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效益最大化,实现财富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企业的共同价值取向。部分企业主过分看重利益,党建工作则显“虚弱”,由此产生的劳资纠纷、相互拆台等问题阻碍企业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从心出发,平衡利益,促进深度融合和长足发展。 ![]() 党建活动室与企业基础建设同步。 实践 “433”同心工作法,融党建理念、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党风廉政建设为一体,从一定程度上破解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难的问题。 确立“三立三融”理念,党建目标与企业发展愿景同向。立足增强企业创造力、凝聚力和竞争力,推进党的建设与人才强企、文化建设以及企业管理相互融合。 落实“三抓三促”举措,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壮大同步。抓组建,促组织覆盖一体化,把党支部、党小组和群团组织建在生产线、营销线和研发线上。抓队伍,促党务工作职业化。抓阵地,促党内活动规范化,坚持党建活动场所建设与企业基础设施同步规划。 创新“三建三定”模式,党员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同抓。建网络定点管理,依托企业网站,建设教育管理网络;依托各分公司党支部,设立党小组,专门管理外出党员。建载体定岗管理,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和“红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实现岗位化管理。建机制定格管理,制定并实施党员量化考核评估机制,每季度对党员的表现进行打分定格。 建立“三警三防”机制,廉政建设与企业形象塑造同轨。筑思想防线,抓好把党员领导干部和行政管理等重点岗位,把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反商业贿赂教育渗透到党委中心组学习。建制度防线,通过细则规定,及时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予以警告。定强惩治防线,对违反党纪的党员干部,坚持查教结合,整章建制抓整改,综合治理抓源头。 创意点评 “同心”工作法抓住了核心,服务了中心,凝聚了党心。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