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郁”概念的源流探析

 johnney908 2014-05-22

    4.情志之郁说

    陈无择倡言情志致郁  关于情志致郁的的观点,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相似的论述,明确提出情志致郁者,当首推宋代陈无择。不仅揭示了七种情志的异常变化是引起内脏生郁的病理关键,而且详列治法方药,对后世临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介宾划分情志三郁  张介宾将单一的情志因素与“郁”结合起来论病证,论述了情志三郁的致病原因、受病脏腑及临床症状。他指出:“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还根据七情有殊,而所致之郁各异的具体情况,将情志之郁分为怒郁、思郁、忧郁三种类型。

    郁病病名的确立及规范

    郁证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名称,首先由明代虞抟提出,他在《医学正传》卷二中专门立章节,冠名郁证,内容概括了《内经》五郁和朱丹溪六郁的主要证治思想及用方。此后明清乃至近代医家的著作中虽提郁证(症),亦多是从郁作为病因病机出发论述证治,此病名的含义依然十分广泛,正如郑守谦所说:“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

    郁病概念的明确是在建国以后,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第六版指出:“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是内科病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关于郁证和郁病的称呼,应该是有区别的,郁证,顾名思义,应是指一个证候或一种证型,可见于多种疾病病程的某个阶段,如心痛的气滞证即是。郁病,则是以气机郁滞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如脏躁证、梅核气等。病证不分,很容易产生混乱,令人理解起来容易模糊,这对于中医郁病学说的发展实质上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概念的明确使郁病独立于中医宽泛的郁病机之外,这对于准确认识和治疗郁病具有现实意义。

    总结和思考

    从历代医家对郁的论述可以看出,中医“郁”的概念源于《黄帝内经》,首先表达的是自然界气候对人体五脏之气的影响,强调由外因导致疾病的产生。宏观而言,《内经》理论对认识五郁变化的规律是有益的,但是在具体分析人体病机变化时,往往难以把握。

    宋金元时期,诸医家在承袭《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将致郁的病因病机重点由外感逐渐转为内伤,成为“郁”学术发展过程中的转折过渡阶段。刘完素论 “怫热郁结”,将重点放在外感热病的诊治之上。李杲则重视脾胃气机升降之性,通过升阳益脾发散郁火,立论逐渐转向了内伤致郁。而朱丹溪成为内伤致郁学说的集大成着,陈修园总结为“杂病法,四字求”(《医学三字经》),即以气、血、痰、郁总归为内伤杂病,他将《内经》的五郁论推而广之,把“郁”归结为内伤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从《内经》的五气之郁,到朱丹溪的六郁论,反映了对“郁”认识的深化过程。

    明清时期医家对“郁”概念的认识则有了更大的发展,理论更趋完善。这一时期有关“郁”的论述的特点是:重视情志因素在郁证产生中的作用,倡导外感内伤诸因素均可致郁,病位上突出五脏之郁。在情志致郁方面,各医家认识到情志异常变化的刺激可使人体气机失调,而产生郁证,明确了情志之郁在郁证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医疗实践,医家们逐步认识到六淫、七情等外感内伤诸因素均可成为致郁之病因而导致郁证之发生。明·赵献可则明确指出,情志之郁仅是郁证病因之一部分,主张郁产生的原因多端,而且应是广义的。清·何梦瑶《医碥·杂症郁》也谈到“六淫、七情足以致郁”。此外,病位上突出五脏之郁也是明清时期论郁的一大特点。

    总之,中医历代“郁”的概念以《内经》五郁理论为纲领,自然界有五运之变,五郁之发;人体有五脏之病,五郁之生。五脏气机郁滞不畅,则可致气郁、湿郁、水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等。其因情志不遂所病者有虚实之辨,然情志内伤首先及气,故总属气郁范畴。近现代以来,中医对郁的论证和认识,一方面继承了和发扬了前人对其病因病机及证候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于郁证的范围和肝郁气滞证的现代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从目前来看,郁病这一独立的中医病名,代表了一个综合的病候群。同时,在各种疾病中,又有因病致郁或因郁致病的病机分析,郁的病机重点还是以气郁为中心,再由此导致火、痰、血、津液、食等郁,病位上涉及五脏六腑,而以肝心脾三脏最为突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