。I
  细胞发电的原理:每个细胞都有完整的细胞膜,细胞膜有两层脂肪分子,细胞膜内带电离子必须通过离子通道,才能穿过细胞膜,在平时,细胞膜内钾离子多,细胞膜外钠离子多,于是细胞膜内外之间就产生电势差,这就是膜电位,膜电位形成细胞膜外带正电,细胞膜内带负电的势态,一旦受到刺激或发生兴奋,细胞膜通道即被打开,细胞外高浓度溶液会流向细胞内,于是就产生动作电位,制造出电位波向周围扩散,形成电流。2X*N
  现代医学对人体生物电产生来源的认识,有实验室的证据支持,应该是科学的结论,但细心思考,又总觉得它也存在有不能解释的地方,比如说,每个细胞产生的电是非常微弱的,心脏细胞产生的那一丁点微弱生物电,能够源源不断地满足心脏强大运动力的需要吗?又比如,大脑在思维的时候,在不断地消耗生物电,不论怎样看,脑细胞所制造的微弱电流,根本就不能满足消耗量,还有,有在高强度劳动时,人需要消耗大量的生物电,用来满足肌肉运动的需要,这大量的生物电被消耗后,肌肉细胞能够快速地制造满足需要的生物电吗?由于在实验室的研究中,没有证据证明细胞拥有能够有快速发电的能力,这就不得不令人疑问?这些用电大户们,要从何处补充那大量消耗的生物电用量?]hr6
  可能有人说,全身生命细胞所发出的生物电,难道还不能补充局部器官的大用电量吗?按道理,如果以全身细胞所发出的电,应该可以完全满足个别用电大户的需要,但要明白到,全身细胞制造的生物电,是不可能被个别用电大户所垄断的,因为人体的各个器官和各种组织也需要依靠生物电来运作,当每个器官,每种组织都要消耗自己制造的生物电时,那么维持心脏不停地跳动而所需的生物电,要从哪里补充?大脑在长期间思维时所耗的大量生物电,又要从何处补充?体力劳动时,又如何满足需要?至于耗电大户从什么地方补充生物电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连想都未曾想过,一旦提出,又会成为难题。Lxy]
  中医对人体生物电的制造来源,又有另外的一番解释,中医发现,人体内有一个完整的发电器官,专门负责制造真气(即经气、生物电),真气通过经络网络系统的定向流通,最后将真气注入到每一个生命细胞之中,并且源源不断地为细胞补充在不断消耗的生物电。h
人们可能急切地问,人体的发电器官是什么呢?又怎样发电的呢?中医有可能知道生物电的制造原理吗?\*v
人体的生物电源器官:N6
  古老的中医早已明确地提示,肺脏就是人体的电源。对肺脏是人体电源的认定,可能又是大大出乎于人们的意料之外,肯定有人会提出疑问:中医理论中有说过肺能发电的吗?有提到过肺是人体电源的吗?可以说,直接地指出肺是人体发电源的说法,在任何中医书藉中都没有,但说明肺脏是人体中发电电源的意识,隐蔽地说肺脏是电源的意思,却在中医经典中大量存在。S(K4}/
  请看《黄帝内经》的记载:“诸气者皆属于肺”,“肺者,气之本”,“肺主气”,中医理论对“肺主一身之气”的认识,就出自《黄帝内经》,应该注意到,中医所说的这个“气”,是一个广义的气,或者说是一个概念性的气,其内容包括真气(经气)、呼吸之空气、营气、卫气、宗气等等,中医明确地肯定,人体内所有的气都由肺来管理,故有“诸气者皆属于肺”的结论,同时,也认定有的气是由肺制造,故有“肺者,气之本”的认识。r?ZjNO
  经气是广义“气”范畴中的一种具体性的气,是在人体经络中流动的生物电,中医认识到,这些在经络中流动的气,就是以肺气为本源的气,也即是由肺脏制造出来的气,流入各条经络后,成为不同经络所拥有的气,这样的解释在《医学实在易》说得最清楚,书中特别地指出:“气通于肺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 如果用现代的认识来解读《医学实在易》这段话,其意思就是:在脏腑和经络中流通的生物电,全部都是来自肺脏生物电的分发,直接地说,肺脏是所有脏腑经络生物电的供电源。.$
“肺主气”,“肺者,气之本”,中医用一种古老的语言,用一种笼统性的综合化说法,很用心地告诉人们,肺就是制造人体生物电的器官,是人体中的发电机,但是,中医对人体生物电来源的表述,不容易被人理解,人们往往觉得,“肺主气”和“肺者,气之本”之说,是在说呼吸之气,说肺脏在主管呼吸之气运行,是人都明白,但有谁还想到,这些话中,还有另类的意思?人们往往只被表面显示的现象所蒙蔽,而不明白它内中另有乾坤。W_.mtg
