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炎及肝硬化现状

 蔚蓝心愿 2014-05-16

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 ,长期以来多以传统的汤剂口服为主 ,这固然可以发挥辨证用药的优势 ,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如病程较长 ,汤剂使患者难以长期服用 ,小儿患者不便服用及重症肝炎给药困难等等 ,均限制了中药治疗的广泛应用。基于对经络传导与皮肤吸收机理的认识 ,多年来临床工作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炎及肝硬化取得一些进展。外治中药常选用辛香走窜和引经活络之品作用于俞穴 ,通过经络直接影响内脏患处 ,继而达到治疗疾病 ,提高药物疗效的作用。现加以简要综述。

  慢性肝炎的治疗 :李涤新报道 ,中药敷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40例。治疗组 :肝炎Ⅱ号贴膏(由仙灵牌 ,丹参、山豆根、板蓝根等 6味中药组成)贴敷足三里、三阴交、肝、脾俞、肾俞 ,隔日更换 1次 ,疗程 3个月。对照组 :联苯双酯胶囊7.5~ 22.5毫克 ,每日两次口服 ,疗程 3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愈 20例 ,好转 15例 ,有效率87.% ;对照组治愈 14例 ,无效 12例 ,有效率70% ,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近期疗效肝炎贴膏优于联苯双酯组。两组主要症状的恢复 :如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 ,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肝炎Ⅱ号贴膏对症状恢复明显优于联苯双酯组。治疗后半年随访 ,治疗组复发 5例 ,复发率 12.5% ;对照组复发 22例 ,复发率 55%。肝炎Ⅱ号贴膏远期疗效优于联苯双酯。HBsAg阴转观察结果 ,治疗组阴转 10例 ,滴度下降 50%以上者15例 ,有效率 62.5% ;对照组阴转 1例 ,滴度下降 50%以上者 1例 ,有效率 6%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肝炎Ⅱ号贴膏对HBsAg消除明显优于对照组。

      用解毒愈肝散治疗慢性肝炎。解毒愈肝散以青黛、猪苓、川芎各 100克 ,血竭30克 ,人工牛黄 10克 ,共碾成粉末 (过 120目筛 )备用 ,用镇江白醋、蜂蜜各等分拌和 ,涂于直径 1厘米圆形塑料薄膜上 ,药糊 1毫米厚 ,敷贴双肝俞、右期门、章门穴位上 ,用胶布固定。 24小时更换 1次 ,30天为 1个疗程。用 3~ 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基本治愈 18例 ,显著13例 ,好转 11例 ,无效 4例。

    肝复康膏外敷肝区配合中药内取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自制的肝复康膏 (以柴胡 1份 ,大黄、桃仁、丹参、川芎、栀子、丹皮、白芍、元胡各两份 ,经粉碎后加甘油、蜂蜜、水调配而成 )外敷于肝区后 ,用红外线灯照射 30分钟 ,而后以纱布固定于肝区 ,两天后除去。每周治疗两次 ,3个月为 1个疗程。配合中药内服治疗 120例 ,对照组单纯中药内服治疗 89例 ,治疗前、后观察病人症状、体征、肝功能及乙肝血清病原学指标。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7.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6.2%。

  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 :鲁庆林报道 ,穴位敷贴为主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治疗方法以穴敷贴为主 ,适当配合中药加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物组成及配制 :红花、姜黄、赤芍、紫草、山栀、川楝子、香附、猪肝(焙干 )各等量 ,研细末 ,用蜂蜜、15%乙醇按 2:1的比例调成糊状 ,加入少许桂氮唑酮透皮促进剂 ,置于棕色瓶中备用。敷贴方法 :以肝区间章门穴为主穴 ,配以日月穴和期门穴。敷贴时将上述药膏摊在麝香膏的黏性面正中 (约 4厘米× 6厘米) ,贴于章门穴。 6天换 1次 ,15次为 1个疗程。若贴敷后出现小水泡 ,可以配穴贴敷 ,待水泡自然干瘪后 ,再贴主穴。治疗结果 :显效 16例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肝功能检查及B超提示均正常 ;好转 4例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肝功能检查以及B超提示均在不同程度上好转。

  张波报道 ,软肝膏敷贴治疗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软肝膏主要由百草霜、凤仙子、凤眼草、菖蒲、生鳖甲、生地、补骨脂、桑螵蛸、当归、乳香、没药、生牡蛎、蜈蚣、桃仁、三棱、莪术、生大黄、水蛭、胆南星、生草乌、郁金、甘遂、全栝蒌等药物组成。按照传统中药加工工艺制成膏剂。选取水分穴、肝炎穴 (经验穴 ,位于右侧期门穴水平向右旁开 3厘米 )和右侧肝俞穴。清洁局部皮肤 ,将药膏在文火上烤化 ,稍凉后敷贴于所选穴位上 ,伴有脾大者加敷缩脾穴 (经验穴 ,左侧期门穴向左平腋正中线交叉处 )。每 5天换药 1次 ,两个月为 1个疗程。对照组服用朝阳丸 ,每次 1丸 ,每日 2次 ,该药为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常用的有效药物。同时服用肌苷片 40毫克、维生素C0.3克 ,每日 3次。疗程与治疗组相同。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药物。两组均在治疗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肝纤维化生化指标均有明显下降 ,也均优于对照组 ,且随着疗程的延长各血清肝纤维化的数值下降更为显著。

  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简便、有效、副作用小的优点。它所治疾病的范围已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尤其在肝病临床中 ,它能避免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而加速肝病的康复 ,更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一般认为 ,中药经皮吸收的主要机理是经络传导和皮肤 (黏膜 )吸收。但该疗法影响因素甚多 ,如药物的分子结构、本身性味差别、配方变化、通透性差异以及透皮速率等 ,这些均是目前中药穴位贴敷研究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 ,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