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床文献研读点津

 johnney908 2014-05-22

    中医古籍方名须知

    古今中医临床文献中的方剂,总计约有十余万首。较多的方名直接反映其作用或主治,如《医方考》清气化痰丸、《摄生众妙方》定喘汤、《重楼玉钥》养阴清肺汤、《普济本事方》利膈汤、《傅青主女科》养精种玉汤、《世补斋医书》首乌延寿丹、《银海精微》退翳散、《治疗汇要》拔疔毒丸……。也有大量的方剂是以主要药物加以命名的,如张仲景著作中的桂枝汤,麻黄汤、防己黄芪汤、大黄牡丹皮汤……,以及后世的枳术丸、鹿茸丸、香砂六君子汤、杞菊地黄丸等。有不少方剂,方名同而药物组成及主治病证各异。如名为“牛黄丸”的方剂,最早见于北宋年间所编《太平圣惠方》,该书记述牛黄丸同名方二首,一方治“小儿惊热,发歇不定”,一方治“小儿慢惊风,发歇不止”,均以牛黄为君药。此外,尚可见于《小儿药证直诀》、《婴童百问》、《审视瑶函》、《医宗金鉴·眼科心法》等书。其中《小儿药证直诀》方,为牵牛子、雄黄、天竺黄三味组成,主治小儿疳积;《医宗金鉴》方系黑白牵牛、大黄、胆星、姜半夏、皂角、枳实等药组成,主治“小儿痰盛,急惊风”。此二方虽名为“牛黄丸”,而实无牛黄。又如治项淋巴结核的“消瘰丸”,《医学心悟》及《医学衷中参西录》均有同名方,前方由玄参、煅牡蛎、贝母三味组成;后方即前方加生黄芪、血竭、龙胆草、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组成,主治病证相同。

    尚须注意方剂名称中的不同数词概念。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五味消毒饮、《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医宗己任编》七味都气丸……,直接反映了方剂的药味数。有时则反映药物的剂量比例,如六一散(刘完素方,《宣明论方》名益元散)为滑石六两,甘草一两(注意:宋·朱佐《朱氏集验方》有同名“六一散”方,其方药组成为炙黄芪六两,甘草一两)。又如“九一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方),方用煅石膏九钱,黄灵药一钱,同样反映了药量比例。尚有数词联系剂量作为方名者,如“九分散”(《急救应验良方》方)主治跌打损伤,筋骨受损,方用马钱子(去皮毛)、麻黄、乳香、没药(去油)各四两,共为细末,每服九分。此方之所以在方名中突出剂量,因方中有峻毒药马钱子,不能多服。又如七厘散(《良方集腋》方,内有麝香、血竭、红花、冰片等药)是目前治疗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骨折筋伤,创伤出血等而产生瘀滞作痛的常用方,“七厘”也是指服用量。

    此外,方剂中的代词也须加以注意。如钱乙所创的儿科五脏辨证,其主方有泻白散、泻黄散、泻青散、导赤散等,这里的白、黄、青、赤分别是肺、脾、肝、心的代词。所谓“泻白”,是指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同字异义与异字同义

    中医临床文献中同字异义的情况是相当多见的。如“内”字,或作内外的“内”字解;或指内脏,所谓“五内”,即五脏;《内经》的“内”字,《类经》释作“性命之道”,即“医学”的涵义;或音义同“纳”,如“内药鼻中”,就是将药物放入鼻内的意思;或指房事,如“伤于内”,意即房事过度,体质受伤;有时又作妻妾解,如“张泰林内”,即张泰林的妻子……,类似这种情况,必须承接前后句,判定其真实涵义。异字同义亦屡见不鲜。如阅读医案医话著作,描述治后的情况,用“痊”,“”(愈),“瘥”(差),“瘳”,“已”,“安”、“康”等字,都是病好逐步恢复健康的意思。当然,如细斟字义,也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区别。

    总之,作为一名从事实际医疗工作的中医,必当阅读较多的中医临床文献,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学术水平,特别是在治疗方面,能使我们熟悉常法,悟通变法,也是我们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精粹所必不可少的步骤。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方法,这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研究中医者共同的座右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