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兔饲养管理原则

 老刻刀 2014-05-17

野兔饲养管理原则

2009-2-13 11:25:00  来源:    网友评论()

  要养好野兔,饲养管理上要根据野兔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饲养。
  一、青粗料为主,精料为辅
  野兔为草食性小动物,胃肠道很发达,加上盲肠内微生物的作用,能有效地将植物茎叶、块根及粗纤维进行消化;一般日青草采食量在300500 克之间,大致为本身体重的10%~30%,所以野兔饲养应以青粗料为主。但要补喂适量精饲料,单用青粗料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和繁殖的营养需要,且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日粮中一般青粗料应占全部日粮的40 %~70 %。从实践看,野兔喜欢采食的青粗料为植物茎叶(如青草、树叶、红薯秧、豆秧、花生秧)、块根(如土豆、萝卜、胡萝卜、甜莱)、果菜(如瓜类、果皮、青菜)等饲料;精饲料为大麦、玉米等。
  二、多样搭配,逐渐变换
  野兔生长快,代谢旺盛,且肉、皮、奶、毛均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从饲料中获得多种多样的养分才能满足其对能量、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的需要。各种饲料所含养分的质和量不同,饲喂单一的饲料不仅满足不了野兔的营养需要,还会造成营养缺乏症和食欲减退,影响生长发育。
  野兔的日粮组成要尽可能多样化,并根据饲料所含养分,取长补短,合理搭配,既有利于野兔的生长,又有利于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发挥,保证野兔获得全面营养。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价值,经常采用多种饲料搭配使用,如玉米缺少赖氨酸和色氨酸,而豆科籽实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多等。
  饲喂野兔的日粮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突然更换草料。对野兔来说肠道微生物对某种饲草饲料需一个适应过程,习惯后才能帮助消化吸收,突然改变就会发生疾病。如喂青草突改喂干草,易患便秘;喂干草突然改喂青草,易患拉稀或气胀。夏秋季节青绿饲料较多,冬春季节干草和根茎类饲料较多,因季节或饲料来源确需变更日粮时,应掌握逐渐变换的原则,要逐步过渡,先更换1 / 3 的新饲料,过一二天再更换1 / 3 , l 周时间的更换过程,使野兔的消化机能逐渐适应新的饲料条件,达到平稳过渡的目的。
  三、合理调制,注意品质
  野兔对饲料的选择比较严格,采集和饲喂前必须注意草料品质,饲料要新鲜、清洁、无毒、优质。
  ( 1 )为了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各种饲料在饲喂前必须进行适当加工和调制。青草和蔬菜类饲料应先剔除有毒、带刺植物,如污染或夹带泥沙则应清洗后晾干再喂。对含水量高的青绿饲料应与干草搭配饲喂或晾干水汽后再喂,最好洗净切短后拌料饲喂。
  ( 2 )块根类饲料,要挑选、洗净、切碎,最好刨成细丝与精料混合饲喂。冰冻饲料待解冻后再喂。
  ( 3 )粗饲料(干草、树叶、秸秆等)应清除尘土,最好粉碎成干草粉与精料混喂或制成颗粒料饲喂。
  ( 4 )谷物类饲料(大麦、小麦、玉米等)和油饼类饲料均需磨碎或压扁,最好与干粉拌湿或制成颗粒饲料饲喂。
  四、定时定量,给足夜草
  野兔的饲喂方式有三种:一种为自由采食,即经常备有饲料和饮水,任其自由采食;第二种为分次饲喂,即每天定时定量投给饲料,使野兔养成良好的采食习惯;第三种为混合饲喂,即青绿饲料、多汁饲料和粗饲料,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精饲料或颗粒饲料采取分次喂给的方式。
