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武威

 远上寒山石径斜 2014-05-19

践行绿色的誓言
——天祝县华藏林场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作者:梅生虎 冯作永 王锋 | 来源:武威日报 | 发布日期:2013-03-01 | 阅读次数: 235  [] [] []
  在乌鞘岭脚下美丽的金强川大地上,有一座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高原山城。这里的山,层峦碧绿,林涛飒飒;这里的水,清澈潺潺,波光潋滟;这里的景,姹紫嫣红,秀美宜人。这里就是绿色环抱的石羊河源头水源涵养林区。为了武威绿洲的美丽与丰收,这里的林业职工在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中,无怨无悔地担当祁连山的“绿色保姆”,履职尽责巡山护林——

践行绿色的誓言

——天祝县华藏林场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天祝县林业局华藏林场职工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践行者,以勇于开拓创新、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情系山川点翠播绿,守护青山绿水奉献青春,在华藏一川“两山”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用智慧和汗水营造出一幅幅优美和谐的山水画卷,用激情与坚韧演奏出一部部绿色延伸的交响曲。
  在近几年的工作实绩考核中,华藏林场连续被天祝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领导班子,多次被评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2年3月,被天祝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同年6月,被天祝县委评为“争先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有郭前业、李金成、王锋等多名干部职工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同行的尊重,赢得了社会地位,也赢得了群众的口碑。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天祝县林业局局长王振来说:“华藏林场在场长郭前业的带领下,全场职工锐意开拓,以‘苦了累了我一人,造福林区千万人’的博大胸襟,大胆识、大气魄、大作为,把兴林、爱林、育林、护林的生态和谐新风尚吹进了千家万户,把科技兴林、生态文明的论文书写在华锐大地上,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成为了建设美丽天祝、和谐西藏的时代主旋律,整个华藏林区到处展现出生态环境保护、农林特色产业与绿色生态旅游并驾齐驱、绿意盎然的美丽景象。
 
金强河川绿浪涌 华藏两山植新景

  华藏林场紧紧围绕各项责任目标抓管理、求效益,严格执行林业各项方针政策,以振兴林场经济、深化林场改革、发展林场经济和林区“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目标,以促进林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来助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全场广大干部职工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营林生产取得了历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2012年,华藏林场全面完成国营育苗106亩,出圃各类苗木17.92万株,完成马营沟成片造林绿化任务1200亩。采用乔灌搭配,植苗造林方式,上山绿化造林苗木近20万株,成活率达到85%以上。完成黄草川生态移民暨易地扶贫搬迁新村造林绿化任务,完成移民新村道路及房前屋后通道绿化共4500米,栽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大苗1500株。完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项目3000亩、“三北五期”封山育林5000亩,全部通过了省级检查验收。
  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华藏林场安身立命的饭碗工程。去年,林场与职工签订国有管护人员责任合同43份;完成公益林区补植造林300亩;完成东西两山浇水抚育7900亩;完成两山中华鼢鼠防治7500亩,设置防火隔离带20公里,建设滨河风景林围栏2250米。全年争取营林补偿资金107.78万元,有效地解决了林场职工子女就业难,职工收入低的现实困难,并足额落实了集体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兑现农户1383户,补偿面积1.03万亩,及时发放惠农资金10万元。
  天保二期工程的顺利启动实施,解决了全场57名职工的“五险”缴费问题,为林场发展争取到年投资47万元的国家补助和7万元的改革奖励资金。结合中央新近制定的“八项规定”和反对铺张浪费、厉行节约抓项目的指示精神,补充、完善财务制度,天保专项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得到规范,形成了天保工程促进天然林区稳定和谐、生态安全的良好局面。
  去年,天祝县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下达金强川区乡镇造林任务3400亩,实际完成造林面积3510亩,完成通道绿化13.5公里。华藏林场选派6名技术员分片对华藏寺、松山镇的663座红提大棚进行技术指导,受援户当年产量达到59万公斤,高原红提葡萄成为阳光产业,正朝着产业化发展方向坚实迈进。
  凝心聚力谋发展,无中生有抓项目。华藏林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想方设法发展林业生产。一是稳定生态公益林补偿投资107.78万元,完成了各项生态公益林建设任务;二是取得天保二期资金47万元,争取改革奖励资金7万元,对天保造林及封山育林项目进行了储备申报。三是投资92万完成退耕还林封育任务3000亩以及“三北五期”造林1200亩,当年封育5000亩。四是国家森林抚育试点3000亩项目已经审批,争取投资29.1万元,前期资金11.7万元已下拨到位。已上报的天保工程区护林站点建设项目、基层护林站点人饮工程建设项目已进入审批程序,西山喷灌工程项目、墩子洼新建机井项目、黄草川新造林区上水灌溉项目、重点火险区电子监控项目等储备项目正在申报中。

