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肉冷藏
2009-2-13 15:22:00 来源: 网友评论(0)
目前,我国冻兔加工多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其工艺水平和卫生标准已达国际水平。 1 ,冷冻加工间 主要包括冷却室、冷藏室和冻结室等。规模中等的冻兔肉加工厂由于屠宰间一般都设在厂房的顶楼,所以肉类冷却室也应设在顶楼,以便与屠宰间相接,顺次为冷藏室、冻结室,而冻结室则应设在底楼,以便直接发货或供其他加工间临时保藏之用。冷却、冷藏及冻结室内应装有吊车单轨,轨道之间的距离一般为600~800 毫米,冷冻室的高度为3~4 米。为了减轻胴体上微生物的污染程度,除屠宰过程中必须注意之外,对冷冻室中的空气、设施、地面、墙壁等乃至工作人员均应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在冷冻过程中,与胴体直接接触的挂钩、铁盘、布套等只宜使用1 次,在重复使用前,须经清洗、消毒,干燥后再用。 2 .冷却条件 主要是指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和冷却时间等。兔肉冷冻,首先是肌肉纤维中水分与肉汁的冻结,然而冻兔肉的质量则与冻结温度与速度有很大关系。据试验,在不同的低温条件下,兔肉的冻结程度是不同的,通常新鲜兔肉中的水分,一0.5~一1 ℃ 开始冻结,一10~15 ℃ 时完全冻结。 根据测定,在整个冷却过程中,冷却初期因冷却介质(空气)和胴体之间的温差较大,冷却速度较快,胴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在开始1 / 4 时间内,约占总蒸发量的1/ 2 。因此,空气的相对湿度也要求分为两个阶段,冷却初期的1 / 4 时间,相对湿度以维持95 %以上为宜;冷却后期的3 / 4 时间内,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0 %~95 % ;冷却临近结束时,应控制在90%左右。空气流速是影响冷却时间和程度的又一重要因素。一般冻兔肉在冷却时,空气流速以每秒2 米为宜。 3 .冷却方法 目前我国冻兔肉加工厂都采用速冻冷却法,速冻温度应在一25 ℃ 以下,相对湿度为90 %。速冻时间一般不超过72 小时,试测肉温达一15 ℃ 时即可转入冷藏。 如无冷却设施的小型加工厂,则应配备适量的风扇、排风扇,炎热季节必须设法使肉温低于20 ℃ ,然后直接送入速冻间速冻,使肌肉纤维中的水分和肉质全部冻结。为加决降温可采用开箱速冻法,使原先要72 小时速冻压缩到36 小时,既节电,又可提高冻兔肉质量,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4 .冷藏条件 冷藏是将已经冻结的兔肉,为保持肉温不上升,需在冷藏间贮存待运。合理的冷藏条件是,冷库温度应保持在一19 ~一17 ℃ 之间,相对湿度为90 %。冷库内温度升降幅度一般不得超过1 ℃ ,在大批量进出货过程中,一昼夜升温不得超过4 ℃ ,空气流动以自流、对流为好。如温度忽高忽低,易造成肉质干枯和脂肪发黄而影响质量。 冷藏堆放的方法是,长期冷藏的冻兔肉应堆成方形堆,地面应用不通风的木板衬垫,衬垫高约30 厘米,堆高2 . 5~3 米,在冷库容积和地坪负荷允许的条件下,堆放的体积和密度越大越好,冷库的堆装量越多越能提高冷库的利用率。肉堆与周围墙壁、天花板之间,应保持30~40厘米的距离,距冷却排管40~50 厘米,肉堆与肉堆之间保持15 厘米的间距,冷库中间应有运送小车的通道,一般不少于2 米。 冻兔肉的冷藏期限,主要取决于冷藏温度和原料类型等。实践证明,冷库温度愈低,保藏期愈长。在4 ℃ 冷库中,保藏期仅35 天;在一5 ℃ 条件下,保藏期为42 天;在一12 ℃ 条件下,保藏期可达100 天左右。出口冻兔肉如能保藏在一17~一19 ℃ 条件下,则能保藏6~12 个月。
出口兔肉的包装
2009-2-13 15:20:00 来源: 网友评论(0)
目前,我国出口的冻兔肉,包装要求大致如下。 ( l )带骨或分割兔肉均应按不同级别用不同规格的塑料袋套装,外用塑料或瓦楞纸板包装箱,箱外应印刷中、外文对照字样(品名、级别、重量及出口公司等)。纸箱内径尺码是带骨兔肉为57 厘米*32 厘米*17 厘米;分割兔肉为50 厘米* 35 厘米*12 厘米。 ( 2 )带骨兔肉或分割兔肉,每箱净重均为20 千克。分割兔肉包装前应先称取5 千克为一堆,整块的平摊,零碎的夹在中间,然后用塑料包装袋卷紧,装箱时上下各两卷成“田”字形,四卷再装入一聚乙烯薄膜袋。每箱兔肉重量相差不得超过200 克。 ( 3 )带骨兔肉装箱时应注意排列整齐、美观、紧密,两前肢尖端插入腹腔,以两侧腹肌覆盖;两后肢须弯曲使形态美观,以免背向外,头尾交叉排列为好,尾部紧贴箱壁,头部与箱壁间留有一定空隙,以利透冷、降温。 ( 4 )箱外包装带可用塑料或铁皮,宽约1 厘米。因铁皮包带久贮容易生锈,所以大部分冻兔加工厂目前多采用塑料包带,打包带必须洁净,不能有文字、图案、花纹,不宜采用纸带,以防速冻或搬运时破损、散落。 ( 5 )箱外需打包带三道,成“++”字形,即横一竖二,切勿因横面操作不便而不加包带。五分包带需用五分包扣,切忌五分包带用四分包扣,或四分包带用五分包扣,以防箱边破损,兔肉外漏。