  多数养兔场(户)多采用第二、第三种饲喂方式。采用此两种饲喂方式,定时、定量和供足夜草最为关键。
  ( 1 ) “定时就是固定每天喂饲次数和时间,使野兔养成定时采食和排泄习惯,使每天喂饲前野兔的消化液分泌出现高潮,提高胃肠消化能力,增进食欲,有利于饲料的消化吸收。每天饲喂次数一般成年野兔为3 4 次,青年野兔为4 5 次,幼野兔可增加到56 次。通常精料分2 次,青料或粗料分3 次喂给。
  ( 2 ) “定量是根据野兔对饲料的需要与季节特点,定出每天应该喂饲的份量。量的多少依体重、生理时期、季节、采食和排粪情况而定。体重大的多喂,体重小的少喂;膘情好、肥度正常的少喂,瘦弱者多喂;粪便干涸多喂青绿饲料或增加饮水量,粪便湿稀则少喂青绿饲料,去除一部分蛋白饲料,减少饮水,投药治疗;冷天多喂精料,热天多喂多汁料,一般喂八成饱即可。
  ( 3 ) “给足夜草是因野兔有昼伏夜行的习性,成年野兔一般夜间的采食量占全日饲料量的70 % ,饮水为60 % ,采食在光照开始后降到非常低的水平,黑夜来临之前明显提高,整个夜间保持较高采食量(幼野兔白天、黑夜保持均衡采食)。据这一习性,晚上给饲数量和次数应适当多些,一般在天黑前喂1 次,夜里十点左右再喂1 次,天明之前喂1 次,使野兔在夜里充分采食,有利健康和增膘。
  根据饲料种类、季节特点制定本场的饲养规程,并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忽早忽迟和饥饱不均,要掌握先喂草后喂料,既让野兔吃饱吃好,又能使饲料充分消化,提高饲料利用率。
  五、兔舍保持千燥、安静、卫生
  野兔具有胆小、怕热、怕潮,喜欢安静和干燥等生物学习性,但野兔本身还具有粪多尿浓,易于污染环境等特点。因此,在管理上必须坚持每天打扫笼舍、清除粪便、洗测食具、定期消毒。多雨季节,还应在地面上撒上生石灰吸潮,以保持兔舍的清洁。干燥和空气新鲜的夏季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兔舍门窗应全部打开,以利通风降温,亦可采取地面洒水降温措施,种野兔舍周围尽可能多植树或搭架种植葡萄、丝瓜等藤蔓植物遮阳。
  野兔遇突然惊吓,易引起惊慌、乱窜、乱蹦等骚动,导致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对种野兔配种和母野兔产仔影响很大。所以在管理上应轻手轻脚,不要随意捉野兔或更换笼位,尽量避免外人参观,禁止猫、狗出入,以保持安静的环境。同时,还要防御鼠、蛇、黄鼠狼等动物对野兔的侵害。
  六、分群管理,适当运动
  按年龄、性别、强弱合理分群,有利于野兔的生长发育和配种繁殖,便于管理。一般可分成公野兔群、母野兔群、青年野兔群、幼野兔群等。兔群数量据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而定,一般每群数量都不宜太多。幼野兔、青年野兔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兔群数量应逐渐减少。种公野兔、妊娠母野兔和哺乳母野兔应单笼饲养。
  运动对野兔十分重要。散养能促进野兔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增强体质,也能使野保持野性,促进钙、磷吸收,可提高公野兔配种能力,减少母野兔空怀和死胎率。笼养种野兔的运动场地,四周要设围墙。每周放出运动12 次,任其自由活动,运动后按兔笼编号回归原笼,不要混乱。
  七、注意观察,防治疾病
  野兔与其他家兔相比,抗病力强,但霉变饲料,潮湿环境,各种应激因素,如惊吓、追捕、转群、饲料、温度、湿度等都有可能引起野兔病发生。因此要加强对野兔群的观察,一般每天早、中、晚各检查1 次,密切观察野兔的精神好坏、食欲强弱、活动状态、粪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野兔病防治应有严格的防疫规程和防疫制度,如病兔隔离制度、卫生清扫制度、野兔场消毒制度、疫情监测制度、进出兔舍人员管理制度等,管理人员、饲养员应严格遵守各项制度,以杜绝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野兔饲养管理