人体制造生物电的方法:Ub~?*
  肺脏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制造生物电的呢?其原理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这样重要的问题,在中医典藉没有发现一丁点的直接性说明。在人体这个特定环境中,肺脏最有可能性的发电方法是什么呢?要解开这个难题,现在只能从肺脏的功能和作用上探索,经过分析研究,发现人体发电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大自然的启示,空气磨擦发电,另一种是《黄帝内经》的隐约提示,生物原料发电。6%i>
  摩擦发电:摩擦发电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呈现出带负电荷,而另外一个物体会得到多余的电子,呈现出带正电荷,这种以摩擦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称为摩擦起电。$T(
  肺脏是怎样进行摩擦发电的呢?是呼吸的气在摩擦发电。从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吸进的空气和排放的废气都是由肺脏来处理,这两种气对比,体现有这样的特点:$#p%u/
  一、呼出的废气为高湿度的气,而吸入的新鲜空气为比较干燥的气,两者形成湿度差;Z reOF
  二、呼出的废气温度比吸取空气的温度高,两者温度不同,自然地形成温差;f=Ny0c
  三、吸取的空气为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氧气,而呼出的废气则是则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组成的二氧化碳气,两者有不同的质量;v|UK7C
  四、吸取的空气由外而内,呼出的废气则由内而外,双方的运动方向相反。)Y
  将以上特点综合,就会得出这样的认识:两种不同质量,不同湿度、不同温度的气,在肺脏中以相反的方向运动,造成在分子水平的相互摩擦,摩擦后制造出正负电荷,当正负电荷转移在肺脏细胞后,肺脏就成为了一个电池,而源源不断的呼吸运动,就是在不断地为电池充电。i1TMUD
  呼吸运动中的气体摩擦,能不能发电?可能有很多人带有疑问,如果不太相信的话,不妨看看大自然的演示,人们都知道,在雨天,经常会带有雷电,自然界的雷电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现代科学认为,雷电的产生,是云团内浓密的大气运动所为,云团内热空气上升,与高空中的冷空气发生垂直方向的热力对流,强烈的对流运动造成气体发生强烈摩擦,摩擦形成带有正负电荷的小水滴,当空气中的正负电荷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电荷值时,就会在不同极性的云团之间形成电场,电场成为产生雷电的基础。j+d
  自然界雷电的发生,和呼吸发电有相同的基础,产生雷电的云团中,有两种不同温度的气流,不同温度也就形成不同的质量,双方有不同的运动方向,有相互间发生摩擦的事实,既然自然界中的空气对流摩擦能够产生电,人体的呼吸的空气对流也必然会产生电流,因为两者的发电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人呼吸的气量比较少,运动速度比较慢,所产生的电荷也比较少而已。'6No<
  空气摩擦发电,只占人体用电量中的一小部分,它仅仅能满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量。%tFa
生物发电:人体生物电的最主要来源,还是靠以生物为原料发电的方式。p
说肺脏利用营养物质发电,有什么证据可能证明昵?证据在《黄帝内经》中隐藏着。《黄帝内经》曾经提示过生物原料发电之理,它就是“血为气母”,至于血是怎样成为气之母的,则没有详细的解释,虽然《黄帝内经》没有解释清楚生物原料发电的原理,但人们可以从现代科学找到这个问题的解释。 er)
