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与水

 健康境界 2014-05-22
熊立新   
生物都离不开水,人类更是如此,以下数据可以反映出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水占人体重量的70%,婴儿体内含水达80%。水在脑脊髓中占99%,在人体血液中占83%,在肌肉中占76%;在心脏、肺中占80%;在肾中占83%;肝脏中占68%;脑中占75%。即使看来很结实的骨头也有20%以上的水。水在人体的生理作用主要有:
1.输送血液:没有水的帮助血液便无法流动,血液中的很多营养物质都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被其它脏腑组织利用。中医的津血同源就是这个道理。
2.帮助消化:食物的消化需要酶,而酶必须以各种形式溶解于水中方能发挥作用。中医的脾虚湿盛就是指消化系统的水液代谢失常,由于消化功能下降导致体内非正常水分累积。
3.排泄废物:人体内的残渣必须通过汗液、呼吸和二便来排出体外,都需水份帮助才能顺利进行。中医的肠燥津枯就是指大肠水分不足,将会引起便秘。
4.平衡体温:水和能量产生的热共同维持着正常的体温,没有水体温无法保持平衡。中医水与火的关系反映了体内水分与能量的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水是维系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成分,在病理情况下,水的代谢失常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西医对病理性水液代谢的认识过多的局限在电解质、酸碱度以及水的量上,忽略了对水在体内其它的各式各样存在形式及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不同变化的水的质的研究,所以,我个人认为西医在水对人体的作用方面的研究是片面的不够完善的,而中医却有气、血、津、液学说这样较为系统而完善的理论来认识人体内因水液代谢失常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尽管我们无法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它、理解它进而完善它,至少在有关水与人体的新的科学理论产生以前我们还需要这样的看似不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看病,来解决人体因水液代谢失常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气为血(津)之帅”:中医认为体内的水液代谢都是靠气来完成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熊医生认为就是指体内的营养物质所表达的各式各样能量的存在和作用形式,一句话:“气就是功能”。“血(津)为气之母”:中医认为(津)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医将人体内一切正常的水液成分称之为:“津液”,中医血的概念与西医是一样的,值得注意的是它不仅指大血管里的血,还包括一切小血管,甚至微循环血管内的血,不仅指动脉血,还包括静脉血,所以当你皮肤出现颜色鲜红的风团,西医荨麻疹的一种类型,中医瘾疹的一种症型,中医生认为这是血热就应该好理解了。从功能、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功能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都有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属于阴。
  
当体内的水液代谢失常后就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病理的水液代谢产物,西医称之为电解质失常,酸碱平衡失调等,中医根据其存在形式的不同称之为:“湿”、“痰”、“饮”、“瘀血”、等。
  
以湿为例。湿是体内的一种病理性水液代谢产物,由于它是以弥散的方式存在的,所以看不见也模不着,是无形的。具体来看,湿有以下特点:
1.湿性重浊,所以容易侵犯人体偏下的部位。如果你在潮湿的草地里玩耍后,皮肤尤其是下肢的皮肤出现丘疹、风团、搔痒甚至流滋便通常是湿在作崇了。我们经常遇到小孩到农村游玩后,四肢尤其是下肢出现风团、风团的中间还有小黑点或水疱甚至浓疱疱,伴明显的搔痒,西医称之为丘疹性荨麻疹,通常也跟湿有密切的关联。
2.湿为阴邪,容易损伤阳气。因为湿为病理性水液代谢产物,由于湿的产生,在病理性水液成分增加的同时人体的正常的生理性水液成分就减少了,而正常水液成分的减少必然会影响到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这有点类似自由基理论。自由基:化学上也称为“游离基”,是含有一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团。由于原子形成分子时,化学键中电子必须成对出现,因此自由基就到处夺取其他物质的一个电子,使自己形成稳定的物质。自由基产生过多的后果是一方面它是人体不用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夺取其他物质的一个电子而损害有用的东西。
3.湿邪的性质粘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湿邪致病,常缠绵难愈,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从慢性湿疹的病程长就是这个原因。二是指湿病症状多粘腻不爽。洗洗你油油的皮肤就知道它有多不爽了。
湿的来源很多,总的来讲无外乎外感、内伤。
人体适合的环境湿度是恒定的,如果环境过于潮湿,这些人体不适应的水液成分就会经皮肤或呼吸或其它未知的途径进入体内,直接在体内产生病理性的水液成分,中医叫感受外邪之湿,这些非正常的水液成分在占据正常水液成分的位置的同时,由于影响人体正常功能,导致水液代谢的失常而产生更多的湿。中医:“湿邪碍气”、“气虚生湿”。
如果你情绪失常,必然会影响肝的功能,这一点中医和西医的认识都是支持的,而肝是解毒器官,随着肝脏的解毒能力的零时下降,病理性的水液代谢产物就产生了,这一点中医解释为“肝郁伤脾,脾虚生湿”。这里的脾主要指脾气,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功能。换言之:“性情失常导致功能下降或紊乱,进一步产生了病理性水液代谢产物”。
我们经常听医生说有“湿热”,以至于在人们认识上产生一种误区,有病就是“湿热”,我经常在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情况,顾客来看病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是不是有湿热?”,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纯的湿热那样简单,有些甚至跟湿热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有时候医生也会犯同样的错误,以至于习惯性的清热除湿治疗就像西医医生滥用抗生素一样广泛存在。
关于湿的症状很多,但熊医生认为下列三个症状(一看、一扪、一扣)是比较可靠的,只要存在其中的一个症状就可以确定了。
  
——看看你的舌头苔厚还是不厚,厚厚的舌苔最能反应病理性水液代谢产物(痰、湿)的存在了。
  
——扪扪你的皮肤,如果轻轻的触摸是正常的温度,重重的压又感觉很烫那通常有湿热了。
  
——敲敲你的脑袋,看是不是重重的晕糊糊的,如果又重又晕那多半是有湿了。
如果我们体内有湿,我们通常容易发生以下的一些问题:
1.湿疹通常总与湿有关:
急性期常常反映为湿热,需要清热除湿;亚急性湿疹由于正常水液成分的减少通常表现为湿热阴虚,需要养阴除湿;而慢性湿疹伴随正常水液成分的继续减少则多表现为阴血亏虚,需要滋阴养血。
2.带下病通常与湿有关: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书法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妇科医家,所著的《傅青主女科》迄今仍具有很大临床价值。《傅青主女科》:“夫带下具是湿症”,认为带下病都跟湿有关,黄带是在湿的基础上夹肾火,青带是在湿的基础上夹肝火。近代医家尽管针对带下病归纳了众多的症型,但却忽略了该病本质的共同的发病因素。事实上从水液代谢的角度来看带下病,我们跟容易得出相同的结论,因为不管是白带过多还是黄带、青带,都是带的性状发生了变化,由生理性的正常的“带”变成了病理性的异常的“带”,是病理性的水液代谢产物-“痰湿”。
跟湿有关的疾病显然还有许多,体内的病理性水液代谢产物除了湿以外还有痰、瘀血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写完这篇文章感觉很累,因为中医1个字的表述“湿”需要反复用现代语言的9个字“病理性的水液代谢产物”,这只是个尝试,目的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大家了解水与人体的关系,希望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文章引用自:http://xionglixin./tb.b?diaryId=1305473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