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汕尾市民间信仰习俗文化

 胜利在望2014 2014-05-23

汕尾市民间信仰习俗文化

叶良方

    自古迄今,海陆丰民间广泛信奉祖灵和各种神佛,建置了很多寺庙庵观和祠堂等民俗活动场所,拜神祭祖驱鬼成为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他们迷信风水、命运、巫占、兆应和宜忌,其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很宠杂,既受到儒道佛三教的影响,又受到行业、图腾、自然、名人崇拜等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明末清初又接受天主、基督等西方宗教的传播。因此,汕尾民间普遍存在着深厚的多神崇拜现象,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社会风俗习惯和文化心理习惯。

                                一、神佛崇拜

    每逢农历年节、重光庆典、神佛诞辰等日,就是世俗进行祭祀活动的时间,汕尾民间最为崇拜的神佛有:

    天妃,俗称妈祖,名林默,生活在北宋建隆至雍熙年间的莆田湄洲岛。生前博晓天象,娴习水性,常于海上救助沉溺者;成为护国佑民的象征。沿海渔民为祈愿出海平安和渔获丰收,每逢出海归来,必到当地妈祖宫进香谢恩。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家家户户都要到妈祖宫献上供品,举行隆重庄严的祭祀仪式,并组织庙会演戏,抬着妈祖像巡游等活动。 妈祖是汕尾市民间最为信奉的水神,凡沿海港口及黄江、螺河流域码头处,必有其庙宇。计有古莲田、大德、龙山、长沙等妈祖宫等60多座。海陆丰福佬方言诸姓大都溯源于莆田,是妈祖的同乡,他们于宋元明清时期陆续迁徙到海陆丰,同时也带来妈祖崇拜的习俗。现陆丰林姓犹称呼妈祖为姑妈。甲子顺济宫是汕尾市最早的妈祖宫,“顺济夫人”是宋徽宋敕封妈祖的第一个封号。南宋乾通五年(1169年),甲子名绅范有仁捐巨资建顺济宫和顺济桥,成为汕尾市内妈祖崇拜的第一个活动场所,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凤山祖庙是汕尾市建筑规模最大的妈祖宫,占地3000平方米,加上附设的旅游区共占地2.5平方公里。山顶矗立的妈祖石雕像高16.83米,闻名海内外。南塘华山寺,是妈祖民俗文化较为奇特的庙宇,该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原是供奉如来的佛教寺庙,至清康熙初迁界时,碣石渔民将妈祖的崇拜习俗也带来华山寺,在前殿奉祀妈祖,并将寺名改为华山妈祖宫。湖东天妃庙除奉祀妈祖外,还同时奉祀“灵惠懿德妃”和“注生娘”,俗称“三妃庙”。大德天妃庙供奉妈祖的五种化身神像,夙有“一玄山、二盘傩、三大德”之美称。

    玄武,俗称北帝。是汕尾市民间影响较大、信众较多的神佛。清康熙时因避圣祖玄烨讳,改为真武。其庙宇遍及海陆丰,计有海城五龙寺、东海北帝庙、公平玉虚宫、红草真武庙等名称的玄武庙20多座。碣石镇是海防要地,有玄武庙6座,具有浓厚的玄武崇拜习俗。其中玄武山元山寺是历史最悠久且闻名海内外的庙宇,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移建今址,占地5万多平方,有殿舍九十九间。殿后福星垒塔是民俗“佛灯指航”的象征性建筑物。每年正月初五,来自东南亚、港澳台和华南各省的10多万香客云集玄武山,祈求福祉。海陆丰信众尤其虔诚,拜香之前,全村要大搞卫生,男女老幼要斋戒二至三天,亲往拜玄山者衣冠整新,礼节周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是北帝的两次诞日,当地要举办隆重热烈的元山庙会,两戏班从二月底起要连续演出40多天《三国演义》的正字戏。届时碣石镇各街道要设置牌楼,挂上“火联匾”,饰以蝙蝠、麒麟、鹿等刻纸,入夜烛光辉映,美仑美奂。各家各户张灯结彩,挂起大红灯笼。各村社组织富有特色的抬大纛、担花篮、大锣鼓、八音班、舞龙、舞狮、舞八兽、扮景等文艺节目大游行,连续数天,观者人山人海。2007年6月,玄武山庙会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观音,有千手观音、坐莲观音、白衣观音等三十六个化身名称,各有其诞日,民俗多以农历二月十九日和六月十九日到观音庙祭拜。观音化身是民俗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象征,也是汕尾市民间影响最广泛、信奉人数最多的菩萨,几乎所有的佛教寺庙和家庭都供奉观音像。全市主奉观音的有定光寺、金竹寺、云莲寺、准提阁、翦翠庵、水月宫、凝波寺、华严庵、育善庵、彩云洞、碧云洞、潮音精舍等约25座大型寺庙。

