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粤争霸:谁能赢在未来?

 昵称7536781 2014-05-16

江苏与广东两大经济强省的竞争,不仅是地区经济总量的龙头之争,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之争。梳理两省发展理路,足可洞察中国未来大势

苏粤争雄,天下注目。

2013年,广东与江苏的GDP分别为62163.97亿和59161.8亿元,广东仍以微弱优势领先,但是,差距已经缩小至3000亿元。不过,以增速而论,江苏以9.6%仍领先于广东的8.5%。若双方保持速度不变,三年后江苏即可超过广东,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

自古豪门不易,广东能够在改革开放之后雄踞中国第一经济大省长达20多年之久,自有其深厚的底蕴,而江苏近十年则发展迅猛,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到底是广东继续雄踞第一,还是江苏成功超越?

广东和江苏是中国两大经济强省,两地的竞争,不仅是中国地区经济龙头之争,我们更可从其各自的发展模式中,洞察中国未来大势。

发展质量:广东超越江苏

虽然近几年广东的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是,从发展质量方面来说,广东仍然领先于全国,亦稍胜于江苏。

目前,中国很多城市的虚妄之火猛烈,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有些城市,虽然增长迅速,但是其背后投资增长比整体经济增长更为迅猛。

2013年,中国的GDP总量为56884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竟达4470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竟然达到78.6%,依靠投资拉动的省市,占全国省市总数的80%,全球仅见。

不过,2013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为36.8%,为全国所有省份最低。具体到城市,深圳更是只有18%,为国内唯一低于20%的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广东仍能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其努力尤其可贵。

比较广东与江苏的发展战略,其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程度,反映了不同的内生增长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广东之所以减速,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广东的发展,已经逐步超脱了投资依赖的阶段,这在国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亦值得为江苏所借鉴。

2013年,广东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2858.53亿元,而同期,江苏为35982.5亿元,江苏的固定资产投资超出广东1万亿元有余。而江苏的投资率,更是超过60%,事实上,早从2003年开始,江苏的固定资产投资就已经超过了广东,至今已逾十年。

过于依赖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不仅边际效应会呈下滑趋势,更会对经济转型造成阻碍。而广东外贸出口仍能超过江苏逾40%,内需也持续强劲,显然会对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形成支撑。

同时,广东与江苏的投资去向,也有巨大的差别。

江苏的投资分两块。一个是政府主导的投资,主要是投向基础设施、公路楼堂。另外的部分,则是企业的再生产的投资。前年上半年江苏专利授权量以9.6万件位列全国第一,显示部分企业以创新为导向的投资比较大。

而在广东的投资中,更多是民间投资,来自企业的投资占据主导地位。在我们研发的“2013中国重点城市内生增长能力”的排名中(2014中国重点城市内生增长能力榜单将于今年6月初发布),入选前五名的城市,广东独占其三,深圳一马当先,广州紧随其后,被称为“中国制造业中心”的佛山名列第四。

佛山进入前四名有些意外。佛山是著名的世界工厂,其辖下顺德、南海均为中国制造业重镇。一般而言,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率一定很高,但是,作为传统制造业基地的佛山,反而固定资产投资率极低,不到30%,其中有何奥妙?

其中最大的区别是:其他传统产业重镇,都把资本投向了地产或厂房等基础设施,而佛山的投资更多偏向工业设备、技术以及人力,而后者的投资额比前者小得多,虽然对GDP的支撑效果远不及大项目、重工业和铺路架桥,但是真实效率高得多。这样的GDP,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亦是值得真正尊敬的。

佛山现象值得中国关注:虽然增速下滑,但是产业结构逐渐合理,产业转型初步完成。

以相对较低的投资换来的发展,也更有质量。在我们的“2013年中国重点城市发展质量”排名中,深圳仍然是中国最有质量的城市,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固定资产投资率为全国最低,是国内唯一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低于20%的城市,成为全国最有造血功能、最具备自我生长能力的城市。事实也正是如此,大批的民营巨头,大批的驰名商标,在深圳草根生长。而深圳的发展,亦正是广东的缩影。

