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就是成佛的正因。那么什么是成佛的「正因」呢? 那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成佛的「正因」。 「众生不了成佛的正因」,就是『明心见性』,是成佛最重要的「正因」。 [迷心修善,]这个「迷心」,就是「迷」了这个平等的心、空性的心, 也就是说,以执着的心来修这个善。 [未免三界,生三轻趣。] 罪业比较轻,就是『三善道』的意思。 比较重就生『三恶道』。 [云何三轻趣?]轻是对重来讲的,为什么说「三轻趣」呢? [所谓迷修十善,妄求快乐,] 「迷修十善」的意思就是,「迷」了这一颗心,那么来修这个「十善」, 只能得到人天的这个福报,「妄求快乐」。 所以说[未免贪界,]没有办法离开这个贪心,[生于天趣。] 第二、[迷持五戒,] 「持五戒」,但是心没有办法断除这个爱跟恨,爱恨交织,([妄起爱憎,]) 这当然就是瞋恨、瞋恨,([未免瞋界,]) 所以他有持五戒,可是心不平稳,所以那么只能[生于人趣。] 第三、[迷执有为,]「有为」就是生灭。『迷」,又『执」着于「有为」。 然后[信邪求福,]「信邪」就是不正。 就是说,他有布施的念头,但是没有正念,所以叫做「信邪求福」。 [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 [云何三重趣?]「三重趣」,就是恶业比较重一点的。 [所谓纵三毒心,]放纵我们贪瞋痴的心。 [唯造恶业]「唯造恶业」一天到晚吃饱饭无所事事,就去抢银行、掳人勒索、 抢女孩子的皮包,偷人家的机车、汽车啊、贩毒,无所不造。 [堕三重趣。] 第一个,[若贪业重者,堕饿鬼趣;]贪心不除嘛! 再来,[瞋业重者,堕地狱趣;] [痴业重者,堕畜生趣。] 所以「畜生」大部分都是愚痴。 我们一愤怒起来,就会堕地狱趣。 [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那么「三重」加上「三轻」,[遂成六趣。] [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心起心动念,造这个业, 所以说[但能摄心,] 「摄心」就是只要我们能够控制这一颗心,把它守住,[离诸邪恶,] [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即得解脱。」] 「离苦」两个字是多余的。 |
|
来自: 昵称13637392 >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