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辨证的现代意义初探

 johnney908 2014-05-22

    2.2 气血辨证的临床应用 从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来看,气血证候在心血管、呼吸、消化、皮肤、骨骼、神经等系统疾病中大量存在。比如运用气血阴阳辨证方法,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进行临床分析和中医证治研究 [3]  发现,气虚症候在慢性期占97%,加速期占73.8%,急变期占93.2%;血虚症候在慢性期占93.6%,加速期占97.62%;复合证候气血两虚证在慢性期占55.17%,加速期占97.62%,急变期为61.9%。说明气血证候既有广泛性,又有复杂性,两者之间也有相关性。

    3 气血辨证有助于完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

    近年来,现代生命科学对机体发病的认识,发现了由重视病因向看重病理过程的根本性转变。所谓证候是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的总结和概括,是机体疾病过程中特征性的综合体现,是辨证所得到的结论,并随着病情的发展与转归而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对中医证候做出科学的现代阐述,既体现个体化治疗的辨证论治思想及其方法,突出反映了中医学的健康观和疾病观,与当今新的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甚为合拍。对“证”的本质的讨论,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中医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瓶颈。

  气血辨证重点从症状、舌象、脉象等个体内在或外在的一些表现,对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本质的症结-证,运用中医气血理论和现代科技进行研究。气血辨证属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理”的范畴,它在确定证候和恰当治疗之间起着一种联系和纽带作用,是进一步选择治法和处方用药的基础。如果气血辨证的方法和结论有误,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近年来围绕气血辨证开展的大量研究工作,绝大多数结合具体的治法和方药来进行,极少单纯就“气血”而论气血。反复的医疗和科研实践,使人们对气血证候实质的认识越加清晰,而药的筛选和开发也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临床治疗手段及治疗的优劣,反过来验证气血辨证的结论是否正确。

    4 气血辨证在病理综合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病是在病因作用下,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演变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证是病的演变过程中的本质反映,是病在一定阶段中的病因、病性、病势、病机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证从不同的时间断面认识疾病,对疾病做出时间断面上的诊断。一种病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可能出现不同的证,多种病在各自发展转归的某一阶段上可能出现相同的证,也就是说某证可能出现在多种疾病各自发展的某一发展阶段上。可见,病是从纵向认识人体异常现象,证则由不同时间断面横向把握机体异常状态 [4]  。辨病和辨证二者之间并不矛盾,辨病是对辨证的有益补充。无论是传统的中医病、证结合,还是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都存在一个以病统证和以证统病的问题。有时经现代医学实验室检查或辅助检查确诊为疾病,但症状、体征还未体现出来,如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医不能明确诊断为某证,这种情况下应以辨病为主,应视为辨病论治的特殊形式。有时机体以功能状态的异常表现为主,并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但符合中医的证候特点,可以据证施治。因此,这些辨病论治及辨证论治形成的合理运用及互相补充,正是临床治疗需要的。

    运用气血辨证原理,将疾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结合起来,是临床常用的认识疾病的本质方法。这里所说的病,有些 是中医自身的术语,如热病、时气病,更多的则是现代医学的病。在血瘀证和冠心病心绞痛轻重的关系研究方面,证明血瘀证和冠心病心绞痛类型、轻重有一定的关系。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症状较稳定性心绞痛血瘀症状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血瘀证的轻重也有一定相关性。尽管因个体差异,使内在的生理病理变化反映在临床症状上会有所不同,但相同病理变化表现在临床上的症状总有一定的规律,这为病证结合提供了基础 [5]  。再如对红斑狼疮气滞血瘀证 [6]  、眼病血虚证 [7]  等的研究,说明关于气血证候的病证综合研究日益受到全国各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在这里,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的结合,多是以专方针对专病的气血证候而施治。即使不考虑具体证型,有某病即用某方以一方作为治疗某一专病的基本方,或原方不变,或随证稍加加减,也多会取效。

    5 气血辨证有助于丰富中国微观辨证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