  据报道,美国密苏里州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这种电池实际上使用从软饮料到树叶液等多种糖类作为原料,其供电时间是锂离子电池的3-4倍。e
  糖能发电,有什么启示?应该看到,在人的食物中,广泛地有糖类存在,在人体的血液中,也有糖存在,糖是人体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既然血液中含有糖,而且血液又大量地流经肺脏,在肺脏内进行气体交换,那么肺脏会不会利用血糖进行发电呢?确实是有这么回事。!SLv
我们说力气,为什么力和气关系这么密切呢?原因是,力由肌肉的运动产生,而生物电则是刺激肌肉运动的动力,当一个人发生饥饿时,力就会下降,而一旦吃饱后,力就马上恢复,可见食物和力量有密切的关系,它间接地证明,营养物质是制造生物电的重要原料。V=
《黄帝内经》说:“血为气母”,为什么血会成为生出气的母?不是说“气为血帅”吗?怎么反过来又变成“血为气母”了呢?长期以来,“血为气母”这个说法,令很多人不能明白其中真正原因,即使有这样那样的解释,往往带有牵强附会的嫌疑,要么是说得玄虚,要么是不能自圆其说,但用原料发电的原理来解释,就会洞悉天机,此话点明:人体的生物电是由血液中的物质生化出来的。j
  现代医学证明,血液中流动着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按照“血为气母”的说法,是血液生化出了生物电,血液是怎样生化出生物电的呢?只能说明血液中的营养被利用,被利用来制造生物电,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血液生化出了生物电,用现代的认识来说,就是营养物质发电。o|a0Mr
人体中营养转化出生物电的具体过程和原理是怎样的呢?现代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物原料发电,就是利用人体中的营养物质为基础原料,经过生物催化剂的氧化作用,将富含电子的物质(营养物)转变成含电子少的物质(代谢产物),从而产生化学能电荷,形成电流。原料发电有一个好处,它不损害原有原料原有的营养价值,只是在营养被吸收利用的过程中,同时又制造出电流,可以说这是一种高效优质的理想发电方法。    1hV
或者认为,即使是血液中的营养生化了生物电,但也不能证明它一定要在肺脏制造,在血液流通的所有地方,不也同样可以制造么?不可能,《黄帝内经》已经明确地定下“肺主气”这一要点,也是说,原料发电的地方,必然要在肺脏之中,而不可能发生在肺脏以外。`
  “血为气母”必然要在“肺主气”的范围内进行,证明了肺脏有以原料发电的机制存在,同时也解决了食物与力气的相关原理。e/?
   当明白到肺脏就是人体的生物电源后,就可以从中医理论中认识到人体生物电流的运动,肺脏制造出生物电后,通过手太阴肺经,将生物电传送到各个脏腑和各条经络中,再经由经络网络的分支,源源不断地将生物电传送到每一个生命细胞之中,也是说,每一个生命细胞都从经络网络中取得生物电,以补充不断的消耗,人们发现细胞携带的生物电,其实是细胞从经络上获取的电荷。-~e;
当生物电从肺经流出到其他经络后,经过各脏腑的调整,将各脏腑的信息调入生物电中,再由脏腑控制其沿着经络散布到控制面,一方面沟通信息,另一方面补充电能,这些携带脏腑信息的生物电,也成为了各脏腑的经气。 _
中医能够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发现人体的肺脏是一个生物电源,发现人体利用呼吸发电和利用营养发电的秘密,这确实是一个神奇,但不管怎样,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的蒙昧时代,就有这个本事,而且,在中医的理论中,还留下了不少有关生物原料发电的相关知识。V~/
  在中医的实践中,对于气虚患者,常常会采用“健脾补气”的方法,既然中医理论中明确指出“肺主气”,为什么补气时要去健脾?为什么不去采取健肺的方法?按照常理,生物电由肺脏制造,如果出现生物电不足的情况,必然要从它的制造器官中找问题,为什么偏偏不从制造器官中找问题,反而要到一个并非制造生物电的器官中解决问题?+v7.