广东的这种发展模式,更有“藏富于民”的特点。虽然广东的人均GDP已经被江苏赶超,但是广东的人均收入2013年超过3万元,仍然领先江苏。

未来江苏需要降低投资率(尤其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并且防止投资过多导致“国富民弱”的盛世假象。

不过,在全国投资一片红的情况下,广东的低投资亦为其发展带来了困局。强大的内生能力,是广东傲视全国的看家本领,但是广东贸易出口依然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这在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情况下,恐难以有效持续,当下亟须使贸易出口向高附加值转移,加大创新投资,势所必然。

产业结构:广东略胜江苏

广东与江苏具有很大相似性,都有全国领先的高新产业,都是全国制造业中心,都具有很大的外向型经济特征,但是,广东和江苏的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却差别巨大。

广东与江苏经济特点的区别,主要在于三点。

其一是,广东的中心城市更多,三产更发达。

2013年,广东的三产占比为47.8%,江苏是44.7%。广东足足高出江苏3个百分点。而上一年,更是高出了五个百分点。

北上广深中国四大名城,广东据其二。全国性城市的崛起,必然伴随着齐全的产业体系,合理的产业机构,以及强大的经济总量。江苏与广东三产的差距,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缺少全国性中心城市,服务业无法独立。

2012年,广州三产比重达到64.6%,南京三产占比为53.4%,广州高出南京10个百分点以上。除广州之外,深圳和制造业重镇东莞三产占比都超过了50%。而江苏除省会南京外,其他经济重镇如苏州、无锡等,三产比重均未超过50%。

在香港的身边,深圳和广州仍然成为珠三角的两大巨头。这与长三角截然不同。在长三角,上海是无可争议的中心城市。上海的服务业对其他长三角城市造成挤压。未来几年内,江苏的第三产业占比仍然不会有大的跃升。

其二是,广东的内需比江苏更为强劲。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广东为2.46万亿元,江苏为2.06万亿元,广东多出江苏4000亿元。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广东的整体经济能够挫而不败,强劲的内需居功至伟。

其三是,虽然江苏的高端制造更为强劲,但是广东的产业结构更为丰富多元。

江苏在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领域建立了相对优势,“新苏南模式”的起点相对比较高。

旧苏南模式的核心是集体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乡镇企业日渐式微,江苏为此进行了战略转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以土地换资金、以空间求发展”的战略,与台湾、新加坡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合作,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吴江开发区的建成为标志,江苏的经济结构从本土企业为主导变为外资企业为主导。

苏州与东莞最大的不同是,东莞引进外资是从改革开放早期开始的,低端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广东实施了“腾笼换鸟”战略,但是船大难掉头。而江苏的外向型经济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起点较高。在引进外资的时候,已经进行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布局。江苏的高新产业和新兴产业,如IT产业,基本都非本土培养,而是借台湾产业转移之机完成飞跃。明基、华硕空降苏州,使苏州横空出世,成为中国的IT产业之都。而苏州通信产业、电子产业的高端崛起,亦遵从此种路径。

外资的强势进入,为江苏产业洗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传统产业里,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明显下降,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兴起。目前,江苏已培育出了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等支柱性高新产业,其中,电子产业成为江苏第一大支柱产业。

广东亦是外向型企业集中的重地,但是以东莞为代表的城市,引进外资起步早,发展水平良莠不齐。总体而言,广东的制造业呈现两极分化,东莞的外资企业以及佛山等地的本土制造业,均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深圳、广州等地的高端制造业,则主要是本土企业,虽然强势,但是在高端产业总量方面,江苏更胜一筹。

在去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江苏入选的企业多于广东。不过,江苏的经济对于外资依赖性比较大,强势企业多出自外企,而广东的本土经济更为突出。广东的高新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通用飞机基地、华为、中兴、腾讯、元征、金蝶等,均为广东本土企业。

2013年,广东的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8%。不过相对江苏,广东的高端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的比例仍不完善,传统制造业比例仍然过大,这是广东未来产业转型的最大重点。

