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绝句创作中的立意和述意

 江山携手 2014-05-17

    绝句是一种诗体名,又称“绝诗”。为四句二韵或三韵,平仄定格共十六式(五言平、仄韵,七言平、仄韵各四式)。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但少见。也有六句绝,但不是定格。
    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但平仄自由,称为古绝。近体诗范畴内的绝句,称为近体绝或律绝,现在我们讲的绝句,通常就是指律绝,如是古绝,须特别注明。
    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所以又称其为“截句”、“断句”等。这种说法只是针对近体绝而言,而且,我们创作绝句时,决不会先写律而后再去截成绝,所以,只是让大家知道有这种说法,并无深究的必要。
    有人说,绝句易写难精,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说它易写,是因为它字少,只有四句,至少比写八句的律容易些吧;说它难写精,也是因为它字少,七绝二十八个字,五绝更少,只有二十字。要用如此小的篇幅写出耐人吟咏的诗,谈何容易?“故唐人皆尽一生之业为之。”(宋·沈括《梦溪笔谈》)。
    绝句涉及的题材很广,如:
    咏史、咏人、咏物、咏事,思乡、思亲、思友、思情,记景、记时、记节、记事,言志、言心、言谊、言感,交友、送友、赠友、答友,怀古、羁旅、和诗、宫怨等等。
    题材涉及面也并不限于以上所列,几乎可以说没什么限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题材类别基本确定后,最重要的就是考虑立意了。相同的题材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立意。

    一、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主题,诗、词、文章都要有主题,写绝亦然。不可想象在进行创作时,还弄不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
    1、立意应准
    立意应该准确集中而不能散,一首诗一个意,决不能有两个,主题多了结果什么也表达不清楚。
    比如这首:
    《无题》
    轻帆一点向东来,江岸柴门为尔开。春柳不堪风雨冷,秋花尤自绽荒台。
    格律中规中矩,文笔也可,但不知道他想说什么?第一联明明是写“有朋自远方来”,下面应该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但第二联却突然转到另一个主题去了,又在议论春柳和秋花对待秋天的不同感受和态度。结果两样都只说了一半。尽管其是绝的格式,但不能算绝。
    客观地讲,一般写绝的人,不会有意地去立两个主题,往往是由于忽视了某些问题而产生了这样的结果。象上面讲的这首,可能作者是想在第二联写他或者朋友的某些经历和感受,他自己认为并未跑题,但问题是,这种毫无承接的急剧跳跃式的思维方式是不能带到诗中来的,诗要讲究思维的连贯性,既要连接自然,又要有变化,但变化的前提是要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而不是突然跳开。
    我们初学写诗时易犯这样的毛病,有些朋友的习作中,就有这种无承接的跳跃,但写的人因为在自己的大脑中已经用补充的思维将断处连接,所以自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读的人就会一头雾水,不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所以我们写诗或检查已写的诗时,不妨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审视一番,可能不无帮助。

    2、立意宜小 

    绝句如此小的篇幅,决定了绝句创作的特殊性。不可能长篇大论,主题太大,就会力不从心,立足于“以小搏大”才是正确的处理和思维方式。
    比如杨万里这首七绝: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就象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在繁多的春景中截取了一个虽小但却很生动的镜头,把初春的勃勃生机渲染得淋漓尽致。
人们常说:“诗以言志”, 其实没有任何必要去规定诗必须言志。尤其是绝句创作,要力求避免写“大题目”的想法,即使是“大题目”,也要作很好的处理。
    比如怀古和写史,看来是大题目,但这类绝句写得好的也很多,但无不都是诗人巧妙选择小角度的结果。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怀古诗是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历史事件,但诗人只选择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甚至不是选取漫长战争的一个片断,而是选取了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朝后的两个镜头:“义士还乡尽锦衣”和“宫女如花满春殿”。把当时那种繁盛、美好、热闹和欢乐的氛围渲染至极,然而末句突然一转,将前面的荣华富贵一笔勾销,过眼云烟后,只留下“惟有鹧鸪飞”的凄惨冷清景象了。尽管镜头小,但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绝句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又如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写的是著名的赤壁大战。尽人皆知,这场战争是以周瑜为统帅的东吴取得了胜利,但诗人却来了个反向思维:假如当时东风不助周郎,那胜败的双方就会易位,接着诗人开始假想曹军胜利后的结果,而他又不直接去写政治军事形势的改变,而是间接地描绘东吴两个有特殊地位的女子将要遭受的命运,隐喻东吴的灭亡。其实,这样的手法和处理,也取到了以小搏大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与历史书的根本区别。

