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考英语词汇辨析的文化与思维习惯(一)
邓 北 平 英语词汇辨析通常有三种命题设计思路。一是考查词汇的意义辨析,一般简称为词义辨析;二是考查词汇的用法辨析,一般简称为词用辨析;三是考查词汇的形式(或形似)辨析,更精确一点地说是考查词汇的形式辨认或辨读,可称之为词形辨析。高考英语主要采用前两种设计思路,少用第三种。其他的英语考种(考研、考博试题,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等)则三种设计思路都会采用。本文所说的词汇包括单词与短语,词汇辨析所采用的题型则主要包括multiple choice和完形填空题(笔者按:完形填空题本质上也属于multiple choice)。理论上讲,唯有相似或相关才有比较的可能。因此,词汇的相似性(包括词义的、词用的和词形的等等)是英语词汇multiple choice 命题设计的理论前提。由于词用辨析和词形辨析一般不能表现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而词义辨析却能将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发挥甚至发明出来,且能从中透露出二语习得者的文化与思维习惯。沿此思路,笔者特将词义辨析分为词义相似性辨析和语境相关性辨析两种。本文着力探讨中国师生在不同情境下进行词义辨析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与思维习惯。
一、词义相似性辨析 词义相似的概念本文专指一组(两个或多个)词汇在意义上的相似或近似,命题者即可根据这种相似性或近似性来设计词汇辨析试题。比如, ▲talent:a natural ability to do something well ▲gift:a natural ability [= talent] (笔者注:本文英语词汇原文释义及例句皆出自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不再一一说明。) 此二词皆有“天赋”之意,或所谓“自然之能力”。又, ▲job:the regular paid work that you do for an employer ▲work:a job or activity that you do regularly, especially in order to earn money 此二词皆有“工作”而获酬之意。又, 由于英语对于中国人而言并非本族语言,充其量只能算作是第二语言,但它毕竟是异族语言,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受到了汉译词义(包括英汉词典给出的最初释义)的强大的干扰——这种干扰英语学习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若想有更高的提升或发展时就必然会感觉到——使我们学习者有时在自觉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着汉译词义的比较,反倒不是对英语本义进行比较了。比如最有名的两组词汇,specially(特别地)和especially(特别地),common(普通的)和ordinary(普通的)等。英语学习者往往会这样发问: “词典上说两个词都是‘特别的’,那这两个‘特别的’有什么区别?” “词典上给的词义都是‘普通的,一般的’,那这两个‘普通的’有什么区别?” 面对这样的发问,我们如果是第一次碰到,不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一届又一届的中国学生都如此发问,那我们就应该深思了。究竟是什么东西总是让中国学生对这样“普通的”词汇大惑不解呢?这两组词比较的基础是什么呢?而且这样的词语比较的价值何在呢?经过仔细研究之后,我发现原来这都是汉译惹的祸,而不是本义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民族与民族之间有关文化意识、思维特征、风俗习惯、行为习惯、认识水平等等的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个词的英文本义。 ▲specially:for one particular purpose, and only for that purpose ▲especially:①[sentence adverb]used to emphasize that something is more important or happens more with one particular thing than with others [= particularly] ②[+ adjective/adverb]to a particularly high degree or much more than usual [= particularly] 仔细考究这两个词,前者实际上是“专门地”意思,后者则是“尤其是”的意思。可是为什么词典编撰者有意无意地都翻译成了“特别地”呢?那什么是“特别地”?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我们来看看“特别地”这个词在汉语中究竟有何“特别”的意思。 特别:tè bié
就此二词而论,如果我们对specially首先给的汉译词义是“特地,特意”,亦即“专门的”,而不是只给出一个本来就会带来歧义或有多义的汉译解释“特别地”,并且给especially的汉译词义为“尤其”而不是“特别地”,那么中国学生因误导而误读而产生的误解就会大大降低。 现在问题变得明朗起来,我们自己的语言——汉语——对某一个词的解释也可能同时虚涵数义,也就是说,和英语一样,汉语中的词汇也会有很多的意思,甚至是差别很大的意思。这本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关于这个问题,钱钟书先生早在其煌煌巨著《管锥编》中发表过闪耀着充满灵智的分析(笔者强烈建议各位读者参看该书的“易有三义” 一文)。中国学生在讨论什么问题呢?实际上这个问题之所以产生,究其实质,是由于我们轻视甚至忽视了汉语本身一词多义的特性,往往未加区别,也就未加斟酌地用来解释外语词汇的意思,而刚好这些词汇本身又词义丰富,这样就直接导致了词典编撰者们以汉译词义代替原词本义的事实,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中国学生的追问,而这个追问实际上是关于汉译词义比较的追问,而并非是关于英语原词本义比较的追问! 我们都知道,我们以汉语为母语者在了解汉语中某个词汇本义的时候是不会参看其他语种的。同理,英国人在了解某个词汇意思的时候也不会参看中文释义的。这个事实说明学习一门语言,如果我们不去了解这门语言的原词本义,那么我们就会越来越远离这门语言,远离这门语言的精神与文化。我们只是自顾自地在自家的语言中徘徊。由此可见,掌握一门语言,我们对原文原义的深入了解有多么重要!如果我们编纂词典的人发现了这个问题,也许就不会发生或少发生这样的误读误解问题。再延伸一点地说,在进入较高级的英语语言学习的层次中,教师应该直接教授学生充分和有效使用英英词典而不是英汉词典,这将使中国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更为深刻,更为广阔,也就更为精确。 据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将词义相似性辨析再细分为本义相似性辨析和汉译相似性辨析两种。以下逐条讨论之。
㈠本义相似性辨析 所谓本义相似性是指一组(两个或多个)英语词汇在本族人看来(English definition)其词义具有相似性,命题人即可据此设计词义辨析试题。刚才提到的work和job,talent和gift等都属于本义相似性。又比如: ▲store: a place where goods are sold to the public. In British English, a store is large and sells many different things, but in American English, a store can be large or small, and sell many things or only one type of thing ▲shop:especially British English a building or part of a building where you can buy things, food, or services [= store American English] 此二词皆有“店铺”之意,可供人购物。其差别主要体现在语言使用人群的不同上面。 仔细观察下面的一道试题,并留意其英语词义。
▲At the meeting they discussed three
different
A.
approaches ▲approach:[countable]a method of doing something or dealing with a problem ▲method:[countable]a planned way of doing something, especially one that a lot of people know about and use ▲way:[countable]a method that you use to do or achieve something ▲means: [countable]a way of doing or achieving something 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得知这组词汇属于词汇本义相似性辨析的范畴,都有method之意。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