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阿里巴巴集团上市前简化打假流程2014-05-15 17:16:54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阿里巴巴称,每年将支出逾1,610万美元用来打击旗下网上商店中的假货。 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本月开始自动清除其最大购物平台上的一些假冒品牌产品,这一重要措施简化了打假流程。 与阿里巴巴旗下淘宝(Taobao)购物平台签署打假协议的国际反假联盟(International AntiCounterfeiting Coalition, 简称IACC)表示,淘宝使用的这一快速下架流程类似eBay等网站采用的方法。IACC表示,该处理流程覆盖一系列公司,对于这些公司的投诉,淘宝不需要像一般情况那样进行繁琐的调查就可以直接进行处理。 据IACC表示,初始阶段,阿里巴巴的快速处理流程只适用于少数报名参加该计划的品牌的产品。对于参加该计划的公司,淘宝还将加快品牌注册流程,这些品牌需要注册证明其拥有商标所有权。 IACC表示,该计划向IACC的114个成员公司开放,加入该计划的年成本为9,900美元。 IACC未详细透露哪些公司将加入这一计划。IACC的成员中有服装、消费品和电子公司等,例如Abercrombie & Fitch和Calvin Klein Inc.。 品牌商称,此举能够大大缩短阿里巴巴责令疑似假货下架的时间,从目前几周的时间缩短至几天。IACC称,该行动于5月1日开始以来,已有数百个产品下架。 品牌商表示,他们希望阿里巴巴把这项行动推广至所有品牌,全面推行到淘宝网上大约800万卖家8亿件商品。目前淘宝网上多数都是小卖家。 这样一来,商标所有者对于淘宝充斥假货的投诉有望大大减少,在阿里巴巴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美国上市前这段时间也可以减少一些外界对该公司的批评。IACC总裁Bob Barchiesi表示,他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如果阿里巴巴遵守协议,这将改变品牌商和淘宝网之间的关系。 阿里巴巴在上周提交的IPO申请文件中称,在采取行动前针对疑似假货启动调查程序会导致疑似产品下架时间被拖后。 从某些方面衡量,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旗下购物网站的访问量去年超过了亚马逊(Amazon.com)和eBay的总和。 阿里巴巴称,每年支出逾1,610万美元用来打击旗下网上商店中的假货,这一直是淘宝面临的最大问题。淘宝是一个巨大的网上市场,任何人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开设自己的淘宝店铺。 淘宝去年下架了超过1亿件怀疑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这是近期淘宝在打击假货问题上做出的努力。打击假货的行动也使得美国贸易代表将淘宝从2012年假货充斥的恶名市场名单中移除。 一些品牌保护专家受到了淘宝举措的鼓励。律所Rouse的中国地区副经理贝利 (Chris Bailey)称,淘宝打击假货的系统几乎完美,平衡了专利权所有者和商户之间的权益。 不过其他人士认为淘宝应该做出更多努力。美国成衣及鞋业公会(The American Apparel & Footwear Association)曾于去年10月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交建议,称对于淘宝上每天销售的大量假货仍然感到担忧。 阿里巴巴将帮助小型企业视作自己的使命。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如何迅速下架可疑商品可归结于保护商户和买家权益的问题。 阿里巴巴在其募股说明书中称,正在调查对于假货的指控,以此保证买家和商户对于旗下网上市场的信心。 阿里巴巴在募股说明书中说:因为很多在我们市场上做生意的卖家依靠我们谋生,我们在处理投诉时通常普遍避免采取“先处理后调查”的做法。 一些法务专家说,这种谨慎的立场在商业上可能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大邦律师事务所(DeBund)驻中国的高级合伙人游云庭表示说,如果他们下架所有假货,小店铺就会换到其他平台,淘宝就会失去一些客户。在消费者诉天猫卖劣质产品的案件中,游云庭曾代理天猫。 阿里巴巴在募股说明书中也警告说,进一步实施打击假货措施可能带来高额附加成本,令服务下降或中断,而这可能降低其市场和其他服务对买家、卖家和其他用户的吸引力。
律师事务所McCarter & English驻纽约的合伙人卢因(Harley Lewin)说,淘宝下架可疑商品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卢因为全球一些大品牌提供知识产权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