    3、立意要新

    确立了一个新颖的主题,一首好绝就成功了一半。
    唐朝诗人罗隐有一首咏七夕绝句:
    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惟恐曙光催。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人间世人都对七夕有所期望,希望一年一度相会的牛郎织女能给天下有情人带来情缘和幸福,称为“送巧”。
    诗人眼望银河,突然想到,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时间已经很紧了,哪有心情和时间来给人间送巧哇。你们还是不用等了吧。
    唐朝诗人徐凝也有一首七夕绝句: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不是说难得吗,须知人间还有许多人背井离乡,多年在外,连这样一年和亲人相会一次的机会也没有啊,还不如你们呢。
    七夕诗是很多人写过的,但如果只去写鹊桥相会,难舍难分,就流于俗套了,读来索然无味。要写出新意,就要有与众不同的新的“立意”,上面这两首七夕诗的立意就很新颖。

    4、立意要巧

    巧妙的构思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比如李白的这首五绝: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主题是说山寺的楼很高,几乎可以摩天,站在楼上的人似乎可以摘到星辰,但正是由于离天太近,惟恐惊醒天上人而只能悄悄地摘。这是何等精彩的奇思妙想,这种夸张的构想,把山寺的高,形容到了极致,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一首诗的立意如果符合了以上讲的四条中的一条,就很好了。
    我们从这些诗意中可以得知,所谓立意就是一种构想,这种构想必须有见地,必须有突破,必须要新颖。构想就是一种思想和理想,理想不妨是梦想、幻想、奇想、怪想。但无论怎样想都必须能和读者沟通,使之能为你的诗拍案叫绝。倘能如此,立意就算成功了。

    二、述意

    立意虽好,但如果表述方式不好,手法用得不高明,也难以写出好诗。述意就是采用什么词汇、语言、句子和采用什么手法和手段来对主题进行表述。下面举例说明述意的若干方法。

    1、 述意要美

    遣词用字要力求美,比如张继的七绝: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寒秋之夜借宿于姑苏城外的游船上,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抓住最能感动心弦的几个画面来写,一句一个画面,而这首诗的主题词只是用了十个字:霜月、渔火、钟声、乌啼、愁眠。作者却能把它有机的联系发挥,勾出了一幅生动的《枫桥夜泊》图。全在于立意的准确、述意的精致和用词用字的凝练才刻画得出深秋之夜的宁静美,使读者得到了美的享受。
    有些人写诗词,喜欢挖空心思寻找一些华丽的词藻堆砌上去;更有甚者,还刻意用一些生辟难懂的字和词,以为这就是美,就是有学问。殊不知当他这样做时,已经离美有十万八千里了。
    什么是美?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我认为,美的本质就是朴素和自然,如果脱离了这个本质,就谈不上美了。
    什么是美的字、词、句?
    美的字、词、句可以使读者在理解的前提下立即形成对作品的认同,并能在读诗的过程中,受其作用、影响和刺激而产生愉悦、满足和可以自由地拓展想象等美好的感觉。
    另外,字、词、句都是为主题思想服务的,所以,它们的美也是和主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可能在某首诗中感觉很美的字或词或句,在另一首诗中,由于和主题游离脱节,也就不美了。
    唐诗作为一种特定的概念之所以如此被人如此推崇,并成为后世诗人模仿和学习的典范,正是因为它一扫魏晋时期诗歌一味追求词藻华丽之风,贴近自然,贴近社会,重视作者情感的自由抒发的缘故。

