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斯集团党委慰问雅安地震受灾员工。 2013年3月30日,奥克斯集团首期“董事长荣誉宴”迎来了来自家用空调、商用空调、电力事业部研发系统的10位精英。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坚江送上纪念礼品的同时,与精英们合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在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理想。 从一个固定资产不足6万元、负债达20万元的牛棚小厂,到如今总资产超过200亿元的中国500强企业之一,谈及浙江奥克斯集团跨越发展的致胜法宝,郑坚江归纳为一句话——人对了,企业就对了! 熟悉奥克斯的人知道,在集团的各个发展阶段,企业党组织成功扮演了“引才使者”、“识才伯乐”、“育才良师”、“留才保姆”的角色,为集团培育了一批批善于经营、敢为人先的优秀人才,打造了一个个堪当重任、创赢未来的一流团队。 成长的阶梯 为了能让“千里马”脱颖而出,集团党委协助企业建立了一套打破常规的科学用人制度,真正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竞争机制,让公司员工切身感受到了“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空间”。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程德威在奥克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结束研究之时,即被任命为空调公司首席技术官,给公司带来了与世界同步的变频空调技术。大学生党员缪锡雷凭借出色的表现,在短短7年里从一个普通职员成长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 在奥克斯集团内部,今天还是普通员工、明天就成了企业高管的现象并不鲜见。20多年来,已有上百名一线人才通过“直升”、“跳级”等方式走上了集团中高层管理岗位。 大学生李维晴到奥克斯工作后,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凭着一股子钻劲,从一线职员成长为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总经理,用他的话说,“在奥克斯,只要你用心肯干,党组织总会帮你实现梦想。” 为了培育人才,每当新的员工加入,集团各级党组织都会区分不同类型,根据素质模型评估结果,量身打造“个人职业培养规划”,如在新进大学生员工中开展“蒲公英育才计划”,通过高管带徒、“一对一”面谈、岗位锻炼等方式,为其搭建高速成长通道。 集团党委还积极牵线搭桥,帮助集团先后与中欧商学院、国家会计学院等知名院所合作建立企业MBA教学基地与奥克斯管理学院,系统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创建企业网络大学,为广大员工打造开放性的网络学习平台,帮助员工提升素质、成长成才。 经过组织培养,大学生党员邵柳东在2年间就完成发明专利26项,为集团获得政府科技补助147万元。 “伯乐”之乐 为了留住人才,集团党委作出规定:只要发现、培养人才,并主动向公司作出举荐,在被举荐人试用合格后,“伯乐”就可以获得企业的高调表彰和重金奖励。这一举措极大鼓舞了员工为公司引进人才的积极性,于是在奥克斯内部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的“猎头公司”。 有员工这样评价这项制度:“只要是‘金子’,终究会发光。‘伯乐奖’使这句话在奥克斯得到验证,它确保了‘金子’不被埋没,同时也在企业内掀起了‘开采’‘金子’的热潮。”据了解,如今,是否引进中高级人才还被集团党委作为考核干部绩效的指标之一。 求贤若渴之余,奥克斯从不吝惜向社会输出人才。奥克斯的职工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在党委有意识的培养下,这些人逐渐从农民转变为技术人员、管理人才,部分人产生了独立创业的想法。陈永安就是其中一位。他原是奥克斯高层管理领导,如今成了龙观乡化工厂董事长,当时他选择回乡创业,企业不仅给予支持,还提供了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帮助。如今他所经营的化工厂成了龙观乡最大的企业。目前,已有十几名奥克斯员工创业成功。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