不同的产业结构,来自不同的发展模式。

最近十年,所谓“新江苏模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主流。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倚重外来经济,欧风美雨和台湾暖流催绿了江苏,如前所述,外向型经济起点高,一出世就风华正茂,顺势完成了产业转型,为全国所追捧。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一旦大量外资撤离,则产业安全堪忧。

广东与浙江类似,都是“傻把式”,专注于本土经济、民营经济。在目前的发展模式下,广东与浙江受到的损失最大。饶是如此,广东与浙江仍然是中国最具有经济活力、亦最能藏富于民的地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广东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一是东莞模式,是外向型经济代表;二是深圳模式,高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达(广州亦发展了汽车等高端制造业);三是以佛山为代表的制造业基地,成为家电王国、木工王国、家具王国,本土经济强劲。四是以湛江、茂名为代表的一些地方,则实行了央地合作模式,搞大化工、大钢铁、大项目拉动,部分类似天津滨海模式。同时,广东作为中国的经济龙头,孕育了广州和深圳两大全国中心城市,三产发达。这种混合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了混合的产业结构,亦增强了广东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今年初东莞出现巨大动荡,但是,广东模式却仍然可屹立不倒,其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居功至伟。

均衡发展:江苏超越广东

江苏能够超越山东,最终与广东争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苏北崛起。而广东是珠三角一枝独秀,粤东、粤西与粤北塌陷。

苏北GDP占江苏全省的40%以上,日益接近苏南。而广东的粤东西北地区,GDP占广东全省的20%多,仅为珠三角的三分之一。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江苏入选的县市有近30个,苏北亦有不少县市入选。

如果广东的粤东、粤西和粤北三个角的经济总量能够翻一番,则等于再造广东。未来广东能否维持中国龙头地位,关键即在于此。

区域均衡发展,江苏先行一步,主要在三个领域领先。

一是苏北基础设施远胜广东三角。

在国务院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苏北5市进入长三角地区。同时,在国家沿海开发战略中,苏北多个城市亦名列其中。

中国还是一个由行政权力主导资源的国家,苏北纳入国家战略,在政策上获得的支持是广东三角难以比拟的。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苏北共获得了超过5000亿元的投资。广东高速公路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同时,广东地形复杂,粤东西北均有山区,交通建设亦不便,更无法连为一体。

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苏北亦领先于珠三角。

2005年,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各地产业转移园区蜂起,拉开了广东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序幕。目前,广东三十多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东西两翼。珠三角边缘地带的发展,也成为珠三角维系未来竞争潜力所在。

南北挂钩,则是江苏未来的突围大战略。苏南的产业向苏北转移,既扩大苏南的战略腹地,亦带动苏北发展,最后实现南北共振。

作为产业转移最主要的载体,江苏的产业转移园区与广东产业转移园区存在重大区别。

江苏的产业转移园区模式,可以称为“我的地盘你做主”,南北结对,主导方为苏南城市。其运作模式有两种,一是苏南城市自行开发建设工业园区,二是苏南城市主导招商,苏北城市负责建设园区,提供土地和规划。当下多是第一种模式,南北园区共建,管委会由苏南干部担任“一把手”,苏北干部任副职,同时,苏南城市与苏北城市互派挂职干部交流工作。

而广东产业转移园区的合作模式,是典型的“我的地盘我做主”,当地政府按照自己的需求,决定招商事宜。

在财政政策上,广东的产业转移园区实行分成制,除留成部分,剩余部分分成比例由双方协商确定。而江苏的产业转移园区则比较着眼长远,一般来说,合作前期十年内产生的所有收益,均不进行分配,留给园区滚动发展。事实上,这可以看做是苏南对苏北的一种转移支付。

广东由于非珠三角地域广阔,采取了重点扶持的模式。而苏北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市连为一体,有利于集中转移。很多园区的企业基地,规模比总部还大,如宿迁转移园区的长江润发,其宿迁基地收入已经超过了苏南总部。由此,大批知名苏南企业聚集苏北,红豆、梦兰、波司登等纷纷北迁。