    此外,汕尾民间常见信奉的还有释迦牟尼佛(俗称如来佛祖),佛诞四月初八;弥勒佛(俗称大肚佛或笑脸佛),佛诞正月初一;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佛诞十一月十七;普贤菩萨,佛诞二月二十一。佛庙有鸡鸣寺、清峰寺、大道庵、普昭寺、得道庵、望斗灵岩庵等1 0多座,庙中还配祀韦佗、天王、罗汉等。地藏王(俗称法王),也是市内民间信仰较普遍的佛教冥神,佛诞七月三十;配祀阎罗、判官等。法王庙有白云寺、华严庵以及海丰县城河园、高田等庙宇10多座。道教活动场所有紫竹观、玉清宫、凤翔观、观生观、玉华观等15处,供奉太上老君(诞二月十五)、元始天尊(诞正月初一)、玉皇大帝(诞正月初九)等神祇,配祀五斗星君、二十八星宿等。每座寺庙均有多尊乃至数十尊神像,普遍存在着多神崇拜的现象。

                            二、自然崇拜

    汕尾市民间存在着浓厚的自然物神的崇拜,举凡天地日月风云雷电动植物山川河海等自然物,多数被人格化为神。有一部分还为官祀之神。据旧县志载,明清时期海丰县及陆丰县政府均在城郊设有代表土地五谷的社稷坛和风云雷雨山川坛进行专祀。市内较常奉祀的自然物神有:

    三山国王,原揭西独山、明山、巾山之山神。据《揭阳县志》等载,三山国王肇迹于隋,灵显于唐,受封于宋。隋时建庙于揭西霖田玉峰,明清时期流传至海陆丰,被尊为福神,也是粤东诸县普遍信奉的特有的地方神。市内各墟镇和乡村均有其膜拜的香火,建有国王庙(俗称王爷宫)约30多座。东海国王庙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每年元宵在庙前举办送香船(又称送瘟神)的祭祀活动。并有正月二十抬着王爷像巡街的习俗,各村出动大纛、彩旗、神轿、簪鼓、八音、花篮、舞狮、扮景等队伍巡游街道,祈求王爷降福,社会和祥。

    城隍,城市守护神,是守御城池、维护治安、监护百姓、兼管冥籍的地方阴间统治者,被列为官祀之神。过去民间对城隍尤其迷信,凡遇瘟疫水旱,均要抬出城隍爷出巡城内镇压灾疫,驱除邪魔。民俗相传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城隍要骑马上天向玉皇述职,至正月初五返回。各乡社要举行祭祀,演出开棚戏和落马戏。全市计有城隍庙1 0多座,仿县衙门规模而建。各地城隍诞辰不一,海丰城隍庙于七月二十四神诞前一天起要连续演出一个多月的戏,捷胜城隍庙以八月十五为诞,也要于前一天起连演四十台戏。

    土地,俗称伯公、地主爷等,处处有庙,称福德老爷庙。庙中置立一对慈祥的公婆像。市内多数人家均置有香炉神龛专门奉祀。山头坟墓前右侧均立有土地神位,是各方区域的本土神,职掌镇妖压鬼,神诞二月初二。明清时期官祀的社稷坛,“社”是土神.也就是土地公,与谷神合称为社稷。

    灶神,又称灶君,也叫司命公或司命帝君,管一家祸福。过去民间建有灶王庙,各家灶台也普遍置立神位奉祀。神诞十二月二十四前一天民俗要举办“送灶”的祭礼。现随着社会物质的变革,城市居家已没有灶的概念,仅有农村小部分家庭仍继续使用灶,其崇拜习俗已逐渐消失。

    其它自然物神有海城华光庙、陆河南门宫、梅陇莲花庙、公平琼花庙等祀火神华光大帝(诞九月二十八),梅陇东澳风神庙祀风伯(诞八月十八),海丰雷神庙、甲子应元雷神庙、公平雷爷庙祀雷神(诞六月十六),汕尾太阳宫祀太阳神(诞三月十九),鹿境太阴娘庙祀月神(诞八月十五),海城城东药王庙、陆河大溪畲神农庙祀农业神五谷主神农氏(诞十月十五),鹿境畲港庵祀地母元君(诞十月十八)。此外,乡村古榕因躯干虬曲、根须飘拂,也被认为有灵,尊为树神,常有村民插香烛膜拜。

