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淫病因辨证(上篇)

 johnney908 2014-05-17
中医博览 > 中医入门 > 病因辨证 六淫 中医基础 原创作者:张斌(江西遂川) 订阅中医博览
欢迎转载(非商业用途)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
本文网址:http://ZhongYiBoLan.com/blog/44.html 来自:中医博览(张斌原创中医运用博客)

中医入门 > 第二章、诊法和辨证纲要:病因辨证 > 六淫(上篇)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根本的原因是在于人体内部的矛盾性。中医用人体内部的阴阳来代表这种矛盾,只有通过人体内部阴阳的异常变化才能发生疾病

  一般所谓的病因或致病因素,实质上都是属于外因的范畴,是疾病发生的条件。中医认为常见的病因归纳起来有六淫、疠气、饮食、不节、痰、七情、外伤、虫兽伤、劳倦、房室等。不同的病因可以通过人体内部的矛盾而引起不同的变化。因此,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来推求病因(审证求因),从而进行正确的治疗,这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气。六气的异常变化,如太过或不及,或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人体的致病因素,故又称为六淫。

  一、风 风是春天的主气,但四季均可有风,并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较为多见。风病的特点:(1)发病急,消失也快;(2)症状常表现遊走不定;(3)风邪伤及皮肤可发痒;(4)有怕风症状。常见的风病如下:

  1.伤风:怕风,有汗,头痛鼻塞,或发热苔薄白,脉浮缓。治宜辛散风邪。

  2.风痹:风邪侵犯经络,引起肌肉关节疼痛,遊走不定,故又称为行痹。治宜祛风通络

  3.风疹块:表现为皮肤搔痒,起风团。治宜疏散风邪。

  二、寒 寒是冬天的主气,也可见于其他季节。风寒常结合在一起致病。寒邪致病的特点:(1)寒性收引,凝滞,故易出现筋脉拘挛收缩和气滞血瘀而疼痛;(2)寒邪易伤人阳气;(3)寒邪由表入里,易于化热;(4)有恶寒症状。常见寒病如下:

  1.伤寒:寒邪伤表,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骨节疼痛,苔薄白,脉浮紧。治宜辛温散寒。

  2.寒痹:寒邪伤络,引起关节疼痛,疼痛较剧,且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冷加剧,又称痛痹。治宜温经散寒。

  3.中寒:寒邪直接伤里,引起呕吐清水,腹痛,肠鸣,泄泻,严重者可突然出现战憟,身凉,四肢冷,脉伏。治宜辛热祛寒。

  三、暑 暑是夏天的主气。暑邪引起的疾病称为暑病。暑邪导致疾病的特点:(1)暑为热邪,故有热证表现,如身热、口渴、心烦,多汗等症;(2)暑邪易耗气伤津,故有身倦、四肢无力、口燥、唇干等症;(3)夏季多湿,暑多挟湿,故常见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常见暑病如下:

  (1).伤暑 身热头痛,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泻,唇干,气促,四肢无力。治冝清解暑热。

  (2).中暑:突然晕倒,身热,烦燥,大汗,气粗.治宜急用芳香开窍,醒后用甘寒清热。

  病因辨证之六淫-下篇...待续

  了解作者 >>>  获得更多中医原创文章,请订阅中医博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