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这话说的真是通俗而精辟。当然,林子大鸟儿多的自然现象,多少还能证明物种丰富生态文明,倘若以此作为社会现象的比喻,将官场比作林子,将官员比作鸟儿,那一定就是让人大开眼界的另一种风情了。 有媒体披露,中国知识产权中心杨主任在与来访者对话时发生不快,以至于冒出“我当流氓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都是道上的人,你们要是道上的人,咱就给你说说道上的事。”、“道上的事你懂不懂?!”等激烈言辞。吾等小民从未有幸与杨主任谋面,更不知其为人处事一贯原则,至于说出的那些令人浮想联翩的话儿,究竟是源于口无遮拦的信口开河,还是坦白交底的实话实说,便也无从考证。但中国人一向善于听话听音,在官场的时髦说辞叫做领会精神,领导说出的什么话不重要,表达的什么意才重要,我等不才,却又有品味领导讲话精神的闲情逸致,好作为与时俱进的现实学习素材,尽量使自己不偏离杨主任身体力行的那条道儿。 杨主任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而是一个政府官员,享受正局级待遇(新闻报道显示),杨主任走的那条道儿,按说应当是一条光荣正确的道儿,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道儿,这条道儿的最大特色,就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杨主任是人民公仆,自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朗朗乾坤,我想杨主任也不能说这是错误的。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还是看看杨主任的走过的道儿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吧。杨主任作为科技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和北京国科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的负责人,在司法鉴定资质已经废止的情况下,竟然还接受刑事司法机关的委托,单方搜集鉴定材料,聘请非涉案技术专业领域专家进行鉴定,从而在实质上妨碍了司法公正。杨主任要说不懂法规,恐怕没有人相信,杨主任明知没有鉴定资质却依然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报告,这其中的道儿才值得玩味。 鲁迅曾讲过,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杨主任走过的道儿,决然不是仅留下一个人的脚印,否则杨主任说不出“都是道上的人”这样的话儿。来访者对记者声称杨主任精心策划,制造了中国史上最大一起司法鉴定冤案,致使其被判入狱,并被法院判令赔偿3100万元。我们还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断定杨主任背弃科学精神作了伪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据此作为参考进行合理联想,一个没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竟然被法庭采信,并因为这份鉴定可能非法的报告而导致事主的牢狱之灾,谁能保证这其中没有造成司法天平失衡的案外因素存在?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想法,是因为杨主任所谓道上的人,言外之意不是一个人的作为,并且,杨主任还言辞凿凿地质问对方“道上的事儿你懂不懂?”,就更是增加了人们对案外因素存在的重大怀疑。 道上的事儿,很多时候真是看不懂。比如有人黑打的时候,成为万人瞩目的打黑英雄;有人举报的时候,便又成为令人不齿的阶下囚犯。有人有了过,犯了错,被停了职,记了过,时隔不久便又东山再起披挂上阵;有人贪钱玩女人,照样不误边腐边升。道上的事儿,自有道上的规则在,这规则有时候不是仅靠所谓的法律和规章就能确定得了的,倘若总要以讨好的面目取悦于人,那么又会生出潜规则来替代,于是,现实就变成了台面上的冠冕堂皇,台面下的蝇营狗苟,以至于人们普遍地在逢场作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再有古人训导的“言必行,行必果”。 杨主任不加掩饰地自称流氓,颇有气概地公然宣讲“我是流氓我怕谁”,确是有些让人意外和惊诧。以往见识过或听到过的,大多还仅限于嘴上的功夫,比如让人在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之间进行颇有技术难度的两难选择,比如向别人极尽自己是县长处长以及什么局长的身份炫耀之能事,如此大言不惭明目张胆地自称流氓,还真是不多见。杨主任的话儿倘若可信当真,那么留给公众的遐想空间无疑太过巨大,杨主任是怎么进入公职队伍的?是怎样升为正局级?为官之时又怎样将知识产权事务整上道儿上的?更有甚者,杨主任到底有什么底牌可以有恃无恐放纵自我,不惧灾从天降祸从口出? 不是道上的人,真是搞不懂道上的事儿。但看杨主任镇定自若,不将百姓放在眼里的自大狂妄,便能断定这道上的人儿定是具有非同小可的能量,这道上的事儿定是具有见不得光的龌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