                             三、行业崇拜

    过去,海陆丰各墟市手工业作坊兴盛,有铁匠、木匠、石匠、泥匠,以及砖瓦窑、炭窑、理发店、中药铺、戏班等各行业,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其生意兴旺和工作平安,都要在其作坊和经营场所内的重要位置供奉本行业的祖师神,每逢初一十五、节日或祖爷诞日,都要虔诚进香祈福。

    医药业祖师神有:华佗仙师,原为东汉名医,死后被祀为医祖。海丰县赤坑长庆寺(原名长明寺),始建于南宋宝佑二年(1254年),是一座供奉华佗为主的古寺,每逢神诞四月十八,附近各墟市乡村信众麇集寺中,祈求医祖赐福,合家平安,祛除百病。医灵爷,即唐名

医孙思邈,死后被尊崇为医药行业祖师神。陆丰东海和海城东门、龙津溪西医灵庙(俗称灵爷宫),就是奉祀孙思邈的神庙。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生前为北宋福建名医,死后被尊为医神,陆丰有真君庙奉祀。

    生育健康神有:金花娘娘,诞四月十七日,海城幼石街有金花娘娘庙。注生娘,配祀在公平万福庵等。花婆,俗称阿婆神,是主管人间生育与健康之神,也是儿童的保护神。诞二月初二,与花公配祀在凤山妈祖等庙中,民俗例凡初二、十六或小孩生日往祭之。

    儿童保护神有:谭公爷,俗名谭德,明归善(现惠东)县谭公墟针笔岭人。小颇灵异,能预卜未来,后成仙佛,影响仅及惠州府。海丰赤石、红草等地建有谭襄济公庙l 0多座。神像呈小孩像,头梳双髻,戴哪吒箍,身披红兜肚巾。旧时民间婴儿羼弱多病者,多拜谭公为义父,取名均有“谭”字。若其父母已拜者,则呼谭公为义公。神诞六月二十六,是一位独特的地方神。

    手工业祖师神有:鲁班、为泥水、木工、搭棚业祖师神。原为战国时名匠,死后被尊为“三行先师”。诞六月十六,过去木工等作坊均设有其神龛祭拜。老子,即太上老君,春秋时人,后为道教祖师,因炼丹八卦炉,被铁匠、砖瓦窑、炭窑等奉为祖师爷。吕洞宾,被理发业尊为祖师爷,诞四月十四,有甲子福寿善堂等供奉其神位。

    其他行业祖师神有:财神,俗称招财爷,诞六月二十四。汕尾所祀财神,多指赵公明和陶朱公,以及武财神关羽(诞六月二十四)。戏神,正字戏、白字戏班祀田元帅,西秦戏班祀妙庄王。吉祥神,即福禄寿三星,分别象征幸福、官禄、长寿。源于道教天官(诞正月十五)、地官(诞七月十五)、水官(诞十月十五)三官神。因在其生辰日执职,故民间多在此日拜求赐福、赦罪、解厄之愿望。田墘湖内村有三官大帝庙专祀。此外,文昌帝君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是读书人求禄运和文运的祖师,有捷胜文武庙和公平大成殿供奉。

                            四、人神崇拜

    在中国以及地方的历史上,涌现了不少英雄人物、贤官直臣,他们生前为国为民忠肝义胆做了好事,死后因其业绩被民间追崇为神祇。还有作为汉民族存在象征的宋帝昺及明崇祯帝,死后也被人民怀着亡国的心情,通过民俗的方式立神位来祭奠他们。

英雄崇拜神有:关帝,三国名将关羽,因忠义被后世祀为圣帝。过去,关帝崇拜遍及海陆丰城乡,较大型的庙宇有汕尾、海城、东海等关帝庙30多座,其中仅碣石一镇就有东、西、南、北关4座。现市内很多酒楼食肆及工商企业,将关帝尊为武财神,置有神座奉祀。与关羽齐名的宋将岳飞,因精忠报国得后世崇仰,称为岳王(诞二月十五),陆河河田有关岳庙奉祀。大禹,上古治水英雄,死后被祀为水仙爷(诞十月初三),其信仰后来从中原辗转传到海陆丰,有海城溪西、捷胜等水仙爷庙奉祀。郑祖禧,郑成功之妹;清顺治七年随兄征战至白沙湖中箭身亡,英魂不泯,常于大海救助渔民,被尊为金刚妈祖,建祖禧庙为祀。

    忠贤崇拜神有:文天祥、陆秀夫,南宋抗元名臣,宋景炎年间先后护幼帝经过海陆丰,后均壮烈牺牲,成为汉民族英雄。汕尾民间建立五坡岭方饭亭、表忠祠、三忠祠、进食亭、宋存庵、岩公亭等来纪念他们。此外,海城、甲子、碣石等地建有纪念奏开界有功民生的广东总督周有德、巡抚王来任的双仁祠;梅陇建有纪念北宋直臣包拯的包相庙等。