银龙飞舞山川秀 松柏常青汗水浇

  在天祝一些荒山秃岭,水决定了万物的生机,诠释着生命存在的理由。当你进入河西走廊门户、闻名遐迩的乌鞘岭下,天祝高原新县城便映入眼帘。举头遥望东西“两山”,绿浪像巨龙般涌动,在绿色的山峦上数不清的旋转式喷灌龙头挥舞着、喷洒着,水雾像祥云一样覆盖着幼苗,笼罩着遍野的绿色,各色树种掩饰着的山包像一颗颗镶嵌在荒原上的绿色翡翠,尽显勃勃生机。这就是天祝县城生态造林绿化基地——墩子洼生态园。
  在这里执行日常管护工作的是天祝县华藏林场墩子洼管护站。这个只有7名绿化职工的管护站,承担着1200亩生态造林和管护抚育的重任。在实施生态立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墩子洼管护站职工率先开展起了以“构筑高原县城生态屏障,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为主题的“争先创优”活动,提出了“打造一流站所、争创一流业绩”的目标和任务,使管护站的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场前列,也得到了天祝县委、县政府及市、县林业局的充分肯定。
  坚定信念,勇于奉献,才能把平凡的工作干得不平凡。“把一件简单的事情重复上千遍、上万遍而不出差错,就是不简单”。华藏林场场长郭前业常这样说。墩子洼管护站的管护人员用自己的劳动诠释着这个理念。他们常年没有节假日,春天植树造林、夏天浇灌抚育、秋天检查维护,冬天巡护防火,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风天一身土、寒冬一头霜,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乏味的工作。他们每一个人都毫无怨言地守候在这片绿地上,在浓密的林木间隙里双脚踩踏出了光洁鲜亮的巡山护林羊肠小道。许多职工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一片又一片绿荫,创造出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为构铸高原生态屏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团结友爱,真诚相待,才能把单调的生活变的不单调。“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倘若用一根火柴点燃一堆柴火,就会燎原出千倍乃至万倍的热量。要搞好营林工作,保证造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支团结、协作、稳定的守山护林队伍。”墩子洼管护站站长张海声说。
  在这个只有三男四女七名职工组成的战斗集体中,大伙始终保持着工作上的默契与协作,维护着站内的团结与和谐。尽管实行了承包责任制,谁有谁负责的管护片区,但在工作上却从来是分工不分心,大家紧紧拧成一股绳,力往一齐出,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多年来他们像一家人一样,一直坚持集体开灶,中午饭女同志轮流做,夜班男职工轮流值,面对繁重而艰苦的劳动,他们从不怨天忧人,垂头丧气,人们看到得总是他们忙碌的身影,听到的总是他们伴着青山鸟鸣的欢声笑语。
  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才能把简单的工作做的不简单。实现一个信念,仅凭决心、团结和体力劳动还是欠火候的。外行人也许认为森林管护员有什么可学的,不就是种好树,看好林么。其实不然,仅把落差在100多米的金强河水从大流量双头摇臂式喷头里喷出来浇灌就有7道工序。
