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抱新生 拒绝失忆

 tuzididie 2014-05-17

  有时你真说不清,时间算残忍还是善良。

  距离那场大地震狞笑着抹掉那个叫“北川”的县城,从那个曾经青翠而温暖的小城带走一万多条生命,竟然已经六年了。

  曾经目睹过它的突然死亡。在那座满目疮痍的死城,听过北川中学死难学生的父母讲述那一夜的心碎。“我儿子读初二,他算幸运的,直接伤在头部,当场就走了,没有受太多的罪!”“我赶到北川中学时,丈夫已经找到左脚被砸在废墟中无法脱身的女儿。女儿一见我就哭了:妈妈救我,我不想死!我抱着女儿,鼓励她一定要坚强,我们说了长达六个小时的悄悄话,可我怀里的女儿,还是渐渐冰凉了……”

  也曾经看过复苏的县城和开始崭新生活的北川人。不久前,熟识的一个北川中学幸存女孩嫁为人妻,邀我赴北川参加婚礼。新娘貌美如花,新郎是驻藏航空兵,英俊挺拔。喜宴上,女孩父亲携他即将成婚的女友,端坐着享用两位新人的敬茶。一切都祥和美满。离开婚礼,我去了北川那个仍是一片废墟的老县城,算是替幸福的女孩去告慰在5月12日那一天永远沉埋的亲娘……与北川老县城的寂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不远处规划得非常现代的北川新县城,生机茁茁,一切都那么鲜亮。

  灾难的深创巨痛,就这么翻了篇儿。长大了的“可乐男孩”坐在轮椅上,咧着嘴笑得灿然,除了贤惠的太太,他还拥有两家汽车美容店。一些生命消失了,但生活还在继续。伤痛埋在心里,生机还在蔓延。

  是该欣慰不是吗?

  翻检着媒体关于地震六周年的零星报道,洋溢着新生的欣悦。感谢国家救援与民间互助的力量,这力度在共和国前所未有,让灾区浴火重生;也感激六年的时间,成为疗伤的力量,大家都在努力渐渐复元,走出灾难的阴影。只是,当纪念日结束,还是有些不安。灾区经济复苏、社会祥和固然令人欣慰,但就知识界、文艺界、文博界而言,似乎有点过于沉寂。当然,也许记忆的捡拾、作品的酝酿、博物馆的陈设,都还在进行之中。毕竟,还只是短短的六年。

  这场大地震中,总计近9万条生命牺牲。灾难的起承转合,应该庄严地进入民族记忆、国家记忆,甚至是全球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正是在对灾难的惊恐记忆中,一点一滴地反思与创新,才积累起今天如此灿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为了北川的新生,为了将来地震中的“北川”不再成为废墟,为了灾难中迸发出的人性光辉成为全民族永远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轻易失忆。

  要拒绝失忆,是需要一些现实载体的。比如,影视作品、美术作品能否郑重反映汶川大地震?沉溺于快餐式文字的孩子们,是否能在教科书中读到这段记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沉思片刻?虽然我们已经设立了“5·12防灾减灾日”,但更要让这个特殊的日子有实质性的内容。总之,要让孩子们的思想厚重起来,让防灾减灾的意识强烈起来,让逝去的平民生命高贵起来,让“痛”出来的精神成果沉淀起来……

  那位北川新娘,听到我对北川新县城的赞叹时,沉默了一会,说了一句:“确实很漂亮,可能是过于漂亮了,不太像家。”

  唉,一下子被这句淡淡的话击中,痛得揪心。


李泓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