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johnney908 2014-05-22

  2.2 生姜泻心汤证(饮气痞)
  临床表现:心下痞硬,时时嗳气、带有“食嗅”味、腹泻(比半夏泻心汤证症状重)、肠鸣、或胁下疼痛、脉沉弦无力、舌苔多呈水滑。治法:补脾和胃,温散水饮。
  方药:生姜泻心汤(生姜、半夏、黄连、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
  方义与分析:
  生姜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功能调和寒热,散水治痢,和胃消痞。主要用于治疗水热互结,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之症。其主治的痞证为少阳病误下伤中,水热互结于心下所致。生姜泻心汤是由半夏泻心汤减干姜用量,加生姜组成。此因痞夹饮气,非生姜不能健脾散饮而消水气。清人吴谦则主张本方加茯苓以利水饮,验之临床其可信。方中生姜量大为君,功在通阳散结、涤饮,配以半夏可加强开结、消痞、涤饮之功。黄芩、黄连苦寒降泄,意在寒热并用,有辛开苦降、消痞散结、和中止痢,加强其清热燥湿止痢功效。人参、甘草、大枣相配意在甘温补益脾胃之气。《施氏续易简方》认为,治大病新瘥,脾胃尚弱,谷气未复,强食进多则停积不化的“食复”,症见干噫食臭、胁下有水,腹中雷鸣、下痢发热最相适宜。实验研究已经证实生姜泻心汤试验组大鼠肠黏膜下层水肿带较模型组轻微,证明本方剂不仅减轻了燥热之性,又加强了化散水气之功,止泻同时又不致便秘。同时,已有资料证实药方中人参、大枣等健脾益气药物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生姜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化裁—— 加用生姜而减干姜用量。生姜有和胃散水消饮之功,钱天来谓之“辛而能散,温而能走,故以为宣扬开发之主,流通其郁滞阴浊之气,鼓动其传化转运之机。”周岩曰:“散逆气,逐阴邪……生姜尤不可缺。”水为阴邪,得辛则散,故仲景每用生姜发散水气。本方以生姜为君,且干姜、半夏辛散之品同施,则其和胃散水消饮之功更倍于平时。此外,生姜味辛性湿,黄元御谓之“疏利通达,下行肺胃降浊阴,善止呕哕而扫腐,清宫除道之力虽为迅速 ”故方中生姜不仅能和胃散水,且可与半夏、干姜开散痞结,降逆泄浊;合黄芩、黄连、人参、甘草之属共达辛开苦降甘调之效。此外, 由于本方以四两生姜为君,故仲景减少了干姜的用量。其目的,一则防辛散太过耗气伤中,二则可免寒热之气有所偏胜。
  2.3 甘草泻心汤证(客气上逆痞虚痞)
  临床表现:心下痞硬、胀满、心烦不得安、腹泻、日数十行、肠鸣、水谷不化、脉来濡缓、舌质淡、苔薄白。
  治法:和胃补中,消痞止利。
  方药:甘草泻心汤(炙甘草、大枣、人参、干姜、半夏、黄连、黄芩)。
  方义与分析:用以治疗脾胃虚弱,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下利频作,水谷不化等症。功能平调寒热,补胃散结消痞。其主治的痞证为半夏泻心汤证再度误下、胃气重伤所致。治疗采用寒热并用、补胃散结消痞的方法。甘草泻心汤,即在半夏泻心汤原方的基础上加重甘草的用量。该方证的形成,是由于误下伤中,胃气不和是痞硬形成的根源, 胃虚气逆,升降失司是诸证产生的基础,气机不畅,湿浊壅聚是运纳失常的产物;反复误下,屡伤中气是病状加重的因素。故其治疗当安中缓急,标本兼顾 方中重用甘草四两以为君,收益胃补中缓急之效[8]。《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急者缓之”,“以甘缓之”。甘草味甘性平,功擅缓急和中,重剂用之则缓急懈痉之力更强,况伍以人参、大枣甘缓平和,补中守土,使药入胃后,先缓急迫呕利之势,兼补屡下中气之虚,中气得旺,脾胃有主,使半夏,干姜、黄芩、黄连才能发挥其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作用。
  从以上3个泻心汤来对比,他们发病的特点,都具有“痞”和“下利”,其中甘草泻心汤的痞、利程度为最重。其不同的是半夏泻心汤证兼有呕吐,生姜泻心汤证兼心烦不得安。临床应用时,并不拘于“呕而肠鸣,心下痞”或“但满而不痛”,只需抓住虚实寒热错杂之证,皆可临证加减用之。
  为什么用3个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呢?因为,绝大多数的溃疡性结肠炎会出现下利(腹泻)、腹部痞塞感(不适闷胀感)以及肠鸣等症状。因此,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不同表现选择应用这3个泻心汤。
  3 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中医理论认识
  对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侵犯大肠(直肠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以大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肠道疾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目前研究尚未明确其发病的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食物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烂,或伴黏液或脓血,里急后重,腹胀腹痛、肠鸣等,属中医“泄泻”、“久痢”、“休息痢”、“痢疾”、“肠癖”的范畴。本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关系密切。古代文献中有许多与之相似的描述,如《内经》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腹横闭塞,下为飧泄”;《伤寒杂病论》云“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时复发者,以病不得尽故也,当下之”;《诸病源候论》云“休息痢者,胃脘有停饮邪气或动或静,故其痢乍作乍止,谓之休息痢也”。根据UC以慢性发病最为多见的发病规律和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的病势转变及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的症候学特征,将其列为中医的“休息痢”中较为恰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