  2008年,老场长郭前业和大家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大胆实施,对墩子洼原有的二级提灌供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在全市山区生态造林工程中首家探索实行喷灌工程,安装大流量摇臂式喷头。当年,大家冬天抗严寒、夏日顶酷暑大干苦干6个多月,最终高标准完成喷灌面积1200亩,在全市建成了科学、先进、高质低耗的山地造林节水灌溉系统,成为全市首创。
  每到森林防火期,华藏林场职工以实战形式进行为期半个多月的用火、防火、灭火集中训练。这项活动的开展是华藏林场面临严峻防火形势的历史选择,也是华藏林场领导人大胆创新的结晶,是整个河西五地市林业系统的首创。进行防火隔离带烧除工作和防火实战演练是每位员工的必修课,所有员工必须熟练掌握风力灭火机的操作规程和科学扑救森林火灾的科学方法,集体演练各机具和各岗位之间的合成实战配合,以训代练,以练代战,在熊熊大火中锻炼防火人员的气魄和胆识,才能在真正遇到火情时临危不惧、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墩子洼管护站就是全场职工每年进行防火实战训练的主战场。通过训练和演示既锻炼了队伍,又对附近单位和居民进行了一场场生动而深刻的护林防火宣传教育。
  绿化造林区内有108座坟滩,每年上坟祭祀节日,也是野外用火引起森林火灾高发之时,全站人员天不亮就得定点、定岗进行全面坚守,对每个坟的地点、坟主、联系方式,他们都要牢记于心,直到防火安全期顺利度过,大家才能放心的睡个平安觉。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能把困难的事情干的轻松而不困难。2010年初,天祝县委、县政府将墩子洼绿化造景工程列为县庆60周年60项重点献礼工程,从规划到工程竣工留给建设单位的只有3个月时间。高标准、严要求、保成活是这项工程的关键所在。最难的要算是调运大树和各类苗木了,要从方圆200平方公里的县域内,从7个国有林场的苗圃和野生乡土树种分布区内调集近40个品种20多万株苗木,对于常绿高大云杉、圆柏等树木要求高3米以上,土球直径不低于60厘米,而面对上山道路只能通行5吨以下货车的通行条件来说,其调运难度可想而知。这么远、这么多、这么杂、这么大的树种怎样采挖、装卸、调集、布局、栽植、保证成活,更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工程。
  华藏林场调集精兵强将,分赴各地,各负其责,全场上下一盘棋,严格按开穴—洇坑—植树—浇水—扶苗的栽植流程进行精细化操作。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成活,调运到山上的所有树种都要求当天起运、当天卸车、当天入坑,当天栽植,有很多时候连夜卸车、连夜栽植浇灌。尽管人人手心里起皮,眉毛上淌汗,大家都毫无怨言,尽职尽责干好份内的工作。60多个日日夜夜,在墩子洼共栽植了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油松、桦树、沙棘、红柳、丁香、樱桃、榆叶梅等各类乔木、花灌木40多个品种22.4万多株。在高原春季强紫外线照射的干燥环境里,一个个黝黑的面孔、干裂的嘴唇,诠释着务林人的职业道德和奉献情怀。
  如今,郁郁葱葱的墩子洼已呈现出昂然生机,那一棵棵俊秀挺拔的树木就是对点翠播绿的林业职工最好的回报;那一排排万古长青的松柏就是为他们树起的高大丰碑!这是全站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结果,更是全站职工辛勤工作、艰苦创业的心血结晶。面对汗水换来的绿色回报和丰硕成果,墩子洼管护站的每一位职工都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满怀豪情地憧憬着绿色的希望。

