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碧血诗文传百世--《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

 苏迷 2014-05-23
碧血诗文传百世 
 《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 沈秋农著  广陵书社2013年11月版
  读沈秋农先生编著的《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不禁想起了前辈文学史家阿英先生。抗战爆发不久,为了激发民气,阿英先生选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主题,编纂了《鸦片战争文学集》﹑《中法战争文学集》﹑《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庚子事变文学集》、《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等五种“文学集”,开创了这类著作的先河。1957至1960年,经编者增补,总题为“中国近代反侵略文学集”,由中华书局陆续出齐。阿英在《鸦片战争文学集》的“例言”中说:“选编斯册,盖在使国人抚此往迹,知今日幸福得来匪易,以见吾先民之爱国精神,籍供近代史及近代文学史研究者之参考。”我想,秋农先生的用意正与此略同。
  《作品选》取材虽仅在常熟一邑,但内容厚实,全书将所收作品分成散文(报告文学、通讯、日记、特写等)、小说、诗歌(新旧体诗、民歌)三类,以时序编排。卷首又有一篇《常熟抗战文学综叙》,“综叙”近乎一篇常熟抗战文学小史,略述了常熟抗战历史概况,对所收作品作了说明和品评,更提炼出抗战文学的价值所在。从“综叙”可知,集中所选文章大多来自当年中共东路特委领导下江南社编辑出版的《大众报》和《江南》半月刊,这两份报刊虽然发行量数千份,但是在战争环境中保存殊为不易,而现在经过系统整理,发掘出一批能够反映时代面貌的作品予以重刊,更属难得。书后还附录了秋农先生历年所写的几篇文章,使读者对书中作者曹白、蒋锡金等人在常熟的文学活动有了具体了解,也可见编者为此书出版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和学术探求,其用功精专、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秋农先生是一位富有爱国心的学者。在他眼中,爱国主义不是空洞概念,而是与情系桑梓、敬畏历史等民族传统观念联系在一起的。从这部《作品选》所收的长篇短什中我们可以看到,日军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灾难,即便在常熟一隅也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当地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不屈不挠,与敌人展开了顽强抗争,在艰苦斗争中,普通百姓又如何被感奋、被发动起来,爆发出宝贵的爱国激情和人性光华。这些作品作为生动而难得的历史教材,对读者的教育是直观的、深切的,是具体可感的,也是深入肺腑的。尤其是在当前极不正常的中日关系下,日本安倍政府不断扭曲历史,颠倒黑白,制造纷争,我们更应该以真的历史昭告世人,墨写的谎言绝不会掩盖血写的事实。
  当然,选入的作品并不能以单纯的文学性或艺术性来衡量,作者既非专业作家,当年的编辑校印也不尽完备。但这些惊心动魄的文字经历了战火的淬炼,是我们先民爱国精神的朴素而真实的记录,其价值又当另眼相看。作为后人,我们虽然没有相同的生活经历,但品读这些血与火的文字,就会感受到力透纸背的力量,感受到先驱们搏动的心音和沸腾的热血。
  《作品选》为研究常熟抗日战争史和抗战文学史所作出贡献的价值,将随着时间推移而益发显现,全书内涵丰富,精彩纷呈,无论何种题材,无论篇幅长短,都真实记录了在“沙家浜”这块革命热土上所演绎的抗日活剧,鲜活英勇而可歌可泣,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的辉煌一页。捧读这许多抗日诗文,我不仅对秋农先生的辛劳耕耘充满敬意,更对他的赤子情怀深为感动。(潘 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