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州名人伟哉刘熙载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5-16

泰州名人

    □莫其康(兴化)

    伟哉刘熙载

    刘熙载(1813-1881),世多以融斋先生称之,江苏兴化人。他是晚清著名学者,19世纪杰出的文艺理论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生于清寒之家,身逢封建末世,十岁即丧父,不久母亲又去世,但孤贫中,仍艰苦力学,终成大器。咸丰帝书“性静情逸”四字赐之。京察,公名在一等,记名以道府用,而不乐为吏,请假客山东,授徒自给。英法联军侵犯北京,官吏多迁避,熙载独留。鄂抚胡文忠(林翼)以“贞介绝俗,学冠时人”疏荐。国学大师俞樾和“文治总统”徐世昌等时人对刘熙载评价很高。卒后诸门人弟子千里赴吊,莫不哀恸,诵其诗文,不绝于耳。次年,奉旨入《儒林传》。龙门弟子于松江郡城建祠祀之,后又扩祠为融斋精舍。

    他洁己修身。督学广东期间,认真考核诸生,督劝全省学子学习圣贤,迁善改过,到府县视学,一介不苟,受到广东人民的敬重。他秉性俭约,至贵不改其初。尝以翰林入内庭,徒步无车马,有晏子浣衣濯冠之风。他上班甚至自带饭食,像个御膳房的厨师,以致太监们背后都叫他“厨子翰林”,他也一笑了之。闲居敝衣粝食,不多用一钱。亲故有贵显,并求助他人;有贫苦,必多方周济。而待客又必尽丰洁。微薄的官俸还用来救济家乡灾情之急,写下了《己酉闻故乡水灾》等同情人民苦难的诗篇。

    他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达十四年之久,培养出一批经世致用之才,在肇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在近代教育、国防外交、城市建设、文艺创作、学术研究等诸方面发挥了先驱和栋梁作用。

    在兴化诸多历史名人中,刘熙载学问可算是最为浩博而精深者。《艺概》是刘熙载学术著作中的代表之作,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通论各种文体的杰作,他因此赢得“东方黑格尔”的美誉,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学术和古典文艺批评以及传统美学等方面的独特地位。其文艺创作集《昨非集》亦具有较高价值。他在《论文》之二中提出的“师农工”这一命题,在中国文艺思想史上是第一个,应该说是封建末世一位正直读书人的真知灼见,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他的学术成就与艺术才能是多方面的,堪称近代通儒。

    毋庸讳言,刘熙载属于儒家正统国粹派,不可避免地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他是封建社会末期一位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的君子儒、厚德硕学的学问家,是扬州学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他,应该说,刘熙载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杰,“名在国史,泽在胶庠”。2013年是刘熙载诞辰200周年,学界和故里或集会,或撰文,纪念和缅怀这位先贤。

    (作者系兴化市历史学会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