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中考文言文阅读·《两小儿辩日》和《晋明帝数岁》

 杏坛归客 2014-05-14

  

   【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
  注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试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及其日中如探汤( ) (2)元帝异之( )
  2.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A.朋帝问何以致泣 B.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策之不以其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译文:
  4.【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 ,
  [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 ,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 。

    【答案】
  1.(2分)(1)热水(2)对……感到惊奇

    2.C
  3.(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2)为什么和昨天的话不同呢?

  4.太阳何时距离人远(近)(意思同即可) 长安和太阳哪个远(近)(意思同即可) 聪慧(意思同即可)

                             (2005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
   【注释】

       两小儿辩日

  1. 东游:向东游历。
  2. 见:看见。
  3. 辩斗:辩论,争论.
  4. 其:代词,两小儿。
  5. 故:缘故,原因。
  6. 以:以为,认为。
  7. 始:刚刚,才。
  8. 去:离开;距离。
  9. 日中:正午。
  10. 初:刚刚。
  11. 车盖:车篷,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2. 及:到,至。
  13. 则:就。
  14. 盘盂: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5. 为:是。
  16. 沧沧凉凉:清凉,略带寒意。沧沧:寒冷的意思。
  17.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18. 决:决断,判定,判断。
  19. 孰:谁。
  20. 为:同“谓”,说,认为。
  21. 汝:你。
  22. 知:同 “智”,智慧。
  23. 笑:嘲笑,讥讽。
  24. 此:这
  25. 为:是[1-2]
  26.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晋明帝数岁

     

    ①“晋明帝”: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这时洛阳被匈奴占领)。
    ③潸然:流泪的样子。
    ④“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
    ⑤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
    ⑥居然:不费力。(另解作: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然,这。)
    ⑦异:对......感到诧异。
    ⑧昨日之言:指“日远”的说法。
    ⑨邪(yé):同“耶”。

【译文】

                   两小儿辩日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晋明帝数岁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