粤东西部三角地和苏北的开发,都扩充了所在省的战略腹地,局部实现了“腾笼换鸟”的战略目标。但是,苏北由于产业转移力度更大,规模更盛,工业化程度更高,由此胜出广东三角区一筹。体现在数据上,就是苏北经济总量跃升为江苏的40%以上,而粤东西北三角区的占比,仅为广东的20%多。

相对而言,苏北的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迁移到苏北的悦达集团、徐工集团、徐矿集团、维维集团等6家企业,收入均超过百亿元。红豆生产基地迁到淮安,而投资22亿美元的富士康亦落户淮安。波司登、恒力、梦兰、阿兰吉、长江润发等苏南企业亦大批北迁。

当初江苏的五对“城市联盟”—南京与淮安、无锡与徐州、江苏与宿迁、常州与盐城、镇江与连云港市—组建的五大产业园区,如今已经成为产业新城。盐城的汽车、纺织、机械装备和化工,淮安的盐化工新材料、IT、特钢,连云港的装备制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产能均接近千亿。如今,这种千亿级的产业达到20个左右,基本上完成了对苏北城市的再造。

苏北发达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使其承接产业转移一开始就顺风顺水,初步完成了产业升级。如红豆淮安工业园,不仅是红豆的生产基地,更是红豆的研发创新基地,其产业转移,并非转移低端,而是高端。

同时,苏北便利的投资条件,使其更容易形成产业链。例如中能硅谷2006年落户徐州后,几年时间,江苏艾德、河北晶澳、宁波麦克等先后进入,最后形成了一个千亿量级的光伏产业集群。至于光伏产业出现的问题,则是另一个话题。而富士康落户淮安之后,也造就了“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IT产业格局。

都市圈合作:长三角超越珠三角

杭州湾大桥打通了长三角南线,而港珠澳大桥却迟迟不能竣工,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一种隐喻:江浙沪的产业合作,比港珠澳更为有序。

广东未来必须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珠三角和非珠三角的关系;二是小珠三角城市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江浙城市之间的关系;三是大珠三角(珠三角和港澳)城市之间的关系。而其核心,在于小珠三角城市之间的关系。

广东近年的增速降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珠三角与非珠三角不能共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珠三角“西线塌陷”。

以总量计,珠三角东线的东莞、惠州和深圳,其GDP总值超过2万亿元,中线的广州和佛山,总量比东线略小,但也超过2万亿元,广东其他城市的GDP总值,一共才1.7万亿元,其中,珠三角西线城市,GDP总值大约为7000亿元出头,大约为东线的1/3,还不如广东非珠三角地区。

相比而言,长三角的三翼则比较均衡,上海一城独大,但是北翼的苏州、南京、无锡以及南翼的杭州和宁波,亦为经济重镇,江苏诸城经济总量与浙江诸城经济总量基本相当。

珠三角的二次腾飞须再造西线。

香港与澳门对于大陆城市的辐射能力,导致了广东一些城市发展的巨大差异。珠三角东部的深圳、东莞直接接受香港辐射,均已崛起为中国重要的经济重镇,而澳门本身经济总量有限,无法完成对于珠三角西部城市的辐射,由此,本来构造中深圳、广州、珠海三足鼎立的情形没有出现,却造成了东强西弱的格局。

横琴新区成为国家战略,目标直指珠澳崛起。港珠澳大桥将使珠海至香港的车程由目前的4小时降为半小时,珠海将从交通末梢、西翼孤岛,变为整个珠三角的一环。

横琴,正位于港珠澳大桥区的最中心位置。未来的横琴,不仅可借助香港和珠三角之力,更可作为战略通道,成为整个珠三角向大西南内陆腹地进行产业转移的中心,形成东张西望的战略态势,形同双头鹰。届时,在珠三角诸雄中,珠海有望大器晚成。

珠海崛起之后,亦可辐射中山、江门等地,实现珠三角西线的整体崛起,补齐珠三角的短板。如此,珠三角城市之间,需要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也就是重构珠三角诸城市之间的定位,同时,重新进行产业规划,形成错位发展。