2009-2-13 11:22:00  来源:    网友评论(0)

  野兔的饲养管理是养殖野兔成功的关键,野兔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应保持种野兔、仔野兔舍内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天打扫,供给野兔足够的青饲料及饮用水。不干净、不卫生的饲草坚决不喂野兔,以杜绝外来病源的侵入。种野兔应单独放在一个兔笼,不宜多放。

野兔繁殖管理

2009-2-13 11:21:00  来源:    网友评论(0)

  一、空怀期饲养管理
  空怀母野兔是指仔兔断奶到再次配种怀孕的时期,此时必须供足营养物质,如优质的青饲料和适量精料,促进恢复因哺乳期的消耗所引起的体质下降,使它能正常发情,适时配种。
  母野兔经过2 个月的妊娠与哺乳,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消瘦,为了尽快恢复体力,保证下次正常配种繁殖,需要进行复膘工作,但又不能使母野兔过肥,否则不易受胎。对过瘦的母野兔适当增加精料的喂量,限制运动;过肥母野兔应适当减少精料的喂量。对个别体质过于瘦弱的母野兔,可适当延长休产期。
  饲养空怀母野兔营养要全面,青草丰盛季节,只要有充足的优质青绿饲料和少量精料就能满足营养需要。青绿饲料枯老季节,应补喂胡萝卜等多汁饲料,也可适当补喂精料。
  二、妊娠期饲养管理
  1 .妊娠
  公、母野兔配种后,精子由阴道进入子宫,继而进入输卵管,当到达输卵管上1 / 3 处的壶腹部时与卵子相遇,接着精子进入卵子,精卵结合成新细胞,即受精卵,这个过程称为受精过程。受精卵形成后即开始发育,由输卵管向子宫移行,并在子宫内着床。在受精后约7 天形成胎盘,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子宫相连,依靠胎盘吸收母体供给的养料和氧气,代谢产物也经胎盘传递到母体而排出体外,逐渐发育成胎儿在母体生殖器官中,受精卵逐渐形成胎儿及胎儿发育所经历的一系列复杂生理变化过程,称之为妊娠。
  2 .妊娠期
  从受精卵发育至胎儿分娩产出的整个时期,称妊娠期。野兔的妊娠期正常情况下一般为40 天左右。母野兔妊娠期的长短与年龄、个体营养水平、胎儿数量及发育情况有关。老年母野兔的妊娠期比青年野兔长;营养和健康状况好的母野兔妊娠期比差的长;胎儿数目少的妊娠期比胎儿数多的长。
  3 .妊娠检查
  野兔配种后,进行早期诊断,对于保胎和减少空怀、提高繁殖率有重要意义。妊娠检查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检验性交配法、称重法、摸胎法,近年来还有放射免疫法和血小板诊断法。
  ( l )检验性交配法:母野兔配种后5 7 天,将母野兔放入公野兔笼内,让公野兔追逐、爬跨母野兔,如果母野兔不接受公野兔交配,在公野兔笼中转圈或夹着尾巴伏在一角,毫无交配的表现,就有妊娠的可能。此法不太准确,常常有未受孕的母野兔在检验性交配时拒绝公野兔交配,特别是假妊娠母野兔一般也不接受交配;而有些受孕母野兔仍然会接受交配。
  ( 2 )称重检验法:母野兔交配前称重1 次,交配15 天后复称1 次,如果交配后称重有显著增加,就表示已经受孕。两次称重均应在早晨喂料之前空腹称重。
  ( 3 )摸胎法:配种后810 天,如母野兔受孕就可以隔着腹壁摸到胚胎。摸胎时,先将待查母野兔置于台上,使头朝向检查者,一手抓住母野兔双耳和颈部皮肤保定好,另一手使拇指与其余四肢呈字形,手掌向上伸向母野兔两后肢中间,由后向前再由前向后轻轻触摸。如果摸上去柔软如棉,说明没有妊娠。若触摸到像花生粒样的肉球,滑来滑去,不易捉住,有一定硬度而又有弹性,这就是胎儿。
