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对冲基金大爆发:天时地利人和都齐了

 成功是什么 2014-05-14
诺亚财富-noahgroup

高净值人士专享的财富管理行业刊物。


如果说,2010年,是对冲基金起步的元年,那么2014年,对冲基金的发展聚齐了天时地利人和,将是对冲物种大爆发的时代。


天时——政府鼓励发展


如果说基金法的修改,使私募基金具有了“名分”,那基金业协会的注册备案制度则使其能够正式地登堂入室。3月以来,共有230多家基金备案。这些备案的公司,可以直接开立股票、证券账户,犹如一个禁锢在学步车里的孩童,突然被允许独自的行走跳跃。而这,正给了私募发展以最好的天时。最让人欣喜的是,证监会采取了“备案制”,对私募发展采取市场引导的手段,放开其自由竞争。只有充分竞争的行业,才会是发展最快、竞争力最强的行业,典型的莫过于家电行业。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对冲基金的大发展。如果加以演绎的话是这样一个过程:投资的本质目的是控制风险的情况下,赚更多钱;


这种情形必然是寻找一些市场确定性的机会,避免系统风险的干扰;对冲正是基于此理念应运而生。而这次放开,是全方位的松绑,有利于构造整个私募行业的生态链,是政府放松管制带来的直接红利。


地利——对冲有望填补信托的大空缺


未来几年可能是信托产品风险频出的阶段,投资者的担心与日俱增。而未来投资者对10%左右的理财产品的巨大需求,很可能由对冲基金来填补。据统计2014年共有4431款信托产品到期,到期规模达9898亿元。其中,2014年5月、6月、7月将是兑付高峰期,涉及规模分别为488亿元、472亿元、440亿元。


另一方面,对冲基金这两年逐步为人所了解。这几年A股市场的持续下跌,给对冲一个展现自己形象的窗口。一些对冲基金的可跟踪业绩逐步变长,稳定的收益吸引着人们的关注。至少有两类对冲策略在业绩上已有优秀的表现:一是低风险的,采取了对冲手段的、追求阿尔法套利收益的市场中性基金;二是风险较大的追踪期货市场趋势性走势的管理期货CTA基金。不少市场中性产品在几乎没有下行波动的情况下,其年化收益超过10%,甚至20%。而管理期货等策略上也不乏“”获得稳的20%甚至30%年收益的产品。


此外,对冲基金最动人的地方就是其业绩表现与传统的股票、债券市场相关很小,不相关,甚至阶段性地呈现出负相关。当市场整体低迷、甚至遇到危机时,传统的股票,债券等投资品种很可能会表现不佳,但是对冲基金却可以运用多种策略,通过做空工具的运用,进行套利,在下行中挣钱。未来3-5年,中国的经济将面临重大的结构性调整的痛苦,因此不能指望A股市场有系统性的上涨机会,市场将呈现更多的波动震荡的格局,而这正是对冲基金最喜欢的土壤环境。


人和——土鳖海龟齐上阵


资产管理行业,就是人的行业。人才决定行业的兴衰成败。翻开国外顶尖对冲的名单,无一不是有一技傍身。如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联合基金,管理规模约1300亿美元,利用杠杆交易,用宏观投资策略从对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和判断中获利。还有创斯蒂芬·曼德尔建的孤松资本,采取长短仓对冲的策略;詹姆斯· 西蒙斯创建的文艺复兴科技,专门雇佣数学、物理博士,由电脑做出交易决策;还有2012年最赚钱的对冲基金阿帕卢萨,偏价值投资,押宝金融危机后的银行股,以及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等等。


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策略明晰、有过往业绩可考查、团队优秀的对冲基金。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对冲人才逐步聚积。


一是海外对冲人才的回流。笔者近两年感觉,见到在华尔街有过工作经历的基金经理越来越多,其策略也是越来越“不明觉厉”。近两年也是策略大发展的时期,市场中性、套利、宏观策略、债券型、事件驱动、管理期货、多空仓型等这些经典对冲策略几乎都能找到一个对应的国内基金。


二是国内顶尖人才的转型,如最近华夏基金的刘文动、程海泳和兴业基金的王晓明等公募大佬纷纷开立了自己的私募对冲基金,加上老牌的信合东方、朱雀、君享重阳等产品,也在今年赢得了很高的呼声。


因此,2014年,对于有创业冲动的基金经理们,将是最好的一个年代;而对于希望回避股市和房地产信托等风险的投资者们,将面对一个对冲基金的海洋,春暖花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私募阳光化服务平台》,版权归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诺亚财富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