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逃离,还是回归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5-24

逃离,还是回归

  • 2014年05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胡红梅(银行职员)
  随风而渐飞渐远的蒲公英,似乎就是在逃离,而且要逃得更远。
  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加拿大人艾丽丝·门罗,她的代表作就是《逃离》。到底在逃离什么?喧嚣的时代、浮躁的人心、膨胀的欲望,让人们的脚步一点点地偏离了方向,不自觉中忘记了当初出发时设定的目的地。
  十八岁时,主人公卡拉逃离父母,和男友克拉克来小镇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爱情被生活剥光了衣裳,原来的美好就如丢失的小羊,怎么也没有找到。卡拉是那样痴爱着克拉克带回来的这只小白羊——弗洛拉,她细心地、认真地去找,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卡拉终于在西尔维亚太太的“怂恿”下仓促地走上了第二次逃离的路程,仓促得连留给克拉克的字条都写了错字。坐在逃离的大巴上,离小镇越来越远,可卡拉内心却在那时突然看到了生活的真谛。在这生命中的紧急关头,卡拉挣扎着让她那巨大的身躯和灌了铅似的腿脚站立起来,朝前踉跄走去,并且喊道:“让我下车。”她在惶恐、不安、忐忑中,不顾一切地下了车。
  她打电话给克拉克:“来接我一下吧。求求你了。来接接我吧。”
  “我这就来。”
  这两句对白,让我的双眼在刹那间盈满了泪水。
  卡拉又回到了小镇,回到了克拉克和她的家中。“遇到正好挨近他时,要是边上没人,她便会隔着他薄薄的夏季衬衫,吻吻他的肩膀。”
  小羊弗洛拉也回来了。在一个出现夜雾的时候回来了。
  卡拉最终拒绝了“逃离”,向生活妥协,两人在小镇继续生活着。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脚步,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
  门罗的笔触是细腻而简明的,字里行间透着成熟女性对文字周到体贴的运用。生活,不应只有一种逃避的方式,逃离也不是胜利,包容和妥协也可能让生活美好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