  摸胎时,要注意胎儿与粪球的区别,粪球呈圆形,质硬,相互挤压,摸时感到粗糙,在腹腔分布面积大。而胎儿呈椭圆形,用手轻轻捏压,表面光滑而有弹性,且位置较为固定。15 天后可摸到鸡蛋黄大小,几个连在一起的小肉球。摸胎时动作要轻,切忌用力捏压,以免引起流产。检查时宜在空腹进行。此法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应用较为普遍。
  4 .妊娠期指母野兔怀孕到分娩的这段时期
  母野兔配种后45 天进行妊娠检查,确已受孕,应加强营养。要想养好仔野兔,提高饲料的质和量极为重要,饲料量也要相应增加;随着胎儿的发育,要补充豆饼、豆渣、熬皮、骨料和食盐;临产前3 天,减少精料,多给青绿饲料。
  5 .妊娠期要加强护理,防止流产
  母野兔流产一般多发生在怀孕后1520 天,流产和正产一样,但产下胎儿被母野兔吞食。造成流产原因是捕捉过猛、受惊、吃变质饲料、在寒天饮冷水等原因所造成。要防止流产,就要消除可能引起流产的因素。母野兔妊娠期可分为前期(受胎后20 天)和后期(受胎20 天至分娩)。前期胎儿发育很慢,其增重仅相当于出生体重的10 %左右;后期,胎儿发育很快,增重相当于出生体重的90%左右。
  三、分娩母野兔的管理
  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到成熟之后,由母体内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称为分娩。
  ( 1 )野兔的妊娠期一般为40 天左右。因母野兔没有扯毛垫窝的习性,所以在预产期的前2 天,要用干净柔软的稻草在产仔箱内垫好窝,饲槽中用适当的容器备好充足、清洁的饮水。产仔箱应做得保暖,母野兔能自由出入,而且能够打开暗室。产仔结束,应将仔兔轻轻取出巢箱,并将窝巢重新整理,把弄脏的污草拣出,加入柔软的垫草或清洁的旧棉絮做好窝巢,清点仔兔数目,并在吃奶前称取初生窝重,同时做好繁殖记录。
  ( 2 )母野兔的分娩征兆比较明显,大多数母野兔临产前35 天乳房开始肿胀,并可挤出少量乳汁,外阴部红肿,阴道黏膜潮红湿润,尾根与坐骨间韧带松弛。食欲减退,甚至拒绝采食。母野兔产仔一般在凌晨5 时至下午1 时,母野兔接近分娩时,在激素作用下,使子宫收缩引起阵痛,表现为精神不安,四爪刨地,顿足,腹痛,弓背,努责。母野兔多为犬卧姿势,产仔时先排出胎水,紧接着仔兔连同胎衣一同排出。第一只仔兔多为头部先出,其后仔兔有头部或后肢先出。凡头部先出者,分娩较快;后肢先出者,多次努责及阵缩后才娩出。母野兔一边产仔,一边将脐带咬断,并吃掉胎衣,同时舐干仔兔身上的血液和黏液,分娩即告结束。野兔产程较短,一般产完1 窝仔兔只需1020 分钟,但也有个别母野兔,在产出一批仔兔后,间隔数小时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再产一些仔兔。因此,遇有产仔过少的母野兔,应检查一下是否还有未产出的仔兔,以减少损失。
  ( 3 )母野兔产仔后,每天哺乳23 次。细心观察、看护好仔野兔,但不要惊吓母野兔。及时取出死仔野兔。如果发现仔野兔身上有腥臭味,排黄尿,是由于母野兔乳房炎引起的,应及时把仔野兔进行寄养,母野兔进行隔离治疗。此时应注意给母野兔优质草料。与此同时或提前23 天把产仔箱内的垫草清理干净,防止仔野兔食入母野兔粪便得消化道疾病和球虫病
  ( 4 )经过血配怀孕的母野兔,哺乳一段时间,断奶后的仔野兔除喂饲优质的草料、清洁的饮水外,要注意限制精料的给量,因为小野兔不知饥饱,容易贪食,引起消化不良。要以预防量喂点治疗球虫病的药物(如氯苯胍、球虫灵、虫克星等), 在高温潮湿的季节,几种药物轮换拌精料里喂;平时用切碎的大葱拌精料里喂,能防球虫病,防止消化道疾病;隔几天喂点磺胺米片(每只野兔1 / 4 片),放少许苏打,拌精料里喂,防止巴氏杆菌、魏氏梭菌、肠炎等病,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成活率。45 日龄进行第1 次皮下注射魏、巴、瘟三联苗,每只2 毫升;到90 日龄再重复注射1 次,以后可每半年注射1 次。
