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规律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也要顺应“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规律和原则。 春季养生法则: 万物发陈,人气在肝。 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自然界生机勃发,故称其为发陈。在自然界呈现出一种新生的状态,万物欣欣向荣。在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起床后到庭院里散步,披散开头发,穿着宽松的衣物,不要使身体受到拘束,以便使精神随着春天万物的生发而舒畅活泼,充满生机,这是适应春季的养生法则及方法。 衣着:春捂,穿着宜宽松,要下厚上薄,免冠披发。 食物:温补阳气的食物:葱、蒜、韭菜等,特别是韭菜,春天食用最好; 多甜少酸食物:大枣、山药等; 多吃蔬菜和野菜:绿叶菜、笋类、豆芽、香椿、荠菜、蒲公英、柳芽等。 睡眠:晚睡早起, 睡前洗面泡脚,搓脚心; 保证足够的有梦睡眠,(无梦:恢复体力;有梦:恢复脑力)。 运动:时间最好是下午和晚间,强度不宜太大,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宜。 夏季养生法则: 万物生机勃勃,人气在心。 夏季的三个月,万物生长华丽茂盛,故称其为蕃秀。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交通,植物开花结果。当此之时,人们应当晚睡早起,切莫厌恶白天过长,保持心情舒畅,使精神之花更加秀丽,使阳气宣泄通畅,对外界事物有深厚兴趣,这是适应夏季养生的法则及方法。 衣着:尽量宽松,透气。 黑衣比浅衣好(黑色衣服所吸收的热量在宽松的衣服下形成对流,可带走汗液和部分热量)。 食物:富含维生素A、B、C、E的食物; 多吃水果。 睡眠:晚睡早起;谨防着凉。 运动:游泳。 秋季养生法则: 阳气渐收,人气在肺。 秋季的三个月,自然界呈现出一派丰收而平定的景象。秋风劲疾,秋高气爽,景物清明。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可效仿鸡的生活规律,早睡早起,促使精神情志安宁,以缓和秋季初凉的伤伐,收敛精神情志而不使其外散,使秋气平定,肺气清肃。这就是与秋季相适应的,可以保养人体“收”气的方法与原则。 衣着:秋冻;不要太早将厚衣服穿在身上。 食物:滋阴润燥的食物(银耳、甘蔗、梨、芝麻、藕、菠菜、猪肺、豆浆、鸭蛋、蜂蜜、橄榄等); 多酸少辣的食物:苹果、葡萄、芒果、柚子、柠檬、山楂、荸荠等; 健脑活血的食物:核桃、鱼类、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等; 睡眠:早睡早起。 运动:耐寒锻炼,白天宜登高秋游;晚间宜静坐练气。 另:对付“秋老虎”方法: 1. 多饮水:每天宜饮水1L以上,多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等。 2. 宜多吃水果:每天宜吃1-2个梨、西瓜、蕉类、山竹等凉性水果。 3. 宜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白色食物。 冬季养生法则: 万物潜藏,人气在肾。 冬季的三个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季节,自然界中的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很盛。风寒凛冽,水结成冰,大地冻裂,在此时,人们应当早睡晚起,必待太阳升起时起床,使精神情志安宁而不妄动,如同潜伏起来一样,离开寒冷气候的刺激,尽量保持温暖,不要过多地出汗,损伤正气,这是适应冬季“藏”气特点的养生方法和原则。 衣着:防寒保暖的衣物。 食物:多吃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羊肉、鸭肉、狗肉、鹅肉、栗子、芝麻、大豆、核桃、木耳、红薯、萝卜等; 多苦少咸的食物:橘子、羊肝、大头菜、槟榔、猪肝、莴苣、醋、茶等。 睡眠:早睡晚起。 运动:减少运动量。微微发热即可,不可出汗泄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