                             五、祖灵崇拜

    汕尾民间对祖灵十分崇信,认为祖先能福荫后人,对兴建祠堂不惜一抛万金,借以显耀门第家声。因此,海陆丰城乡聚族而居的地方,祠堂是建得最显著最宏丽、风水最好的建筑物,大都是座北向南,面临水池,环境优美之所。祠堂内正厅置立香案和祖宗龛,龛内竖立历代先人牌位,四时进行祭拜。

    海陆丰陈、林为两大族姓,其中陈氏星聚堂下有德庆堂、光裕堂等300多间祠堂;林氏忠孝堂下有博美鳌峰等200多间祠堂。其余大姓祠堂有蔡氏济阳堂,吕氏河东堂,吴氏将军府、渤海堂,颜氏克复堂,叶氏五星祠、镇楼祠,彭氏商贤庙、黄氏江夏堂等。

    汕尾市民间极其重视祭祖,祭祀时间多在正月初十开灯节、春分或冬至。族祭由族中长老主持,合族在祠堂前置八仙桌摆放祭品,向着祖宗龛举行俗称大三献、小三献的祭礼,点燃香烛纸钱行三跪九叩首,祈祷祖灵庇佑。祭后在祠堂前请戏班演戏,燃放炮仗焰火。或欣赏祠堂内悬挂的鳌山灯、跑马灯等灯饰,合族同乐至夜阑时分。

                          六、巫占崇拜

    巫术是以扶箕、画符、念咒驱鬼、坐筒等为手段。占术是利用卜卦、圣杯等为工具,两者合称巫占,借以推论吉凶祸福,问询仕途功名、婚姻、运程等。

    扶箕,俗谓簸箕神,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术数。即以两小孩扶着簸箕、竹筛之类,倒扣的箕底插着一支筷子。巫者口诵咒语,请神显灵在沙土或面粉上书写字迹作为神示。

    坐筒,巫婆问清求卜者来意后,口中喃喃表演出神灵或鬼魂附体后的种种动作,作为其化身或代言人,通过察言观色来答复求卜者的要求。    .

    驱煞,新居未迁入之前,一般要请巫师(道士)择日举行驱煞的仪式,俗谓退土(又称谢土)。届时屋主在神案插上香烛和供上五牲祭品,巫师头扎红布,手执铁叉,念念有词地作起法来,身后锣鼓、唢呐齐响,从内至外地将盐米洒向地上,表示驱煞气。有的选择请狮班进新宅舞狮,进行谢土驱除邪气。

    喊精神,旧时民间小孩在外受了惊吓,茶饭不思,睡觉不宁,神志恍惚。认为其灵魂被鬼所摄。于是家中老人取小孩衣服在受惊处烧香,一边跺脚,一边喊着孩子名字往家走,回到家中即将衣服给小孩穿上,认为此举可使小孩喊回灵魂。

    除占胎神,小孩出世不久,啼哭不止,或呕吐、精神不振等状,民间认为是家人在墙壁上钉铁钉或挪动床位而占胎神的缘故。因此要用艾叶浸清水洗刷睡床或墙壁,然后用面盆盛着给小孩洗身,认为可除小孩病状。

    卜圣杯,即将两个好像剖开的腰果状的木制卜具,合拢在胸部处,焚香默祷后举过头顶抛在神像前,以祈求神明指示吉凶。如果两杯呈现俯伏状俗称“乌古”,表示否定,为坏兆。两杯呈仰面状俗称“好笑”,表示所求难于应允,为中兆。呈一伏一仰状俗称“圣杯”,表示肯定,吉祥之兆。这是民间简单而广泛运用的卜卦之法。

    求签诗,签乃竹制卜具,每一签刻有数字编号,贮于签筒。求签者向神佛焚香默祷后,将签筒向地上倾斜摇动不已,直至摇出一签。然后采用卜圣杯方法,以两杯掷地,如连续三次呈一阴一阳状的圣杯,即认为摇出的签号无误,执起与放在庙祝的签诗簿核对,查得印有古典戏曲题目的七字四句诗一首。最后请庙中执业先生解签诗,以卜休咎。签诗分上上、中中、下下等九等。各神佛的签诗簿不同,其中城隍庙的签诗较特别,以元亨利贞四字按数排列。

  择日,世俗凡建宅、婚嫁、迁居、出门、开张、丧葬等均要选择吉日进行,达到其趋吉避凶的心理目的,俗谓睇日。即请风水先生根据主人生辰八字与值日星神、五行生克相联系,选择青龙、天德等黄道吉日,避开天牢、地煞等黑道凶日来行事。但涉及阴阳宅的择日,还要看朝向,才能选出好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