    2、炼词炼句,惜字如金

    由于绝句有字数极限,不能像律诗、古风那样尽兴、尽长地随意发挥。它需要浓缩、凝炼、收束。既要在限定的字数范围内完成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又要表达得淋漓尽致,那就必须是“惜字如金,字字千钧”。所以要求一定要炼句、炼词,甚至要炼到每一个字。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有两句是这样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说原句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他感觉“到”字还不能完全表达“春风”的本意,于是连续换了十几个字,什么“过、返、入、满”等等都感觉不满意,最后想到了“绿”字,只有绿字才可以把春意活生生的表述出来。古代名人尚且如此,具体到我们写作时更应该炼句炼字。如何炼?这需要读很多的书,丰富词汇、巧用词汇。多读还要多思考,思考后还要反复推敲,才能练出功夫,才能做出好诗。

    3、出人意料

    一个普通的,没有特色的主题,如果述意手法出人意料,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写出好诗。
    比如这首七绝:
    《砂轮机》
    飞轮转去几多春,依旧吞砂棚下人。方正随风磨已尽,一生锐气散为尘。
    这首诗的立意很简单,就是说岁月消磨人的锐气。这个主题并不特别,诗也不少。但此诗借一种机械设备“砂轮机”来诠释主题,确实有点出人所料。但细想想就会体会到作者述意手法高明之处。作者并没有直接去说主题,而是借物说话,托物抒情,巧妙地利用砂轮机工作时人所共知的特性和境遇,来抒发自己的感想,阐明主题。
    我很欣赏这首绝,不是因为它的主题,而是因为它有如此出人意料,巧妙的述意手法。

    4、虚实结合

    如《画松》唐·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有人画了一颗松,请景云在画上题诗,如果从松树枝繁叶茂,迎霜傲雪去写实,那就很一般了。但作者在首句点题“画松一似真松树”后,笔锋一转,说似曾见过呀,想起来了,曾经在天台山见过,石桥南畔第三株便是。三、四句把松树的位置说得如此详细,好象是在写实,其实不然,在很多诗中,天台山只是仙山的象征,并没有实际地理位置的概念。
    松树是实,画中的松树是虚;石桥南畔第三株是实,天台山又是虚。正是这种虚虚实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的述意手法,成就了这首好绝。

    5、富于想象和联想

    如果就事论事,平铺直叙,这样的述意就会显得呆板和苍白无力。比如说送客离别的主题,如果只是说离别的伤呀、苦呀、愁呀什么的,这样的述意手法就很低级。
    古人送别时有折柳赠行人的习惯,因此一些诗就将送别和赠柳联系在一起,如:
    《折柳枝》唐·施肩吾
    伤见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不说伤离别,只说伤杨柳;不说离别多,只说折枝多。这就比直接述意高明了一层。
    王之涣的《送别》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这首诗也没有直接说离别之苦,而是借柳枝被很多人攀折间接地表述主题,构思很是巧妙。
    有的诗人不仅将离别和春柳联系起来,还进一步发挥想象,如:
    《送别感赋》清·刘絮窗
    理罢云鬟展转思,池塘正值梦回时。近来诗句如春柳,只向东风赠别离。
    这首诗明显地也是把赠别和春柳连在一起,但这里却是把诗想象成了春柳,感叹“近来诗句”都是送别的内容。这就在想象力上更进了一层。
    最有名的是李白的《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诗的联想就更进了一层,后两句不仅由别离想到了柳枝,更因想到了杨柳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春风与离别这两件本不相干的事连在了一起。诗人因送别时无青柳枝可折进而想到是春风也知道离别之苦,故意不让柳枝发青。这是何等奇妙的联想。一个“知”,一个“不遣”,把本来无生命的春风写的有情有意,极大地加深了主题的厚重感。
    贺知章的《咏柳》也是想象力极强的一首绝: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把春风想象成了巧剪,裁剪出那么细致的柳叶,这样的诗,可以给读者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想象和联想是述意方法中的上乘之法,让想象和联想之翼舞动起来,你写的诗就会生动起来。

    6、努力打造警句

    这是述意中最难的事,一首诗不可能通篇都是佳句,但如果绝句的四句中有一句或两句可称为警句或佳句,那此诗也可以说是上乘之作了。
    象“春风又绿江南岸”、“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都可称警句或佳句。就是通常说的“诗眼”,读后不禁使人豁然开朗,拍案叫绝。
    打造警句,是诗者毕生的追求。
    述意也不限于以上讲的方法,只要能最好地阐述主题,一切奇思妙想都是好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