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法戈法

 鸿墨轩3dec 2014-05-20

笔法戈法

[素材]笔墨纸砚 - 石墨閣 - 石墨閣

  

戈法


书法里有“戈法”一说,说得有点玄。较早的是王羲之的《笔势论十二章并序》一文里就说到“戈法”:

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长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复似百钧之弩初张,处其戈意,妙理难穷,放似弓张箭发,收似虎斗龙跃,直如临谷之劲松,曲类悬钩之钓水,棱层切于云汉,倒载陨于山崖,天门腾而地户跃,四海谧而五岳封,玉烛明而日月敞,绣彩乱而锦纹翻。

这段文字没有说到具体的技法,它是在启发我们的形象思维:“长松之倚溪谷”,意即“戈”字虽呈斜形,但不能给人以“欲倒”的感觉;“放似弓张箭发,收似虎斗龙跃”,意即要写得劲而有力;“百钧之弩初张”,意即笔划要写得富有弹性和力度;“四海谧而五岳封”,意即“戈”字四笔,虽然大都是斜向的,但最后组合好,要平稳而安详,达到平衡一致,给人以美感。

“戈”字比较难写,难把握,所以单独提出来讨论,称之为“戈法”。戈法,其实就是“戈”的写法。

《宣和书谱》在论述唐太宗时有这样一节:

太宗乃以书师世南,然尝患戈脚不工。偶作“戬”字,遂空其落戈,令世南足之,以示魏征。征曰:“今窥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太宗叹其高于藻识,然自是益加工焉。

唐太宗学书法以虞世南为师,觉得“戈”字难措笔。有一次写“戬”字,就只写“晋”,右边的“戈”叫虞世南补上,然后给魏征去看。魏征不知其中的奥妙,说皇上这个“戬”字右边的“戈”写得象虞世南!由此,唐太宗不但对魏征的书法的精鉴叹服不已,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与虞世南的差距,临习更勤奋了。

临习书法,我们都会反复观察范字的笔画,细心的人,会注意到每一笔画的细微之处。其实,我们再进一步,还可以勾划出笔画与笔画之间没有写出来的那一瞬间笔尖的规迹。我们把这一规迹用虚线表示出来,那就成了“笔意图”。笔意图有助于我们对原迹运笔的理解。

我学欧,对欧字“”的临写,也一直感到是难点。特别是第二笔的弯钩,它的钩,提笔方向并不针对第三笔的点,这使我很意外。思考再三而不得其解。几十年前,我有幸看到一本任政先生编写的小册子,在首页他画有“戈”字的笔意图。大致如上。

从笔意图,我们注意到:第一笔由切入而入笔,运笔至末尾处,是逆锋回转向上,向下切入一按,开始了第二笔。运笔至第二笔的末尾处是向外钩出,转了一个圆弧后进入第三笔点,点的方向向左下,略回而切入开始第四笔撇,然后轻提离纸。“戈”字这四笔,书写时是一个连贯的、严谨的、圆滑过渡的动作,一气呵成。笔与纸接触,形成字的笔画,笔与纸不接触,笔画虽然没有出现,动作却在继续。在笔意图,笔顺、笔画每一瞬间的方向都是明确无误的。我从任政先生这张笔意图,才豁然明白欧阳询书写戈字第二笔的钩时为什么不直接针对第三笔点的原因。

早年听胡问遂先生讲书法,他多次说到“笔不离纸”。其实他说的是书写者的意念。笔是离纸的,动作是连续的。

以前我有一位书友,写了多年的柳体,一直难有进展。他对我说:“与范字比,我几乎找不出毛病。原因何在呢?”我看了他临习的字,我发现他的笔画的确与范字很接近,但缺乏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联,每一笔画都是独立的“个体户”,如同一堆木柴堆砌在那里,字就显得僵硬无生气,缺乏楷书的“行气”。我建议他把楷书临习暂停,先学一段时间的行书再说。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导,是引导,引导书迹象泉水一样流畅,汩汩而出,舒展自然;顿是由动到静,万籁俱寂,平静得象大山,平稳安祥。这字的线条就生动、跳跃,灵气出焉。(2012\7\27)

 

[素材]笔墨纸砚 - 石墨閣 - 石墨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