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握平行志愿特点?正确运用填报方法[三]

 抱朴守拙169 2014-05-22
 

一、前言
本篇将就平行志愿的填报流程以及其与传统志愿填报的区别展开论述。请考生与家长认真学习本篇的内容,以快速进入下篇关于平行志愿填报方法。

二、熟悉平行志愿的录取流程
考生填报好平行志愿后就将是平行志愿录取了,此时的录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一种宣布录取结果的过程。因为作为录取的双方,考生已经填好了志愿,高校已经公布了录取章程,按照规则录取时双方是不允许有任何更改的。因此只要考生志愿填报一结束,录取结果就已成定局了,录取阶段的工作只不过是一个批次接一个批次地宣布每个考生的结果。录取阶段主要是由计算机进行各种投档和录取工作,考试院和高校的招生办在此过程中只是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操作。当然我所讲的是指理想状态下的录取流程,事实上考试院还会根据考生志愿的总体情况进行投档比例调整、分数线划定、计划追加等局部的微调来确保录取过程的平稳正常;高校也会通过调整投档比例、追加计划等操作来微调学校的录取情况,但总的录取情况应该是在志愿填报结束时就已成定局。录取过程数据量相当地大,江苏省2011年的考生数接近50万人,每个考生都会填报十多个高校志愿和近百个专业志愿。在江苏招生的高校队伍又相当地庞大,有1600余所,平行志愿要求对每一所院校都要建立一个考生电子档案数据库,每所高校的电子档案都有数千份。这些数据都是海量的,因此巨大的工作量在手工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依靠高速计算机来进行工作。正是由于这项工作是由省教育考试院与各高校借助计算机完成的,在录取期间为了防止干扰又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所以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现将其大致的流程示意如下:
【连载】把握平行志愿特点?正确运用填报方法[三]
从上面的流程图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平行志愿录取阶段、征求平行志愿录取阶段还是在院校服从阶段,考生都无法参与其中,此时考生和家长虽然迫切想知道被哪所学校录取了,但是只能依靠省考试院和各高校公布的信息进行了解。在这一过程中,工作的主体就是省考试院和各招生院校。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全省考生投档工作,其主要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连载】把握平行志愿特点?正确运用填报方法[三]
当省教育考试院将考生的电子档案分好后,会在统一的时间内向各高校投档,此时就进入了各校录取阶段,各院校的录取流程如下图所示:
【连载】把握平行志愿特点?正确运用填报方法[三]
上述两张示意图只是一种简化的示意图,实际情况要复杂一些,我们下面将按这两个阶段进行说明。

1.分配院校阶段
平行志愿院校投档首先是将符合本批次投档条件(指达到省控线及等级要求)的考生按总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由于全省的考生数量相当庞大,所以同分考生大量存在,对于同分考生,还会按语文、数学两门科目的原始分与附加分之和从高到低再次排序。如仍相同,则将这部分考生视为同分考生同等对待。如下图所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最高分者开始一个一个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当检索到考生张三时,比张三成绩高的考生已经全部检索结束了,只有等张三检索的结束后才会开始检索比张三成绩低的考生。此时院校已经录取了比张三成绩高的那些考生,轮到张三检索时,有些学校可能已经录取额满,有些院校尚未录满,也有些院校还没录到一个考生。所以此时检索的工作的内容就是从张三填报的院校志愿从A到C(或E)依次检索张三填报的院校志愿(注意此时是不会检索专业志愿的),只要张三填报的志愿中有学校尚未录满,张三的电子档案就会投到这所学校,这所学校的未录取数就减掉一个,此时系统就认为张三的检索工作已经完成,接着就轮到张三下边一个考生继续检索了。如果张三填报的学校未录取数都为零了,也就说张三填报的院校录取成绩都太高了,张三达不到条件,此时程序就会将张三的电子档案转入未投出考生库,此时系统也认为张三的检索工作已经完成,接着继续检索下一个比张三成绩低的考生的院校志愿信息。
【连载】把握平行志愿特点?正确运用填报方法[三]

【连载】把握平行志愿特点?正确运用填报方法[三]
从上图可以看到,依次检索到考生张三时,首先检索张三的A志愿,张三A志愿填的是院校Y,此时院校Y已录满,计算机就会接着检索张三的B志愿,此时B志愿院校N也录满了,继续检索C志愿,因为张三填报的C志愿院校1尚未录满,计算机就会将张三的电子档案投到院校1,此时张三的投档已经完成,接着进行考生李四的检索工作。同样检索李四时,首先依次检索到李四的A志愿是院校Z,此时院校Z尚未录满,计算机立即就会将李四的电子档案投到院校Z,接着进行王五的检索工作,而不会也没有必要再去检索李四填报的另二个院校中还有没有符合条件的院校了,不会再咨询考生选择哪所院校投档了,也不可能将李四的电子随机地投放给符合条件的一所院校,更不可能将电子档案同时投给符合条件的二所学校。