  可能有人会说,土为金母,虚则补其母是中医的治疗法则,其实,虚则补其母的法则是一种很抽象的解释,金虚补土的具体原理要点,还是生物原料发电这个基本问题,血液是营养的运输载体,不是营养的制造体,按照中医理论,决定人体对营养吸收的器官是脾脏,没有脾胃对营养的吸纳,血液哪来运载?血液没有营养运载,原料电池缺乏原料,又怎能正常发电?说白了,健脾补气的治疗法则,实质是要通过提高脾胃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为原料电池添加更多的原料,肺脏得到由脾脏输送过来的优质高效原料,就必须会增加制造生物电的生产量。cr
  在中医的用药中,北芪、防党、白术、人参等药材有补气作用,这些补气药是怎样补气的呢?长期以来,人们只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言,有人将这些补气药放进实验室进行研究,发现这类药包含有成分非常复杂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有益,但不会有什么补气功能,有人疑问,补什么样的气?靠它来补空气吗?那是笑话,它能补生物电吗?在实验室中没有发现这类药物能够产生异常的电能,但问题是,经过中医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证实,这类药确实有起到补气作用,于是在中西医之间,出现了现代医学证实无,古老医学证实有的对立,这又如何解释呢?Y_Sz[D
  如果将这个问题放入生物原料发电机制中,就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补气药之所以能补气,是指这些药经过吸收后,其营养物质在肺脏能够制造出比其他营养物质要大得多的生物电量,这就是补气的效应,现代实验室之所以不能化验出这类补气药有补气作用,原因是在实验室中,不能营造出一个真实的人体内环境,这是受条件因素局限所造成的无奈,没有模拟逼真的实验条件,就不能做出准确的验证,这就是科学态度,当这类补气药被人体吸收后,在人体这个特定环境内,才制造出补气效应,中医的认识是以人体生命为基础的发现,这是在实验室中不能试验出来的结论。_u`/+
  从发现补气药中明确地显示出,我们的祖先早就已经知道,不同的食物,在其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原料发电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发电量,如果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补气的力度有所不同。=
   营养是制造生物电的重要原料这一点认识,为人们解开了土(脾)生金(肺)的实质内涵,这说明,中医脏腑理论中“虚则补其母”并不是只是玄虚的表达,而是存在有实质性的科学依据,它有着一种支持性的关系,对于这种支持性的关系原理,不能因一时未解,就当成糟粕。y
中医对经气重要性的认识,大大超过对血液重要性的认识,而这一点往往是西医不能理解的地方,从西医的认识中,血液才是生命最重要的东西,根本就不重视什么经气,其实,西医不重视经气,这是认识方面的问题,但实质上,经气还是在西医的治疗中发挥着无名英雄的作用,最明显的事例是对人体失血后的救治。6L
一个患者大量失血后,中医的做法是采用大补气血的药物煎服,而西医的救治就是及时输血,西医的这种处理方法,远比中医方便快捷,能够及时地做到起死回生,人们可能觉得,西医输血只是补血,没有补什么气啊,可见经气在急救中显得并不重要,但有谁真正明白到,在这个输血过程中,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已经被当成为生物原料,参与了原料发电过程?只不过血液的隐性功能作用未被发现而已。rBZQW9
一句“血为气母”的精炼简洁表达,就隐藏了营养物质发电的奥秘,这是现代科学也未能发现的人体奥秘,但古老的中医居然能发现,它完全出乎于人们的想象,老实说,没有一大堆的相关基础知识支持,根本就不可能说出“血为气母”这样的精辟见解。Lv"?
我们的祖先能够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肺脏是人体的生命电源,发现了原料在肺脏发电的现象,确实另人不可思议,为什么祖先们有这样伟大的发现能力呢?这个迷的答案,早就隐藏在《黄帝内经》之中,只是人们不曾留意罢了,可以说,中医对人体生命的结构,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程度,中医理论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