踏遍雪域人未老 绿染青山终不悔

  在石羊河源头林区到处留下了郭前业爱林护林的足迹。“踏遍青山人未老,绿染青山终不悔”就是对他的真切描写。他37年如一日,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和模范行动,在林业建设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用青春和汗水为雪域高原增添着生命的绿色,谱就了一曲染绿青山终无悔的生态文明赞歌。他就是武威市造林绿化奖章获得者、高级林业工程师、华藏林场场长郭前业。
  宋代文学家苏轼说过:“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上世纪50年代,郭前业出生在民勤县一户朴实的农民家庭,他家居住的村庄几乎要被无情地沙漠吞噬。小时候他经常要跟随父母压沙挡沙,家乡的恶劣环境磨练了他勤劳质朴、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家乡惜绿爱水的氛围成就了他甘愿做一名荒山野岭播绿人、青山绿水守护人的远大理想。
  1974年,郭前业被天祝县哈溪林场招聘为育苗工。期间,他刻苦好学,脏活、累活、重活总是抢着干。在生产一线,他虚心向老林工学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育苗技术,成为哈溪林场苗圃林木管理的业务骨干。智慧、敬业、勤奋、踏实肯干铺就了他成才的坦途,圆了他的绿色梦。不久,他成为县林业局森林资源调查队的技术员,参加了哈溪、华隆、华藏林场的森林资源调查,他的足迹踏遍了天祝林区的沟沟岔岔。在调查队工作期间,全面接触了林业基础理论,掌握了许多林业专业知识,从一个“门外汉”成为林业建设的行家里手。
  他先后承担护林站长、业务股长、财务股长等多项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倾注了他聪明的才智和奉献的心血,连续多年被各级党委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造林绿化先进工作者、市级绿化造林奖章获得者。
  1996年9月,他被组织任命为华藏林场副场长,分管营林生产工作。他运用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业务专长,想办法、提建议,不断完善和细化量化工作责任制,为林场的苗圃建设、多种经营、森林资源保护、更新造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2002年,他被任命为华藏林场场长,他以更加饱满的绿色情怀,更加坚定的造林信心,谋划科学的举措,大胆积极探索,锐意进取抓整改,集班子成员、聚全体职工的聪明智慧,制定出了一项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了人人有职责、事事有制度,特别是他大胆实行“并岗定员、定岗减员”为内容的减员增效压重担改革后,给林场的发展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新生机与新活力,各项生产任务连年保质保量超计划完成。
  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对林业事业执着追求,是郭前业融入骨子里的秉性。每年植树造林季节,他带头扑下身子深入造林地指导生产,落实苗木,从作业设计把关、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到检查验收,无不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在他担任华藏林场场长的10年期间,全场累计出圃苗木560多万株,完成荒山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病虫害防治4万亩。
  天祝县城东西“两山”绿化起始于1984年县城迁建之际。当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绿化工程到1998年,耗时14年仅完成1000余亩的造林面积。从1999年起,郭前业作为实施县城东西“两山”绿化工程主要责任人,带领全场干部职工年年春季搞突击战,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打持久战,累计造林8000多亩,栽植各类苗木50多万株,成活率达到90%。昔日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生态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成为当地群众观景、纳凉、郊游的山地花园。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绿化难,巩固绿化成果更难。重点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实施,是一项全新的政策,点多面广战线长,管护难度大,面对21.1万亩的管护面积,郭前业率先垂范,从组织领导、政策宣传、完善制度、严格资金使用等方面着手,促使各项工作顺利实施,连续4年实施累计补植面积1200亩,补栽苗木4万多株。他千方百计开辟育苗地块,恢复育苗地50亩,使苗木品种由原来仅有的青海云杉、祁连圆柏2种,增加到现在的13个品种,引领和带动了全县林木育苗工作遍地开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林业科技的进步,就没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郭前业积极倡导职工开展林业科研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林业职工树立了榜样。由他参与完成的“祁连山东端水源涵养林综合培育试验示范研究”课题、“祁连山东端林区中华鼢鼠综合防治试验研究”课题均获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在中国林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主持完成了“祁连山退耕区植物新品种的引进和乡土树种的扩繁技术研究”科研项目。
  当一个人树立了远大理想和人生奋斗的标杆,他的价值观就会得到升华。郭前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兴一方林业,改善一方环境,造福一方百姓。他带领全场职工忠实地践行着华藏林场“忠诚做人、和谐创业、奉献绿色、造福群众”的团队精神。
  郭前业在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天祝的征程上努力着,奋斗着,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石羊河源头重点治理的伟大实践中,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用奉献绿色的情怀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守护青山绿水,华藏林场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建设生态文明,华藏林场职工精神抖擞,信心百倍。我们有理由相信,“十二五”期间,华藏林场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秀美山川的征程上一定会有更加出色的作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