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的功效目录1简介编辑侧柏叶,柏科植物(学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嫩枝叶。药材侧柏叶多有分支,小且长短不一,为鳞片状。颜色为红褐色。表面可见叶相互对生,断面黄白色。质地松脆、易被折断。气微香,味苦涩中药止血药的凉血止血药中的一种,有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 2形态特征编辑侧柏叶是植物侧柏的叶,原物种属乔木,高达25余米,胸径1米;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枝条向上伸展或斜展,幼树树冠卵状尖塔形,老树树冠则为广圆形;生鳞叶的小枝细,向上直展或斜展,扁平,排成一平面。叶鳞形,长1-3毫米,先端微钝,小枝中央的叶的露出部分呈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背面中间有条状腺槽,两侧的叶船形,先端微内曲,背部有钝脊,尖头的下方有腺点。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毫米;雌球花近球形,径约2毫米,蓝绿色,被白粉。球果近卵圆形,长1.5-2(-2.5)厘米,成熟前近肉质,蓝绿色,被白粉,成熟后木质,开裂,红褐色;中间两对种鳞倒卵形或椭圆形,鳞背顶端的下方有一向外弯曲的尖头,上部1对种鳞窄长,近柱状,顶端有向上的尖头,下部1对种鳞极小,长达13毫米,稀退化而不显著;种子卵圆形或近椭圆形,顶端微尖,灰褐色或紫褐色,长6-8毫米,稍有棱脊,无翅或有极窄之翅。花期3-4月,球果10月成熟。[1] 3生长习性编辑喜光,幼时稍耐荫,适应性强,喜生于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钙质土壤耐寒、耐旱、抗盐碱,在平地或悬崖峭壁上都能生长;在干燥、贫脊的山地上,生长缓慢,植株细弱。 4地理分布编辑5药用价值编辑性状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茴香酮(fenchone)、樟脑、乙酸龙脑酯、萜醇; 并含桧酸(juniperic acid)槲皮素、杨黄黄素(myricetin)、山柰素、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蜡质等。侧柏叶中含挥发油0.26%,油中主要成分为α-侧柏酮、侧柏烯、小茴香酮等;其它尚含黄酮类成分,如香橙素、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扁柏双黄酮等;叶中还含钾、钠、氮、磷、钙、镁、锰和锌等微量元素。[2] 药理作用侧柏叶煎剂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和鞣质。此外,尚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等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该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2] 配伍效用侧柏叶配伍生地:侧柏叶苦涩微寒收敛凉血止血;生地甘苦而寒清热养阴凉血。二者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之功效 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咯血、衄血、吐血、尿血、崩漏等证。 炮制方法侧柏叶:拣净杂质,揉碎去梗,筛净灰屑。 侧柏炭:取净侧柏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存性,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应用鉴别侧柏叶生用,长于凉血而止血热妄行;炒炭则能止血。 在止血方剂中,无论寒热吐血,都可佐用侧柏叶。治因寒吐血,则与干姜同用,如《金匮要略》柏叶汤;治因热吐血,则与生地同用,如类方四生饮。 侧柏叶与地榆,均为收涩凉血止血药,常用于热性出血。但地榆较侧柏叶收涩性强,并能解毒,为治烧伤、疮疡溃烂要药。[3] 各家论述1.《本草衍义补遗》:柏叶,补阴之要药,其性多燥,久得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 2.《本草经疏》:侧柏叶,味苦而微温,义应并于微寒,故得主诸血崩中赤白。若夫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则略同于柏实之性矣。惟生肌去湿痹,乃其独擅之长也。 3.《本草汇言》: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凡吐血、衄血、崩血、便血,血热流溢于经络者,捣汁服之立止;凡历节风痱周身走注,痛极不能转动者,煮汁饮之即定。惟热伤血分与风湿伤筋脉者,两病专司其用。但性味苦寒多燥,如血病系热极妄行者可用,如阴虚肺燥,因咳动血者勿用也。如痹病系风湿闭滞者可用,如肝肾两亏,血枯髓败者匆用也。 4.《药品化义》:侧柏叶,味苦滋阴,带涩敛血,专清上部逆血。又得阴气最厚,如遗精、白浊、尿营涩痛属阴脱者,同牛膝治之甚效。 5.《本经逢原》:柏叶,性寒而燥,大能伐胃,虽有止衄之功,而无阳生之力,故亡血虚家不宜擅服。然配合之力,功过悬殊,如《金匮》柏叶汤,同姜、艾止吐血不止,当无此虑矣。若《济急方》同黄连治小便血;《圣济总录》同芍药治月水不断,纵借酒之辛温,以行苦寒之势,但酒力易过,苦寒长留,每致减食作泻,瘀积不散,是岂柏叶之过欤?。 6.《本草求真》:侧柏叶,《别录》称为补益,似属未是,但涂汤火伤损、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最佳。 7.《名医别录》: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 9.《日华子本草》:炙冻疮。 10.《本草图经》:杀五藏虫。 11.《本草正》:善清血凉血,去湿热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 12.《生草药性备要》:散血敷疮,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 13.《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 14.《岭南采药录》:凉血行气,祛风,利小便,散瘀。 15.《千金翼方》:治发落。 6性状编辑枝长短不一,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以叶嫩、青绿色、无碎末者为佳。 7显微鉴别编辑鳞叶及小枝横切面:表皮细胞小,呈类方形,外被角质层,气孔内陷;内侧有1-2列下皮纤维间断排列,壁极厚;叶肉薄壁细胞形大,叶脉维管束上部有一圆形树脂道,两侧为转输组织,呈翅状延长,韧皮部细胞形小,木质部细胞多角形。小枝的皮层薄壁组织中有时可见树脂道,内侧可见含棕色物质的扁平细胞;韧皮部薄壁细胞不规则形,纤维圆形,单个环状排成数轮;木质部管胞和纤维径向排列整齐,射线1列细胞;髓部纺锤形或十字形。射线、叶肉和皮层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3] 8理化鉴别编辑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
|
来自: 昵称11136192 > 《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