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京防内涝:地下排水系统功不可没

 识世界走人生 2014-05-14

导语: 近日,深圳因暴雨造成城市严重内涝,再次引发公众对城市排水设施的质疑。而在经常遭遇台风强降雨的日本东京,也曾遭遇过较严重的城市内涝,数十年来东京为提高城市防涝能力,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从地面加强渗水到地下增加蓄水,修建巨型地下排水管网。

东京有专门的下水道局负责城市排水建设,且每条管道数据在网上都清晰可查

日本从19世纪末开始修建近代意义的下水设施,也曾因为下水管道系统的落后经常遭遇城市内涝。1962年,东京成立下水道局,专门负责城市排水管道。近年来,为提升排水能力,下水道局每年的预算里仅用于市区下水道建设和维护的费用就折合人民币200多亿。除硬件维护,下水道局从1985年起,用了15年时间,将整个东京的公用下水道埋设状况进行信息化,包括管道的完成图及建设年份、管道物料、管道的位置、深度、尺寸和行水位、沙井的位置及编号等等。这些详细资料统称为《下水道台帐》,并公布在东京下水道局的官方网站上,供公众查阅。

在地面上,包括校园、广场、公园绿地等,东京利用一切空地进行蓄水,分担雨量

除下水道外,东京都内本身就有不少河道可以排水,但东京仍然是几乎利用一切手段增加城市蓄水能力。东京的城市浸水对策要求绿地、停车场、学校操场、楼间空地等高程比地面低半米左右,方便下雨时临时蓄水,对开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建筑要求必须建设500立方米的蓄水池。对城市河道旁的公园,要求人工开挖多功能游水池,以分流雨水。

为了提高地面渗透率,让更多雨水能自然渗入地下,东京改用新透水材料铺设路面

空地一时蓄水能力相当有限,而城市化让水泥等硬化面积阻隔了雨水渗入地面,只能进入城市下水道系统,增大了下水道的压力。于是东京又想尽办法增加地面渗透性,比如改用透水沥青等新材料铺设马路、人行道或其他路面,让雨水可以直接渗入地下,避免在路面汇聚。另外为加快雨水渗漏,还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渗透管等,外面用表面带空的管道,中间灌入砂石,吸收积水,也起到缓冲作用。

东京尤其注重地下蓄水池的建设,其中调节池与下水管道相连,直径可达十余米

因城市空间有限,东京尤其注重地下蓄水池的建设,从80年代起就建设大大小小的地下蓄水池,既有广场、公园、大型建筑物等下方的专门蓄水池,也有包括有数万立方米蓄水能力的地下调节池。这种地下调节池被称为地下河川,属于下水道体系,其实就是用巨大的下水管道做储水用。以东京环状7号线公路地下调节池为例,该调节池位于东京曾经的水患重灾区神田川流域下面,87年动工共建设了15年,前后投入1030亿日元,位于地下50米的管道直径为12.5米,长约4.5公里,蓄水能力可达54万立方米。

为增加分洪能力,东京外围建世界最大的地下管道排水系统,壮观如"地下宫殿"

当东京都本身不足以排出大量蓄水时,将依赖更重量级的分洪排水管道,这个综合性的工程就是首都圈外围排水系统。投资2400亿日元,日本国土交通省耗时14年建成了这个号称世界最大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全长6.3公里,包含5根直径30米、深60米用管道联通的竖井和1个调压水槽,系统总储水量达67万立方米,最高可以每秒200立方米的速度排出洪水。其中这个调压水槽是由59根高18米宽7米的大柱子撑起的一个巨大地下空间,因场面壮观被参观者广誉为"地下宫殿"。

东京还建立起完善的防灾应急系统,通过即时降雨信息系统,居民可随时了解险情

近年来东京的暴雨量呈逐渐增多趋势,因此为了预防无法预测的灾害,东京同时在完善防灾应急系统。比如在东京都内,建设局设置了几十个河道水位和降雨量监测器,数据每5分钟更新一次,还配有详细的解释说明。下水道局1988年投入使用的东京降雨信息系统"东京Amesh",可以模拟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并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当城市突降暴雨,民众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随时了解到险情,还可以通过小区配备的灾情警报系统,进行紧急疏散或避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