免肉分级
2009-2-13 15:17:00 来源: 网友评论(0)
分级的规格:在外观上凡兔肉尸暗红或放血不全、露骨、透腔、脊骨突出过瘦、背部发白、厚皮、年龄大肉质过老、有严重骨折、曲背、畸形者,修割面积超过规定的,都不应作带骨兔。 1 .带骨免肉的分级标准为 ( l )特级每只净重1 500 克以上。 ( 2 )一级每只净重1 001~1 500 克。 ( 3 )二级每只净重601~1 000 克。 ( 4 )三级每只净重400~600 克。 2 .分割兔肉的分级标准为 ( l )前腿肉自第十与第十一肋骨间切断,沿脊椎骨劈成两半。 ( 2 )背腰肉自第十与第十一肋骨间向后至腰荐处切下,劈成两半。 ( 3 )后腿肉自腰荐骨向后,沿脊椎中线劈成两半。 ( 4 )带骨兔要求每箱净重20 千克;去骨兔要求每块净重5 千点,4 块装三箱,净重20 千克。
野兔加工预冷
2009-2-13 15:19:00 来源: 网友评论(0)
据测定,刚屠宰的胭体温度一般在37 ℃ 左右,同时因胭体本身的“后熟”作用,在肝糖分解时还要产生一定的热量,使胴体温度处于上升趋势,如果在室温条件下放置时间过久,由于微生物(细菌)的生长、繁殖,就会使兔肉腐败变质。在气温20 ℃ 左右而又不通风的情况下,一昼夜便可造成兔肉成批变质,温度越高,腐败越快。所以,预冷的目的就是为了迅速排除胴体内部的热量,降低胴体深层的温度并在胴体表面形成一层干燥膜、阻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保存时间,减缓胴体内部的水分蒸发。冷却间的温度最好维持在一1~O ℃ 之间,最高不宜超过2 ℃ ,最低不得低于一2 ℃ ,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85 %~90%,经2 ~ 4 小时即可进行包装入箱。
野兔宰后检验
2009-2-13 15:16:00 来源: 网友评论(0)
兔肉宰后的兽医卫生检验是屠宰加工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体健康、防止兔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屠宰野兔的宰后检验,常以肉眼观察为主。必要时做细菌学检查。可分为腹腔、胸腔及肉尸三部分的检验。 1 .腹腔检验 ( 1 )观察胃肠浆膜、黏膜有无充血、出血及炎症(巴氏杆菌)。 ( 2 )盲肠蚓突和圆小囊浆膜下有无散发性和弥漫性灰白色小结节或肿大(伪结核病)。 ( 3 )肠道尤其是小肠黏膜是否有许多灰白色小结节(肠球虫)。 ( 4 )盲肠、回肠后段和结肠前段浆膜、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或黏膜坏死、纤维化(泰泽病)。此外,注意胸腹膜上有无囊尾糊。 ( 5 )脾脏大小,硬度,色泽,有无充血、出血与结节等病变。脾脏肿大,有大小不一、数量不多的灰白色结节,若切面呈脓样或干酪样是伪结核病的特征;结核结节为淡黄色或灰白色较硬的千酪样坏死,切面常见钙化。 ( 6 )肾脏,观察肾脏有无充血、出血、变性及结节。如肾脏一端或两端有突出于表面的灰白色或暗红色、质地较硬、大小不一的肿块,或在皮质部有粟粒大至黄豆大小的囊胞,内含透明液体,乃是肿瘤或先天性囊肿的症状。 ( 7 )肝,检查肝的硬度、大小、色泽,注意有无脓肿和坏死病灶,以及胆囊、胆管有无病变或寄生虫寄生。患肝球虫病时,肝脏实质有淡黄色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一般不突出于表面的脓性结节。如肝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结节,则应考虑沙门氏菌病、泰泽氏菌病、李氏杆菌病、野兔热、巴氏杆菌病、伪结核病。在巴氏杆菌、葡萄球菌、波氏杆菌感染时肝脏常有脓肿。 ( 8 )注意母野兔子宫和腹腔有无积脓,表面有无纤维蛋白性附着物(巴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 2 .胸腔检验 观察肺脏的形态、色泽、硬度等有无变化。注意肺和气管有无炎症水肿、出血、化脓、结节等病变。观察心包膜有无积液、出血点;心肌有无充血、出血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附着。 3 .肉尸检验 为保证质量,必须细心检查,并复验1 次。正常兔肉为粉红色,如呈深红色或暗红色则为老兔或放血不完全的表现。此时可切开肌肉观察切面有无大小血滴渗出。检查肉尸有无创伤、化脓、炎症及各部位和四肢淋巴结有无变化。如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呈深红色并有坏死病灶者,可疑似野兔热和坏死杆菌病。 检出疾病后的处理按其性质的不同分别以高温、冷冻、胶制、产酸和销毁等方式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