粤港澳经济圈内部的发展轨迹,其实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香港辐射珠三角城市圈的黄金时期,香港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珠三角区域成功实现工业化,两全其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随着部分珠三角城市的崛起,诸城之间竞争加剧,同时,广深与香港亦开始竞争,未来珠三角一体化,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

能否合理划分珠三角诸重镇之间的势力范围,是珠三角一体化成败的关键。

香港的服务业,将成为珠三角必然借用的重器。当下,香港的三产占比超过90%,是中国两岸三地中三产占比最高的城市。香港在金融、贸易、专业服务方面的优势,仍然是广东乃至中国其他城市都无法取代的。同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自由港,香港对进出口货物免征关税,也不实行外汇管制,这是任何内陆城市在短期内都无法超越的。

在未来,香港仍将是大珠三角区域的服务业中心,最近几年,在“腾笼换鸟”战略的驱动下,部分珠三角城市欲发展服务业,先后遭遇挫折,原因就在于,很多珠三角城市的服务业,其实早已经被香港代做,并非每个城市都需要单独发展服务业。

对于广州和深圳这两个经济重镇来说,服务业发展必然受到香港的制约,力求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均衡发展,方为上策。同时,制造业优势亦不可丢弃。特别是深圳,华为、中兴等众多企业崛起,对其经济贡献甚伟,实体经济优势需长久维持。同时,东莞、佛山、中山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中心,恐怕不适合过于发展服务业。

尽管地跨三省市,但在产业协同方面,长三角发展的更好。除上海外,其他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定位。南京主要侧重于物流、重化和信息产业,苏州和常州专攻现代制造业,无锡集中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说,长三角城市群走的是一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梯度发展”的正确路径。

文化产业:广东独步天下

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这中国四大经济强省中,广东的文化产业可谓一马当先。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造就了众多的文化“强藩”。

在江苏,苏州文化产业占比最高,但也不过是4%多,尚不能成为支柱产业,其他如常州、南京、无锡等,文化产业远未兴盛。在浙江,杭州一枝独秀,文化产业占比超过10%,直追北京,但浙江的宁波、温州等,文化产业塌陷。唯有广东的广佛深莞中,就有三大重镇文化产业占比超过5%,其中广州占比为8%,深圳占比7%。以制造业发达闻名的东莞,文化产业占比亦达5%左右。在广东,文化产业成为与电子信息等并列的支柱产业之一。

未来广东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培育更多的文化强藩。“十二五”期间,广州、深圳文化产业比重有望超过10%,东莞的目标亦定为8%,其他经济强镇如佛山、中山、惠州、珠海等,如文化产业比重达到或超过5%以上,则广东的文化产业将更为繁盛,可造就中国第一文化强省。这一点,远非江苏可比。

广东胜在创新。在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网络音乐、数字娱乐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广东均领先全国。以动漫产业为例,2010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超470亿元,广东省产值为168.67亿元,几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无论任何国家还是地区,文化产业的繁荣,都与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好莱坞电影产业能够独步全球,得益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科技水平。前者保证了有雄厚的资金不断投入,后者则融合科技与文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经济助产,科技助力,方才催生繁盛的文化产业。

2011—2015年,广东预计投入250亿元以上用于支持“文化强省”建设。而按照广东的财力,只要每年达到全省财政总支出的1%,这个目标就能实现。若无足够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这种大规模投入不可想象。

广东对于重大文化项目、产业园区、重点企业的项目,也一直在给予资助或奖励。广东原创动力开发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500万元的投入创下了9000多万元的票房,而当初的开发资金中,有400万元就来自各级政府的资助或补贴。

广东外来人口超过3000万,是中国移民占比最大的省份,深圳等城市户籍人口更只是少数。从全球来看,多元文化交汇之地,往往都是文化产业的发达区域。这是江苏不及广东的地方。单就这一方面而言,江苏输了一着。

而这,可能是最最重要的一着。(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