  四、哺乳期饲养管理
  母野兔供给仔兔的乳汁营养丰富,这些营养物质(乳)的消耗必须从饲料中摄取,所以饲养上要增加饲料量,日粮应以青绿多汁和精料以及矿物质组成。在管理上要经常检查泌乳情况,每天清理兔笼,洗测餐具,还要做到每周消毒1 次。
  ( 1 )母野兔产后12 天内体质较差,食欲不振,宜饲喂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饲料,少喂精料,3 天以后逐渐恢复正常。恢复正常供料时,要根据母野兔奶水分泌情况投放饲料,这时仔野兔尚小,防止奶水过多,新生野兔吃不完,引起母野兔乳房炎。如产后奶水不足,可适当增加饲料和催奶饲料(如鲜嫩青绿饲料)。
  ( 2 )母野兔产后泌乳量逐渐增加,至20 日龄左右泌乳量达到高峰,而仔兔食乳量也逐渐增加,母野兔采食量亦迅速增加,这时是母野兔采食量最多的时期。可日采食青料11 . 5 千克和150 克以上精料,同时适当增加赖氨酸含量较高的豆饼等饲料(用量约占日粮15 %以上),有条件的还可添加不超过5 %的鱼粉等动物性饲料。
  ( 3 )母野兔产仔后,如果乳量不足,仔兔吃不饱,可通过饲喂催乳:
  饲喂一些有促乳效果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蒲公英、苦荬菜、莴苣叶、胡萝卜、南瓜等。一般来说,凡是茎叶中含有大量白色液体的绿色植物,均具有促乳作用。
  人用催乳片,每只每天35 片,连续3 天。
  初产母兔催乳:初产母兔无乳,多由泌乳系统发育不充分或母性不强或饲料营养缺乏、供应不足等所致。除加强营养,调整饲料结构外,可用温淡盐水洗乳房后,按摩1 2 次,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另外,可取花生米78 粒,温水浸泡1 2 小时后,拌料喂兔,连喂23 次,乳汁会明显增多。
  经产母兔催乳:经产母兔少乳或无乳多是患有乳房炎及其他疾病所致。调整日粮减少精料喂量,多喂绿汁饲料。可采用新鲜蒲公英、车前草、黄芪等喂兔,连喂24 天,既催乳,又消炎防病。
  肥胖母兔催乳:母兔过肥也会导致泌乳减少或缺乳。取促乳素,皮下注射12 毫升,每天2 次。并适当降低饲料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瘦弱母兔催乳:瘦弱母兔产后缺乳,主要是因为营养不良或患有其他疾病所致。调整日粮,蛋白质含量高的草或料同时取鲜蚯蚓12 条,开水泡至发白,切碎拌红糖喂兔,每天1 2 次。也可将蚯蚓晒干粉碎拌入饲料中喂给。
  多仔母兔催乳。母兔产仔超过10 只以上时,其乳汁往往难以满足仔兔吮乳需要。除加强营养开小灶吃偏饭外,可采取一分为二哺乳法,即将仔兔按个体大小、体质强弱分成两组,让母兔分两次定时哺乳,早晨先喂体小的一组(此时乳汁多),傍晚哺喂体大的一组,喂完后取走母兔,防止吃空奶。仔兔开食后,要及时补料。
  五、保温防冻
  初春出生的仔野兔虽然长有披毛,但仔野兔的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健全,没有御寒能力,惧怕寒冷,保温防冻是初生仔兔管理的中心工作。因此,春季繁殖野兔,要在兔舍内选用保温性能好、吸湿力强、蓬松柔软的材料作垫草(如切短轧瘪的麦秸、稻草、碎刨花等),并将垫草整理成中间低、四周高的浅锅底状,以便仔兔集中,互相靠拢,减少散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