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k 冬吴相对论第204期:如何阅读一本书

 chxiyan 2014-05-14

引子:

什么是人类的空心化?阅读有哪四个层次?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缺少分析性阅读的人就会缺少深入探索的能力?人脑和电脑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人脑中储存的信息是可以自我生长和重组的?为什么说阅读是一个广结善缘的过程?什么是人脑的沙漠化?为什么我们在给大脑植入信息的时候要遵循多样性原则?为什么说阅读是我们捍卫人之为人的基本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为什么不是一种实用性行为,而是一种修炼?什么是认字的文盲?什么是人类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


笔记:

一.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1.基础阅读:能不能认字,能不能弄懂一个句子。很多人学英语就停留在这个层次
2.检视阅读:粗略的阅读,提高效率和阅读的兴趣
荀子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君子作学问,是把所学的听入耳中,记在心中,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小人作学问,把学到的听入耳中,从嘴里说出来。)”
3.分析阅读:
4.主题性阅读:一个问题,找很多相关的书籍放在一起研究、比较
以上四个层次的特点:
1.层层递进,主动性、专注性、忍耐力要求越来越强
2.后一个层次包含前一个层次

二.人脑和电脑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电脑:把信息存储在那里,是不会变化的
人脑:内在存在一种有机的生长性的机制,就像种子一样,撒在那里,以你意识不到的方式在那里悄悄生长。

三.为什么说阅读是一个广结善缘的过程?
我们的大脑更像一个互联网、内联网,比如在百度知道里输入一个词条,过段时间又有人添加了一个词条,最后它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庞大的内容,可能刚开始写的东西已经找不到了,但是新形成的东西让人感觉蔚为壮观。

四.什么是人脑的沙漠化?
由于人脑不断的外包,将互联网作为你的体外大脑,大量的信息在你的体外循环,这个时候你被掏空了,这个现象被称为人脑的沙漠化。沙漠化的特点就是生态的单一性、排他性。所以我们在摄取信息的时候,一定要生物多样性

五.杂:
1.如果经常接受同质式的碎片式的讯息,你的大脑里也都是碎片,不成系统
2.瞬间大量信息的涌现,就是灵感的来源。
3.读的书太多了,无从说起;还是读的书太少了,没什么可说的。
4.没有进入某种层次的阅读,你缺少的就不是某种知识,而是你大脑某种技能的缺失
5.法国有个哲学家说“一个真正的思想家最大的幸运就是让人们忘记他”,因为已经让人们将其变成常识了。
6.人类的核心能力,是透过自己的大脑重新将知识架构起来,变成属于你的知识。
7.牛顿物理学认为时间和空间只是一个框架,在里面的物体,它的运动形态和存在方式是独立的。而现代物理学认为,这个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影响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这是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的。
8.知识和知识会长出小知识
9.读书最重要的技能是你是不是能够把这本书还原成你自己的知识体系。读书其实是在编一张网,有些人可以过目不忘,有些人就记不住,这不仅仅是记忆力的问题,而是如果一个人他内在的资讯很多,储备的很多,你装进一个新的东西,他立刻可以找到和他已有东西的连接点。
10.左右逢源其实是一种网络状态,如果都是一些孤立的、碎片式的信息,他不可能成为一种协同效应。拼图之所以能拼起来,它表面上是一种碎片,实际上是有内在关联的。
11.在体育用品商店买东西和去书店买书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你去买一个网球拍,你会很清楚你会不会打网球,如果会你就会用它,如果不会你接下来的时间成本是很高的。但是,有时候买书的时候不这么想,很多人买书的时候就大量买。
12.世界上有两种文盲,一种是不认字的文盲,一种是认字的文盲。言下之意是,别以为你认了字就会读书了。有一种情况是你根本读不下去,还有一样情况是读了很多书,但都是没用的。
13.华罗庚说读书有几个境界,第一是把厚书读薄,注意态度、状态(是躺着看还是坐着看)、方法,才可以把一本书消化,知道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第二是把薄书读厚,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以你的版本在重写这本书;第三是把书读没了,就像“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