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测试答题指导语的功能研究(一) ——以短文写作题“参考词汇”的设计为例
邓北平
【摘要】答题指导语是英语考试研究中一块被遗忘的角落。本文通过对高考英语三十余年近130套试卷的梳理研究,并以英语试题中短文写作的“参考词汇”的设置作为答题指导语研究的逻辑起点,对答题指导语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详细讨论了“参考词汇”的功能、意义、设置、名称、规范、使用、语言选择等诸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并指出了命题者、阅卷者和应试者三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希望借此研究唤起考试界对答题指导语的规范、合理和科学设置的关注。 【关键词】英语测试 答题指导语 参考词汇 功能研究
笔者2004年论述分省命题高考英语各地卷种特色时就开始关注英语试题指导语(通常简称为指导语或导语)问题。如果命题者不给出答题指导语,应试者必将无所适从,可见其意义非比寻常。可是,恢复高考已三十余年,大家对这块的关注却很不够,对其功能、目的、意义、规范、用语及语言选择等方面的研究更是少见。这显然和答题指导语的实际重要性完全不成比例。本文拟在厘清答题指导语概念的基础上,着力对其功能进行深入探讨,并以英语试题中短文写作的“参考词汇”的设置作为答题指导语研究的逻辑起点。 质而言之,凡答题指导语必有其意义,亦必有其功能,更必有其目的。答题指导语一经进入试卷,作为应试者答题的必要的和有效的指导,便自动成为试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承载着相应的功能。所以,我们认为,指导语必须要对试题起到有效的说明作用,必须要对应试者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否则,便失去了其存在的现实价值。 一、答题指导语的概念、分类及语言选择 答题指导语是指命题者在试卷,卷次(I卷、II卷),题区(目前高考英语试题主要为四个题区:听力题区、知识题区、阅读题区和写作题区。亦有卷种将整卷分为几个“部分”,大致相当于题区概念),题型和试题的前面对应试者答题所做的说明性和指导性描述,包括答题时间、试题赋分、题型说明、答题要求甚至内容描述等等。 我国英语试题目前共有两种语言形态的答题指导语,一为母语(汉语),为绝大多数卷种所采用;二为目的语(英语),只有很少的卷种采用。历史地看,各卷种中只有上海卷一直使用目的语作为导语语言,广东省曾经有过类似的实验,可惜最终并未付诸实施。现在,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湖南卷将于2010年使用目的语作为导语语言。从域外的实践来看,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等以英语为外语或二语的国家和地区,其高考英语指导语皆使用目的语。有一个事实可能被大家忽视,我国目前各英语教科书中的试题指导语都是使用目的语。应该说,我们有使用目的语作为导语语言的传统和经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是将这一传统如何发扬,将这一经验如何利用的问题。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是否选择目的语作为目的语测试的试题指导语严格意义上讲虽然并无优劣之分,但却关涉语言用语习惯以及测试本质的问题。一种单纯的语言测试,无论是其内容,形式还是其试题指导语应该也只能用一种语言比较合理。如果我们能读懂试题内容并能有效答题,相信我们必能读懂答题指导语。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在英语测试的口试形态中找到支持,即在口试中很难想象我们会使用两种语言来进行命题和答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