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老照片

 崇明之恋 2014-05-16

上海老照片  

外贸老陈博客的博客    2014-05-13 12:34:18|  分类: 默认分类

      在我的记忆中,五六十年代处于街头巷尾拐角处的流动书摊,给与我们阅读的培养,知识的汲取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也增加我们课余生活的乐趣。

 

小时的流动书摊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这流动书摊的“家把式”很简单:用木板打搭起来的一米见宽的单片木框。中间用木板隔成一道道的搁书架,每格的搁书架前都装有橡皮筋,用以固定图书。二爿书框一合就是一个完整的书架。书摊的摊主开摊时只需打开它,摆上图书,斜靠在墙上,就开始营业了。撤摊时只需将书撤走,相对合上,往哪一搁就行了。既方便又灵活。

 

小时的流动书摊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小时的流动书摊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书摊一般都是架设在居民区的弄堂拐角处的。位置相对是固定的。来看书和借阅的都是附近的孩子和居民。稍大点的孩子自己带个板凳就来了,小点的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也来凑个热闹。孩子们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小人书”入神的阅读着。汲取着知识的养份。

 

小时的流动书摊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流动书摊上的书主要以小人书(连环画)为主。古代体裁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岳传》,《西厢记》,《武松打虎》、 神话寓言故事的有。《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封神榜》。 现代体裁的有:《渡江侦察记》,《鸡毛信》《地道战》、《地雷战》《白毛女》,《交通站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还有漫画体裁的三毛流浪记》、《三毛迎解放》.......。
      那时放学回到家,做完回家作业。搬个小板凳,花上几分钱,就能好好享受视觉和精神大餐。常常是迷恋看小人书而忘记了回家。其中的韵味是回味无穷的。


 

(原创)上海昔日的“老虎灶”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原创)上海昔日的“老虎灶”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上海的“老虎灶”

 

     “老虎灶”一般是一间开面或二间开面的临街店铺。里面用砖砌建的一个大灶头,上面有几口大锅,大锅上是诺大的木制锅盖。灶台的侧面安有几个放水的龙头。龙头口扎着顺水的布条。稍微大点的老虎灶则使用铁制的土锅炉,龙头也多,出水也快。灶头边上还放有几张长条桌和长板凳,供附近的居民饮茶聊天。有的老虎灶还摆上瓶瓶罐罐,装有瓜子,花生,糖果等食品,兼做点小生意。

     “老虎灶”一般都是夫妻老婆店。解放后收回集体所有。有了统一的管理和统一的价格。供应热水的时间从清晨五六点起一直要到深夜十一,二点。打水的价格也不贵。我记得灌一瓶暖瓶是一分钱,打满一桶吊水只需三分钱。真是亲民,便民。

         冬天是老虎灶最热闹的时候。“老虎灶”内蒸气腾腾。暖暖和和的。掌柜和小伙计和附近的居民都熟着呢。彼此招呼着,打趣着。唠着家长里短,排着队,依次灌水。很是融洽,和谐。

   

      随着灌装煤气和管道煤气的出现和发展。“老虎灶”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逐渐的被淘汰和关闭了。 但那时候给上海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的“老虎灶”却是叫人难以忘怀的。

 

(原创)上海昔日的“老虎灶”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大世界"曾经是旧上海最吸引市民的娱乐场所,它一年四季轮番表演着各种戏曲、曲艺、歌舞和游艺杂耍等,开放时间从早上9点一直延续到深夜。场内还设有商场、小吃摊和中西餐馆等,游客在游乐场可玩上一整天。后来,大世界被旧上海的帮会头目黄金荣仗势吞没,搞得乌烟阐气,败坏了娱乐业的名声。

    

淡出人们视线的上海“大世界”游乐场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解放前大世界娱乐场的原貌

 

淡出人们视线的上海“大世界”游乐场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淡出人们视线的上海“大世界”游乐场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大世界露天广场演出的盛况

 

        解放后,大世界经过改造成为人民大众休闲娱乐的地方,以游艺杂耍和南北戏曲为特色,一直以其平民化的风格和雅俗共赏的娱乐节目受到众多上海市民和外来游客的欢迎。它那强烈的海派文化色彩,以及追求时代气息的娱乐设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宾客。人们曾经这样说道:“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

        大世界游乐场最吸引人之一的是入门处二边的一面面的“哈哈镜”。站在镜前看见镜中的自己或变长,或变矮。或变胖,或变瘦。看着这扭曲的,变形的,怪怪的形象。人们都会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儿时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到“大世界”游乐场去玩。一是价格便宜,进去就能玩一天。二是里面样样都有,进了大门,可以轮着番的玩耍和尽情的观看节目。那时到大世界玩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喜事。平时要学习没得闲暇去这样的场所去游玩。也只有在暑假里才得空。隔天,妈妈就做好了各种准备,炒好了蛋炒饭,灌好了凉白开,装好了小零食。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我们姐弟几个出发了。从家走着到“大世界”也不远,就五里路。连跑带蹦的不一会儿就到了。进入游乐场自然在逐个“哈哈镜”面前挤眉弄眼,装模作样,前蹶后仰,捧腹大笑一番罗。妈妈最喜欢的是看粤剧和沪剧演出。我们感兴趣的则是露天广场内的杂技和魔术表演。在那看到了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和很多惊险的节目。如:空中飞人,真人飞刀等表演我们都是在大世界看到的。观看演出之余,我们哥姐几个还喜欢在长廊内追逐玩耍。尽情奔跑。中午享受着母亲带着的香甜的美餐,喝着凉丝丝的白开水,微微拭擦着溢出的汗水,痛快的心情是溢于言表了........。直到晚上6-7点。我们玩兴仍未减丝毫。但也只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大世界,踏上了返回家的路途。“大世界”娱乐场的尽兴玩耍留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

      

淡出的上海大世界游乐场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现今的“大世界”已闭门谢客了

 

淡出的上海大世界游乐场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儿时过大年的记忆——灶头间的乐趣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让我们通过一些照片。回顾一下上海的自行车年代。看一看那时的车,那时的劵。那时的骑车的人。那时的上下班马路自行车流的景观。也不枉我们曾经也是个“骑车人”。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

 上下班高峰时的自行车流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过火车铁轨时的相向通过的自行车流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骑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过江轮渡栅栏前的自行车流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闹市区路上的自行车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路口等红绿灯的骑车人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自行车购买劵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自行车购买劵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自行车购买劵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曾经辉煌的上海永久自行车总厂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永久牌自行车的车标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曾经让人们梦寐以求的永久牌28“自行车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永久牌女式车(曾要比超英国的莱苓牌)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永久自行车厂专为农民兄弟生产的双杠载重车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凤凰牌自行车的车标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凤凰牌自行车的车标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风靡全国的凤凰28”自行车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自行车咏叹调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辛劳撑船的船工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以船为家的船民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大饭店拉客的黄包车夫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父子情深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等车的市民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苏州河上过桥洞的木船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现代与过去并存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浦江上的木船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帆船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操作交通灯的警察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交通警察岗楼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南京路就街景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茶楼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等客的黄包车夫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街景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警察管理交通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过江渡轮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卖蟹的姑娘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纳凉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弄堂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黄鱼车和小孩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纳凉的居民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运送棉花的帆船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外国水手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家人吃饭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文明与落后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卖菜的小贩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弄堂深处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黄包车和洋太太

 

三四年代的上海民生(一组图片) - LSS-ZBQ - 骆松声-张宝清的博客

<DIV class=nbw-blog-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