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港文化遗产之二粤东会馆遗址

 迎风初开 2014-05-15

贵港文化遗产之二粤东会馆遗址

      今天E言择选贵港最重份量的两个历史建筑物之一的粤东会馆作帖,籍以纪念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

     据民国旧县志载,“粤东会馆 在城外水源街清道光十三年刱建同治三年重修”,“贵县商会 在城外水源街粤东会馆”,“广福医社 在城外水源街粤东会馆前民国二十年粤东会馆同人以会馆戏台改建”。

粤东会馆作为一座建筑物,历经改朝换代、数次政治运动风云变化的历史尘土都折射在这座曾经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建筑上。作为贵港市区为数不多的一个渗杂有历史人文因子的建筑物,顺便对这座曾经屹立超过百载的建筑物作一个小结。

        鸦片战争前夕时的广西是“无东不市”,广东商人溯西江而上,沿各大城镇都建立粤东会馆做为开发占领市场的据点。其中,1833年广东商人筹资建立了贵县第一座粤东会馆(贵港郁江沿岸东津镇也有一清代的粤东会馆),这是一座完全粤式风格的会馆式建筑,地址就在县城主要码头-----大东码头附近。这个选址可谓高瞻远瞩:大东码头这块区域一直是清民时代贵县乃至后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贵港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段:县衙、码头、商铺、影院、食肆林立。

      太平天国十一年(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六月初九日,石达开率部引兵从宾州撤退到了贴邻的故乡贵县。这也是石达开自金田首义后最后一次返回故土。进驻县城后,以城中水源街(现为防洪堤路)粤东会馆为王府,于城外连营百余里,北至覃塘、东龙、武宣,南至桥圩、兴业。当时这座粤东会馆于道光十三年即1833年由广东商人建成不到三十年,为当时整个县城最雄伟最气派的建筑物,也正由于石达开的进驻,粤东会馆从此便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天国翼王府。石达开部在贵县休整了约三个月后,率余部4万多人北上直入湖南,转至鄂、黔、滇、川等地游移作战。二年后,辗转中国西南数载以图开辟第二战场的一代悍将便星陨大渡河畔,慷慨就义于成都科甲巷,时年32岁。在石达开退出后三年,即同治三年,粤商对会馆进行了重修。

      到了民国元年,贵县商会重组,首任会长张柳泉,发动工商界人士,捐资重修粤东会馆,这是会馆第二次重修,并作为贵县商会的办公地点,后于民国二十年,将会馆戏台改改为广福医社,聘请医师坐堂,开诊施药。

      贵县解放后,成立贵县工商联,仍驻会馆办公。1957年,文化馆迁粤东会馆,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阅览、展览、演出、游艺等活动均在馆内举行,据始粤东会馆由文化部门进行管理。在这个时期,不知是什么原因(如果要猜测真正原因的话或者估计多少与当年翼王入驻辟为王府有关),当时广西省的头头对贵县粤东会馆门前的二座巨型石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60年代一声令下被运到省会南宁。于是当今南宁人民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两侧就出现了那一对大大的,生气勃勃的石狮子。据说当时是动用起重机械才搬走了这数吨重的石狮子。从此,从此这座雄壮的建筑物便没了这对护卫的石狮,频有洞门大开,任由欺凌的味道。但当时的粤东会馆整体而言还是保持相当完整,尽管当时自建成已逾百年,会馆内的檀香木雕刻,西游记、水浒传等古色古香的人物雕刻仍栩栩如生,而砖石彻成的主体结构坚固更不在话下。

        文革暴发,1968年,全国形势“波澜壮阔”,武斗成为主流并迅速达到顶峰,9月,贵县文革造反派和保皇派最后火拼:枪声炸药爆炸声响彻城区。造反派“422”武斗的时候占据了粤东会馆成为“422”的据点大本营 ,结果“422”的死对头保皇派“联指”拿炸药土炮强攻粤东会馆,轰隆巨响后,砖柱被炸毁,檀香木起火烧毁,雄伟的粤东会馆便变成了一片废墟,经此炮火武斗结束,造成会馆周围及大东码头一带江面成为惨烈的战祸现象,据那时代亲历目击者回忆,那是一段不堪回首,忆之胆寒的场面。至此,自晚清就屹立的粤东会馆,历经天国时代、清末、民国、解放后,而止于文革武斗时期,延绵一百三十多年。但此时,粤东会馆还没有成为绝响。

         1972年冬,贵县政府将在武斗中被破坏得七七八八的粤东会馆原址上改建为礼堂,名为东方红电影院。从此,粤东会馆获得了新生,成为了电影院和贵港政府举办大大小小会议及各种演出表演的礼堂场地。这一状态一直延续至2002年。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的末尾,曾是贵港市区自清民以来的的繁华商圈之地开始在世纪交替时由于市衙北迁而导致仿佛一夜之间突然衰退,无可避免。至此,这也是现在年轻一代贵港人所看到和感受到的场景,因为无论是看到的建筑外形和亲身感受的建筑功用来说,这一切都是源始于1972年那次改建而得。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改建之前及之前一百多年前该地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典故那就不是当今年轻一代所喜欢追究的了。

        2005年仲夏,最后的绝响。6月14日,东方红电影院顶棚突然坍塌,近千平方米的建筑物顿时变成一堆废墟,所幸电影院内并无人员居住,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直到2002年有新的市衙会议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才正式停止使用。发生倒塌的原因可能是电影院年久失修和连日来的大雨所致。至此,从1972年改建到2005年倒塌,短暂的三十余载,作为粤东会馆的后身东方红电影院也最终消失,第二次成为废墟!

        数年后的今天,粤东会馆已是第三次成为废墟,已成为遗迹:芜芜青草,空留历史的一声叹息!


       同一个地点,同一座建筑物,形象各异的各类角色轮番登场:从为追逐利润而溯江西上的粤商,到辗转颠沛流离的末路英雄石达开,续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红卫小兵,再到歌功颂的各类吏治要员文山会海的诸公仆,当然还有当年沉迷于电影喧嚣时代的平头老百姓,以至到最后的社会最低层的拾荒者。真是你唱罢我方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各领风骚数十载。最终都成为历史的废墟,时代前进车轮下的飞扬尘土!

 DSCN1855.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2005年,东方红电影院正侧。

 20050917 030.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2005年,一场暴雨,东影惨遇灭顶之灾。

 2005618123446545.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灭顶之灾后的数月,东影主体被拆倒。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今时今日的粤东会馆遗址。

 3.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半个世纪前被迁往省会南宁人民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的会馆石狮,幸运的躲过了68年的武斗炮火。成为粤东会馆最后的根脉。

后注,如今成青草荒地的会馆旧址,这一大片空地,未知相关部门如何筹划,是文化部门重建影院,亦是广东人赎回土地重现昔日恢宏建筑,抑或市府整合资源,挂牌待售,又一高品质楼盘横空而出?



类别: 文字 |  评论(3) |  浏览(3954) |  收藏
一共有 3 条评论
八步一景 2012-06-10 15:59 Says:
很多地方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城市建设中也没。在城市经营的理念中,那些“不挣钱的”或无法带来政绩的,难得有人重视。
www.yb5599.com 2012-06-10 13:17 Says: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
西江一号 2012-06-10 12:26 Says:
平南县大安镇的粤东会馆主体还基本保存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