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2014-05-15 02:57
今后,申请低保不用通过社区;不同类型的低保家庭分为A、B、C三类;分类施保金比例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农村户口居民在城市居住满3年可享受城市低保……5月14日,太原市民政局出台《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即日起,太原市居民申请低保按照新办法进行审核。新办法将最大限度地让符合低保条件的居民一个不落,不符合的一个不进,存在侥幸心理的一个不成功。 1 申请低保不再通过社区和村 《办法》规定,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3个基本条件。持有太原市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城乡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 今后,申请低保不用通过社区(村),是新《办法》的第一个亮点。过去,低保管理是“三级审批”,三级即社区(村)、街办(乡镇)、县(市、区)。社区(村)是申请低保的第一个经办机构,负责低保申请对象的初审。今后,低保管理变为“两级审批”,由街办(乡镇)实施低保申请受理、初审,县(市、区)实施低保审批。 “今后,符合低保条件的居民可以直接到街办或乡镇的低保所提交申请,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减少了一道关卡,防止符合条件的家庭没能享受低保。”太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村)今后只负责协助街办(乡镇)搞好代收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服务工作。 2 低保申请受理有了时间节点 由于家庭的收入和经济、财产状况都在不断变化,因此低保实施的是动态管理。过去,城市低保对象按照季度复审,农村低保对象按照年度复审。今后,城市低保对象按照贫困对象的年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农村低保对象按照贫困家庭人口规模、劳动力与土地生产要素及家庭明显性收入类别,对不同类别保障家庭分成A、B、C三类,对不同类别保障家庭救助待遇的计算、复核时限等进行了分类管理。 具体为:A类保障对象为收入基本没有变化的家庭,按年复审;B类保障对象为收入相对稳定的家庭,按半年复审;其余收入变化较大的家庭为C类,按季度复审。这样对家庭收入基本没变化或相对稳定的家庭,减少了复审次数,为他们提供了方便。 新《办法》规定了低保申请受理期、审核期和审批期的时间节点。规定低保申请集中受理期为每季度首月1日至中月20日,共50天;审核期为季度中月21日至末月10日,共20天;审批期为末月11日至30日,共20天。“过去,受理、审核和审批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点,有可能审批已经结束,居民才送来申请材料,不得不等到下个季度才能享受到低保。”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3 分类施保金在原基础上提高10% “分类施保”是为了保障低保对象中特殊困难人员的生活,其中包括:享受低保的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老人、学生等特殊人员。过去,根据他们困难的程度,在当地低保标准的基础上,他们还可以拿30%、40%、50%的分类施保金。 由于他们没有劳动能力,花销又比其他人大,为了保障他们的生活,太原市分类施保金将在原基础上提高10%,分别达到40%、50%、60%。城市低保分类施保从今年第三季度起实施,农村低保从2015年审批后实施。 以太原市迎泽区为例,迎泽区的低保标准为每月455元,过去没有任何收入的“三无”人员在原享受标准的基础上,按当地低保标准的50%给予分类施保金。每月可以领到455+227.5,共682.5元。今后,分类施保金增加到60%,每月可以领到455+273,共728元。“太原市分类施保的政策实施了10年左右,分类施保金翻了三番,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城乡低保家庭中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太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4 申请低保必须进行家庭资产比对 今后,街办(乡镇)受理困难家庭申请之前,申请人必须授权进行家庭资产的比对,比对通过的,街办(乡镇)才正式进行受理程序。 家庭资产比对是指民政局与各相关部门沟通联络。由公安、房管、人社、工商、交通、公积金中心、税务、残联等部门提供户籍、车辆、房产、退休金、养老保险、公积金、纳税、残疾人等级等信息,与民政部门交换数据,同时,金融办协调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提供信息资源,对申请人的家庭资产进行比对。 比如,某人申请低保,民政局通过比对发现该人名下有车辆登记,就会拒绝其申请。通过比对可以尽可能地保证公平、公正,杜绝低保工作中存在的“关系保”“人情保”“骗保”等问题。 从2012年年底开始,太原市民政局与各相关部门开展了手工比对,目前,太原市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管理系统项目正在建设,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届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家庭资产比对。如果遇到比对信息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比如:某家庭确实困难,但是有人借用其身份买车,在比对中发现,其名下有车辆登记,申请人家庭可以授权民主议定。“这项规定是出于人性化考虑,避免家庭确实困难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无法申请低保的情况。”太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解释。 5 改制完成的城中村居民可申请城市低保 现在,农村户口的人到城市生活的越来越多,过去,他们只能享受农村低保,但是城市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村。为了保障这部分人群的生活,《办法》规定,农村户口的人在城市生活满3年后,可以申请享受城市低保。 同时,规定对实际工作中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明确和统一。比如:“重病重残”“宗教在职人员”“父母双亡或长期失踪的未婚子女”和“其他特殊原因未婚的成年子女”实行单独立户;改制完成的城中村居民可申请城市低保;赡养人年满60周岁以上或正在享受低保待遇的,不计算赡养费;近亲属关系享受低保的实行备案、回避、重点排查等制度,避免“关系保”“人情保”。 此外,按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低保资金实行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低保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及骗保、瞒保对象、出具伪证单位责任人予以追责。 ○相关 3类人员享受分类施保 山西晚报:太原市的低保标准是多少? 太原市民政局:各个县(市、区)的低保标准不一样。其中,杏花岭、迎泽区、小店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的城市低保标准是455元每月,古交市、清徐县为451元每月,阳曲县为425元每月,娄烦县为403元每月。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万柏林区的农村低保标准也是455元每月,晋源区、尖草坪区、古交市的农村低保标准为298元每月,清徐县为348元每月,阳曲县、娄烦县为268元每月。 山西晚报:如何申请低保? 太原市民政局:凡生活困难认为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乡居(村)民,可携带户口簿和身份证原件及有关的证明材料,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受理。受申请人委托也可以由村(居)民委员会代为递交申请。 山西晚报:哪种情况不能申请低保? 太原民政局:家庭中拥有机动车辆(不包括农用三轮车、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的;城市家庭中拥有住房两套(含)以上的(人均面积低于廉租住房规定面积的除外)或拥有门面房的;近两年内家庭住宅进行高档装修的;农村家庭中拥有其他商品房(除宅基地住房、统一规划的农民新村住房外)的;子女自费出国留学或在私立学校就读;参与开办企业的;为获取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资格,隐瞒家庭真实收入和财产,提供虚假证明或故意放弃、转移生活权益和财产的;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连续三次不接受推荐工作的这些情况不能申请低保。 山西晚报:低保听证会通过民主评议可以决定申请人能否享受低保吗? 太原市民政局:不能,民主评议只是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进行评议,不能决定其是否能享受低保。 山西晚报:享受分类施保的对象有哪些? 太原市民政局:第一类是“三无”人员,重大疾病患者,艾滋病患者,患慢性疾病且需要长期治疗的人,在原享受标准的基础上,按当地低保标准的60%给予分类施保金;第二类是60周岁以上老人,一级、二级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丧偶单亲家庭的在校就读子女,正在就读公立大学(大专)、高中(中专、职业高中、技校)的学生(含由初中、高中直接考入各类成人教育全日制学校的学生),在原享受标准的基础上,按当地低保标准的50%给予分类施保金;第三类是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子女,三级残疾人员,在原享受标准的基础上,按当地低保标准的40%给予分类施保金。 本报记者 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