另外,如果出现与张三同分且语文、数学总分也相同的考生有10个,而他们填报的志愿院校只有5个未录取名额时,为了公平起见,程序会将10个考生的电子档案都投到这所院校的数据库中供院校选择。

2.分配专业阶段
(a)考生排序
通过上面的流程图我们可以知道,考生档案投给高校后,高校就要按一定的规则对进档考生进行排序,而且这种排序的规则要求各高校预先制定并在其招生章程中提前公布。各高校对考生排序的方法主要有:“先等级后分数”、“先分数后等级”、“等级级差法”三种:
“先分数后等级”是指对进档考生按总分排序,当总分相同时,再参考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排序。如有甲、乙、丙、丁四个考生,他们的文化成绩及选测科目等级如下表:
【连载】把握平行志愿特点?正确运用填报方法[三]
按照先分数后等级的排序规则,四个考生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丁,由于乙和丙成绩相同,所以按等级乙较高,所以排在丙前。显然这种排序方法对成绩高而等级低的考生有利,如果考生选测科目等级不高的情况下应该关注这类学校的情况。

“先等级后分数”是指按选测科目等级将进档考生分成若干等级档次,在同等级档次内再按总分排序。按照这种排序规则,四个考生从高到低可以排列为:丁、乙、甲、丙,由于丙和甲等级相同,所以按成绩甲较高,所以排在丙前。显然这种排序方法对等级高而成绩低的考生有利,此类考生应该注意挑选这种排序规则的学校填报。

“等级级差法”是指将进档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折算成等级级差分,在考生总分的基础上加上等级级差分后进行排序。假定有一所学校按这种排序规则录取,且规定有一个A的考生加二分,那么按照这种排序规则,上述四个考生的排序结果如下表:
【连载】把握平行志愿特点?正确运用填报方法[三]
从高到低依次为:乙、甲、丙、丁。这种排序方法兼顾了考生的等级和录取成绩两个方面,对成绩和等级比较均衡的考生有利,此类考生应该注意挑选这种排序规则的学校填报。

以上是高校对进档考生进行排序的三种方法,高校也可在上述排序办法的基础上,采取其它排序办法。

(b)专业安排
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好队后就可以进行专业的安排,通常高校对考生排序后,再结合考生的专业志愿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其他指标,会采用“专业清”、“分数清”或“专业级差”等三种专业安排方式,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专业。

“专业清”即“专业优先”。它是指先将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其第一专业志愿分成不同的队列,然后将每个队列内的考生按专业招生计划数依次录取。对于院校第一专业志愿未能录满的专业,将依次从第二、三、四、五、六专业志愿报考的考生以及服从专业调剂考生中按上述方法录取,直至录满为止。如果两个考生都填了某个专业,一个考生成绩高但这个专业填在二志愿上,另一个考生成绩低但填在一志愿上,按此方式,成绩低但填一志愿的先分配进这个专业。

“分数清”即“分数优先”。它是指对所有进档考生按照成绩排队,当然这个成绩取决于学校选择“先等级后分数”、“先分数后等级”和“等级级差法”三种方法进行的换算结果,然后逐个按考生专业志愿录取。此方法有此类似于院校的投档模式,从高分到低分考生依次进行专业安排,安排到某一考生时,如果该生所填第一专业已满,则顺序考虑该考生的后续专业志愿;若该生所填六个专业都已录满,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则做退档处理。该考生安排完毕后,才考虑成绩仅次于他的考生,依次类推,直至录满为止。如果有两个考生都填了某个专业,但这个专业只剩下一个名额,假设一个考生成绩高但这个专业填在第二志愿上,另一个考生成绩低但填在第一志愿上,按此方式,成绩高的考生先配分进这个专业,而不会考虑他填的是第几志愿。

“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即第二至第六专业志愿以及专业服从志愿等)考生时,比录取第一专业志愿考生须高出一定的分数差额。如某高校规定专业级差为5分,则在录取时,会先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5分,然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确定是否录取。此方法综合了专业清和分数清两者的特点,所以选择此法的高校较多。

成绩排序方法和专业安排方法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两个预先制定的规则,需要在考生填报志愿前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际录取阶段,面对数以千计的考生数据,由人工来换算和排序是无法实现的,其实这两个规则是由高校网上录取人员预先设定在招生专用的计算机中的,真正录取时由计算机来进行换算并完全按此规则进行专业分配,并接受省考试院的监督,操作人员是无法干预的。这两种规则都是高校录取过程中确定考生排序及是否录取以及所录专业时的操作规则。理解了平行志愿的考生会很认真地了解高校的这些情况,然后对照自身的条件对学校进行定向取舍。现将各种方法对考生的影响分析如下表:
【连载】把握平行志愿特点?正确运用填报方法[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